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氏从她手中接过孩子,说道:“还不是因为麦子的事儿吗?”

莲子心中疑惑,问道:“不是听说她又找了个人家吗?”

杨氏抱着团子,谷子在一旁回道:“这不就是了吗?说是下个月十二出门子,来让咱们过去呢。”

“啥啊,还不就是想咱们给添钱?”杨氏一脸不悦地说道。

莲子闻言,大体上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前段日子,她听说了刘晓暖又找了个男人的事儿,虽然并不是个让人满意的人家,但是就刘晓暖目前这情况,能找到,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因此,莲子心里也没有多想其他。

再说李氏和刘晓暖,对那男人,凑合着也满意了。刘晓暖之前在宁府,可是彻底领略了一番给人做妾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她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没有做妻的机会了,但是谁曾想,竟然又让她给遇上了。虽然是个贫寒的人家,但是作为家里唯一的女人,还不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凑合就凑合吧。

那人虽然只出了二两银子的聘礼钱,但是这边,只要要一要,二房三房那么有钱,多多少少的,也能给个不少。只是聘礼既然只有二两银子,嫁妆也不可能给刘晓暖带那么多回去,差不多就行了,至于剩下的,就完全可以贴补大房以后过日子了。

李氏的算盘打得啪啪响,但是杨氏心里,却一百个不乐意。

当初刘晓暖在桑田招惹事端,这事儿,她可以忍,可以原谅她,但是之后,她竟然妄图勾引豆子的夫君,还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仇,杨氏是彻底记在了心里。

现在用的着他们了,来好言相劝,说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如今侄女出嫁,她哪里能不管?但是她就想问了,当初她刘晓暖心存歹意、挑拨离间的时候,想到过是一家人吗?

但是无论如何,不管杨氏心里怎么不乐意,上面还是有沈氏和刘老爹压着。

他们也都对刘晓暖十分厌恶,但是奈何不管怎么着,她还是自己的孙女。两人如今别的不求,只盼望她能赶紧滚蛋,不要再在家里丢人现眼,还嫌那风言风语不够多咋的?

莲子见杨氏脸上一直阴云密布,于是劝道:“娘,这银子啊,咱出。”

杨氏闻言,看着她说道:“出啥出?就算丢出去给要饭的,也不给她!”

杨氏说完这话,又接着道:“不出!就是不出!”莲子微微一笑,她了解杨氏的脾气,让她迈过心里的那道坎,的确是不容易。她以前也是这样,但是后来在京城那贵妇圈子里磨了许久,也算是给她磨平了不少。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百四十二章 退让

“是啊,娘,咱不在乎这点银子。”谷子也随之劝道。

姐妹二人又劝说了杨氏好一会儿,这才让她松了口。

倒不是心疼这银子的事儿,关键是李氏那人,她们也都知道,就当是花钱堵了她的嘴了,别再以后给他们找麻烦。

劝说了杨氏之后,莲子又带着孩子在谷子家里,一直到吃了晚饭,这才回去。

刘晓暖出嫁那日,莲子姐妹三个除了豆子,全都去了。豆子因为月份大了,快足九个月了,且肚子又大,实在是不便出行,因此便留在了家里。

杨氏和刘景仁也来了,这回侄女正儿八经地出嫁,虽然她什么情况,众人都明白,但是李氏有心大办,他们也只能跟着来了。

刘晓暖的新姑爷曹七只是个小贩,老家在外地,在苍山城里并没有宅子,如今还是租了一套独门的小院,里面的条件,自然不甚如意。

但是大房在老家的新宅子别说还没盖好,如今连动工都还没有,所以刘晓暖也只能从刘景林的家里出嫁。

那日一早,莲子便过去了,苏可言因为和刘先生要商量要事,便去了刘家庄,并没有过来。

虽是再嫁,但是上一回刘晓暖进宁府,也不像今日这般大操大办。

莲子还没进门,便见门口挂着红布,一副喜气洋洋的景象。

才一进门,正好迎见杏儿出来。

“三婶。”莲子喊了一声。

杏儿见她来了,忙笑着拉着她的手说道:“来的可是真早,孩子呢?”

莲子说道孩子还小,带出来不甚方便,把他留在家里了。

“快进去吧。”杏儿说道。

但是莲子却并不想进去,于是又道:“不了,我帮你干点事儿吧。”

杏儿闻言,便点头答应,让她帮着她一起去灶间做上轿饭。

等了没一会儿,谷子和栗子相继来了,之后杨氏和刘景仁也到了。

此时,时辰已是不早,杨氏刚刚坐下喝了口茶,便听见外面传来热闹的吹打之声。

杨氏听到这声音,凑到杏儿耳边,小声问道:“咋还请了吹打班子?”

那新姑爷家里穷的叮当响,又是续弦,哪里至于请上吹打班子?并且听他本来的意思,也是能省就省了的。

杏儿闻言左右看了看,见无外人,于是说道:“是大嫂自己请的。”

杨氏一听这话,立马接道:“敢情拿着咱们的钱大操大办啊。”

一想到这事,杨氏就心里倍觉憋屈。

“嫁过去给人当后娘不说,办个亲事还要女方出钱,真不知道看上他哪点了?”杨氏忍不住说道。

杏儿闻言微笑,还看上他哪点了?看上他还是个男人呗。

不过这话,她并没有说出口,因为不待她说,吹打的喧闹声已经停在了门口。

此时,刘晓暖正坐在屋中,听着这声音,一脸欢喜地向李氏问道:“来了吗?”

