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拳。

“买汤喝的人特别多。”小七道,下雪天,只要山上的工程不歇,他们的生意就不会差,反而会更好。

“这怎么有块银子?”连蔓儿从钱匣子捡出一小块银子问道。

“那是老黄给的。”小七也爬上炕来。挨着连蔓儿坐了,两只脚伸在炕沿外。“是订的包子钱。”

已经有人肯为了吃包子,预付银子了,很好。

“二姐,娘说要问你,是不是该多蒸点包子卖。现在包子又不够卖了。”小七道。

“是啊,蔓儿。”张氏在灶间听见她们姐弟俩说话,就探进头来。“我看是该多预备点了,这两天老有镇上的人来吃包子,还要打包带回去吃。”

她们准备的包子数量,一直在增加。由五十个,减为四十个,后来又加到五十个。六十个,八十个。不仅是来山上做工的人会来吃,镇上也有人喜欢上了她家的包子。

“那以后咱就每天蒸两笼屉的包子,咋样?”连蔓儿道。两笼屉,就是一百个包子。

“行,就从明天开始。”张氏笑着缩回头去。

连守信和连五郎从外面走了进来,两个人都穿着家常的衣裳,头上戴着厨师帽,身上围着大围裙。两个人进来后,就从大围裙前的大口袋里往外掏铜钱,放进钱匣子里。

“骨头汤二十五碗,稀饭十碗,馒头二十个。”

“骨头汤三十碗,稀饭十碗,馒头十九个。”

小七哧溜溜下炕,从灶间抱了一块大木板回来。然后一手拿着炭条,在木板上写写画画了一番,这才将木板递给连蔓儿看。

大木板上,是一个简单的表格。

表格的表头,分为五栏,第一栏画着一个大海碗,第二栏依旧是一个大海碗,就是上面多了一根骨头,第三栏画着馒头,第四栏画着包子,第五栏空着。

这五栏分别代表的是稀饭、骨头汤、馒头、包子以及合计数目。

每一栏下面的又分别有三个空格,空格里都写满了正字。前两个空格里的正字很多,最后一个空格里的正字要少很多。

这分别代表了连守信、五郎和小七的业绩。

这是连蔓儿想出来的计数的方法。每个人端出去一碗汤,或者一个馒头,就在自己的表格内相应的标志下添上一笔。写好一个正字,正好五笔。

这方便了最后核对总账,也能帮着每个人记住该收多少钱。当然,也能看出每个人干了多少活。有了这块木板后,对于他只拿三文钱,而连守信和五郎都拿五文钱,小七不仅心服口服,还生出些小小的惭愧,更加勤快了。

“小七,算算每样一共多少钱,然后总共多少钱。”连蔓儿道。

小七答应了一声,从靠着炕头的一个包袱里,很爱惜地拿出一架红漆的旧算盘。

(完)

第一百八十章 北风吹、雪花飘

连蔓儿笑眯眯地看着小七用胖乎乎的手指头,噼里啪啦地拨弄算盘珠子。这架算盘是连老爷子用过的旧算盘,送给了小七用。

学以致用,连蔓儿在跟着连老爷子学写字念书的时候,想到她又不能去考功名,还是多学点实用的东西比较好。就算五郎和小七,也是一样的,当然如果他们有机会走科举的路也很好(这个目前来看,还是太遥远了)。因此,他们就商量了,要连老爷子教他们用算盘。

连老爷子做过那么多年的掌柜,算盘用的是极熟练的,超过了他的字。

连蔓儿几个跟着连老爷子,已经将珠算的基本口诀都学会了。出乎意料的是,小七学珠算学的最快。连蔓儿很高兴,就开始让他帮着算铺子的出入账,

小七在扒拉算盘,连蔓儿则是用心算,早点铺子这点账目,她还不需要用算盘。一会工夫,小七停止扒拉算盘,向连蔓儿报出一个数目,连蔓儿将这个数目,与自己心算的结果对照。

“算对了,再算下一项。”连蔓儿道。

小七这孩子在数字方面很有天分,不仅算的快,而且很少出错。

姐弟两个就这样,将账目都算了一遍,核对无误,由连蔓儿在账册上记录清楚。这些天的客流趋于稳定,每天的利润差不多都在二百文钱左右的样子。

“算好了吗,今天挣了多少钱?”张氏用围裙擦着手,走进屋来问。

“二百一十五文钱。”连蔓儿道,“还不算这块银子。”

