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晋英豪-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佛图澄答应下来,为他遍传百家之书,顷刻间,司马遹成了天下最博学的人。

  “殿下,现在你深信佛法,他日继承大统之后,可否愿意建佛寺千座?”

  “我愿意,我愿意,大师放心,我绝不食言。”

  “阿弥陀佛,老衲告退。”

  佛图澄刚出门,张华众人进来书房,当他们得知司马遹拥有了天下所学之后,都惊叹不已,正在这时,小顺子来到东宫宣旨,让司马遹明日一早上殿,接受文考武试。

  第二日,太极殿文武大臣列定,大家都知道太子今天要接受大考,但环列四周,只是不见司马遹的影子,贾谧偷着乐了,心想司马遹一定还是废人一个,不敢上殿丢人了。

  帘后的贾南风也没见到司马遹,也一样认为他是不敢来了,自思道这也好,如果真不来的话,就直接宣布废了他的储君之位。

  她故意让司马衷问群臣有谁知道司马遹的下落,为什么不遵旨上殿。

  司马衷一问,没有人说话,张华出班奏道:“皇上,太子殿下正在殿外呢。”

  “为什么不进来呢?”司马衷好奇地问道。

  “殿下正在殿外晒太阳呢。”

  听到这里,群臣都笑了。

  贾谧听到这里不耐烦了,指使殿中武士道:“把殿下从外面请进来。”

  两名武士从外带进了司马遹,只见司马遹敞着怀,衣衫不整,贾谧见了深感得意,司马遹啊司马遹,看来你还是有点疯颠,今天这一关你是过不去了!

  

第七十九章

  司马遹站在殿前,整整衣容,说道:“儿臣遵旨来朝,只是刚才看太阳烘暖,就想晒一下书,是以晚进来一会儿,请父皇见谅。”

  “晒书?皇儿难道带书来的?”

  “父皇,儿臣所晒之书全在腹中,是以解开衣衫,仪容显得凌乱不堪,并非对父皇不敬。”

  贾谧听到这里,心道:“好你个司马遹好大的口气!”

  群臣听了也感到惊讶,莫非司马遹跟上次不一样,是有备而来?难道一个月的时间他果真完全复原了吗?

  群臣都在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贾谧奏道:“皇上,一个月的时间已到,不知道太子殿下是否还跟上次一样,臣请亲自考考殿下。”

  “准。”

  张华又奏道:“皇上,臣下以为上次鲁国公出题太过简单,文试只出个对子,武试派了个老兵,这未免太小瞧太子殿下,臣身为太了太傅也深感汗颜,所以,臣请我们朝中博学者和殿下文试,武功高者和殿下武比,这样方能试出殿下的真实水平。”

  “张司空,可是上次太子连简单的比试都过不了,这次……?”司马衷置疑道。

  “皇上,此一时,彼一时,当时太子受人蛊惑误入歧途,学业和武艺都已荒废,肯定难以完成任何比试,可现在经过一个月的休养,殿下已经完全复原,又回到了从前,所以皇上不必担心比试的难度。”

  “张司空,依你所见,又该如何呢?”

  “刚才臣说要挑一博学者和太子比文,纵观朝中博学多才者非鲁国公莫属,国公为二十四文友之首,才华横溢,如果他能和太子文试,方能试出殿下的水平啊。”

  贾谧马上就同意了,在他看来,打败司马遹是非常轻松的。

  贾南风也暗思道,以谧儿的实力,打败一个疯颠的太子是绰绰有余的,她坐直了身子,等着看司马遹的笑话,等着让司马衷宣布废储。

  张华道:“鲁国公既然同意,那不妨让我出题,只要国公做得到的,必然会要求太子殿下做到,如果太子殿下做不到,就说明太子学无所长,有失众望。”

  贾谧道:“张大人,您身为太子太傅,出的题目难免……”

  “鲁国公不必担心,若对老臣所出之题心存怀疑,必会按国公的意思改题,直到国公认可为止。”

  听张华这么说,贾谧不好再说什么,回道;“那就请张大人出题。”

  “好,我先出第一题,那就是背书,书目是《史记》。”

  “张大人,背〈史记〉虽然太过简单〉了点,但本公也认同,因为毕竟要照顾太子殿下,出太难的题会……”

  贾谧认为司马遹这样的书也不会背出,于是他又道:“张大人,为了让您避嫌,本公就自择一节,选“天官书”如何?”

