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繁花落定-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与杨淑妃对面坐在榻上,榻上琉璃盘里放着冰水镇过的西瓜,二人正边说笑着,边用竹签穿了西瓜来吃。下面另设了二榻,亦放着西瓜。那随着皇上来的少女,以及在莲池和络络等一齐玩耍的恋花,却分别各据了一榻坐着。

第三十三章 暗谏

我们缓缓上前拜见了皇上与杨妃娘娘,李世民笑道:“没有别的人,不必拘礼,过去坐吧。”

恋花远远见了络络,怯怯的眼睛便亮了,此时更把手掖在袖中,悄悄地招手。》

络络笑一笑,正要走过去,忽然凑我耳边道:“你去跟恋花坐吧,那个平阳郡主,架子不小,我去和她坐。”

我才知那随了李世民来的少女,便是那个准备当吐蕃王后的平阳郡主,看她的气派,倒是挺有王后架子的。想来恋花便是那位李世民瞧着喜欢留下来的另一个宗室女子了。

络络果然走向了平阳郡主,笑道:“郡主,我们坐一块儿吧。”

平阳郡主用眼扫了络络一眼,才往一边挪了挪,慢慢用竹签挑住瓜儿,小口小口尝着。

络络向我做了个鬼脸,捏起竹签挑那大块儿的往口中送。

我一笑,坐到恋花身旁。

恋花似有些失望,但很快又浮起笑容,取了一块很大的瓜瓤,递给我道:“容姐姐,吃西瓜哦。”

我谢了,提起瓜来慢慢吃着。回头看平阳郡主,正微带厌恶地看着络络。

络络风卷残云,已将西瓜吃得差不多了。

杨淑妃一抬头,也见到空空的西瓜盘了,不由笑道:“络络,这么喜欢吃西瓜?”

络络道:“哦,我只是渴得厉害。在舟上时便渴了,只顾玩,也想不起来要喝水。”

杨淑妃回头吩咐道:“再去取瓜来。”

李世民道:“取两盘给这两孩子吧。络络别争平阳的,等她去了吐蕃,再吃不着西瓜了。”

络络奇道:“吐蕃没有西瓜么?”

李世民沉吟道:“吐蕃那里,大概是不产西瓜的。”

我心里却是沉了一沉。叫络络别争平阳的?平阳要去吐蕃?

我故作不解地问:“平阳郡主,去吐蕃做什么?”

我问得虽是唐突,但李世民看我的目光却很是慈爱,多半还想着当年“父亲”容锦城的相助之德吧。他叹息般道:“吐蕃的赞普,也就是吐蕃的王,已经臣服我朝,特派了他们的大相来向大唐公主求婚。这事,却不好不答应。“

平阳郡主面色微变。

杨淑妃忙道:“虽是嫁得远了点,可毕竟是一国之母,将来必是极尊贵的。”

我微笑道:“是啊。平阳郡主雍容华贵,有松竹之节,必能胜任一国之母。”

平阳郡主端起茶盏来,露出淡淡笑意,看我的眼光居然有了一丝暖意。

络络很有些不屑地模样继续吃瓜。

李世民却微一沉吟。

可见得平阳郡主虽是高傲,却未必有才。松竹之节,虽是清高挺拔,但宁折不弯,又何以统率后宫,母仪天下?我虽未见过长孙皇后,但想来一个能留下三十卷《女则》用以教人的女人,一个能在成群皇宫女人中安之若素稳居后宫的女人,一个能让一代天骄的李世民铸高台日日对着昭陵痛哭的女人,绝不会是个孤芳自赏倨傲任性之人。我隐约的挑拨之意,这位自负的郡主居然全未听出。

倒是杨淑妃慢慢端起茶来,啜了一口,道:“好茶,入口回味绵长,提神得很。”

我继续道:“何况汉王爷与太子素来交厚,汉王的金枝玉叶入了吐蕃,对太子日后兴盛大唐,必是大有助益。”

李世民蓦地目光灼灼,对我射出凌厉光芒,全然不同方才的慈爱温和。

我的这话其实更是挑拨得厉害。

我就赌一赌,赌史上所载是真的,李世民虽立承乾为太子,心中却偏爱魏王李泰,对太子极是不满。

如果他有废嫡之心,他又岂肯让太子的羽翼在纷扰了多年的边疆留下一个心腹大患?

