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后的三国-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益,陆抗甚至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看得很轻。诸葛瞻慷然赴死,为国尽忠,直让陆抗更是心存景仰,这也就不难理解陆抗宁可放弃拿诸葛瞻的人头向吴主邀功请赏,也要为其保留遗体完整。

古人是很讲究遗体的完整性,死无全尸几乎是一种很恶毒的咒骂,对于恨之入骨的,甚至死后还从坟墓里刨出来鞭尸。陆抗为诸葛瞻留下一具全尸,就是代表着他对诸葛瞻乃至于诸葛亮的一种敬意。

陆抗深深一拜,转身上马,引军而去。

这个时候,刘胤的援军也已经赶到了,张乐骑了一匹青鬃马,手持长矛冲在最前列,张乐人重马沉,长矛亦更为锐利,快马冲杀,势如破竹,挡者披靡。虎步营虎骑营亦在刘胤诸人的带领之下,对着吴军的阵营发起了猛烈地冲击。

吴军这个时候原本已经对蜀军完成了分割合围,正欲分而歼之,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被包围的蜀军身上,仿佛这些蜀兵已经成为了帖板上的鱼肉,任由他们来宰割,他们几乎忽视了来自身后的危险。

这时刘胤率领一万人马突然从外围杀了过来,轻易地就冲破了吴军的防线。

虽然虎骑营还称不上是真正的虎狼之骑,但两千骑的骑兵冲击起来,那种威势也绝不是吴军步兵可以抵挡得了的,虎骑营在前,虎步营在后,将吴军的防线给捅了个千疮百孔。

原本被围在包围圈之内的蜀军已经是心生绝望,突然一支生力军横空出世,将吴军的包围圈给打破了,蜀军立刻是精神大震,发起了反冲锋,整个战场的局面又发生了戏剧性地改变。

羽林右部督李球奉命阻击吴征西将军留平,也陷入了苦战之中,为吴军团团围困,左冲右突,也无法杀出重围,就在他力乏之时,刘胤已经引军杀到,杀散吴兵,将李球救了下来。

李球在马上拱手称谢,鬼门关上走了一圈,李球对刘胤是感激不尽。

“诸葛都护何在?”刘胤倒是顾不得与他寒喧,急问诸葛瞻的下落。

李球方才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除了拼死力战之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其他的情况,此时刘胤询问,这才想起来,四下打量,皆是一片混乱,哪里还有诸葛瞻的身影。

到是一名小兵指点着不远处的那一片残垣,道:“小的方才看到都护大人向那边退了过去,就是不知现在是否还在。”

诸葛尚杀入阵中,左右不见父亲的踪迹,急得双目赤红,一听那边有父亲的消息,便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

刘胤唯恐他在乱军中有失,立刻引军随他奔了过去。

残垣后面已经是了无生机,横七竖八的躺满了蜀兵的尸体,诸葛尚一眼就瞧见了那熟悉的铠甲征袍,他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头脑“轰”地就炸了。

“父亲——”诸葛尚惨呼一声,跪伏在诸葛瞻的遗体边上,泪如雨下,痛不欲生。

刘胤诸人也赶了过来,看到诸葛瞻的遗体,全都呆住了。

看诸葛瞻的死状,应该是自刎身亡的,想必诸葛瞻已经是身陷重围,宁死不降,自杀身亡。不过让刘胤感到奇怪的是,诸葛瞻的遗体完好无损,按常理吴兵绝对是会将诸葛瞻的遗体带走的,最次是将首级斩下来,得获敌主帅的首级,那绝对是惊天之功,首级就是邀功请赏的凭证,吴兵如何能白白地放弃这样一个机会,刘胤确实是不得而解。

不过诸葛瞻的慷然就义,还是给刘胤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虽然诸葛瞻的领军能力刘胤一点也不佩服,但诸葛瞻的人品意志,还是让刘胤为之五体投地,临危不惧,横剑自刎,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

诸葛一门忠烈,诸葛瞻用他的鲜血捍卫着这一份荣耀,从这个意思上来讲,诸葛瞻无愧于武侯之后,蜀汉失去这么一位忠心耿耿的领军人物,的确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少将军,逝者已矣,节哀顺便吧。”刘胤宽慰着哭成了泪人的诸葛尚。

