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晋英豪-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伦看刘曜无望拜将,就转而讨好贾南风,孟观是贾南风的首席宠男,这是谁都知道的,他奏道:“皇上,最近京师传言,齐万年最怕孟将军去关中,是他的克星,以臣观之,此言不虚啊,孟将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读兵书,用兵如神,让他拜将带兵去关中,是众望所归,若如此,则关中幸甚,万民幸甚,朝廷幸甚!”

  孟观听到这里,也不免飘飘然起来,虽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可在流言的吹捧下也就忘乎所以了。

  但他免不了要谦虚几句,奏道:“皇上,未将才疏学浅,不堪当此大任啊。”

  很多朝臣为了讨好贾南风也拼命地推荐孟观,说孟观是当世大材,让他拜将带兵是众望所归。

  张华了解孟观,虽然懂点天文地理,但要论到行军打仗,却是一窍不通的,这样的人委以大任是要误国的,就是祖逖所说敌人用的反间计。

  张华奏道:“陛下,臣认为孟将军担负皇宫护佑之责,不宜带兵出征。”

  贾谧道:“张大人,你是认为皇上说得没有道理了?”

  “不敢,臣只是认为……”

  “张爱卿,既然各位大臣都认为孟观能当此任,何不让他一试呢。”司马衷道。

  张华知道自然也是贾南风的主意,任何人是没法改变的,他奏道:“皇上既然已经决定,臣无话可说。”

  贾南风怕再有变,赶紧告诉司马衷如此宣布。

  司马衷道:“各位爱卿,朕决定封孟观为“征讨大将军”,领兵三万并关中将士进讨齐万年,三日之后出征,军费一应度支由河南府罚没祖逖所得三万两供给,孟观听令。”’

  “未将在!”

  “朕现在就与你符虎一枚,另拟诏书一道,前往城外牙门军点阅人马,着手准备,不得有误。”

  “未将遵旨。”

  贾南风又想一件事,告诉了司马衷。

  司马衷又道:“孟观,朕再交你一枚龙符,前往东宫调三千宿卫军,随你共同出征。”

  “未将遵旨!”

  西晋兵制由中军、外军、州郡兵,宿卫军和牙门军同属中军,不同的是宿卫军负责宫城皇室的警卫,牙门军负责拱卫京师,有事就要出征,所以一般来讲,西晋的宿卫军是不出征的。

  太子东宫的三千人马是祖逖亲手训出的精锐,贾南风借出征的机会调走他们,就算将来班师也不会再还回东宫了,当然为得就是将来对太子动手。

  调动宿卫军的兵符和其他兵符不同,给各个领兵的将军、王爷的兵符是虎形的,但是给宿卫军的兵符却是龙形的,东宫就有一枚。

  兵符都是一剖为二,皇上让某人调兵会给其相应的一半兵符,持兵符的人到军营跟另一半兵符对上之后完全吻合才能调兵,而且会伴以诏书,二者缺一不可。

  孟观得了龙虎两个兵符,调齐了三万牙门军,再到东宫征来了三千宿卫军。

  太子司马遹知道祖逖无望带兵,交给孟观三千人马心有不舍,但一想能为朝廷分忧心下稍慰,自己训练卫军的目的就是为了平乱。

  祖逖解了困局,但同时也成了一个普通平民,什么公职也没有了,东宫的三千人马调走了,教头一职也就名存实亡了。

  韵茹和刘琨面对这样的结果显得情绪低落,韵茹从旁安慰他们,对祖逖说道:“大哥,既然朝廷奸权当道,我给你们指条明路怎么样?”

  “明路?”

  “两位大哥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但你们得到了什么,刘琨只是个小小的捕头,祖大哥现在连捕头也没得做了,你们一腔热血,想为国出力,为百姓造福,可看看现在祖大哥的下场真是让人寒心,韵茹认为两位大哥不如跟我回楼兰,施展手法帮我平掉国师,我保你们为楼兰护国上将军!”

