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觉自己又活过来了一样,又回到了初见他的那一年。

“娘娘不是应该在宫里吗?这里恐怕不适合。”苏可言说道。

这句话,让李淑兰的心瞬间沉了下来。她早已料想到会是如此结果,只是她控制不住自己,自从知道他来了京城之后,她就发了疯一样地想见到他。

“哥哥不必如此生疏,叫我淑兰便可。”

李淑兰说着这话,自己去将房门关上。

“我父亲昨日给哥哥送了邀请帖子,只是哥哥拒绝了。”李淑兰又说道。

苏可言回道:“殿试在即,请娘娘和大人体谅我以学业为重,等到殿试之后,必定登门拜访。”

李淑兰闻言,笑道:“哥哥有心了,此番必定高中。”

苏可言道了一声谢,再次说道:“夜深了,娘娘还是赶快回去吧。”

来这里,本来就是想见他一见,但是见到了,她竟然再也不舍得离去。

“我这是回家省亲。”李淑兰说道。

“夜路不便,娘娘还是快些回去吧。”苏可言又说道。

李淑兰看着他,眼波流转之间,流露出浓浓的悲伤。

“哥哥,其实我一点都不想进宫,只是皇命如此,我不得不从。”她说道,声音低沉,

“这几个月以来,我每日都在怀念着老太太和哥哥对我的好,只愿亲身报答,没想到,竟然是不能了。”

苏可言闻言,又说道:“我代祖母谢娘娘的惦念,只是娘娘不必想太多,报答一说,更是不必。”

他面上的表情仍然和以前一样,带着疏离和冷漠。

李淑兰只感觉疼痛钻心,泪水忍不住流了出来。

这个娘娘,真的以为她想当?她愿意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愿意一辈子都留在苏府,一辈子都在他身边,哪怕是就这么看着他也好过现在。

宫里的勾心斗角,夺权争宠,她实在是受够了。她以嫔的身份入宫,这短短的几个月,却连升两级,成为淑妃。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其中的艰难,怕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步步为营,如履薄冰,打败了多少人,才换的如今的荣耀和地位。

只是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如果身边没有一个相依的人陪伴,再多的荣耀,那又有什么用?永远只是荣耀罢了,不可能变成幸福。

她感觉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人,更不是一个女人,只是一件工具罢了。皇帝用她来笼络父亲的心,而父亲利用她来争夺更多的权势。

“哥哥放心,此次殿试,必定高中。”李淑兰说道。

“谢谢娘娘的好意,只是这事,就不劳娘娘费心了。”苏可言说道。

李淑兰摇摇头,面上带着几分凄怆地笑意:“没事,只是一句话的事儿,哥哥只管放心就是了。”

虽然皇帝一方面是出于想笼络李墨才对她恩宠有加,但是另一方面,着实是被她迷得团团转。她再以如此心机,只需在皇帝面前说上几句话,就能为苏可言谋得一个好前程。

只是,她想给的,却并不一定是他想要的。

“多谢娘娘美意了,实在是不用。夜深了,娘娘请回吧。”苏可言再次说道。李淑兰看着他,他温润的面庞,那冷漠之后的温柔,她却永远触摸不到。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四十四章 策问

在她转身的刹那,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止也止不住。

苏可言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将门重新关好,之后又回到桌旁,看起了书,好像之前根本就没有人来过一样。

因为苏可言即将殿试,所以这几日,莲子并没有去地里,而是在仔细地思考,到底要用什么办法,才能说服那些农户改种。

以前的方法,试一回失败一回,可见是不行的,看来还是要再想其他的方法。

好几日没去地里了,那边的情况,莲子自然不知道。不过事实情况,要比莲子所预料的好上一些。

那姓刘的一家人自从听了莲子的建议之后,第二日便买了种子,赶着种上了。村上有人听说了这事,有的背地里嘲笑,有的则专门上门去,一副焦急的样子,劝说他们不要听那大姐儿的话。姓刘的一家人又是将莲子帮他们治好了虫的事迹说了一遍,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们是信了莲子。

