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儿,水上作战不比陆上作战,人多便是优势,水战有水战的特点,袁建有把指挥水军把人多势众的季汉水军打一个落花流水。

果然,在第一波的接触战之中,吴军的蒙冲战舰充分地发挥了其灵活机动的特点,在汉军的船阵之中穿梭自如,连继地击沉了汉军的多艘战船,而吴军方面却是一艘未沉,顿时吴人的士气大涨,欢呼声响彻江面之上。

初战失利,王濬却没有灰心气馁,通过实战,他也确实地看到了季汉水军和东吴水军之间的差距,他也明白,东吴水军可是发展了几十年的一支老牌劲旅了,季汉水军才刚刚筹建,真指望训练上两年就能达到人家几十年的水平,那完全是痴人说梦。

但王濬却有着王濬的底气,他之所以敢和东吴水军正面相怼,就是因为季汉水军装备了新式的武器,一种足以改变水战格局的新武器。

在大型的楼船甲板上,都装备着一些巨弩,这些巨弩跟步兵攻城时使用的踏蹶弩相类似,不过比踏蹶弩更大更长,这些巨弩是固定安装在船舷两侧的,而且装有活动底座,可以呈九十度进行移动,更长的弓臂更粗的弓弦,就意味着更远的射程,这一部巨弩,往往需要五六名汉兵才能够操纵。

如果你真以为它就是一个弩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任何床弩,装配的都是弩箭,而这些战船上的巨弩,装备的却不完全是弩箭,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弩箭。

这种弩箭,通常是用粗大的竹子制成的,竹子中间填充有火药,一截竹筒手雷的威力就相当地惊人了,而这一支弩箭,却可以填充三到四倍的火药,一旦命中目标之后就会爆炸,威力也至少是竹筒手雷的三倍以上,其射程,则是达到了一百步开外的距离,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武器了。

第1303章火药弩

火药弩箭的箭头上,还是装配着箭头的,这种箭头比较短平,并带有倒钩,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伤人而是可以起到固定火药弩箭的作用,只要火药箭射中木质的目标之后,便可以钉入到目标之中,而后火药的导火索燃尽,火药爆炸。

由于火药弩箭的火药填装量是普通竹筒手雷的三四倍,其威力也要远比竹筒手雷大得多,如果一支火药弩箭可以射中敌方船舷的话,足以将船舷给炸出一个大洞来,轻易地击沉一艘战船。

以前汉军在战船上,也尝试使用过投石车来发射火药弹,但这种方法命中率较低,如果用于登陆作战倒是效果不错,投石车可以对岸上目标进行无差别攻击,但如果是水战的话,效果就差强人意了。毕竟对方的战船目标较小,在宽阔的江面上想要用投石机击中对方的话,概率是很小的,甚至连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所以这次筹建水军,打造战船的事刘胤不用操心,交给王濬去办即可。不过在火器使用上,刘胤却是煞费苦心,战船上威力最大的武器莫过于火炮,射程既远,威力也足够强,如果刘胤能制造出类似于大英帝国使用的那种红夷火炮来,别说是打败吴国了,就是横扫全球,那也不在话下。

但制造火炮那可一个技术活,以目前的条件想要铸造出火炮来,也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刘胤只能是退而求其次。

投石车的准度不行,如果大规模装备在战船上之后,效率是非常低下的,试想一下十发中一甚至十发皆不中,这样的攻击效果又有什么意义?

