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汉军就算是想重修各个城池,那也得等到来年春天了。

蓟县、渔阳和昌黎是幽州三座最大的城池,由于这五年来战乱不断,这三座城池的人口也在不断地锐减之中,如今将汉军及难民分驻到这三城之中,倒也不显得太过拥挤。

只是粮草问题愈加地尖锐和突出起来了,这三城之中房舍不缺,缺的就是粮食,被鲜卑人围困了两年多,城中的粮草几乎是消耗殆尽,一下子涌入如此之多的人口,城内的粮食供应已经不能再用紧张来形容了,那是真正的无米下锅了。

所幸刘胤此次征战幽州,大军至少带足了两个月的粮草之需,刘胤就是担心路途遥远,天寒地冻,一旦粮草陷入短缺,大军会身陷困境不能自拨,所以单单汉军自身,粮草供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现在增加了难民和三城的军民,汉军所携带的粮草又面临不足的困境,刘胤下令先把信都驻军的军粮扣下一半来,火速地运往幽州,至于缺额,则再飞报于洛阳,从洛阳那边再行调拨。

同时,刘胤又给临近幽州的冀州各郡和并州各郡下达募粮指标,后续将征调五十万斛的粮草到幽州来,以解幽州的燃眉之急。

粮草问题一旦解决,整个幽州的军心民心便安顿下来,也就是现在季汉国力强盛,地大物博,才能够维持幽州的艰难局面。

慕容涉归最终还是失算了,他妄图用几十万的难民来拖垮汉军,但在刘胤的运筹调度之下,把这个难关给挺了过去。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转眼便是季汉兴国二年了。

在刘胤的推举之下,刘弘被朝廷任命为幽州刺史,严询为度辽将军,而张华则被刘胤调为掾属,担任雍王相一职。

张华是汉代名臣张良的十六世孙,才综万代,博识无伦,远冠羲皇,近次夫子,在西晋诸臣之中,也唯有羊祜能与之比肩,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是难得的人才。张华也是因为当年在炎攸之争中站错了队,虽然没有如同咸熙六君子一样被砍了头,但也遭到了司马炎的贬斥,左迁幽州做了长史。

象张华这样的人才刘胤可是求之不得,所以在幽州安定之后,刘胤便立刻让张华担任了雍王相这一职务。凡有开府权力的官员都有自己的掾属,刘胤当年担任大司马时,便有开府的权力,只不过当时大司马掾属之中最高职务只是比两千石的长史,刘胤升任雍王之后,掾属的地位也都水涨船高,原来担任长史的陈寿升到了两千石,首席参军何攀杜轸也成为了比两千石,而雍王府之中最高掾属的相则为中两千石,完全可以同九卿一个地位。不过雍王相一直空缺,这次到了幽州,刘胤才让张华出任了此职,可见刘胤对张华的赏识程度了。

现在幽州只有三个城池,但鲜卑人退却之后,整个幽州便全部划归到了季汉的疆域之中,春天到来之后,幽州重建的任务便会相当地繁重,不过这个事基本上和刘胤没有太大的关系,他已经全权委托刘弘来主持幽州的重建事务,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自然也有洛阳朝廷的大力支持,相信用不了两三年的时间,幽州便可以恢复到原来鼎盛时期的模样。

现在刘胤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对付鲜卑人身上。

慕容涉归逃回到大草原,并不意味着从此便会天下太平,再无战端,事实上则是恰恰相反,慕容鲜卑就如同一个毒瘤,如果不能将其铲除的话,等他再次积蓄起力量之后,便会再一次地进犯中原。

北方胡人始终成为中原王朝的祸患,从根本原因上来讲,就是不能将其斩草除根,强如汉武帝、曹操,虽然在对胡人作战时也曾取得过辉煌大胜,但却未能从根子上铲除掉这些胡族,一支胡人衰落了,很快就会有其他的胡族强盛起来,再次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安全。

中原王朝和北方胡族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此消彼长的,中原王朝强盛之时,北方胡族就相对低迷,一旦中原陷入战祸或王朝衰落,胡族便会趁势崛起,进犯中原。

