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5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大宝是个听劝的孩子,连枝儿这样说,他就真乖乖地吃东西。

这边姐妹三个慢悠悠地吃过了饭,等到前面的宴席散了,送了沈家送聘的人离开,已经过了晌午。

张氏、李氏、吴王氏、赵氏等人就过来,叫了连蔓儿一起去看聘礼。沈家送了聘礼来,就摆在院子里,要等大家都看过了,才会收进库房。连蔓儿从屋子里出来,果然见院子里头几乎被大大小小的箱子站满了,入眼满是红艳艳的喜色。

沈家的聘礼极周全体面。也极厚重。

首先便是装了满满六箱子的银元宝,两箱金元宝,这是沈家送来的聘金共白银六千两,黄金两千两。然后是两套赤金镶珠点翠的头面,另有金珠两匣,玉璧两匣,钗环戒指四匣,衣服及各色尺头共六箱,其余饼、柿、福丸、糖果、鸡、鸭、大烛、礼香等不一而足。

沈家送的聘礼如此,连家众人都非常高兴。沈家聘礼完备、贵重。显见是看重新娘子,看重这门亲事,看重连家这门姻亲。连家众人自然觉得脸上有光。

等点收了聘礼。一家人又回屋中坐下。沈家这次送聘,连同也送来了选好的婚期。两家商定,沈六和连蔓儿的婚期,就定在二月初十。

“这眼瞅着没几天了,”连守信就道。“我看大体该准备的都准备的差不多了,这几天,咱们大家伙再加把劲。”

众人都笑着应声,五郎就拿起礼帖来,一家人商量如何处置沈家送来的聘礼。

这些聘礼,其中一部分。连同连家的回礼,已经送给沈家送聘的人带走了。至于那些糕饼,是要散给众亲友的。还有糖果之类,也会留下消耗。

五郎现在要跟大家商量的,是其余的东西,包括聘金,要如何处置的问题。这个年代。关于聘金和聘礼,习俗上是由女方娘家人自由支配。并没有一定的规例。像用聘闺女得到的聘金给家中儿孙娶媳妇这种事,也并不少见。

连家自然不会做这种事,别说现在家里条件不需如此,就算是一家子依旧贫穷,也不会做这样卖闺女贴补儿子的事。

别说连守信和张氏不会做这样的事,就是五郎和小七也绝不会答应。连蔓儿对此很有信心。

“六爷给的这聘金,别说是在咱辽东府里是头一份,就算放到外头去,那也没几户人家能比得上。”连守信就道,“我的意思那,这些聘金,咱一文不留,都给蔓儿带过去,给蔓儿压箱子底。”

“我也是这个意思。”五郎就笑道。

张氏和小七也都点头,秦若娟自然也没有别的话说。其实,对于这些聘礼的处置,一家人早都有了腹稿,原则就摆在那。当初聘连枝儿的时候,也是照此办理的。

除了聘金,其他那些头面、首饰、衣裳、尺头等,一家人的意思也是什么都不留,都给连蔓儿再带回去。一般体面的大户人家也会将聘礼返回一些,但是像连家这样,一文不留的,还是少数。

“咱聘闺女,是花钱办个高兴,还能指望着从这个上头赚钱?别说咱现在这样,就算搁在以前,咱也不能这么办。沈家送来的,都给蔓儿带过去压箱子底。让咱蔓儿往后一辈子都吃用不尽。”连守信又道。

“就算没这些,咱给蔓儿准备的,也够蔓儿吃用几辈子的了。”五郎也笑道,一面又从袖子中拿出一个锦盒来,递给连蔓儿。

“这是什么?”连蔓儿接过锦盒,并没打开,而是先问五郎道。

“这是六爷单独交给我的,没写在礼帖上。”五郎就道,“我也没看,就拿来给你了。”

除了大面上的聘礼,沈六又另外送了东西给她?不知道会是什么东西。连蔓儿摸了摸锦盒,心里想,这锦盒里会是什么那。拿在手里分量很轻,应该不是金玉之物。

“难道是银票,他攒的私房钱,现在交给我表忠心的?”连蔓儿心里想,轻轻地打开了锦盒。

完结倒计时中,攒文的童鞋可以看啦。

第一千一十五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章 )