对于众人而言,蜀汉失去了这么一位栋梁之臣,不禁令人扼腕而叹,但对于诸葛尚而言,失去父亲,就等于失去了全部。李球等人将诸葛尚拉了起来,好言劝慰一番,诸葛亮尚才勉强地收住眼泪。

刘胤虽然也深感悲痛,但他深知,现在还远不是该痛哭流涕的时候,吴军的攻势仍在继续,战斗依旧会十分地惨烈,诸葛瞻身亡之后,三军失去了统帅,也就失去了凝聚力,如何带着这支军队走出困境,才是刘胤要面对的问题。

“将诸葛都护的遗体带走!”刘胤沉声下令道,立刻有士兵上前将诸葛瞻的遗体抬了出去。

紧接着刘胤立刻是下令蜀军全部集结,向西突围。

刘胤一万步骑的快速突破的确给蜀军带来了一丝的转机,许多被困的蜀军获救了,被吴军分割包围的士卒们得以脱困而出,但吴军毕竟占据着数量上的优势,被刘胤军冲击之后,短暂地出现溃败现象之后,很快地又聚拢起来,再次发起了攻击。

更糟糕的情况是,左翼的阳安营由于力量悬殊,已经抵挡不住步协的攻势,整个吴军的右翼军队,也已经围了上来。

第206章突出重围(上)

刘胤知道今日的败局已是无可挽回,不管诸葛瞻有没有死,大势也已经去了,现在吴军三路大军已经构成了一个诺大的包围圈,将蜀军困在了青阳浦,如果不能及时突围的话,很可能就是全军覆灭的结局。

除了虎骑营虎步营建制完整之外,中军的羽林军和虎贲军几乎已经被打散了,伤亡泰半,损失惨重,不过好在羽林军和虎贲军的指挥官李球和黄崇俱在,总算是能将羽林军和虎贲军的残部收拢起来。

刘胤立刻下令分路突围,由邓朴、张乐、赵卓率虎骑营率先出击,依靠骑兵的冲击优势撕裂吴军的防线,为羽林军和虎贲军开路,而自己率虎步营殿后,所有军队突围之后,向郪县取齐。郪县目前有张遵镇守,而且整个大军的粮草辎重后勤补给都在郪县。

李球、黄崇、邓朴、张乐等人均不赞成刘胤的安排,诸葛瞻阵亡,阎宇失踪,现在战地的最高指挥官就是刘胤了,断后原本就是最危险的任务,蜀军已经承受不起领军将帅之殇了,如果刘胤的安危再出现什么状况,整个蜀军恐怕就要陷入绝境了。

刘胤却坚持己见,诸葛瞻说的好,三军岂可无帅,越是在战局危急的关头,越能体现出领军之将的重要性,主将都临阵脱逃,如何能让士卒凝聚出战斗力来,正是因为诸葛瞻的誓死不退,蜀军将士在其的感召之下,拼死而战,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命运,如果诸葛瞻早些时候突围而出的话,或许他便不致于丢了性命,但被围困之中的蜀军却极有可能等不到刘胤的援兵了。

时穷节乃现,危难见英雄,诸葛瞻的舍身取义本身对刘胤就是一种激励,让他更明白一个道理,战场之上,主帅就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将魂不倒,军魂永存,在这种危难时刻,自己必须同将士们站在一起,才能彻底地激发起士兵们的斗志,才能无往而不胜。

“诸葛都护以身殉国,本将军也只能是临危受命,接掌全军指挥之权。诸将听令,一切听本将军之令行事,如有延误,军法不赦!”刘胤斩钉截铁地道。

现在情势危急,刘胤可没有闲工夫再解释什么,也无需用什么豪言壮语来自表心迹,现在需要的是当机立断,果敢刚毅。

诸将也只得听令,依刘胤之言行事。邓朴、张乐、赵卓率虎骑营向吴军阵营发起了冲击,李球、黄崇、诸葛尚则是各率人马紧随其后,一时之间,人嘶马鸣,群情激昂,与吴军展开了激战。

如果人处于彻底地绝望之中时很容易斗志涣散意志消沉,但如果是绝望之中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则可以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在诸葛瞻阵亡之后,整个羽林虎贲军陷入了彻底的绝望,濒临崩溃的边缘,但刘胤的到来,无疑给他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陡然之间看到了生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求生的**自然战胜了绝望,羽林虎贲军人人争先,个个奋勇,斗志昂扬。

吴军的防线不断地被突破,蜀军各路人马纷纷地突出了重围。

但对于断后虎步营而言,却是孤军奋战,几万吴军的目标都集中到了它身上,形势愈发地险恶了。

看到大部队已经是安全地突围了,刘胤也就略略心安,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吴军,刘胤沉声喝道:“突出去!”