之后,受他们的影响,竟然有几户人家,也将自家棚子里的菜拔了一部分,种上了大葱大蒜等物。也有一些人,想等着莲子再来的时候,专程将她叫到自己的棚子里,先给看一看,然后再说说该怎么改种的好。

这几日,莲子一直在徐府待着没有出门,对于外面的事情,自然是不知道。

她想着等到苏可言殿试之后,再好好地投入进去,一定要将这些人给劝服了。

最后一天的讲学,这日徐先生讲的是殿试时应该如何表现,学子们一个个都听得十分认真,并且暗中都在猜测,明日皇帝会出什么样的问题。

次日一大早,便有朝廷派来的车驾前来,将学子们接进皇宫,之后,便是由皇帝策问,周围有许多大臣旁听。

莲子一直在纸上写写画画,看起来还算是平静,但是她自己却知道,实则内心里,是根本平静不下来的。

她也在猜测着,皇帝到底会策问什么题目,想一想,应该也就是关于国计民生方面的吧。她虽然对苏可言满怀信心,但是说实话,又真是十分担忧。

一直等到下午的时候,苏可言这才回来。

看到他回来,莲子反而不紧张了,只是微笑着起身迎接,让他坐下休息。

“丫头啊,你就不想问问情况如何?”徐先生率先问道。

莲子闻言,笑道:“情况如何?”

徐先生今日也去旁听了,对于殿试的情况,自然是知道。

“不错,十分不错啊。”他说道。

莲子这才稍稍放下了心,虽然相信他,但是毕竟还是为他担心的。

“先生过奖了。”苏可言笑道。

徐先生摇头,又说道:“是真的不错。”

他说完,又看向莲子:“这次的策问,题目只是一个‘民’字,别看这只是一个字啊,但是真要是论起来,那可是相当有难度啊。”

莲子点头,这个她知道,前世写作文的时候。如果只给出一个字作为题目,那才是真的难呢。

“你猜可言是怎么回答的?”

莲子心中正思索着,忽然听徐先生又问道。

莲子摇头,以前从来都没有听他说过这方面的事儿,她哪里能猜得出来。

“引。”徐先生说道。

说到这个字,他似乎又回到了上午的朝堂。

“学生认为,要让民众顺从,就要先为他们的利益着想。而如何着想,也就是一个‘引’字,引导民众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苏可言说道。

他这话一出口,徐先生就感觉眼前一亮,引导民众做对他们有利的事,是他们自己做,而不是朝廷替他们做,这两者,可是有极大的不同,并且这中间,又能省去很多麻烦,获得不少收益。

金座上的皇帝,身穿黑色绣金龙袍,头戴帝王冠冕,听苏可言这样说,微微地点了点头,又似乎是随意地一问:“何以‘引’?”

苏可言又说道:“引导民众做对他们有利的事,就要先把握大局,彻底明白哪些事情对民众真的有利,切不可急功近利。对民众失了责,更是对皇上失了责。”

殿上的皇帝闻言,再次点了点头,又听苏可言接着说道:“学生今日发现京郊遍植暖棚,这对于增加民众的收益,的确是有利,但是学生认为若是从长远来看,此法弊大于利。”

皇帝闻言,开始感兴趣了起来。京郊暖棚的事,算是他自己下令鼓励种植的,此时听苏可言如此说,倒想听个究竟。

并且,今日,他倒是听说,好像有的农户开始拔菜苗了。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关联?

