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月明珠-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三桂咬牙硬挺着皇太极泰山压顶的气势,心中升起一丝的茫然,不自觉的问道“您怎么会知晓?”

“本汗为何不知?朱元璋是本汗最佩服之人,白手起家建立了大明江山,可是子孙不孝,仅仅二百余年,内庸外患,中原百姓民不聊生,那个——呃,对有道是泰失其鹿,天下共逐,崇祯不孝,守不住江山,本汗自然会代替他。”

“大汗,您也应该明白以关外对抗整个大明,根本就做不到,您既然心中佩服先皇,不妨向皇上效忠,大金大明共叙兄弟情义。”

“效忠?本汗是不会做的,不过,本汗可以给崇祯一个机会。”

皇太极猛然暴起,将吴三桂的宝剑打落在地上,立马横刀滑向吴三桂的脖子,吴三桂为了躲闪刀锋,滚落马下,周围的威武之声更重。

皇太极端坐在马上,阳光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居高临下看着吴三桂,笑道“共叙兄弟情义,也不是不行,不过你大明地大物博,理应有所表示,只要崇祯答应年年送岁币,开放关口,本汗保证不会兴兵南下。”

海兰珠摇头叹气,真是没想到皇太极会有如此无赖的一面,旁边的人纷纷大笑起来,当海兰珠再抬头时,惊呼出声“皇太极,你小心。”

第三百三十二章 疆场风云

海兰珠一直对皇太极就不大放心,正在此时见到他身后吴三桂带来的关宁铁骑有人悄悄的搭弓,再也顾不得其它,将手中紧紧握着的弓箭抬起,向偷袭之人射去,海兰珠的臂力远远及不上成年男子,她离着又比较远,可是人在关键时候,总能激发出自己的潜力,在射箭的时候,海兰珠心中就有一个念头,不能让皇太极出事,至于别的,在她的心里不会多想一分。

箭翎划过空中,偷袭者也同样射出箭翎,也许是老天厚爱,就是那么赶巧,万种无一的机会,海兰珠射出的箭翎整整好好撞在那只射向皇太极的箭上。

皇太极听见海兰珠的呼唤,他是信任海兰珠的,哪怕并没有见到身后的冷箭,皇太极动作麻利的一滚身下了马,躲在了骏马身后,安全无恙之后,才向偷袭者望去,就见到空中两箭相碰,卸去了力道,海兰珠射出带着红色羽翎的箭翎,由于力道不足,率先落地,而那只要命的箭翎由于碰撞,偏移方向,卸掉了力度,扎到了草地上,白色翎羽在分外的耀眼。

战场上刚刚的哄笑声,一下子就停了下来,旗主贝勒以及剽悍的八旗铁骑,脸臊得慌,他们竟然翻下来这样的错误,若不是大妃机警,大汗动作迅速,后果不堪设想,望向海兰珠的目光透着深深的敬意。

“大妃神射,大妃神射。”不知谁喊了一声,粗犷的声音响彻战场,海兰珠哪顾得上这些名头,见皇太极没事,心才安稳下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真是长生天保佑,超常发挥了。”

皇太极此时回头望着抿着嘴唇,在众人的称赞声中勉强维持着镇定的海兰珠,旁人兴许感觉不到,可是他却一清二楚,海兰珠此时也比较紧张,不过——皇太极轻捻手指,她恐怕会更生气自己濒临险境,这丫头的心思十分的难猜,皇太极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该怎么让她消气?真是难办头疼得很。

虽然如此想,皇太极情绪不会露出分毫,爽朗的大笑道“好,好,不愧是本汗大妃,射术相当了得。”

转而望着吴三桂,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皇太极的眸光里透着嘲弄阴狠,沉声道“这就是大明的伎俩?偷袭?这样猥亵不齿的手段也用得上?难怪你们不敢应战本汗,只能躲在暗处放冷箭,不是光明磊落的汉子所为。”

吴三桂面露羞愧之意,在心中对偷袭之人很是愤怒,他们陷入皇太极的重重包围,可是听皇太极的意思他们父子未尝没有逃脱的可能,皇太极既然向皇上提出要求,那必须有人送信,吴三桂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人选,同时救父对抗皇太极,也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可是偏偏被偷袭者破坏了,皇太极会放过他吗?