刘胤白马金枪,身先士卒的突在最前沿,虎头湛金枪如出水的蛟龙,上下翻飞,连挑带刺,挡者必死,似劈波斩浪一般,在吴军阵中生生地杀出一条血路。

虎步中郎将高远紧随其后,引军一路冲杀,虎步营势不可挡。

吴将留平原本负责从后路包抄蜀军,眼看着就可以全歼蜀军,那知战地风云突变,刘胤引军杀到,蜀军士气高昂,连续地突破吴军防线而去。由于蜀军是多路突袭,吴军防了东面防不了西面,整个防线被打个千疮百孔不禁,让留平气得是七窍生烟。

留平在东吴也算是一名赫赫有名的悍将,人称潘璋第二,打起仗来颇有点拼命三郎的架式,可蜀军虎骑营冲击力太过强悍,他率的步兵根本就难以抵挡,留平禁止不住,正心生郁郁闷,远远地瞧见蜀军一将,白马银甲,在乱军之中尽逞威风,吴军兵将,抵敌不住,纷纷溃败,不禁大怒,立刻拍马绰刀,迎上前去,大喝道:“大将留平在此,蜀将休得猖狂!”

刘胤也不答话,挺枪直刺留平,留平挥刀相架,“呛啷”一声,直震得他双臂双麻,不禁大骇,暗道,看这名蜀将年纪青青,竟有如此的悍勇之力,看来真不可觑。于是挥刀与刘胤战在了一处。

这是刘胤自穿越以来真正意义上参加的战斗,阴平道之战,尽逞火器之威,刘胤并没有感受到冷兵器交锋的那种惨烈与残酷,尤其是他还没有真正地碰到过交锋的对手。刘胤对自己的力量是自信的,前生后世的力量迭加在一起,刘胤可以轻而易举的拉开三石强弓,这几乎是当代许多人都无法企及的。

在突围战中,刘胤当先一骑来担任冲阵重责,他的力量自然是毫不吝啬地全面爆发了,普通的吴兵吴将,莫有能敌者,刘胤完全是一路碾压而过,突得杀出一员吴将,口称是征西将军留平,刘胤此刻完全已是杀红了,管你是谁,一枪倾注全力便刺了过去。

不过留平居然能挡得住这一枪,刘胤倒也是暗暗一惊,看来这个留平也绝非是浪得虚名之辈,到也是棋逢对手。

刘胤心惊,留平更是心惊,自己在吴国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勇将,放眼蜀国,能拿得出来与自己一较高下的也没几个人,此刻居然杀出一将比自己还略胜一筹,而且如此地年青,根本就不是姜维张翼这等名宿,这让留平极为惊异,也不知何时蜀国竟有此等后起之秀。

第207章突出重围(下)

刘胤的目标是突围,人挡杀人,神挡杀神,不管是谁,刘胤也决计不会心慈手软。留平的目标是阻截,眼看着最后的一支蜀军就要逃了出去,如何令他不心急如焚,所以双方都红了眼,各自拿出压箱底的本事,拼杀在了一起。

被留平这么一阻,吴军大队的人马又围了上来,统军之将正是抚军将军步协。

步协在右翼被刘胤打得灰头土脸,正在郁闷之时,突然蜀军阵营大变,半数以上的蜀军调转了枪头,奔南面而去,步协的压力骤减。

步协不禁大喜,看来是陆抗中军那边已然得手,这才会引得刘胤的左军前去救援,现在整个左翼蜀军只有一个营的兵力,正是天赐良机,步协立刻挥军全力发起了猛攻。

箭矢如雨,攻势如潮,处于劣势的傅佥抵敌不住,只能是且战且退。

步协的胃口可不止是吞掉蜀军的一个营,现在中军那边激战正酣,正是围歼蜀军主力的大好机会。于是步协分出一部分兵力来由其弟昭武将军步阐继续追击傅佥所部,自己则率主力转向南行,加入到围歼蜀军的大战役之中的。