“怎么说?”他问道。

苏可言回道:“若是鼓励种植,越来越多的百姓都在种植蔬菜,那么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必定是日益减少。咱们国家粮食产量丰富,且与他国互易,如此下来,长期以往,只怕是不妥的。”

皇帝点头,要说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那可是一点也不假。如果粮食产量匮乏了,别说与他们的互易再做不下去,就算是对于国内来说,只怕都要造成混乱。

他当初只是觉的这暖棚之法新奇,且确实是能为农户增加收入,至于这方面的,还真是没有好好地考虑。没想到,今日殿试,竟然被一个考生在策问时说了出来。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底下没人说话,沉默得出奇。

等了一会儿,这才有人出来说道:“老夫以为然也。”

“恩师有何高见?”皇帝看向徐先生说道。

“这城郊的暖棚,我最近倒是经常去看,不但像他说的那样,不适合长期种植,且短期,都怕是不能的。”

“哦?”皇帝不解,当初有人进言,说这暖棚怎么怎么好,如何如何赚钱,定然能给百姓带来不少好处,何以恩师竟然说不行了?

徐先生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前些日子得见高人,她不是别人,正是这暖棚之术的开创者,据她说,京城的气候并不是十分适合发展暖棚,并且撒种之前并没有做好防虫松土措施,只怕明年春天的时候,会发生虫灾。”

“竟然会这样?”皇帝惊讶问道。

只可惜那曹宇轩今日并不在大殿,要是在的话吗,必定要好好地问问他。

他心里正想着,忽然听徐先生又说道:“当初工部的曹大人确实是去了苍山,也见了那位暖棚的开创者,不过拒她所说,曹大人好像只是听了听,并没有亲自去看,至于亲为一事,只怕更是没有了。”

徐先生趁此机会说道,皇上对于这暖棚一事正在兴头上,别人怕惹怒了他,但是他不怕。

“什么?”皇帝再次惊讶。

没有亲为连亲见都没有,竟然敢直接进言,简直是胆大包天!

“不巧,我这位学生籍贯苍山”,徐先生指着苏可言说道,“更不巧的是,那暖棚之术的开创者,就是我这学生还没过门的媳妇。”

难怪!

众大臣心中暗道。

皇帝也心中暗道,原来是自己家的技术,难怪这么熟悉。

“世间竟然有如此奇女子,当真是奇也!”皇帝说道。

“当真是奇也!”徐先生也说道。

莲子听到这里,微微一笑,说道:“先生谬赞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也只不过是碰巧罢了。”

徐先生笑着摇头,她的学识,她的才干,他又不是不知道,这哪里是单单碰巧就能实现的?

“这么说的话,可言哥哥是表现的不错了?”莲子问道。

“哪里是不错啊,是十分不错。”徐先生说道,“名次差不了,不过——”,他停顿了片刻,接着又道,“也不会特别好。”

莲子诧异,这是什么话?

徐先生笑着解释道:“这个小皇帝老夫了解,就爱做一些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可言这次应该中不了三甲,不过放心,这只是在掩人耳目,堵住悠悠众口罢了,今后的前程,必定是极好的。”

莲子笑笑,这皇帝,还真是有趣。不过想想也能明白,朝堂关系错综复杂,身为皇帝,不得不考虑各方的势力,要是贸然地提拔了一个人,很可能不但没有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不管怎么说,今日还是要谢谢先生了。”苏可言起身说道,向徐先生一揖。

如果没有徐先生的话,只凭他自己一个人,要说动皇上,只怕会很难。

他当时心里想的,名次什么的倒是其次,他只想为莲子分担一些,他不想看到她整日愁眉不展。

徐先生笑着受了他这个礼,之后说道:“你好样儿的,今后必定前途无限,只是,为师护得了你一时,不能护得了你一世,你可一定要记住当初为师说过的话。”

苏可言点头,道:“学生记住了。”

莲子在一旁微笑地看着,突然之间,她好像发现,苏可言竟然真的长成了,能够独当一面,有足够的力量为她遮风挡雨。这种感觉,真好。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四十五章 再邀

去,还是不去?