这几乎成为了一个死结,不要以为五胡乱华就是华夏民族最为黑暗的时期,其实它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从三国之后的一千八百多年的岁月中,中原王朝无数次地被北方胡族给颠覆,从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到契丹、女真、蒙古、满洲,这些强悍的北方铁蹄,一次次地呼啸南下,带给华夏民族的,是何其惨痛的记忆。

万里长城,是历代中原统治者为了解决北患而兴建的防御工事,但事实上,在胡人的铁蹄之下,这道防御长墙形同虚设,根本就没有起到过护估中原王朝的作用。

这便是被动防御所带来的恶果,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个想法本身就非常地荒谬,如果敌人弱小,这道长墙则是可有可无,如果敌人强大,又岂是这道长墙所能挡得了的,劳命伤财的后果,依然是无法阻挡中原王朝的覆灭。

如今的刘胤也站到了十字口上,如果按照历代中原王朝对付胡族的办法,刘胤此刻也就应该见好就收了,甚至可以在幽州北部去修复汉魏时期残留下来的长城,以此来抵御将来胡人的再次入侵。

然而刘胤知道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想要真正地解决胡人的问题,必须要拿出一套与众不同行之有效的办法来,一劳永逸地解决胡人的祸患。

第1233章鲜卑乱(上)

大棘城,这里是慕容鲜卑的大本营,是慕容鲜卑的根本和基础,重返大棘城之后,慕容涉归这才算是彻底地踏实下来。

这次进攻冀州,慕容涉归可是亏大发了,仅仅在漳水一战之中,便损失了十八万的人马,现在逃回来的军队连同幽州的人马总共才不到五六万人,这一战让他足以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不过还好慕容涉归连同的他几个儿子都逃了出来,只要人活着,就总有重整旗鼓的希望。

慕容涉归代是不太担心兵源的问题,鲜卑人自古以来就是全民皆兵,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青壮男子,那就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尽管此次战役损失惨重,但只要慕容涉归一声令下,再征召个十几万的大军根本就不在话下,虽然和鼎盛之时没法再相提并论了,但自保的话,也是丝毫没有问题。

慕容涉归估算着,想要真正的恢复元气,那至少也得三四年的时间吧。当年这个冬天可不能白过,慕容涉归吩咐慕容吐谷浑、慕容廆和乌海等人立刻行动起来,征召人马,打造兵器,重新地组建属于慕容鲜卑的军队。

当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时候,慕容鲜卑已经是从惨败之中恢复了过来,重新组织起一支十余万人的军队,在这个草原上想要生存,手中没有足够的武力绝对是不行的。

就在慕容涉归还在盘算着如何重新进攻幽州的时候,草原上的格局已经是悄然地发生了变化。

本来慕容鲜卑称雄东部的时候,就引起了中部鲜卑拓跋部的不安,如今慕容鲜卑大举进犯幽州,意图扩张自己的势力,做为鲜卑诸部之中的龙头老大,拓跋鲜卑更不可能无视。

拓跋鲜卑部的大单于是已经年满百岁高龄的拓跋力微,提起这位大单于,无疑是草原上最大的传奇。拓跋力微出生于汉灵帝熹平三年,在官渡之战的那一年就已经登上了拓跋部首领的位置。当时拓跋诘汾的长子叫匹孤,不满拓跋力微登位,率部众西迁河西,自立一派,被刘胤所灭掉的秃发树机能就是他的曾孙。

拓跋力微接位之后,也不是一帆风顺,拓跋部受到了其他部落的攻击,几近灭族,拓跋力微便逃到了没鹿回部,受到了头人窦宾的赏识,因救窦宾有功,做了窦宾的乘龙快婿。窦宾去世之后,窦宾的两个儿子意图谋害拓跋力微,于是拓跋力微先下手为强,杀妻斩舅,吞并了没鹿回部,其手段狠辣可见一斑。

其时鲜卑之王轲比能死于曹魏幽州刺史王雄的“斩首行动”,鲜卑诸部分崩离析,陷入混乱,拓跋力微强势而起,吞并了中部鲜卑的诸多部落,一统中部鲜卑,自号大单于,迁都盛乐,拓跋部控弦之士二十余万,诸部臣服,远近恭近,无不震动慑服。