一家人都喜的眉花眼笑。

“都收拾收拾,洗洗手,马上吃饭。”张氏说着话,又回灶间忙活去了。

连蔓儿就将钱和账册都收了起来,小七将烤好的鞋子给她拿了回来。连蔓儿穿了鞋子,走到灶间来洗手。

灶间里,张氏和赵氏正在做晌午饭。

这些天准备的早点都卖的精光。所以他们自己要吃饭,一般还要另外做。

一笼屉饽饽已经出锅了,冒着诱人的热气。连蔓儿吸了吸鼻子,她闻到豆沙馅的香甜味了。好想吃,不过得先去洗手。

早点铺子里准备了洗手用的肥皂,不同于家里用的那种香皂,这种肥皂里面含有大量的碱,洗洁力更强。却没什么香气。这是连蔓儿特意去镇上买来的,买这种肥皂并不是为了省钱。他们是做吃食的,干净卫生最重要。连守信、五郎他们,包括她。每天要接触大量的铜钱,手一定要洗的干干净净才行。

“今天咱吃炉饽饽。”张氏说道。

张氏并没有把出锅的饽饽往屋里端,而是在灶下又加了一把柴禾,然后往大铁锅里倒了一些油。油很快就热了,张氏就从帘屉上拿起一个热腾腾的饽饽,将下面的叶子撕掉,然后把饽饽放进锅底的油里。

油不多,还没能没过饽饽。张氏用手将饽饽轻轻地一按,圆球状的饽饽就成了圆饼状。热油浸入大黄米面皮中,发出轻微的滋滋声。张氏这才将饽饽往旁边一滑,饽饽就牢牢地固定在锅壁上。接着她又拿了一个饽饽,如法炮制。

这就是炉饽饽,要将被按压成饼状的饽饽的两面都用油煎的焦黄,才算完成。之所以叫炉,而不叫煎。也许是因为不需要太多的油的缘故。炉出来的饽饽,比起蒸熟的饽饽,又是另一番风味。

庄户人家,油也是精贵的玩意儿,就是用的油不多,好些人家也是舍不得炉饽饽的。所以炉饽饽在很少吃到油水的小孩子们的眼里,是冬天难得的美食。连蔓儿就看到过村里一个几岁的娃娃,跟在亲娘的身后。扯着亲娘的衣裳角,一声声地哀求,就是为了吃一顿炉饽饽。

连家现在每天都有进项,张氏自然不会舍不得放油。

赵氏也没闲着,她正将削好皮的土豆切丝,旁边的碟子里。已经准备好了蒜瓣儿和切丝的红辣椒,这是打算做酸辣土豆丝。

“三伯娘,你歇一会,我来炒菜吧。”连蔓儿洗了手,就过去要帮赵氏。

“蔓儿,你屋里歇着去,别沾手了。这点活,我一会就干完。”赵氏笑着道。

“蔓儿,你把那豆腐先端进去吧。”张氏就指着灶台上扣着的一个大碗道。

“哎。”连蔓儿笑着答应了。

很快,张氏和赵氏就将饭菜都准备停当了。一盆炉的焦黄的冒着油星的饽饽,一大盘酸辣土豆丝,一盆凉拌豆腐,一盆大骨萝卜丝汤,还有切成细丝,加香油拌的、又咸又香酱芥菜疙瘩。

“爹,哥,来吃饭了。”连蔓儿就到店面里叫正在打扫的连守信和小七。

“来了,来了。”连守信和五郎应道。

“别忘了好好洗手。”连蔓儿嘱咐着,就走到门边往外看了一眼。

官道上行人很少,有一个小小的身影背冲着铺子,正往村子里走。

“叶儿!”连蔓儿忙将门打开,大声招呼道。

那个小身影停顿了一下,却没有立刻转回头来。

“叶儿,我都看见你了,你快点回来,别让我出去抓你去。”连蔓儿气的跺了跺脚,大声道。

连叶儿这才转过身来,慢吞吞地走了回来,站在铺子门口,闷着头不说话。

连蔓儿一把将连叶儿拉进屋里,这才又将门关上。

“都来了,咋不进屋?马上吃饭,走,跟我洗手去。”连蔓儿拉着连叶儿道。

“蔓儿姐,我不在这吃,我回去吃。”连叶儿倔头倔脑地道。

“还回去干啥?你回去了,也吃不着啥了。在这吃吧,我娘把你的份都给带出来了。”连蔓儿笑道。

张氏在里屋听见她们说话,就走了出来,招呼连叶儿吃饭。

“叶儿,站在那干啥,快进屋来吃饭。”

