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胤不置可否地道:“魏军之中何人最想加害将军,何人又有如此大的权力隐匿真实消息,将军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吧?”

邓艾死死地盯着刘胤,目光阴鹜,冷笑道:“阁下真以为这么说老夫就会相信了吗?老夫虽然与钟镇西不睦,但涉及到如此紧要的军情谅他也不敢隐瞒,此事如果向晋王参上一本,绝非他可以担当得起的!更何况此事涉及到三万儿郎的生死,我与钟镇西的恩怨事小,岂可因个人之事而误国家?阁下若是想使离间计,只怕是嫩了点。”

刘胤哈哈一笑,道:“邓将军胸怀磊落,佩服佩服,旁人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将军却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难得难得。只可惜,钟会此人腹黑奸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看来将军真的无识人之慧。”

邓艾冷笑一声,不再言语。

刘胤晒然一笑,道:“邓将军不以为然,想必是以为在下没有真凭实据,故而不信。其实想要证据,又有何难?来人,将田章带上来。”

田章被俘之后,一直被押解在营中,此时刘胤一声令下,自有家兵将田章带了过来,这几天田章不知未来命运如何,胆战心惊,茶饭不思,整个人又黑又瘦。

邓艾看到田章很意外,那日靖军山大爆炸之后,邓艾逃回河谷营地,清点人马,田章及手下的两千人皆不知所踪,邓艾只以为田章已经命殒靖军山顶了,没想到他居然还活着,而且成为了刘胤的俘虏。

田章唯唯诺诺地站在一边,看了看邓艾,欲言又止,回头冲着刘胤施礼道:“见过刘将军。”

刘胤很是随意地道:“田章,你自己和邓将军说吧。”

“诺。”田章拱手称是,又面对着邓艾,有些忐忑地道:“末将见过邓将军。”

邓艾鼻孔里冷哼了一声,虽然说田章是败仗之后被俘的,但邓艾看着田章那付奴颜屈膝的模样就来气,一点气节都没有,魏国军人的风骨都让他给败光了。

田章见邓艾没有理会于他,也只得自顾自地说下去:“那日邓将军赶到剑阁去会见钟都督,邓将军提出的偷袭阴平小道的计划钟都督并不赞成,钟都督是怕邓将军抢了头功,正准第二天升帐议事之时再行否决,谁知半夜从成都传回一封情报,是间军校尉青鸟所传的。情报之中提及蜀国已经获悉我军有从阴平小道进军的意图,并加强了江油涪城锦竹等城的防备力量。钟都督认为邓将军偷袭阴平小道必然失败,故而才同意了邓将军的计划,想借蜀人之刀来杀掉将军,他便可独揽伐蜀大权。”

邓艾闻言心头一震,两道目光似两道寒芒,向田章逼视过来,牙根咬碎,喝问道:“你所言可真?”

田章心里直发毛,战战兢兢地道:“此事乃末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句句属实,绝不敢欺瞒将军。钟都督特令末将领兵两千跟随将军,钟都督授意,如果将军侥幸获胜,便要末将将功劳抢在手中,倘若将军失败,便由末将带兵伏杀,斩草除根,绝不能让将军活着回阴平,以防备将军向晋王告状。”

“啊!”邓艾大叫一声,目眦欲裂,两目之中,似乎可以喷得火来。“某在前线为国家拼死血战,尔等鼠辈却在背后暗算于我,好无耻!好卑鄙!”

邓艾怒不可遏,提给手中之剑,一剑便刺向了田章的胸口,田章本来就畏惧邓艾,述说之时,一直低着脑袋,根本就不敢看邓艾,此刻邓艾一剑刺来,田章根本就没做防备,邓艾的剑是何等的锋利,再加上他含忿出手,力道迅猛,长剑一下子就透胸而过,从田章的后背穿出来。

田章一声惨叫,软软地倒了下去。田章被俘之后,一直想着就是如何能活下去,为此他不惜卑躬屈膝,不惜将魏军重要的情报和盘托出,只为求一个活命的机会。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刘胤没有杀他,他最终却死在邓艾的手中。