拓跋力微称雄中部之时,东部的慕容鲜卑也强势崛起,对于志在一统草原的拓跋力微而言,自然视其为大敌。不过拓跋力微为人阴险,并没有率兵直接征讨,而是拉拢东部鲜卑的另外两派宇文鲜卑和段部鲜卑,以此来扼制慕容鲜卑。

宇文鲜卑也是东部鲜卑之中实力较强的一支,与莫容鲜卑有世仇,双方攻伐不断,拓跋力微将女儿嫁给了宇文莫槐,双方联姻,宇文莫槐自然是不遗余力地与慕容鲜卑争斗。

而段部鲜卑做为新晋的部落,首领段日陆眷为人狡黠低调,既不树敌于慕容鲜卑,也不得罪拓跋鲜卑,他游离于诸部之外,却又是一支令人不敢忽视的强悍力量。

以前慕容鲜卑强盛之时,拓跋力微也不敢轻易地捋其虎须,这回慕容涉归兵败幽州,逃回了大棘城,拓跋力微认为彻底消灭慕容鲜卑的时机到了,于是他去信给宇文莫槐和段日陆眷,约他们会猎于大棘城。

当慕容涉归一心整军备战,准备再犯幽州之际,却接到了拓跋鲜卑、宇文鲜卑和段部鲜卑三路围攻的消息,当时慕容涉归一屁股跌坐在那儿,半晌无言。

都说这墙到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慕容涉归刚刚经历了幽州惨败,灭族的危机就接踵而至了。

慕容鲜卑和宇文鲜卑倒是算知根知底的老对手了,但和拓跋鲜卑却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这也与双方距离较远有一定的关系,毕竟双方相隔千里,就算是彼此有吞并之心,却也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毕竟慕容鲜卑实力强大,光骑兵就号称有二三十万众,拓跋力微想要征服它势必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现在拓跋鲜卑在中部居于霸主的地位,就是因为拓跋鲜卑兵雄势大,可一旦它和慕容鲜卑斗个两败俱伤的话,那么臣服于它的各个小部落势必会再起反叛,这样的风险拓跋力微可不愿担。

但这一次不一样,慕容鲜卑进攻幽州失败,人马大损,实力已经是大不如前了,老谋深算的拓跋力微认为这次是彻底剪灭慕容涉归这个老对手的时候了,所以他才会悍然出兵,并联络宇文鲜卑和段氏鲜卑,一同出手,并允诺消灭慕容鲜卑之后,三家一起平分掉慕容鲜卑的领地。

宇文鲜卑自不用说,本来他们就和拓跋鲜卑是姻亲,和慕容鲜卑是世仇,此番落井下石,是他们最为乐意看到的事。所以拓跋力微刚一传书到宇文鲜卑部,宇文莫槐便立刻整点人马,准备出征。

段部鲜卑态度则比较犹豫,原本他们一直奉行的就是互不侵犯的原则,尽可能地保持中立,与其他几部皆无仇怨纷争。可这次拓跋力微下书之时,态度比较强硬,似有段部鲜卑若是不从的话,不妨连同慕容氏一起灭掉的意思,段日陆眷畏惧于拓跋力微,只得出兵相从。

拓跋鲜卑从西向东,宇文鲜卑从北向南,段部鲜卑从东向西,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向着大棘城杀了过来。

第1234章鲜卑乱(中)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慕容涉归可是亏大发了,仅仅在漳水一战之中,便损失了十八万的人马,现在逃回来的军队连同幽州的人马总共才不到五六万人,这一战让他足以是伤筋动骨,元气大伤。

不过还好慕容涉归连同的他几个儿子都逃了出来,只要人活着,就总有重整旗鼓的希望。

慕容涉归代是不太担心兵源的问题,鲜卑人自古以来就是全民皆兵,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青壮男子,那就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尽管此次战役损失惨重,但只要慕容涉归一声令下,再征召个十几万的大军根本就不在话下,虽然和鼎盛之时没法再相提并论了,但自保的话,也是丝毫没有问题。