连蔓儿打开锦盒,就见宝蓝色的丝绒垫上放着一张纸签,并不是什么印号的存票。连蔓儿忍不住嘴角含笑,也是,就算是沈六要向她表示,把私房钱送给她保管,那也不会急巴巴地在这个时候,还经过五郎的手送过来。要送,那也是两个人成亲手,亲手送给她才是。

这么想着,连蔓儿就瞧着锦盒中的那张纸有些眼熟。连蔓儿不由得挑了挑眉,怎么会不眼熟那。那正是她亲手送给沈六的,连家顺德坊烤鸭店的二成干股文书!这文书,就这么放在锦盒中,还是她送给沈六时的样子。

这几年,沈六根本就没动过这两成干股。这个时候,又送了回来。

连蔓儿想了想,就明白了沈六的意思。她又将锦盒的盖子合上,递还给五郎。

“哥,这个不是六爷给我的,是给你的。”连蔓儿笑着对五郎道。

连蔓儿刚才开看锦盒,并没有背着一家人。不过,大家虽然心里好奇,但却都认为这东西是沈六给连蔓儿的,因此谁也没上前来看。连蔓儿这样将锦盒又交给了五郎,大家就都有些奇怪。

“是啥东西,不是给你的,是给你哥的?”张氏就问。

五郎就在众人的注目中有打开了锦盒,他一看,也明白了过来。

“六爷是把咱送去的烤鸭店干股给送回来了。”五郎就道。

一屋子的人立刻也都明白了。这几年,沈六虽收着这干股的文书,但是却从没从顺德坊的帐上支取过银钱。连家送过去的干股分红,沈六也没有收下。只让存到银号中去,说他什么时候用有用度,再向五郎要。

这个时候,他又将干股的文书送回。一家人就都明白,沈六从来就没打算收过这个东西。当时之所以没有拒绝连蔓儿,而是收下了干股的文书,不过是想安他们的心。只怕,沈六心里早就计划着,什么时候要完璧归赵的。

五郎掂了掂锦盒。叹了口气,一直以来,沈六对他们都是另眼相看、以诚相待。不管那个时候沈六是不是心里已经有了要娶连蔓儿的打算,沈六的这份情意都十分厚重。

“顺德坊开业到今天,六爷没少帮忙。没有六爷。也没有顺德坊的今天。”五郎就道。

连守信、张氏、小七几个都跟着点头。不仅是在府城的顺德坊,还包括在其他州府,以及京城开办的顺德坊分店,没有沈六的人脉和暗中的支持,都不会那么顺利,也不会有今天这般的兴旺。

“六爷把这干股又送回来,这是待咱们亲厚。”连守信就道。“不过,这干股还是该给六爷的。”

就算如今沈六成了连家的姑爷,那也没有白使唤人家干活的。

“对。”五郎等都点头,又将那锦盒合上。递给连蔓儿,“蔓儿,这个还是你拿着,过门的时候。再交给六爷。”

连蔓儿笑着不肯接。

“他这么送回来,也是他的一份心意。哥。你就收着吧。他也不缺这个钱。”连蔓儿就笑着道。

“话不是那么说。”张氏就道,“六爷这么着,是他的好意。送回去,那也是咱们的好意。你们兄妹俩谁也不用推,我和你爹说了算,这个东西,蔓儿你就拿着无极星帝全文阅读。”

“姐,这些干股你拿着,也不用给六爷,正好你都留着做私房钱。”小七就嘻嘻地笑道。

“我要留着,怕过去他说我。”连蔓儿就道。

“你就拿着,他不能说你。”张氏就笑道。

“姐,你怕啥啊。”小七凑过来,又笑嘻嘻地道,“别看六爷样子好像挺凶的,可依着我看,往后你们俩,只有你说他的,他不敢说你。”

一屋子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说什么那,你小孩子懂啥啊!”张氏就嗔小七道。

“小七,你就能打包票?”连蔓儿却故意盯着小七问道,“我咋看你对他,比对我还好那?往后,他要是对我不好了,你向着谁啊?”