“刚才要不是我往门外看,叶儿连咱的门都不进,就要回去了。”连蔓儿就笑。

“这孩子,咋还外道那。大冷的天,快到里屋来。”张氏就道。

“我回去吃,家里有我的口粮,我不信她能总饿着我。”连叶儿闷闷地道。

赵氏也从里屋走了出来,看见连叶儿就叹了一口气。

“总这样,也不好。”

赵氏来了早点铺子里干活,第一天吃晌午饭的时候,周氏就打发了连叶儿过来,说是让她看看她娘在铺子里干的咋样。铺子里那时也正要吃饭,张氏就留了连叶儿一起吃饭。

这件事,在大家看来很平常,谁都没有多想。

第二天,周氏依旧是那个时候,又打发了连叶儿过来。连叶儿不好意思又在铺子里吃饭,任大家怎么留她,她还是跑回家去了。

连叶儿回到家的时候,周氏她们还没吃完饭。连家吃饭,是按人头准备的,每个人多少饭,多少饽饽或者窝窝,都是有定数的。连叶儿上了桌,却发现没有她的份,只好喝了点菜汤。

连叶儿有个倔脾气,这件事谁都没告诉。

第三天,周氏依旧打发连叶儿出来,连叶儿只出门转了一圈,就跑回去了。结果,饭桌上依旧没有她的饭。

周氏根本就没准备她那一份。

连叶儿就跟连老爷子告状,连老爷子自然训斥了周氏。转过身,周氏就找了借口,将连守礼给大骂了一顿,赵氏当然也没有幸免。周氏还说要让赵氏回家,不让她再去铺子里干活了。

张氏就说干脆让连叶儿就一直跟着赵氏来铺子里吃就行了。连叶儿犯倔,和周氏抗上了,结果这晌午饭就吃的有一顿没一顿的。

“没啥事,就是他奶不这样,我也打算让叶儿跟着咱吃的。”张氏安慰赵氏,接着就又笑道,“他三伯我就不管了,那是他奶的亲儿子,他咋地也不能让他饿着吧。”

张氏说完,笑嘻嘻地瞟连守信。

连守信低头,使劲搓手。

连叶儿最后还是留下来吃了晌午饭。

“你就和别她犟了,以后晌午干脆就过来吃。”连蔓儿对连叶儿道。

“嗯。”连叶儿被大家伙劝着,也想开了,“我以后上午也过来帮着干活。”

“有我们跟你娘干活,哪用得着你。”张氏笑道。

“四婶,我在家也是一样干。到这来干,我心里舒坦。”连叶儿道,“四婶你要不答应,以后我宁肯饿着,我也不来这吃饭了。”

“行,就依你。”张氏知道连叶儿的倔脾气,只好答应了。

吃过晌午饭,张氏和赵氏又开始收拾。

“娘,我先回去,把饭给我姐送去。”连蔓儿道。

“我陪蔓儿姐回去。”连叶儿忙道。

连蔓儿提着食盒,和连叶儿从铺子里出来。晌午的太阳并没有比上午的更暖和,风吹的更猛了。北风打着旋,将没冻住的雪粒刮起来,扑在人脸上,冷飕飕的疼。连蔓儿将食盒抱在胸前,慢吞吞地走。

进了村里,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这个天气,大家都猫在家里,没有要紧的事,谁也不会出门。

远远地看见了连家的大门口,有一个人从门里走出来,向门里挥了挥手,慢慢地朝她们这个方向走了过来。

“哎呦,这不是连家闺女!”