重型武器之中命中率高的,只有床弩了,刘胤也只有在床弩上想想办法,以前的竹筒手雷倒是给刘胤不少灵感。这次他亲自设计的火药弩箭,也采用长而笔直粗细适中的竹子做为原料,烘干之后在竹子的梢端填装三倍于竹筒手雷的火药量,密封之后在顶端装配上箭头。

而其使用的床弩也是特制的,比普通的床弩要大的多,至少需要体健臂长膂力大的四名士兵才可以拉得开,这样设计出来的床弩,才能保证将火药弩箭投射到至少一百步开外的距离上。

水战之中,船速较快,如果没有足够的距离实施远程攻击,对方的战船就会很快地冲上来,形成近距离的格斗,这样火药武器就会丧失其应有的作用。

刘胤提供了设计图纸,其他的事情就全部交给火药工坊来制作了。这批火药弩也是在江州进行生产的,制作完成之后,再交给水军进行装配。

火药弩由于个头大,占地面积自然也大,除了大型的战船之外,中小型的战船还真装备不了,所以这些火药弩都装备在了水军最大型的楼船之上,基本上每艘楼船都可以在船头的位置上安装两具火药弩,在楼船的左右两舷,分别安装五具火药弩,也就是一艘楼船,可以装备十二具的火药弩,可以进行三百十六度全方位的攻击。

在这次水战之中,最先投入战斗的自然是轻型的战船,通过接触战,王濬也看到了汉军水军和东吴水军的差距。如果使用同样的蒙冲战舰,汉军水军的战力显然是不敌东吴水军的,这和双方的训练水平和实战经验是密不可分的,汉军水军想要在战力上超越东吴水军,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也不可是通过几场战斗就能解决的。

但拥有装备着火药弩的楼船,王濬却是信心十足,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凭着这些火药弩,汉军可以轻易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汉军红旗一展,船队的阵型立刻改变,原先冲在最前面的蒙冲舰群此刻迅速地向两边侧后的方向退去,原先处于后队的楼船舰群是大举压上。

袁建此刻是得意洋洋,在他眼中,汉军水兵不过是一群新兵蛋子,无论是对战船的操控还是战术的使用,他们还是幼稚的很,根本就不可能是东吴水军的对手,东吴水军完全可以轻易地碾压他们。

看着汉军的蒙冲舰群狼狈地后撤,袁建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的嘲弄之色,想跟老子斗,再练个三年五年吧。

汉军的蒙冲舰群撤退之后,楼船舰群便冲了上来。狭长而低矮孤蒙冲战船跟高大威武的楼船比起来,就如同是三岁的稚童撞上了丈高的巨汉,在体型上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不过袁建依然在冷笑,汉人派蒙冲舰上来打不过,就想用楼船来以大欺小,这简直就是笑话。尽管楼船体型庞大,但它却也有着相当大的弱点,那就是速度较慢,机动能力差,在袁建看来,这些大家伙除了横冲直撞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本事了,蒙冲战舰完全可以凭借着机动灵活船速快的特点,迂回进行攻击,得利则进,不利则退,在江面是进退自如,这些大型的战船根本就奈何不了它。

看到汉军的十几艘楼船呈一字阵型地冲了上来,袁建呵呵一笑,决心戏耍他们一番,下令吴军的蒙冲舰群迎头而上,从汉军楼船舰群中间穿过去,进行一番攻击之后,再从汉军的船队后翼穿出来,给他们来个开膛破腹。

袁建对于这样的打法还是有着很大的自信的,别看汉军的楼船那么威武,但楼船之间相隔的距离太远,又没有小型的战船在中间保护,所以吴军战船完全可以轻易地进行迂回穿插,将汉军的船阵给搅他个七零八落。

在袁建看来,汉军水军的阵势根本就没有什么章法而言,一群旱鸭子,也敢来这儿班门弄斧,不好好地教训他们一番,真不知道马王爷长几只眼了。

“冲!”袁建的令旗一挥,数十艘的蒙冲战舰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快地向着汉军的楼船舰群冲去。

汉军的楼船,却依然保持着不急不徐的航速,平稳地在江面上航行着。

第1304章收服永安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还是装配着箭头的,这种箭头比,较短平,并带有倒钩,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伤人而是可以起到固定火药弩箭的作用,只要火药箭射中木质的目标之后,便可以钉入到目标之中,而后火药的导火索燃尽,火药爆炸。