  “韵茹,你说的事我们一定会帮你,可是到楼兰当什么将军就免了吧,虽然朝廷奸权当道,但毕竟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当今太子,如果他有朝一日登基做了皇帝,一定会还天下朗朗乾坤,我们现在虽然遇到不平待遇,但为了天下安宁,我们还是要出一份力的。”

  “大哥,你醒醒吧,我看贾后永远不会让太子上位的,你们想为国出力,可你们凭什么,只凭一腔热血吗?”

  “韵茹,无论你说什么,我们还是要做我们的事情。”

  “好吧,大哥,我看你怎么做,朝廷根本就不让你带兵,你空有雄兵百万吧。”

  “韵茹,周将军临死前曾经求我带兵平乱,我答应了他,我又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大哥,你让我怎么说你,有本事你自己去冲锋陷阵啊,光杆将军一个。”

  “韵茹,大哥本来就不高兴,你再这么说……唉……你……”

  “两位大哥,我说的可都是实话,再说了我让大哥去楼兰有错吧,当初我们可是签了协定的,大哥答应韵茹,就算朝廷不能答应也要一个人前往楼兰帮我的。”

  “是的,韵茹,我们的协定永远有效,大哥想平了关中就跟你去楼兰,绝不食言。”

  “又是平关中,大哥,你拿什么去平啊。”

  祖逖背着手在房里来回走了几趟,对韵茹坚定的说道:“大军明天就出发,到了关中一个月就能平定乱!”

  “大哥,别忘了,现在你不是大将,大将是孟观,不是你说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的。”韵茹提醒道。

  “我知道,凭孟观就算一年也平不了关中之乱。”

  “这不就对了吗,哪来的一个月呢?”

  “我当然有自己的打算,我祖逖为国为民又怎么能计较个人得失荣辱,我现在就去找孟观。”

  “大哥,找孟观,你想做什么?”刘琨不明白祖逖想干什么。

  “去了你就知道了,刘琨,我们一块去,明天就没有机会了,快走!”

  “好吧大哥,我们走。”

  两人说着到了城外的军营,来到中军账,让人通报,祖逖刘琨求见。

  一个小卒引二人到了帐中,孟观起身相迎;“两位造访不知有何贵干呢?”

  

第三十八章 甘为无名

  “孟将军,以前祖逖拜为大将时造了百辆扁厢车,订了不少粮草,现在我不再带兵了,所以想送给将军。”祖逖要先给他一个见面礼。

  “扁厢车?孟某未曾见过,倒是听说马将军出征凉州时用过这种车子。”

  “就是这种车子。”祖逖从怀里掏出一个扁厢车模型。

  孟观接过一他细一看里面还有几个人:“这种车子有何稀奇,孟某看他未必有传说的那么厉害吧。”

  “将军,这里有沙盘,不如我们推演一下,看看扁厢车的威力。”

  “好,我们就来推演一下,来人,推演沙盘。”

  过来几名孟观的亲兵,站在沙盘旁,孟观指着沙盘中间的宽阔之地道:“拿一百骑兵模具放在这里,一百步兵模具放在前面。”

  亲兵摆好之后,孟观道:“让我的骑兵冲击步兵,祖逖,我看你怎么挡。”

  刘琨把扁厢车放在步兵最前,骑兵冲来,向步兵射出箭枝,可箭枝都射在了车上,这时只见祖逖按动车上机关,有箭枝从中飞出,骑兵纷纷中箭,车子向前开进,步兵随后,孟观的一百骑兵落荒而逃。

  “扁厢车果然厉害,有了这个,就不怕齐万年的骑兵了。”

  “真正的扁厢车还要威力强大,这个模具不能表现全貌。”

  “好,祖逖,扁厢车全我收下,它们在哪里,我派人去取回来。”

  “慢着,孟将军,祖逖还有个小小的要求。”

  “有什么要求,是不是要钱,我知道这一定花了不少钱,我全都给你。”

  “孟将军,祖逖一心为了将军能够平乱,哪会在乎钱财,祖逖只想做个编外参军,参赞军机。”

  “编外参军?这种称呼还是第一次听到,祖逖你到底想怎么样?”