带着一丝不甘和哀怨,田章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邓艾这一剑刺下去,仿佛用尽了全身的气力,踉跄了几步,以剑驻地,方才勉强地站稳。但他此刻的心在滴血,他万万没有到,想置他于死地的,竟是钟会这帮人,自己在前线浴血拼杀,他们却在背后捅刀子,这口气他是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

三万雍凉子弟战死阴平道,邓艾并没有怨恨刘胤,因为这就是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战争,如果易地而处,邓艾也会毫不犹豫地砍掉刘胤的脑袋,将他们斩尽杀绝。真正让他愤怒的,却是同僚的背叛和出卖,这一点是邓艾永远也无法原谅的。

邓艾仰天泣道:“此仇不报,九泉之下我亦无颜面对战死在阴平道上的三万雍凉儿郎,钟会!你好毒!”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邓将军,只要你留得性命在,还愁没机会向钟会报仇吗?”刘胤淡然地道。

邓艾目视着刘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若要某降,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某有三个条件,刘将军若是肯答应的话,某便降,如若不肯,某今日便死于此处,至于血海深仇,也只有来世再报了。”

第163章艾先生

刘胤沉吟了一下,道:“邓将军请讲。”

象邓艾这样级别的名将,可不是田章之流可比的,想要劝降他,难度极大,所幸刘胤手中正好掌握着田章这张王牌,才可能让邓艾有所动摇,听到邓艾有要降的意思,刘胤不禁是心中窃喜,不过邓艾提出了三个条件,倒让刘胤有些迟疑,难不成邓艾也要搞关羽土山约三事?

当年徐州兵败,关羽在土山初曹操围困,曹操想要劝降关羽,关羽则提了三个条件,曹操爱才心切答应了,后来关羽在获悉刘备的消息之后,义无反顾的弃曹归刘,虽然演义之中过五六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曹操最终落了个鸡飞蛋打却是不争的事实。

此时邓艾提出了三个条件,刘胤心中暗道,不会跟关羽那般坑吧,能劝降邓艾故然是好事,但倘若将来纵虎归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不过邓艾还未说出条件的内容,刘胤也只得听听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条件。

邓艾显然在心中已是斟酌过了,沉稳地道:“一者,艾是为魏臣,纵然今日战败,要降也只降将军一人,不降蜀汉;二者,艾归降将军之后,只愿为将军幕僚,或可为将军出谋划策,但绝不入仕汉廷;三者,钟会害我三万大军,此仇不报,艾誓不为人,只是艾归降将军之后,无兵无权,报仇之事,还得仰仗将军。此三者缺一,断不可降,将军如若不依,请准艾赴死。”

刘胤正欲开口,瞥见傅佥向他急使眼色,刘胤便向邓艾拱手道:“邓艾所请,若某思量一番,可否?”

刘胤的这个要求很合理,邓艾也平和地道:“将军请便。”

刘胤拱手而退,傅佥也跟随他退至后面,刘胤道:“邓艾所提三事,岳父有何高见?”

傅佥皱眉道:“邓艾所提第一事,就是一大难题,擒获邓艾,必然要上报朝廷,邓艾只降你而不降朝廷,文宣你可想好如何向陛下及朝中文武交待?即使你这边答应,朝廷那边恐怕也无法应允,到时候邓艾拒不肯降,只怕依律得处斩。”

刘胤沉吟了一下,傅佥所说的不无道理,魏蜀两国交战多年,其中不乏投降者、叛逃者,如魏国的夏侯霸归蜀之后,就曾官拜车骑将军,但前提条件是你得肯归降,邓艾第一个条件就是只降自己不降蜀汉,这事真要闹到朝廷之上,邓艾肯定是人头难保。

但邓艾可是三国末年数一数二的名将,如果有可能,刘胤真的不想就这么轻易地放弃,看来想要保全于他,得另想招数。

“岳父,邓艾可是难得的旷世名将,小婿身边,正是缺这样的人才,唯今之计,也只能是让邓艾隐姓埋名,藏匿于私军之中,向朝廷隐瞒其被俘之事。”

傅佥大惊道:“文宣,招降纳叛,隐匿不报,可是欺君之罪,万一有所泄露,恐有杀身之祸。”