在步协看来,破敌一营如何能与歼敌全军相比,现在陆抗的中军和留平的左军都已经卷入到了大战之中,如果蜀军被全歼,很显然自己是分润不到这份功劳的。

步协已经得知了诸葛瞻的死讯,蜀军连主将都挂了,还打个屁,青阳浦之战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悬念,剩下就是收网捉鳖了。陆抗的中军和留平的左军可都在吃肉,唯独自己在喝汤,估计连汤也喝不上,傅佥虽退,但防御的如铁桶一般,步协也捞不到多少便宜,蜀军弓弩凶猛,反倒是让吴军折损不少。步协虽有些斩获,但斩获的人头还远比不上损失的人数。

这个可不是一个好现象,要知道衡量一个将军的军功,不光要看杀敌多少,还得看损失多少,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估计回去不但没有功劳,反而得受罚。

所以步协才调转矛头,准备到主战场上打打秋风,捞点油水,不过这个和先前陆抗安排他迂回包抄蜀军中路的计划倒是完全重合,想必陆抗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微词。

赶到主战场的时候,步协才发现一切都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蜀军并没有因为诸葛瞻的阵亡而溃败,相反地蜀军斗志更加地旺盛,吴军的防线竟然不断地被突破,被困的蜀军突围出去了一大半。

步协不禁是心中窃喜,看来自己来得正当其时,合当自己成其大功。他远远地瞧见留平与一员蜀将在交战,仔细一看,更是欣喜万分,原来与留平交手的正是蜀军左军统率安西将军刘胤,除了诸葛瞻之外,这也算得上是一条大鱼了。

更何况在左路的交战之中,步协可是吃了刘胤的不少苦头,步协早就恨得是牙根直痒痒,在左路之时,他奈何不了刘胤,现在终于是逮着这个机会了,他又如何肯放过。

“哈哈,风水轮流转,没想到这么快就栽在我的手中吧!”步协狞笑一声,拍马挺枪,从后面直袭刘胤。

刘胤与留平交战,本已占据了上风,留平倍感吃力,刘胤手底下又加了几分的力道,相信十来个回合之间拿下留平问题不大,但没想到斜刺里又冲出一个步协,腹背受敌,刘胤这边的情势陡然间危急起来。

贴身护卫阿坚已经被刘胤派去保护邓艾先撤了,高远等人也被吴军纠缠脱不了身,一时之间,竟无人援助刘胤,步协枪法不弱,与留平前后夹攻,刘胤是险象环生。

就在此时,一名亲兵模样的士卒飞身掠起,身形轻盈似燕,几个起落就已经冲至近前,足尖轻点,踩到了一名吴兵的马头之上,下一脚接着踩到了那名吴兵的头顶之上,然后飞落而下,势如流星,一剑直刺向了步协。步协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有人偷袭,或者说他注意到了但对方来势太快,还未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一剑已经刺中了他的咽喉。接着剑花一抖,步协的整个人头就与肩膀分离开来。

整个的动作一气呵成,如行水流水一般,又快逾闪电,步协还未明白怎么一回事来,项上的人头已然不再属于他了。

留平倒是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太可怕了,对方简直就是影子杀手,快逾疾风,势如闪电,也就是对方瞄着步协动手,如果目标是自己的话,也许下场同步协别无二异。留平顿时便胆寒了,正面交手战刘胤他没有半点胜机,现在对方突然出现一名暗杀高手,而且出手是如此地凌厉狠辣,留平再也无心恋战,拨马便逃。

刘胤没有去追,而是回身笑呵呵地道:“百万军中能取上将首级,雪舞姑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魏雪舞将步协血淋淋的人头弃之于地,秀眉微蹙,淡然地道:“雕虫之计,何足挂齿。”

刘胤突然才想起她可是曾谋刺过皇帝,而且差点得手,那种难度可比今日不知要高多少,想来魏雪舞这么些年一直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