  “孟将军,祖逖只想帮您出谋划计,以图尽早平乱,将军就可以跟马隆将军一样扬名四海,加官进爵了。”

  “祖逖,我知道,你曾经拜过大将,可孟某也是读过兵书的人,将兵用计也很在行,又怎么会听从你的参谋呢?你没听城中百姓的传言吗?”孟观得意地说道。

  “祖某听过,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倍加担心,恐将军有失啊。”

  “你……你……好狂妄……你不相信孟某的本事?”孟观听出他根本看不起自己,并且把自己当成了赵括。

  “将军,祖某问你一句,关中之乱几时能平?”

  孟观想了想道:“半年之外,但绝超不过一年,要知道现在已经两三年之久了。”

  “将军若能让祖某参赞军机,关中之乱一个月就能平掉!”

  “一个月,哈哈哈哈……你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孟某知道你也是没有打过仗的人,何必在我面前吹牛呢。”

  “祖某虽然没打过仗,但从太学时期就和刘琨精研兵法,并且我们也经常在家里用沙盘推演战场,山川江河生死九地如何用兵,无不一一知晓,不如我们现在就在沙盘上推演用兵……”

  “好,不要说了,夸夸其谈谁不会,看在你的见面礼的份上,孟某就信你一回,做个编外参军,若是你一个月之内不能帮我平掉乱军,那你可就要自便了。”

  “这个自然,祖某保证帮将军一个月平掉乱军。”

  “嗯,明日就要出征,你也准备准备吧,对了,扁厢车在哪里?”

  “请孟将军现在就派人随我去取。”

  办完事情两人回到家里,韵茹听祖逖说一个月就能平乱,说道:“大哥,你要保证平息关中战乱就随我去楼兰。”

  “一定一定,明天出征,你跟我一块走,然后再从长安去楼兰。”

  “好,大哥,我太高兴了,依大哥之见我们应该招募多少兵马呢?”

  “韵茹,依我之见,暂时一个也不招,等到了楼兰再见机行事,有些事情,并非是军队就能解决,再说你也不想楼兰卷入战乱吧。”

  “大哥说得对,我们就见机行事。”

  到了晚上,祖逖一个人来到了济善堂,见到了金紫燕,当她知道祖逖要当编外参军后,心中更加敬佩,这样一个不为名不为利甘做无名英雄的人不正是自己的所渴慕的吗。

  她和祖逖走出济善堂,两人再次并肩走在林荫小道上,祖逖揽住她的腰,金紫燕偎在他的胸前,感受贴心温暖,此时再多的话语都是多余的,只有绵长的热吻,化作了无尽的叮咛……

  这天一大早,城外军营举行盛大的出征祭祀礼。

  校场之内,出征将士列队,刀枪明亮,司马衷坐上红鬃白马拉的车,要亲自射杀一只麋鹿,武官将其鲜血淋在战鼓上,号为“衅鼓”。

  全体出征将士列队,文武百官排定次序,司马衷的车子上缓缓驶出,他坐在车上,面带微笑,略有点傻样。

  一只麋鹿被放了出来,车上两个太监,是小顺子和小桂子,两人一个拿弓,一个手持箭壶,司马衷急切地说道:“来来,快点给朕弓箭!”

  司马衷弓箭在手,拈弓一射,麋鹿刚才还慢悠悠地走着,突然撒腿一跑,自然就没有射到。

  司马衷骂一句:“尼玛,敢跑!”

  又接过一箭,看着麋鹿停下,再次射了过去,可司马衷的箭艺超臭,箭枝在离它很远的地方就飘落在了地上,而麋鹿还过去嗅了嗅是什么东西,众军士想笑也不敢笑,又不能捂嘴,表情看似痛苦不堪。

  司马衷来劲了:“朕就不信射不到你!”