吴三桂一转身,在自己的马鞍下拿出硬弓,将箭翎搭在硬弓上,旁边的八旗诸将高喊“大汗,大汗小心。”

海兰珠虽然担心,但比刚才要平静许多,以吴三桂的心智来说,他绝对不会射向皇太极,如水的妙目一闪,那个偷袭者恐怕命不久矣,不论人品如何,乱世枭雄,吴三桂完全当得起。

八旗铁骑不会容许再犯第二次错误,纷纷张弓,只要吴三桂图谋不轨,他就会万箭穿心,熟知人心的皇太极自然慢明白的,脸上不带有一丝惊慌,反倒挺起了胸膛,声音平稳的说道,“吴三桂,你想要做什么?”

“不听标下号令之人,留着何用?”吴三桂将硬弓拉成满月,‘嗖’的说一声放开弓弦,利箭破空带起一声尖锐的箭鸣,狠狠的扎在偷袭者的咽喉处,鲜血溅出,偷袭的人倒地,睁着大大的眼眸,动动胳膊,伸伸腿,吐出最后的遗言,“可惜,可惜,鞑子命不该绝。”

吴三桂收起硬弓,无畏的望着皇太极,沉声道,“大汗满意了吗?偷袭之人不代表我大明守将,大汗,您若是执意领兵南下,我大明诸将将会血战到底,为皇上尽忠,保卫大明江山的安稳。”

“吴三桂,你是个人才。”皇太极拍着骏马的脖子,欣赏的说道,“良禽择木而栖,本汗正在用人之时,你果真不愿投效本汗?”

“誓同大明共存亡,大汗对标下的赏识,标下心存感激,但标下绝不会背叛大明,背弃祖宗。”吴三桂义正言辞,斩钉截铁昂首说道,“大汗也是天纵之才,标下对您也是敬佩的,汉家衣冠汉家发,我吴三桂决不愿受后世之人的唾骂,我——”

海兰珠实在是忍受不了假模假样的吴三桂,开口说道;“吴将军,你可曾读过三国?”

吴三桂表忠心的神情一僵。脖子有些发硬,回头望着被侍卫以及八旗铁骑簇拥的大妃海兰珠,她一身绚丽的紫色旗袍。头上闪亮的紫水晶首饰在阳光下分外耀眼、秋水般明亮清澈的眼眸。长长地睫毛仿佛扇翼。银红的小口。挺直的鼻梁,肌肤晶莹剔透。仿若能掐出水来。鬓间垂着一只点翠凤钗,微微颤动着。发出清脆的响声。

吴三桂也算见过美女之人。可无论大明还是关外的女子哪怕在容貌上比她更好一些,但却少了她独特的风韵。记起当初同袁崇焕进攻盛京之时,那城头射出的火箭,奇迹般的冰封了整个盛京,这些寻常女子又怎么能做到?吴三桂其实也很敬佩袁崇焕,也曾听到袁崇焕对海兰珠的称赞,让吴三桂深以为然。

“大汉金妃,标下读过三国。不晓得你为何有此一问?”

海兰珠浅浅的一笑,微微翘起唇角,淡淡的说道“吴将军对被称为‘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勇武异常,当得起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怎么看?可他最后又有三姓家奴之称,吴将军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吴三桂也曾听说大金汗妃不止容貌出色,而且才学也是好的,当初他嗤之以鼻,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中原都找不出几个识字的,草原上的格格会有才学?可是今日听海兰珠所言,以及那葡萄的眼眸闪过的嘲讽,让吴三桂心中一紧,“吕布?三姓家奴?标下——”

皇太极大笑道,“海兰珠,听你的意思是吴将会将来会投效本汗?”