刘胤轻笑一声道:“岳父多虑了,这周围的人,可都是信得过的家兵部曲,这消息绝无泄露之虞。小婿之所以看重邓艾,正是因为他乃不世之才,小婿欲成就一番大事,还需得仰仗此等俊才。”

此番阴平险胜,的确有着许多偶然的因素,正如邓艾所言,易地而战,刘胤未必就能机会取胜,同这些身经百战深谙韬略的名将相比,刘胤还稚嫩的很,打赢了阴平阻击战,只是完成了刘胤雄心大略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将有无数的险峰等着他去攀登,如何力挽狂澜,逐鹿天下,刘胤心中并没有多少底,如今有机会将邓艾收归麾下,有邓艾的相助,刘胤的前进之路或许会变得平坦一些。

至于向朝廷隐瞒邓艾之事,刘胤倒是不担心,这儿全是自己的部下,不担心会泄露消息,蜀汉之中真正认识邓艾的人少之有少,只要邓艾换个名字,深居简出,不与外人接触,根本就不会有泄露的风险。

傅佥还是有些不放心,道:“邓艾毕竟非池中之物,此时势穷,乃被迫而降,岂知他日若有机会,难保不生二心,贤婿此举,恐怕是养虎为患。”

刘胤笑道:“岳父放心吧,邓艾虽有能耐,此刻也是龙困浅滩虎落平阳,何况他恨极钟会,想要报仇却是无能为力,只能是借助我们的力量了,我与他,各取所需罢了,既是合作,又是相互利用,他就是想生二心,恐怕都没有机会了。”

既然刘胤主意已定,傅佥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道:“既如此,文宣你就自己拿主意吧,至于我的这些部下,我自会约束,绝不会透露出半点消息的。”现在身边的全是刘胤的家兵,傅佥的兵离得比较远,还搞不清这边是什么状况,不过傅佥还是表示会约束部下,不将不利于刘胤的消息传递出去。

刘胤很快地来到邓艾面前,平静地道:“邓将军所提的三个条件,我全部依允。”

邓艾不禁是微微怂容,他没有想到刘胤竟然是如此地爽快,尢其是第一个条件,其实连邓艾认为都是一个难题,降刘胤而不降蜀汉,这无异于给刘胤出了一个难题,刘胤要保全他,就必须向朝廷隐瞒他的身份,往小了说,这是招降纳叛,往大了说,这是欺君之罪,刘胤肯为他承担这样的后果,邓艾心中还是有些许的感动。

但邓艾也是别无选择,司马氏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与钟会的仇怨,邓艾肯定会为司马氏尽忠的,但无论如何,他也是不能明面上背叛魏国而入仕蜀汉的,所以他只能是选择做刘胤的家臣幕僚,潜入幕后,只为复仇而苟活下去。

“多谢刘将军不杀之恩,艾必肝脑涂地,以报将军之恩。”邓艾俯首拜道。

刘胤双手相搀,微微一笑道:“邓将军切勿多礼,今后在下尚有仰仗将军之处。从今日起,将军的名字恐不能再提及了,将军可挂名为安平王府主记,以后便称您为艾先生,如何?”

第164章班师回京

接下来,就是打扫战场的任务了。有傅佥的三千人在,这个任务便轻松了很多,魏军的粮草辎重都已经是消耗殆尽了,唯一能收拾的,也就是些军仗兵器之类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魏军的首级,在这个时代,报功的唯一要求就是人头,这几乎是一个硬性的指标,否则杀敌多少就会虚报成风,尽管如此,三国时代还是有许多的将领滥杀平民拿人头充数,董卓就曾干过这种勾当。

魏军出征阴平小道的总人数是三万两千人,邓艾部下三万整,田章部下二千人,除了半路上折损了七八千人,其他的皆是战死在靖军山附近,但最终找到的,也只有一万多具尸体。

蜀军很兴奋的地将这些尸体的首级割了下来,这么多年来,蜀军跟魏军打仗,斩获如此多的首级还真的是屈指可数的事,每一颗的人头就是一份功劳,血淋淋的人头虽然看着很碜人,但想升官想晋爵,还真的离不开它,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的士兵,对这种血腥的举动早已是司空见惯了。