(完)

第一百八十一章 腊月

面前的这个人穿着厚厚的皮袄,头上戴着皮帽子,只露出半张皱皱巴巴的脸,两只浑浊的眼睛布满了血丝。这人是谁,连蔓儿不由得就是一愣。她不认识这个人,只是恍惚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好像是在哪听过。

“闺女儿这是从铺子里回来?恭发财啊,哈哈。”男人又笑道。

“是老金。”连叶儿往连蔓儿身边靠了靠,小声道。

哦,连蔓儿这才想起来。没错,面前的人正是老金。村里那个放高利贷的老金。被一个放高利贷的人说恭喜发财,连蔓儿的心情有些复杂。

不管遇见什么人,该尽的礼数要尽到。而且面前的人,是不能得罪的。

“金六爷好。”连蔓儿微微屈膝,福了一福。“我们小本生意,好歹有些进项。借你的吉言吧。”

“好,好。”老金似乎非常高兴。“你们连家出人才啊,尤其是闺女,个顶个的好。好。”

老金走出去好远,还在哈哈笑着。

“老金到咱家来是干啥?”连叶儿狐疑地问。

连蔓儿没有回答,从连叶儿的表情上就能看的出来,连叶儿是不需要答案的。老金来她家干啥,根本就不用说。

“马上就进腊月了。”连蔓儿叹了口气。

进了连家的大门,院子里很安静。连蔓儿和连叶儿就回了西厢房。

连枝儿正坐在炕上做针线。

自从赵氏到铺子里干活,连枝儿去铺子里的时候就少了。连枝儿今年十四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按照张氏的说法,已经显身条了。连蔓儿的理解,就是连枝儿已经开始发育。

连蔓儿这个年纪的小丫头不怕啥,可连枝儿却不同。就是赵氏没来的时候,连枝儿在铺子里,也只在灶间干活,张氏从不支使她到外面去。

现在,连枝儿大多数时候就留在老宅里,收拾屋子,做做针线,另外就是负责一家人的晚饭。连蔓儿依旧给她记着工钱,因为连枝儿虽然不在铺子里干活,却包揽了老宅这边的家务活。家务活也是活计,也应该有报酬。

“姐,我给你带饭回来了。”连蔓儿就将食盒放在炕上,“看看还热乎不,要是凉了,就热热再吃。”

“外边冷吧,你俩别在地上站着,上炕头坐着来。”连枝儿这么说着,就将食盒的盖子打开来。

食盒里面放着一碟三个炉饽饽,一碗猪骨萝卜丝汤,一碟豆腐,一碟土豆丝,只没有芥菜疙瘩。

因为食盒外面包着一层棉絮,所以东西还是温热的。

“不用热了,就这么吃就行。”连枝儿道。

连蔓儿就从碗柜里给连枝儿拿了筷子和碗,然后脱了鞋爬到炕头坐了。连叶儿也没走,跟她一样往炕头坐了。

“姐,刚才上房来人了是不?”连蔓儿问。

“你们俩遇上老金了?”连枝儿道。

“嗯。”连蔓儿点头。

“叶儿刚走,老金就来了。”连枝儿喝了一口汤,说道。

“那他一直待到这早晚,在上房吃的晌午饭?”连蔓儿问。

“嗯。”连枝儿点头,“咱爷还让三伯去豆腐坊买了两块豆腐加菜。”

“这是要账来了。”连蔓儿道。

“日子还没到,不过也快了。”连枝儿说道,“我听三伯说,这是给咱提醒儿来了。”

“他这是特意赶人家吃饭的时候来?”

“听说要账的都这样,这还是好的。等到时候欠账的人还不上钱,那花招才多那。一般人都受不了。”连枝儿道。

看来高利贷催债也是一项技术工种,首先,你看人家就讲究先礼后兵。

连蔓儿想到刚才碰见老金的情形,心里觉得很不舒服。

“花儿姐嫁进去这么长时间了,咋还没弄到钱?”连叶儿就皱起了眉头,“她别再把欠钱的事给忘了吧。”

“大伯一家现在都住在县里,连个口信儿都不往回捎。”连枝儿道。

“他们不会都不回来了吧,让咱们自己给他们还债!”连叶儿眉头皱的更紧了。

“天下就没那个理!且看着吧。”连蔓儿冷哼了一声,“但凡她有一点良心,也该痛快地把钱给还了。”就算没良心,为了他们自己好,也得把债还清。

因为有这样的想法,连蔓儿并没有把事情太往心里去。他们毕竟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