李世民显然有反应了,但他突然现出的天子霸气着实让我吃惊,连杨淑妃看我的眼神都有些担忧。

我的心砰砰直跳,却尽力装作不知道一般,也端着茶杯饮着,一面又欣赏着瓷杯。——其实这个白瓷杯又有什么好欣赏的?唐代制瓷业并不发达,所能制的瓷器,无非青瓷和白瓷,再加上低温烧制的唐三彩,跟现代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美丽瓷器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而且这些瓷器通常都是很贵很贵的,只有官宦富贵之家能用得起。至于普通人家,只能用陶制品作为日常用具。

李世民凌厉的眼神在我脸上转来转去,终于道:“容锦城的女儿,果然不同一般啊,只怕和你父亲一般的聪明。”

我惊诧道:“皇上,您说书儿聪明么?书儿不敢!”

我慌忙伏到地上,磕头道:“书儿年轻,是不是说错话了?”

络络不吃西瓜了,忙道:“书儿说什么了?”

李世民瞪了我半晌,才转过脸色来,笑道:“没什么,我只说书儿聪明,快坐下吧。”

络络忙拉了我坐下,道:“书儿很懂规矩的,又比我聪明十倍。”

李世民叹道:“是啊,聪明的孩子。”

他拂了拂袖子,道:“朕且去书房,淑妃,这几个孩子你就多费心。尤其平阳,她每日的功课,绝不能少。”

杨淑妃起身送道:“皇上放心,平阳的老师,都是本朝最好的。平阳进步也很快的,连吐蕃话也能听懂一半了。”

李世民道:“吐蕃话会不会倒也不急,到那里时日久了,自然便会了。倒是忠君节义,还要多教教,朕只怕,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李世民说最后一句话时,已经走到了门外,又有意无意地扫了一眼在地上跪送的我。

我的背上不由冷汗涔涔。

小小心计用到大唐皇帝身上,而且是英明神武的唐太宗身上,我是不是活腻了?

可我只是想络络能代替平阳去吐蕃而已。

平阳郡主如果去吐蕃才是错误。我要把历史扭回它该走的方向。

但我从来不曾干预过历史,为什么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会变成平阳郡主入藏?

百思不得其解,也便不去求解了。

且和络络、恋花一起吃西瓜。

至于平阳郡主,她虽身份高贵目无下尘,我却也懒得理她。

不仅是因为态度,更因为想到她去吐蕃,会打乱我所有的计划,便有些天生的敌意了。

无论如何,络络才该是文成公主,才该是去吐蕃的那个人。

如果真的出了什么差错不能去,那么,我便想些法子,一定把络络和我一起送到西藏去。

那日起我便和络络、恋花一起在风华院住着。平阳虽是傲些,不太理睬我们,但我们三人一起,已是十分热闹,便不在乎她的冷淡了。何况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怎样做一个吐蕃国母,能闲下来的时间少之又少。

络络很庆幸似的道:“幸亏没选我去联姻,不然天天给这么逼着,还得给逼死呢。”

我怔了怔,道:“络络,你不愿去吐蕃当王后么?”

一直温柔怯怯的恋花笑道:“做王后虽是风光,可从今后再不能见父母家乡,未免太冷清孤凄了。我才不愿意去哩。”

我问络络:“你不是很想做一番事业么?以大唐公主的名义去做吐蕃的王后,很威风的。”

络络道:“做王后是威风……只不过做吐蕃王后却离家太远了。从此不见到父母家人,难受得很哩!何况,我只要一想着得像平阳郡主一样,不得不学这学那,甚至还天天板着个脸,端起公主的架子来,便觉得浑身不自在。”

我道:“谁说王后一定要学这学那?只在宽厚待人,与人为善,能服人心,便是够了。”

络络嘻嘻道:“书儿好象什么都知道……如果书儿肯跟我一起到吐蕃做伴,去做个王后倒也是不错的。”