慕容涉归估算着,想要真正的恢复元气,那至少也得三四年的时间吧。当年这个冬天可不能白过,慕容涉归吩咐慕容吐谷浑、慕容廆和乌海等人立刻行动起来,征召人马,打造兵器,重新地组建属于慕容鲜卑的军队。

当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时候,慕容鲜卑已经是从惨败之中恢复了过来,重新组织起一支十余万人的军队,在这个草原上想要生存,手中没有足够的武力绝对是不行的。

就在慕容涉归还在盘算着如何重新进攻幽州的时候,草原上的格局已经是悄然地发生了变化。

本来慕容鲜卑称雄东部的时候,就引起了中部鲜卑拓跋部的不安,如今慕容鲜卑大举进犯幽州,意图扩张自己的势力,做为鲜卑诸部之中的龙头老大,拓跋鲜卑更不可能无视。

拓跋鲜卑部的大单于是已经年满百岁高龄的拓跋力微,提起这位大单于,无疑是草原上最大的传奇。拓跋力微出生于汉灵帝熹平三年,在官渡之战的那一年就已经登上了拓跋部首领的位置。当时拓跋诘汾的长子叫匹孤,不满拓跋力微登位,率部众西迁河西,自立一派,被刘胤所灭掉的秃发树机能就是他的曾孙。

拓跋力微接位之后,也不是一帆风顺,拓跋部受到了其他部落的攻击,几近灭族,拓跋力微便逃到了没鹿回部,受到了头人窦宾的赏识,因救窦宾有功,做了窦宾的乘龙快婿。窦宾去世之后,窦宾的两个儿子意图谋害拓跋力微,于是拓跋力微先下手为强,杀妻斩舅,吞并了没鹿回部,其手段狠辣可见一斑。

其时鲜卑之王轲比能死于曹魏幽州刺史王雄的“斩首行动”,鲜卑诸部分崩离析,陷入混乱,拓跋力微强势而起,吞并了中部鲜卑的诸多部落,一统中部鲜卑,自号大单于,迁都盛乐,拓跋部控弦之士二十余万,诸部臣服,远近恭近,无不震动慑服。

拓跋力微称雄中部之时,东部的慕容鲜卑也强势崛起,对于志在一统草原的拓跋力微而言,自然视其为大敌。不过拓跋力微为人阴险,并没有率兵直接征讨,而是拉拢东部鲜卑的另外两派宇文鲜卑和段部鲜卑,以此来扼制慕容鲜卑。

宇文鲜卑也是东部鲜卑之中实力较强的一支,与莫容鲜卑有世仇,双方攻伐不断,拓跋力微将女儿嫁给了宇文莫槐,双方联姻,宇文莫槐自然是不遗余力地与慕容鲜卑争斗。

而段部鲜卑做为新晋的部落,首领段日陆眷为人狡黠低调,既不树敌于慕容鲜卑,也不得罪拓跋鲜卑,他游离于诸部之外,却又是一支令人不敢忽视的强悍力量。

以前慕容鲜卑强盛之时,拓跋力微也不敢轻易地捋其虎须,这回慕容涉归兵败幽州,逃回了大棘城,拓跋力微认为彻底消灭慕容鲜卑的时机到了,于是他去信给宇文莫槐和段日陆眷,约他们会猎于大棘城。

当慕容涉归一心整军备战,准备再犯幽州之际,却接到了拓跋鲜卑、宇文鲜卑和段部鲜卑三路围攻的消息,当时慕容涉归一屁股跌坐在那儿,半晌无言。

都说这墙到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慕容涉归刚刚经历了幽州惨败,灭族的危机就接踵而至了。

慕容鲜卑和宇文鲜卑倒是算知根知底的老对手了,但和拓跋鲜卑却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这也与双方距离较远有一定的关系,毕竟双方相隔千里,就算是彼此有吞并之心,却也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毕竟慕容鲜卑实力强大,拓跋力微想要征服它势必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现在拓跋鲜卑在中部居于霸主的地位,就是因为拓跋鲜卑兵雄势大,可一旦它和慕容鲜卑斗个两败俱伤的话,那么臣服于它的各个小部落势必会再起反叛,这样的风险拓跋力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