“姐,真要是那样,我肯定向着你。”小七毫不含糊地道,“六爷,哦,姐夫,我和哥是挺尊重他的。可他要敢对你不好,我肯定和他翻脸。我肯定护着你,姐。姐,你就放心吧,我也学功夫那。等我再长大点,我肯定打得过姐夫。他要是对你不好,打不过,也要打。”

小七站起身,握着拳头,摆了个架势,然后又看五郎。

“我一个人打不过,还有咱哥那。有我们俩,姐你啥也不用怕。”小七信誓旦旦地保证,又拉五郎,“哥,你说是不是?”

五郎冲小七笑了笑,又冲连蔓儿笑着点头,模样竟十分的郑重。

连蔓儿心中欢喜,虽说这些话中玩笑的成分居多,但也体现了五郎和小七的心意,让她心中暖暖的。

“别胡说八道,小孩子嘴里没遮没拦的。”张氏又嗔小七,“你姐和六爷往后肯定和和气气的,啥打不打的,你们都给我消停点儿。”

“他年纪小,不懂事。你咋还逞着他说,这都是啥话,要是让六爷那边听见了,你这还没过门的,就要撺掇着你兄弟揍新姑爷,人家一害怕,不娶你了,看你咋办!”张氏数落完了小七,又扭回头来数落连蔓儿。

“这夫妻两个,感情再好。脾气再好,那在一块过日子,勺子没个碰不着锅沿儿的。一个不对付,就吵吵嚷嚷,说打说掐的,那能过成什么日子。小夫妻俩,那得相互敬着、让着。我当初咋跟你姐说的?还有采云成亲的时候,你姥是咋当着你们的面告诉她的?都忘了?”

说到夫妻相处这个话题,张氏的话就多了。这些天。只要稍有空闲,她就跟连蔓儿唠叨这些。

“过了门,你得好好跟六爷处。六爷待咱们,待你,那都是没挑的。他外头事情多。你在家里,可别再给他添烦心事,知道不……”张氏就巴拉巴拉,一个劲儿的嘱咐连蔓儿,要怎样怎样待沈六好。

连蔓儿不能打断张氏,只能听着,一面忍不住朝五郎做了个鬼脸。张氏这个人。习惯性地“胳膊肘朝外拐”,在五郎和秦若娟之间是这样,在她和沈六之前,那心就偏的更没边了。

所谓的丈母娘看女婿。张氏看沈六,那几乎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人。连蔓儿可以预见,往后她真要跟沈六有什么小矛盾,张氏绝对是站在沈六那边的。

“娘啊。你咋说这老多,真当我是泼出门的水啦。你咋一点都不向着我啊……”连蔓儿听得张氏越说越多,根本就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无奈之下,只能委屈起一张脸,撒赖道。

“不是,哪能那……”张氏听连蔓儿这样说,立刻就停住了话头,“傻孩子,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往后,你就知道了……”

这么说着,张氏总算是暂停了她对连蔓儿的每天好媳妇一课。

二月初十,连蔓儿与沈六成亲的日子。

进了二月,辽东府还是冬天,不过扑面而来的风中,已经有了些许湿润的春天的气息。府城松树胡同连家大宅内,更是喜气盈门、春意融融。

连蔓儿端坐在梳妆台前,正由喜娘帮着梳妆。张氏、李氏、连枝儿、连叶儿、秦若娟等人都簇拥在旁边,伺候的丫头们往来穿梭,一屋子的人,都看着连蔓儿。

往日极有主意的连蔓儿,今天也只好都听大家的。

上头、绞脸、修妆……,都收拾妥帖了,连蔓儿又被众人扶着站起身,换上凤冠霞帔。这期间,张氏、李氏、连枝儿、秦若娟都不断地在她耳边小声地嘱咐着。尤其是张氏,虽然是聘第二个闺女了,她也做了婆婆,但依依不舍的心情,却跟当初聘连枝儿的时候一模一样。

对于连蔓儿,张氏甚至更为不舍。连蔓儿和连枝儿的个性不同,连枝儿的话比较少,并不善于表达。连蔓儿却活泼机灵,会哄张氏高兴,难免就更得人疼。而且,这些年,连蔓儿当了大半个家,眼看着她要出嫁,张氏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身边也冷清了许多。