由于火药弩箭的火药填装量是普通竹筒手雷的三四倍,其威力也要远比竹筒手雷大得多,如果一支火药弩箭可以射中敌方船舷的话,足以将船舷给炸出一个大洞来,轻易地击沉一艘战船。

以前汉军在战船上,也尝试使用过投石车来发射火药弹,但这种方法命中率较低,如果用于登陆作战倒是效果不错,投石车可以对岸上目标进行无差别攻击,但如果是水战的话,效果就差强人意了。毕竟对方的战船目标较小,在宽阔的江面上想要用投石机击中对方的话,概率是很小的,甚至连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所以这次筹建水军,打造战船的事刘胤不用操心,交给王濬去办即可。不过在火器使用上,刘胤却是煞费苦心,战船上威力最大的武器莫过于火炮,射程既远,威力也足够强,如果刘胤能制造出类似于大英帝国使用的那种红夷火炮来,别说是打败吴国了,就是横扫全球,那也不在话下。

但制造火炮那可一个技术活,以目前的条件想要铸造出火炮来,也确实是很难实现,刘胤只能是退而求其次。

投石车的准度不行,如果大规模装备在战船上之后,效率是非常低下的,试想一下十发中一甚至十发皆不中,这样的攻击效果又有什么意义?

重型武器之中命中率高的,只有床弩了,刘胤也只有在床弩上想想办法,以前的竹筒手雷倒是给刘胤不少灵感。这次他亲自设计的火药弩箭,也采用长而笔直粗细适中的竹子做为原料,烘干之后在竹子的梢端填装三倍于竹筒手雷的火药量,密封之后在顶端装配上箭头。

而其使用的床弩也是特制的,比普通的床弩要大的多,至少需要体健臂长膂力大的四名士兵才可以拉得开,这样设计出来的床弩,才能保证将火药弩箭投射到至少一百步开外的距离上。

水战之中,船速较快,如果没有足够的距离实施远程攻击,对方的战船就会很快地冲上来,形成近距离的格斗,这样火药武器就会丧失其应有的作用。

刘胤提供了设计图纸,其他的事情就全部交给火药工坊来制作了。这批火药弩也是在江州进行生产的,制作完成之后,再交给水军进行装配。

火药弩由于个头大,占地面积自然也大,除了大型的战船之外,中小型的战船还真装备不了,所以这些火药弩都装备在了水军最大型的楼船之上,基本上每艘楼船都可以在船头的位置上安装两具火药弩,在楼船的左右两舷,分别安装五具火药弩,也就是一艘楼船,可以装备十二具的火药弩,可以进行三百十六度全方位的攻击。

在这次水战之中,最先投入战斗的自然是轻型的战船,通过接触战,王濬也看到了汉军水军和东吴水军的差距。如果使用同样的蒙冲战舰,汉军水军的战力显然是不敌东吴水军的,这和双方的训练水平和实战经验是密不可分的,汉军水军想要在战力上超越东吴水军,绝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也不可是通过几场战斗就能解决的。

但拥有装备着火药弩的楼船,王濬却是信心十足,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凭着这些火药弩,汉军可以轻易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汉军红旗一展,船队的阵型立刻改变,原先冲在最前面的蒙冲舰群此刻迅速地向两边侧后的方向退去,原先处于后队的楼船舰群是大举压上。

袁建此刻是得意洋洋,在他眼中,汉军水兵不过是一群新兵蛋子,无论是对战船的操控还是战术的使用,他们还是幼稚的很,根本就不可能是东吴水军的对手,东吴水军完全可以轻易地碾压他们。

看着汉军的蒙冲舰群狼狈地后撤,袁建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的嘲弄之色,想跟老子斗,再练个三年五年吧。