  “可以,老臣说过题目要经鲁国公认可。”

  “中宫天极星,其一名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属……”

  贾谧刚摇头晃脑背了个开头,就被司马遹打断了:“慢着……”

  贾谧轻蔑地看了一眼司马遹:“殿下难道不同意背天官书吗?”

  司马遹道:“国公所选的书目我哪有不认可的,只是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天官书就是一个孩子也能背得出,不如我们来点新奇的,倒着背怎么样?”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有的讥笑,有的说太子说话颠狂,没一个人会相信书能倒着背,这也难怪,虽然人们称赞一个人对哪部书背得熟叫做倒背如流,但那毕竟只是一种说法,没人见到真能倒着背书的人。

  贾谧马上奏道:“皇上,太子殿下说话不着边际,看来他的心智尚未完全恢复,我想也许永远无法恢复了,臣请皇上逐他出殿下,并且下旨……”

  废太子的话还没说出口,司马遹又打断道:“鲁国公,我哪有不着边际,我可都是说的实话,如果你不认同,只能说明你做不到,可也没必要否定别人。”

  贾谧当然做不到,他拂袖道:“好,那殿下就倒背一段让大家听听!”

  “当然可以,不过还请国公随便挑一段背出,我在后面倒背,我们同时背,看谁背得快。”

  乖乖,满朝文武都被司马遹的话震撼了,倒背要比正背还要快,说出这样的话司马遹不是疯了就是成神了!

  大家都看着贾谧,他只好挑了一段背道:“其与列星相犯,小战。五星,大战。其相犯,太白出其南,南国败。出其北,北国败。行疾,武,不行,文。色白五芒,出蚤为月蚀……”

  就要贾谧刚背着的时候,司马遹也在众人的注视下倒背起了书中这一段:“女主昌小国彊彊国弱是谓争明昼见而经天战胜太白见光景反之皆凶吉举事右之背之出西为刑吉举事左之……大战五星小战其与列星相犯。”

  就在贾谧还有两句没背完的时候,司马遹倒着背完了这一段,果然比正背还要快。

  贾谧脸上由红变紫,气急败坏,他不相信一个曾经垮掉的人会瞬间变得这么强大,并且做了一件不可能的事,难道他有神人相助吗?这不可能!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贾谧又背了其他的几段,司马遹无不准确地背出。

  不但贾谧,满朝文武包括贾南风也不相信司马遹能做到倒背如流,可事实摆在面前,不容置疑,她知道现在的形势对贾谧不利,看来司马遹真的复原了,自己在小看他了,如果再进行文试,贾谧会更加难堪,她赶忙让司马衷取消文试,直接派人武比,原来她早就准备好了人选,就是裙下之臣孟观。

  孟观从关中凯旋班师,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谁也不知道这一切的功劳都取决于祖逖。

  孟观遵照祖逖的建议,提前向贾南风透风说朝野都对他们二人指指点点,不如把他调到地方做个官,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闲话,而且宫中有变,自己还可以当做外援。贾南风同意了,封他做了东羌校尉加右将军,可谓风光无限,志得意满。

  前几天孟观进京述职,其实不过是奉贾南风的旨意前来私会罢了,虽然他极不情愿,但也毫无办法,毕竟现在还没法摆脱她。正好贾南风用人之际,想让孟观到殿上跟司马遹比武,并且交待孟观上了场可以不必留情,卸胳膊卸腿随他的便,只要把司马遹弄残就重重有赏。

  孟观尽管听了祖逖劝告,不想再趟这趟浑水,但贾南风让他上阵,他也没办法,只好免为其难上殿。

  司马衷道:“太子学业精进,非昔日可比,足以说明太子兢于读书,朕心甚慰。文试到此为止,现在进行武比,宣东羌校尉右将军孟观上殿。”

  孟观来到殿中参拜已毕,司马衷道:“孟观,宣你上殿只为一件小事,满朝都知道你武艺高强,特让你跟太子切磋几招,以检验太子的武艺高低,你可愿意?”