“那可说不准,吕布也不是一出场就是三姓家奴,谁又晓得以后发生的事情?若是没有王允的美人计,没有四大美人貂婵的以身喂狼,兴许吕布不会为了貂婵背叛董卓,所以说我们都是凡人,学不来神仙的能掐会算,将来的事情谁也不晓得会有什么变化,吴将军,你的话还是莫要说得太满。”

吴三桂愣了半晌,脸上露出一丝的懊悔愤怒,瞬间消失于无形,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不说整个大金,就连他都听说过,当时还笑大金汗王儿女情长,可是面对这样的海兰珠,谁都会宠着吧。

“大妃教训的是,标下记住了。”吴三桂心悦臣服的向海兰珠一拱手,转身面向皇太极,“大汗能有大妃这样的美人相伴,标下羡慕不已。”

“这福气可不是人人都有的。”皇太极语气里很是骄傲,似有所指的说道“海兰珠命格尊贵,凤临天下之言,你也听说过吧。”

“呃。”吴三桂目光一闪,这种传言他当然听说过,只是不大相信,“大汗,命格之事,并不完全可信,{奇}我大明国富民强,{书}虽然有鼠辈为乱,{网}但皇上英明勤政,终有一日会使得鼠辈无处容身,到时………”

“本汗等着崇祯。”皇太极抓住马鞍,翻身上马,低笑道“其实本汗还真想再次会一会崇祯皇帝,不过,崇祯敢来吗?本汗可等不得他平定大明内乱,我们再次碰面的地点,只能在那。”

皇太极手臂向南一挥,目光深邃悠远,透着自信的说道“在大明紫禁城下,吴三桂,你去告诉崇祯,若是不答应本汗的要求,终有一日本汗会亲率八旗铁骑再次入关,到时本汗可不会轻易的离开京城,崇祯也没有袁崇焕这样的人挽救危局,那是他亲自杀掉的忠贞之士。”

吴三桂眼里露出一抹的黯然,京城的百姓不清楚,他们这些镇守关外的人,又怎么会不明白袁崇焕的忠心?吴三桂眼珠一转,一躬到地,压低声音“标下曾经听闻大汗亲自祭拜袁督师,袁督师有您这样的知己,也可含笑九泉。”

“袁崇焕可惜了,可惜他绝世的将才。”皇太极攥紧缰绳,一手将马鞭搭在吴三桂的肩头,轻轻的抽打了两下“吴三桂,你虽不及袁崇焕的本事,但比大明那些酒囊饭袋要强上许多,你比袁崇焕多了少了一分的耿直,识时务者为俊杰,这话并没有错,大金永远等着你来投。”

皇太极深深的望了吴三桂一眼,打马返回到海兰珠身边,高高举起马鞭“传本汗令,放吴家父子离开。”

“谨遵汗命,谨遵汗命。”众将士没有任何的怀疑,撤开一条通路,吴三桂上马后,回头望了一眼并肩骑在马上的皇太极和海兰珠,他也不得不承认,崇祯皇帝和皇后绝对做不到这一点,这就是大金慢慢强盛的缘由所在,难道真是天命所归,为何区区汗妃有凤临天下之言?

第三百三十三章 战后柔情

随着吴三桂父子的离开,在场的八旗诸将虽然不会对皇太极的决断有异议,却也觉得就这么放他们离开点不甘心,互相对视一眼,豪格仗着是长子的身份率先开口“父汗,下一步该如何处置?是不是攻打宁远城?儿子愿为父汗先锋。”

“班师回盛京。”皇太极望了一眼遥遥的宁远城头,拨转马头,随行的旗主诸将失声高喊“大汗。”

“怎么?你们有异议?”皇太极凛冽的目光在周围的人身上转了一圈,他们的不甘都看得一清二楚,沉声道“此番南下,牛羊奴隶收获颇丰,震慑了大明,目的已经达到,此时并不是攻打宁远城的好机会,先平定林丹汗才是最重要的。”

“大汗,如今八旗士气正旺,可以——可以——”多尔衮在皇太极锐利的目光下停住了口,皇太极盯着多尔衮“本汗说什么?”

“奴才说——大汗说班师回京。”多尔衮低头说道,皇太极将马鞭抽在坐下骏马的屁股上,带着众人离去,多尔衮苦笑连连,心揪得更紧,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难道自己不晓得皇太极的心意吗?可是自己更需要战功。

一路上,海兰珠一句话也没有多说,皇太极攥着缰绳,偷偷瞄着海兰珠,心中怅然,还是生气了,也不晓得何时才能消气?