连蔓儿装扮妥当,旁边的喜娘就拿过了盖头来,眼看着吉时快要到了,外面已经有小丫头进来禀报过,说是沈家迎亲的队伍已经出门往这边来了。张氏更加不舍,就落下泪来。

在屋子里面,已经能隐隐约约听见越来越近的鼓乐声,大家见张氏这样,忙都上前来劝解。

“闺女大了,都有这一天。这是大喜的事情。”

“……这往后都在府城住着,离的又不远。你老啥时候想闺女了,啥时候抬脚就过去看看,也没啥不方便的。”

“住的近,往后蔓儿常回来看看,你还怕见不着闺女是咋地。等明年这个时候,蔓儿就跟她姐一样,也给你抱回个大外孙来看你,到时候有你高兴的。”

这么说着话,已经听见前面鞭炮声响了起来。这是沈家迎亲的队伍到了门前了。

“吉时到了,吉时到了。”喜娘就在一旁催促,要给连蔓儿盖上盖头。

“娘,你别哭啊。三天回门,我就回来看你。”连蔓儿被张氏攥住了手不放,也回攥张氏的手,安抚道。

“哎,哎。”张氏连声答应着,她也知道吉时到了。不能耽误了时辰。连枝儿在旁边忙就递过帕子来,帮张氏擦眼泪。

这边喜娘给连蔓儿盖上了盖头,外面催妆的乐声已经响了两回,小丫头们来回回报了两趟,五郎和小七都穿戴一新,身上带着外面的喜气快步走了进来。

“到时辰了,外头催了好几回了。”

张氏这才依依不舍地放开了连蔓儿的手,由着喜娘将盖头盖在连蔓儿的头上。然后,又将一大块红绸子铺在五郎的背上。五郎作为连蔓儿的兄长,要负责将连蔓儿从这里背出去,送上沈家来迎亲的轿子。

一切似乎都不那么真切,连蔓儿头上蒙了盖头,什么也看不到。只能听到远远近近的喧闹声。连蔓儿难得地,有些紧张,感觉身子似乎飘在半空中,没有着落。

恐婚症这个名词,连蔓儿并不陌生。只是这些天,因为忙着筹备这一场婚礼,她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多想别的事情。临到上轿之前。她觉得,她有些恐婚了。

直到,听见沈六的说话声,近在咫尺。呼吸相闻,连蔓儿突然就不紧张了。刚才那种飘忽的感觉也一霎消失的无影无踪。

连蔓儿被扶着坐进花轿内,沈六在前面上了马,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离了连家后宫九美男最新章节。往沈家而去。五郎和小七也随后上了马,带着人跟在后头。他们兄弟两个要亲自送连蔓儿。在他们之后,连守信也带着人上马,一众亲友赶赴沈家。

今天是个大晴天,几乎没什么风,府城中的百姓知道今天是沈连两家结亲的日子,都早早地出了门,扶老携幼,看沈家迎亲,看连家送嫁的十里红妆。

早已经知道沈家的聘礼丰厚,又风闻连家派出人四处采买,定要准备一副体面的嫁妆,不过真的看到连家的送嫁队伍,府城的百姓还是大吃了一惊。

原本,连家给连蔓儿准备的嫁妆就十分的丰厚,而后,因为连蔓儿身上有有了二品的县主赐封,连家在连蔓儿的嫁妆上,就更没了避讳。一百二十八担的嫁妆,前头第一担嫁妆已经进了沈家的大门,后面的第一百二十八担嫁妆还没走出连家的大门。

嫁妆的第一担,是一只朱红金漆龙凤呈祥锦盒,锦盒里面衬着大红遍地金龙凤纹锦缎,缎子上是御赐的內造累丝金凤赤金镶珠点翠衔珠头面一套。嫁妆的第二担,依旧是一只朱红金漆龙凤呈祥锦盒,盒内是御赐的內造万福万寿点翠镶宝头面一套。

嫁妆的第三担和第四担,则是御赐的如意、宝瓶、香珠。

嫁妆的第五担和第六担,分别是元狐二品镶东珠朝冠一顶,元狐缂丝朝袍一件,貂皮二品镶红宝石朝冠一顶,貂皮缂丝朝袍一件。

这六担来历不凡、珠光宝气,已经几乎晃花了围观者的眼睛。接下来的两担嫁妆,则更让人咋舌。前面一担,是堆叠成一座小山的瓦片,后面一担,是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