我笑道:“那我便随你一道去吐蕃。”

第三十四章 定计

络络哈哈笑道:“我们说得有来有去,好象这吐蕃王后就在我们囊中一般,要去便去,说不去便不去,如果叫平阳听到,只怕早就笑话死了。”

恋花也微笑道:“是啊,我们也是没事尽在胡思乱想了。”》

络络点头道:“想想倒也是不妨的。”

我哼了一声,道:“只要我们想去,吐蕃,我们一定能去的。”

络络嗳呀叫道:“书儿,你可是有什么心上人在吐蕃,一定要到那连西瓜都没有的地方去?那你的清遥哥哥不是哭死了?”

我伸手扭她脸。

络络边躲边乐得拍手道:“可不是我说中了?我告诉东方清遥去!”

恋花笑得脸儿红红如苹果一般,道:“书儿姐姐,你可万万不能去吐蕃,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没什么比这幸福了。”

我歪头看向这个小小清秀女子,笑道:“看来谁若能娶到恋花这样的女子,才是最幸福的。”

络络道:“我性情粗糙了些,恋花却太怯弱了,都不如书儿气度清灵,聪慧不羁,咱们的这个美人儿,这里再没人能比得上。”

恋花也看着我,居然一样的羡慕之色。

我哭笑不得,道:“我有这么好么?”

恋花和络络相视一眼,不约而同点了点头。

我真的有些飘飘然了。

是哦,我是二十一世纪落入唐朝的灵魂,便是从进化论来看,也应该比他们多进化了一千三百多年,何况我对唐朝的历史虽不十分了解,但大致的历史走向还是相当清楚的。倚仗这些知识,玩转大唐并非不可能哦!

我不由微笑。

络络会成为文成公主,便如我一定会回到二十一世纪那样。

如果络络不能成为文成公主,那么,就让我助她一臂之力吧。

自此,我每日跟着恋花、络络在宫中游荡,宫中上下人等,大多混熟。我收的礼物虽没有络络和恋花的多,却也不少。

我对礼物不感兴趣,只是趁了杨淑妃高兴时,把剪碧也弄进宫里来,却是让她有机会时帮我联系东方清遥。

我要清遥查清吐蕃使者、大相禄东赞的住处,并设法结识一些禄东赞身畔的人物。

东方清遥不解,我只简单回答一句:我正为自己一个姐妹的前途打算,请他务必帮忙。

东方清遥自然想到络络身上。他与络络并不熟悉,必然以为络络想做吐蕃王后。既然是我执意要帮忙,他自然一力成全。以他皇商家庭的出身和精明,很快告诉我,他已和禄东赞所在的使馆的礼部官员打好了关系,叫那官员在禄东赞面前盛赞皇室女子李络络风华高贵,气度超群,已列入三位吐蕃公主的侯选名单之中。

让禄东赞知道了络络这么个女子口碑极好,是我行动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只要让禄东赞同时见到了络络她们三人,相信那传说中智谋超群的禄东赞一定会选择络络——恋花不必提,太羞怯柔弱了一些,很难让人和一国之母联系在一起;而平阳郡主,太过目无下尘的骄傲的大唐公主,大约吐蕃也消受不起。

何况汉王在朝廷上的声誉不佳,未必不会连累到人们对他女儿的不信任。

让禄东赞知道汉王的劣行实在再简单不过了。

我的第二步,就让清遥找了个村妇来,算好禄东赞的行踪,很凑巧地在禄东赞到来之时于路上哭闹,骂着汉王抢占民女,打伤老人,当然顺便不忘提到一句:汉王的女儿就要成为吐蕃王后了,以后汉王的气焰更是没人制止得住了。

即便禄东赞对汉王的行径不感兴趣,但提及到他们国家的王后,绝对不可能不注意,也绝对不可能不去打听打听这父女的为人了。

这两步都安排妥当了,我才舒了口气。

下面,便是找机会让禄东赞见见络络了。

这个机会,找起来可真不容易。我思忖了许久,都未曾想到什么机会,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听外面风声,离正式册封入藏公主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不觉有些焦躁。