  麋鹿似乎不害怕司马衷,它朝司马衷的车子走来,越来越近,司马衷嘻嘻一笑,第三次搭上箭枝,麋鹿看到司马衷搭箭,转头回跑,小顺子喊道:“皇上快射,皇上快射啊!”

  司马衷的箭飞了出去,由于距离近,竟然射中了,但麋鹿并未倒下,而是狂奔起来,因为司马衷射中了它的屁股!而且力道太轻,只射进去一点点。

  看到麋鹿带着箭狂奔,司马衷高兴地手舞足蹈:“哈哈哈哈……好玩……好玩……再来枝箭……!”

  小顺子悄悄道:“皇上,只有三枝箭。”

  司马衷哪知道什么规矩,骂一句:“尼玛,怎么不多带几只箭!”

  大家都明白没有箭枝了,因为只能准备三枝箭,一名武官带人围堵麋鹿,好不容易抓住了它,然后用刀割下了它的头。

  孟观过来提起头,在队列左右转一圈,号为“殉阵”,并宣布“不用命者斩之”。

  孟观象征性的将作战使用的旗号、战鼓、金铎、兵器等淋上一点牲血。

  礼成之后接着大军启程,百官相送,大军朝关中进发。

  祖逖买来两匹马,和韵茹每人一匹,在大军启程前就先行出发了。

  大军浩浩荡荡晓行夜宿,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来到了长安。

  司马肜亲自到城外迎接,按照级别,司马肜是不必去城外迎接的,可他为了贾南风的面子也要屈尊出城,毕竟他知道孟观和贾南风的关系非同一般。

  两人碰了面,司马肜让孟观在城外以前周处的营地扎营,祖逖见孟观不得其法,就画了一个简略的营寨图本交给孟观,他看了看,感觉确实得当,就指挥众军按图本扎营,然后自己要随司马肜进城,祖逖临行把他叫在一边,耳语几句,孟观连连点头。

  祖逖和韵茹也在营地安下身来,祖逖心里考虑如何才能擒住齐万年。

  第二日一大早,咸阳城内齐万年坐在一张龙椅上,和几个大小帅,也就是他现在的臣子正在商量事情。

  自从周处战死,齐万年越做越大,已经有了五十万人马,再也无所顾忌,在咸阳修筑了宫室,仿照皇家官制,真正地做起了土皇帝。

  咸阳是秦朝国都,晋时归始平郡,此城曾被项羽毁掉,后来刘邦重修取名为新城,直到东晋南北朝时期才重有咸阳之名,但是为了称呼的习惯,在这里还是称其为咸阳。

  齐万年问道:“郝先锋,你认为我们何时能够攻取长安,把司马肜赶回老家?”

  郝度元道:“回皇上,现在我们大齐兵强马壮,粮草充足,长安离此只有区区数十里之遥,打下长安只是旦夕之间的事,如此一来,关中尽归大齐所有,然后顺流而下,直取中原,建立我们大齐帝国。”

  齐万年正要说话,一个小卒进来报说:“报……”

  “讲!”

  皇上,晋军新来将领已经在长安扎下营寨!”

  “啊……!”

  

第三十九章 首战告捷

  “有多少人马?大将是谁?!”

  “有三四万之众,大将是孟观。”

  “好,下去再探!”

  “郝先锋,孟观是什么人,你知道吗?”

  “臣不知道,但不管是谁,皇上也不必担忧,难道他能比周处厉害不成,您想周处都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其他人咱还用放在眼里吗?”

  “说得也是,不过我们还是小心为上。”

  “皇上放心,如果他来攻打我们,臣提一旅之师就能把他擒拿回城来。”

  “嗯,你说这话朕心稍安了。”

  “皇上,刘聪来见。”有人来报。

  “快请快请。”

  刘曜见晋军出发,也派刘聪和卑弥呼来到关中,继续暗中对付晋军。

  刘聪进来殿中,行了大礼,齐万年让人看了座,然后问他道:“刘聪,你去了哪里,怎么好久没有见你了?”

  “皇上,我到洛阳办点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