  “微臣遵旨。”

  “好,给两人赐剑,开始比试,看太子能接几招。”

  文武众臣各退后几步,司马遹和孟观来到殿中心,各自己接了剑,双双摆了门户,要比试剑法。

  

第八十章 一声长啸

  孟观道声得罪了,挺剑向司马遹刺来,司马遹知道孟观武功不弱,不敢大意,施起玄空剑法,一招大成若缺格住来剑,两剑相交,电光火石间,孟观竟被格开两步,孟观大吃一惊,想想以前司马遹武功平平,跟自己根本不在一个层面,可如今,竟然能和自己在伯仲之间,看来他的身边以前不仅有祖逖刘琨教授,更有高人指点。

  孟观打起精神,心想就算不能照贾南风的意思把他弄残,但也不能落败,毁了自己的英名。

  孟观舞起剑花,再次进攻,接连使出逢山开路,枯木逢春两招,司马遹只把大成若缺演化的八势轮番使出,孟观就难于取胜,看着孟观久久拿不下司马遹,司马衷身后的贾南风故意轻咳了两声,孟观会意,把剑舞得似两团银光,向司马遹扑去。

  司马遹看孟观全力以赴,不敢怠慢,使出剑法扶摇直上,此招讲究进攻,剑势绵绵,无穷无尽,看他的身形,有如鲲鹏冲天,摇摇直上,剑舞狂花,似卷起万千重浪,向孟观扑头盖来。

  孟观变攻为守,渐渐不支,一招不慎,被司马遹占了先机,瞬时间司马遹把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看到司马遹胜了,张华带头拍掌叫好:“殿下威武!”

  除了几名大臣随着拍掌叫好之外,没几个人应和张华,他们都明白谁叫好谁就是公然跟皇后作对。

  张华面上叫好,心里更为司马遹喝彩,因为这样的话,贾南风就没有了废太子的理由,储君之位暂时是保住了。

  张华奏道:“皇上,今天无论是文试还是武比,太了殿下都表现非凡,文过鲁国公,武敌孟将军,由此可见,太子乃当世大材,我大晋后继有人,是国之大幸,百姓之福,太子储君之位,无人能及。”

  话说到这里,贾南风和贾谧也不敢再轻言废储了,毕竟司马遹今天赢得漂亮,这可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贾南风内心失落,正在这时,刘基悄悄过来对贾南风道:“娘娘,有人来报,韩国夫人快要生了!”

  贾南风一听贾午就要生了,心道司马遹啊司马遹,今天就先放你一马,待我的皇儿出生之后,再找机会除掉你!

  她告诉司马衷散朝,就说她快要临产了。

  司马衷一听贾南风快要生了,宣布道:“太子文武兼修,乃我大晋可造之材,应当委以重任,只是皇后马上就要生了,此事以后再议,退朝。”

  众人一听都跪下道:“皇上宏福,祝娘娘顺利诞下龙子,吾皇万岁!”