好在禄东赞得了些风声,多半也在重新考虑他们的未来王后人选,居然也不曾催过大唐皇帝。

络络和恋花见我有些闷闷不乐,大是不解。

这日我正坐在紫薇花下发呆,两个女孩子已飞跑过来,道:“皇上叫我们哩。”

这些日子住在李世民最宠爱的杨淑妃那里,和李世民照面次数已是不少,听得李世民要见我们,也不吃惊,站起来便跟络络、恋花一起去。

这次李世民却没在风华院里,而是和御花园一处凉亭里与一个青年下棋。

那青年身形丰伟,面貌英挺,嘴角含笑,玉带蟒袍,紫金头冠,甚是卓逸高贵。

李世民的心神一半在下棋,另一半却在打量着青年,目光里有忍不住的欣赏满意。扭头见我们来了,笑道:“不要多礼了,一旁坐下。泰儿听说你们几个妹子在,执意要见一见,便唤了你们来。”

我才知这青年便是魏王李泰,太子李承乾的亲弟弟,也是东宫储位的最大觊觎者。他要见我们做什么?

李泰正拈了一粒黑子,待下不下,见我们来了,忽地掷子于案,笑道:“父皇棋艺,国手无双,泰儿万不能及。这一局,却又是输了。”

络络笑道:“早听说四哥哥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原来下起棋来还是敌不过皇上。”

李泰指着络络道:“那是自然。这位一定是江夏王家的络络妹妹吧,果然人比花娇,气度不凡。想来江夏王叔叔身为礼部尚书,从小必对络络妹妹教导有方,才让妹妹如此慷慨有度,风流大气,见之忘俗。”

皇家子孙众多,络络长居江夏王府,因此这远房的一对堂兄妹,竟不曾相见过。

我见李泰盛赞络络,心下疑惑。老早就有句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李泰与络络素未谋面,没事大拍马屁,却不知为了什么。

络络却在乐得格格大笑,道:“我素来行事任性,哪比得上平阳姐姐那般高贵绝俗?”

李泰笑道:“世间可人意的,却多半是妹妹这般善解人意,行事大度之人。”

我蓦地明白了李泰的想法。

李泰,念念不忘的,当然是他大哥的太子之位。

我能看得到平阳郡主与吐蕃联姻对太子的益处,他又怎会看不到?

如果能有机会不让平阳郡主去吐蕃,他自然也要尽力阻止她去的。

既然要阻止平阳郡主,就要另选一个合适的去吐蕃的人选了。

恋花那般娇怯,自是不合适;络络出身皇家,是谨小慎微不干预任何立储大事的江夏王之女,为人侠义大度,还会些武功,要说入吐蕃,应该还是合适的。

至于她性情是否冲动急躁,行事是否进退有据,倒是其次的考虑。

我眼睛亮了。

谁当太子我不关心。但谁能让络络去吐蕃,无疑便是我的盟友。

这时李泰又将眼睛投向我和恋花,笑道:“这两位妹妹也漂亮得紧。怪不得淑妃娘娘这般喜欢。”

我们忙见礼道谢。

李泰的目标不在我们身上,和我们略一寒暄,便又去与络络说话,却是尽挑着络络的好处问,比如谈络络父亲谨小慎微的个性,络络本人对平民的同情,敢打抱不平的侠义,处事的大度和不拘小节。

我打赌这个李泰一定细细调查过络络的性情,才能将她的好处一一说出,看似在赞扬络络,实际上多半是说给在一旁喝茶赏景的李世民听。

这时有小太监来了,面色有些惶急。

一时拜倒在地,李世民忙问道:“你不是徐才人那里的?什么事情这般慌张?”

小太监答道:“徐才人方才突然心口绞痛,痛得把午饭全吐出来了,这会子还是在疼呢。”

李世民啊了一声,忙起身便走。

李泰已急急道:“还不去请太医!”

小太监道:“已经去请了。”

第三十五章 出游

李泰点头道:“好,你们且去看着,有什么事赶快通知我。”

络络道:“徐才人病了么?那我们也得去瞧瞧。”》

我拉住她,道:“现在一定正忙乱,我们且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