苏可言手中拿着一张薄薄的邀请帖,又犯起了难。

就在刚刚,李墨又让人送来了邀请帖,如果此次再拒绝的话,只怕是不太好了。他虽然不欲与他为伍,但是面子上的关系,总归还是要过得去的。

苏可言想了想,向小厮吩咐道:“备车,我要出去一趟。”

马车在李府大门前停下,苏可言从车里下来,只见朱漆的大门,左右各蹲着一个威武的石狮子,除此之外,一左一右还守着两个小厮模样的人,正坐在门前互相攀谈。

苏可言让小厮递了拜帖,只见那小厮拿着帖子进去了,没一会儿,便出来引他们进去。

走近李府的大门,只见迎面看到的,是一面汉白玉雕松鹤延年的影壁,绕过影壁,这才发现,亭台楼阁,曲榭回廊,端的是别致十分,自然是他们家所不能比的。

“前几日淑妃娘娘,也就是我们家大小姐,刚刚回来省亲过,所以这些景致啊,也都是簇新的。”那小厮一边引路,一边热情地介绍。

跟着这小厮,曲曲折折,七拐八绕地走了一段,这才来到一处院落。

苏可言被引到厅里坐了,等了一会儿,这才听见有人前来。

“让贤侄久等了。”

苏可言闻言,回头一看,见门外走进来一个身着玄色长袍的男子,他大概三十多岁的样子,嘴边留着短须,一边说着,一边进了屋。

苏可言料想这便是李墨了,于是起身:“学生有礼了。”

李墨虚扶一把,说道:“令祖母当初对我妻女的搭救之恩,必当没齿难忘。本来应该亲自登门拜谢的,但是怎耐公务缠身,实在是走不开。不到的地方,还望见谅。”

苏可言回道:“大人言重了。”

李墨让苏可言坐了,之后又笑道:“贤侄昨日策问时的表现,十分不错,想必今后必定会被委以大任,当真是可喜可贺。”

苏可言道了声谢,又道:“只是现在结果未出,学生还不敢放松。”

李墨摇头:“贤侄不必担心,淑妃娘娘今日还和我说了,这事儿,她心中自然有计较。”

意思就是说,李淑兰会从中插手一二?

或许在别人看来,这是极好的事,不过在苏可言眼中,便有些难为了。承了她的情,总归是感觉不好的。

“多谢淑妃娘娘费心了。”苏可言说道。

李墨笑道:“要是没有你们苏家,也不会有淑妃娘娘的今天,娘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只要是能帮,淑妃娘娘必定会尽力的,贤侄只管放心就好。”

苏可言只好点头道谢。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听到一声脆响。

“爹,是那位苏家的公子来了吗?”

苏可言闻言,下意识地回头一看,见一位身着淡黄色衣裙的女子正跨进门槛。

他瞬间有些诧异,不是说这李墨膝下只有李淑兰一个女儿吗?如今哪里又冒出来一个?

心中正怔忡着,忽然见李墨板起脸说道:“胡闹,有客人在此,你怎么来了?”

那姑娘看起来十四五岁的年纪,见李墨似乎是生气了,嘟起了小嘴,低声说道:“我不是听说救了姐姐的苏家有人来了,我想过来看看,顺便再好好地谢谢人家嘛。”

李墨闻言,面上的神色缓和了不少,向苏可言笑道:“让贤侄见笑了”,随即,又喊那姑娘,“还不快来谢谢苏公子。”

姑娘闻言,忙走到苏可言面前,微微弯了弯身,行了个便礼,口中说道:“淑萱代姐姐多谢公子当日的搭救之情。”

“小姐客气了。”苏可言忙还礼,口中淡然说道。

听声音,只感觉清爽儒雅,李淑萱忍不住抬起头,偷偷地看了一眼。

只见眼前这人,丰神俊貌,剑眉星目,面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如沐春风,如置身在三月暖阳之下的感觉。恍惚只是这一瞬间,她感觉周身的环境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