汉军的蒙冲舰群撤退之后,楼船舰群便冲了上来。狭长而低矮孤蒙冲战船跟高大威武的楼船比起来,就如同是三岁的稚童撞上了丈高的巨汉,在体型上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不过袁建依然在冷笑,汉人派蒙冲舰上来打不过,就想用楼船来以大欺小,这简直就是笑话。尽管楼船体型庞大,但它却也有着相当大的弱点,那就是速度较慢,机动能力差,在袁建看来,这些大家伙除了横冲直撞之外,就没有别的什么本事了,蒙冲战舰完全可以凭借着机动灵活船速快的特点,迂回进行攻击,得利则进,不利则退,在江面是进退自如,这些大型的战船根本就奈何不了它。

看到汉军的十几艘楼船呈一字阵型地冲了上来,袁建呵呵一笑,决心戏耍他们一番,下令吴军的蒙冲舰群迎头而上,从汉军楼船舰群中间穿过去,进行一番攻击之后,再从汉军的船队后翼穿出来,给他们来个开膛破腹。

袁建对于这样的打法还是有着很大的自信的,别看汉军的楼船那么威武,但楼船之间相隔的距离太远,又没有小型的战船在中间保护,所以吴军战船完全可以轻易地进行迂回穿插,将汉军的船阵给搅他个七零八落。

在袁建看来,汉军水军的阵势根本就没有什么章法而言,一群旱鸭子,也敢来这儿班门弄斧,不好好地教训他们一番,真不知道马王爷长几只眼了。

“冲!”袁建的令旗一挥,数十艘的蒙冲战舰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快地向着汉军的楼船舰群冲去。

汉军的楼船,却依然保持着不急不徐的航速,平稳地在江面上航行着。

第1305章倒打一耙

PS,稍后更正………………………………………………………………眼看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汉军的楼船忽然地一齐向左转舵,原本直线前行的船队,此刻却突然的横在了江面上。

袁建顿时是一头的雾水,这样的水军阵法,却是他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这算神马的打法?楼船横置,那将完全地失去前进的能力,莫非是汉人发现了吴军的意图,想要拦截吴军的穿插行动?

可这也不太可能啊,毕竟就算是楼船横置,也不会将吴军战船穿插的通道给堵死,吴军一样可以轻松地从汉军两船之间通过,如果此时汉军有所动作的话,反倒是容易自己两船相撞,这样的船阵,简直就是莫名其妙。

所以袁建对汉军的变阵,虽然深感奇怪,但却也没有改变自己的计划,依然维持刚才的命令,快速地向楼船舰群冲了过来。

就在此刻,从楼船上突然地激射而出无数根竹子一样的东西,既快又准,许多艘蒙冲战船都被射中了,这些竹子的前端,都装有枪头一样尖锐的箭头,可以深深地钉入到蒙冲战船的船舷或甲板上。

袁建一脸的懵逼,水战之中使用弓箭或弩箭都是很平常的,但象汉军这样使用这么粗的竹子做弩箭还真是第一看到,除了架式有点吓人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卵用,也不知道汉军汉军使用这种弩箭是准备搞什么。

可还没等袁建搞清楚这些弩箭的真实用途,那射中船舷和甲板的弩箭却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无论是船舷还是甲板,在倾刻间就被撕出了一个大口子,江水汹涌地灌了进来,整艘战船都处在了下沉之中。

那些在甲板上爆炸的弩箭,其至将战船上的吴兵给炸得是人仰马翻,许多人在爆炸的冲击波之下,真接就被抛入到了江水之中。

袁建倒是听说过汉军的火药之威,当年陆抗入蜀地作战,就曾遭遇过刘胤的部队使用过火药武器,当时炸得陆抗是灰头土脸,这件事被记录了下来,吴军内部的人员都是比较清楚的。

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回袁建亲眼看到——汉军使用的火药武器,才知道其有多少的可怕。一艘蒙冲战船虽然不太长,但好歹也有十几丈长,既结实又厚重,一般的普通武器是伤不到它的分毫的。

但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