  张华也不敢再提大司马的事,众朝臣散了朝,司马遹回了东宫。

  司马遹今天的表现随了要感谢天师道,更要感谢佛图澄,有了他的帮忙才得以一招制胜,用背书赢了贾谧。

  佛图澄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来佛图澄在龟兹的时候并不受师傅喜欢,他有师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可论成就其他几个师弟都信众遍布,在西域三十六国中很有名气,可是他身为大师兄却毫无建树,在其他诸国没有建成一座寺院,因此师傅对他很是冷淡,虽然他有异能在身,但却没有用武之地,佛经能倒背如流,可却被师傅说成是死背经书百无一用,佛图澄灰之下,拜别了师傅说要到中土发展,立志要建佛寺千座,发扬佛法,如果办不到绝不回来!师傅只送给他几个字:随遇而安,不可强为,好自为之,阿弥陀佛。

  佛图澄知道师傅不相信他能做到,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中土,但是来到之后他用自己的魔镜发现,这里不久之后就会发生一场浩大的****,更是一场灾难,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司马家自取其祸,但倘若如此,此生就难于实现建千座寺院的目标了,他本想马上回到龟兹,安安稳稳地做一个乐天知命的弟子,可再一想,就此回去还不让几个师弟取笑死吗?

  佛图澄改变了想法,他要试着改变天下的命运,创造一个太平世界,这样才能有可能建千座寺院,他凭着自己本身的异能,融合佛法,让人相信佛法,果然,他有了一批善男信女,并且被洛阳白马寺聘为主持。

  佛图澄对自己的想法信心大增,有一天司马遹来进香,他打开魔镜一看,知道他将死于非命,从此天下大乱,所以他想把司马遹劝进佛门,免掉一场血雨腥风,天下无事,但是司马遹没有遁世的想法,这让佛图澄大叹天命难违。

  佛图澄这一日知道司马遹正一筹莫展,他打算救司马遹一次,让他度过难关,如果能得以保住储君之位,也许他日就能继承大统,兴建千座佛寺的希望就寄托在他的身上,佛图澄来到了东宫,说动司马遹愿意建千座寺院才出手帮了他,果然司马遹轻松过了文试一关。

  话说那日佛图澄从东宫出来,一路往南,出了城门来到白马寺,里面香客稀少,大殿里只有一个香客,佛图跨进大殿,正看见这名香客虔诚地跪在蒲团上,嘴里念道:“佛祖在上,愿佛祖保佑我石勒能发大财,衣锦还乡,若如此,我愿建佛寺千座!”

  佛图澄一听,自己要寻找的人原来就是他,这个人许诺有能力之后就建佛寺千座,这不正是自己的有缘人吗?

  这个人就是石勒,他在成都王的马场里干得有声有色,可司马颖调到邺城,把马场转给了司马越,司马越虽然知道石勒马术高超,但是忌恨他之前让自己输得一蹋糊涂,马上赶走了石勒,石勒拿着在马场积攒的百十两银子准备回老家武乡,置地建房,娶个老婆,安安稳稳过日子。

  石勒打点行装,准备回家,想想要买点特产带回老家,于是他来到了洛中街,买了几样东西,再想到来洛阳这么久,还没有好好看看洛阳皇城,也许以后再也来不到洛阳了,所以他想四处看看宫城。

  石勒转到了上东门,看着巍峨的宫城,高耸的门阙,心中突发奇想,如果能住在这样的宫殿里就不枉此生了,进而感慨万千,口中不经意间发出一声长啸,没想到声音刚落,四五名巡城的士兵向他奔来,看样子是要捉他,石勒一看慌了,这是怎么了,难道这里不让喧哗吗,我还是赶紧跑吧,被捉到了就回不了家了,于是他撒腿就跑。

  可那几名士兵死死地追着他,石勒没命地跑,直到出了城门,几名士兵依然毫不放松!

  

第八十一章 奴隶命运

  在城外,几个士兵紧紧追赶着,石勒没命地跑着,士兵看看追不上,其中一个在后面喊道:“黑脸汉快站住!不然就要放箭了!”

  石勒一听要放箭,吓得不敢跑了,站在那里举起了双手,几个士兵气喘吁吁地过来,石勒不明白地问道:“几位军大哥,小的犯了什么法,要劳你们玩儿命地追我?难道只是因为小的在上东门吼了一嗓子吗?”

  带头的是一位胖子,跑得全身出了大汗,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