来到宿营之地,海兰珠翻身下马,直径的向金顶大帐走去,沿途的兵勇不知道详情,望着她的目光都充满了敬意,不止骑射了得,更何况还断文识字,将大明的将领都说得哑口无言,他们小声的议论着“难怪大汗会如此宠爱,容貌才学都是好的,大妃果然是奇女子。”

“那是当然,兄弟,你还不晓得如今大金种植的粮食,都是大妃弄来的种子,我们家还有一块地,找了几个汉人奴隶——呃,不是,佃户,大妃说要称呼他们佃户,若不是咱们打仗都成了习惯,其实——”

那人低声道“其实每次打仗得来的牛羊粮食,细算下来还不如我那块田地出产的,不过,大汗说得也对,若没有咱们八旗铁骑的英勇奋战,又怎么能保得住田地和佃户?”

皇太极翻身下马,将缰绳甩到脖子上,拍了一下骏马的屁股“自己去找小红。”骏马啪嗒啪嗒向小红奔去,皇太极勾起唇角,高声道“明日拔营回京。”

“谨遵大汗旨意。”众人纷纷行礼,皇太极心情有点沉重的走进大帐,先向里面望了一眼,有些犹豫是不是应该去找海兰珠,满德海自然明白这两个主子在想什么,上前说道“大汗,这是您吩咐的。”

皇太极接过满德海递上来的刻着花鸟鱼的檀木盒子,打开望了一眼,随即满意的点头,压低声音问道“你刚刚看她的脸色如何?”

满德海头上冒着冷汗,哪敢说实话?更何况主子还不晓得?轻声道“奴才看着好像不大好。”瞥了一眼皇太极的脸色,解释道“不过,按大妃的性子,这怒气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兴许现在——”

“那得分什么事,哎,本汗还是去看看她吧,有些话不说开了,这丫头就偏爱钻牛角尖儿。”

皇太极将盒子揣进怀里,撩开蔓菁色的帘子,走了进去,海兰珠坐在榻上,乌玛在旁边低声说着什么,可是却得不来海兰珠一句回应,两个儿子再也不见顽皮乖乖的安静的坐在一旁,小手放在膝头,见到皇太极明显松了一口气,海兰珠此时轻咳一声,“继续背诵,若不诵读百遍,我怕你们记不住。”

兄弟二人互看一眼,无奈的朗声背诵“孔子曰‘防祸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

皇太极放然知道这是说给自己听的,神情虽然尴尬,但心中却很高兴,直径走到海兰珠面前,伸手轻抚海兰珠的头发,却被她躲了过去,海兰珠扭过身子,才不要看他,皇太极愣了一下,摇摇头哈腰将手伸到海兰珠的膝盖处,一下子将她打横抱了起来,海兰珠不停的扭动着“放开我,我在教育儿子。”

“让他们自己玩去,那两个臭小子,比你懂事。”皇太极抱着她向外走去,出了大帐,海兰珠在众人面前向来都不会让皇太极没面子,所以也就停止挣扎,磨牙愤恨的声音,皇太极听得都有些发寒,海兰珠狠狠的腕了他一眼,低声道“你什么意思?难道我赶不上儿子们?”

旁边收拾行囊准备班师回京的兵勇全都垂着脑袋,频频的偷瞄着,十分好奇大汗大妃说什么?

满德海再次牵来皇太极的坐骑,皇太极将海兰珠抱了上去,抓住马鞍坐在她身后,一手环住她的腰肢,一手握紧缰绳,暧昧般的低言“陪我去溜溜马。”

随即带着百十来名侍卫骑马再次离了营地,海兰珠心中气恼,将身子坐得直直的,极力同身后的皇太极拉开距离,可是这样一来,十分的不好受,皇太极掌控着骏马,侧头含笑的看着海兰珠耍小性,不知为何,有心疼,有怜爱,但更多的是欢喜,一点不耐烦的。马匹前行不远,绕过一片稀松的丛林,皇太极勒住了缰绳,一扬马鞭,随性的侍卫向外周散去,不敢打扰到他们,担当警戒,皇太极在海兰珠耳边低咛“你为我担心,我很高兴,可是海兰珠,我不知是你的男人,我还是大金汗王。”

“就是因为你是大金汗王,才更应该重视自己的安危。”海兰珠抬手推开皇太极的脑袋,半扭着身子,静静的望着他,叹息道“你的性命不只属于你自己一人,还有大金,还有我,还有儿子们,当你以身犯险的时候,这些你都要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