刘胤注意到邓艾的脸在微微地抽搐,或许旁人可以无动于衷,但邓艾不能,这些都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兵,如今冰冷地躺在这片土地上,就算是死了也无法入土为安,尸首分离,他们的头颅,会被拿到千里之外的成都去邀功请赏。

这个时代的这种请功方式或许有些残忍,但却没有替代的方法,朝廷只认首级,否则谁也说不清你倒底杀敌多少。刘胤也只能是默许了这种行为,不过那些已经被掩埋了的魏兵尸体,刘胤就没有再动过了,一万首级,也足以轰动整个蜀中了。

邓艾不忍再看,在邓忠的陪同下,先回营去了,他的背影显得萧瑟而孤寂,短短的几天,他苍老了许多,步履蹒跚,背也驼了,须发皆白,就算是与之熟识的人,也未必能第一眼就认出他是邓艾来。

邓艾归降之后,邓忠自然也就降了,他化名为艾中,在刘家私兵中,充当了一名家将。

清理完战场之后,刘胤率军回师江油关。到达江油关之后,刘胤立刻向朝廷上表,备述阴平小道之战详情,斩首万级,斩魏将田章等多人,邓艾率余部溃逃而去。

这份表章刘胤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了成都,所有的军队暂时驻兵江油关,等候朝廷的消息。

这个消息在朝廷之中掀起风暴绝不亚于十级的台风,对于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表示魏兵根本就不会从阴平小道进攻的大臣而言,这份表章无疑就是赤裸裸地打脸。尤其是扬言魏军真的兵犯阴平小道就把名字倒过来写的谯周,在朝堂上听闻这个消息时,脸色比吞了一只苍蝇还难受。

中都护录尚书事诸葛瞻的脸色也不好看,当初他可是坚定的反对派,如今阴平小道事发,质疑诸葛瞻的声音此起彼伏,身为首辅大臣的诸葛瞻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可偏偏一肚子的怨气却是无处发泄。

刘胤的声望在成都达到了鼎盛,以不足千人的私兵,击破魏军数万,斩首万级,这样酣畅淋漓的大胜,已经是很久很久没有发生过了,诸葛亮及姜维的屡次北伐,均以失败而告终,其间虽有胜果,但也乏善可陈,象这样气势如虹的大胜,也只有当年刘备豪取汉中时黄忠定军山下力斩夏侯渊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尤其这场大胜发生在汉中失守蜀地处于存亡危急的关头,更显得弥足珍贵。

不用说,没心没肺的刘禅是乐开了花,他早就将自己惜兵如命,当初不肯发兵给刘胤的事忘到了脑后,现在刘胤在阴平小道大胜,加上此前在江油斩杀叛将马邈,刘禅欢喜得不得了,刘胤也的确是给老刘家长脸,不但减除了魏兵从阴平小道对蜀汉的威胁,而且此次能斩杀如此多的魏兵,这样的功劳,可是经天纬地呀。

赏!而且必须是大赏!

刘禅在朝堂上,严辞把那些反对派斥责了一顿,甚至连首辅诸葛瞻都没有留情面。诸葛瞻一直是刘禅最为倚重的人,十七岁时就将他召为了驸马,并委以要职,诸葛瞻一路青步平云地升到当朝首辅的位置上,与刘禅的信任和提拨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刘禅对诸葛亮的尊崇和倚重无以加复,也许刘禅的私心之中,也只有诸葛家的人才值得信赖。但此次在邓艾偷渡阴平道的事件上,刘禅对诸葛瞻的决断能力还是有些失望,如果不是刘胤主动请缨率家兵出战,一旦被邓艾攻破江油,后果不堪设想。

刘禅很快地任命羽林右部督李球为江油关新的守将,率羽林军两千人进驻江油,同时宣诏刘胤、傅佥、张乐、赵卓等人回京接受封赏。

马邈伏诛之后,刘胤已经在第一时间上报给了朝廷,并请求朝廷派出新的江油关守将来。但刘胤的第一封奏章却没有掀起大的波澜,朝廷迟迟也未能做出反应,也一直未任命新的江油关守将,拖了四五日,直到刘胤的第二封奏章到京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