李氏今日也颇为容光焕发,鬓边还簪了一朵花,眉开眼笑地回道:“来了来了,你快准备好啊。”

她做娘的,当年就那样把闺女卖了出去,实则心中也愧疚。她就这一个闺女,不能亲眼见着她出嫁,怎么说也有遗憾。因此,此次亲事虽说凑合,但是她仍然尽了最大的努力,让这亲事能办的体面一点。

只是那陪嫁的银钱,却是被她扣下了不少。

家里唯一的男丁轩轩和大福皆年幼,不太懂得拦门一事,因此这拦门,便只象征性地关了门,便过去了。

喜娘带着一个身着大红色衣袍的人进了家。

莲子仔细看了他一眼,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就算有这一身大红的衣衫映衬,这男人依旧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样子。莲子无声地笑了一笑,和栗子谷子站在一起,看着这热闹的场面。

曹七由喜娘在前面打头,进了家里。本来他的主意,是连这喜娘也省了的,续弦嘛,左右都无所谓,一抬小轿抬回家就得了,还是要以省钱为上。但是谁知,他那丈母娘太厉害,非逼着他体面地操办不可。为了这场亲事,他把准备给儿子做冬衣的钱都给花了。

喜娘带着他到了刘晓暖所在的西屋门口,催了妆,刘晓暖便由一个笑容满面,头戴大红绒花的婆子搀着出来了。

喜娘牵过新娘的手,又把她交到曹七手上。

拜别了父母,吃了上轿饭,随着爆竹声噼噼啪啪地响起,刘晓暖也上了轿。

莲子一直细心地看着,发现这时,那曹七的面上竟然带上了浓浓的笑意,也不知道是因为娶着了媳妇笑的,还是因为看到这还不算少的嫁妆笑的。

早就听说这家虽然没什么出息,但是兄弟几个可哥哥都是财大气粗的,如今看来,果然如此,也算他没白白地花掉这些银钱。

刘晓暖比莲子姐妹四个都大,做妹妹的,自然能送的着,于是三人一起上了莲子的车,去了刘晓暖的新家。

过去一看,那边早已有人在忙活,大锅里炖着热腾腾的菜,今日院子里房里也都是打扫得干干净净。

刘晓暖要了下轿钱,之后便出了轿,由喜娘搀扶着,先是拜了天地,之后便被送进洞房,也就是那唯一的一个房间。

这家的情况,看来是真真正正的穷,莲子看了一圈之后,心中便明了了。但是穷并不要紧,只要他们夫妻齐心,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就怕成了亲之后还不正干,要是这样的话,只能越来越穷下去。

在这里吃了饭之后,莲子姐妹三个便回去了。

等到她们三个回去之后,又在刘景林家中稍微坐了一会儿,天色不早的时候,便各自回去了。

栗子想着,正好前段时间给莲子和苏府的人赶制的冬衣都做好了,于是便回铺子里拿了,之后又让莲子带了回去。

回到家之后,苏可言还没有回来,于是莲子便去了看了看团子。

她去的时候,奶娘正抱着团子喂鸡蛋羹,团子见到他,小嘴一撇,竟然哭了起来。

莲子哭笑不得,但是一见他哭,心里又着实心疼的厉害,马上将他抱在了怀里,哄了几句,待他停止了哭声,这才从奶娘手中接过碗,继续给他喂饭。

喂完之后,莲子又将团子哄睡着了,这才将他交给奶娘,自己回房让丫头传饭。

她回到房间不久,苏可言也跟着回来了。

“回来这么晚?”莲子有些担心地问道。

苏可言忙解释道:“与刘先生商量了今后学堂的事,不知不觉就晚了。”

莲子点头答应着,但是仍然劝道:“以后早一点吧,走夜路不安全。”

苏可言答应了,便和她一起在桌前坐下,开始吃饭。

“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莲子问道。

苏可言知道她问的是村里的情况,于是说道:“我看着都差不多了,新房子也都盖起来了。”

莲子点头:“那就好啊,这样总归可以安全过冬了。”

刘家庄是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如今又要去那里过以后的生活,她心中自然是十分挂念。

吃过饭之后,两人在一起说了会儿话,便上床歇着了。

次日正好是冬至,厨房里做了饺子,一家子人围在一起吃。

苏可文是最后一个回来的,一进门便直嚷嚷饿死了,在丫头捧着的盆里洗了手,坐下便要开动。

苏老夫人见他这副着急的样子,笑道:“饿死鬼托生的一样,我看是得赶紧地给你找个媳妇了,也好让她好好地照顾你。”

苏可文闻言,抬头嘿嘿一笑,不再说话。

一说起这事儿,莲子就想起了那日,苏可文和庄家小姐路遇,闹的脸红不已的事情。这件事情,她看着要是能成的话,倒是美事一桩。

吃过饭之后,苏可言和苏可文一起去了铺子,屋里只留下莲子和苏可心陪着苏老夫人说话。

“这日子可过的真快,一眨眼孙子都长大了。”苏老夫人感叹一声说道。

“最小的心姐儿都许了人家了。”苏老夫人笑着看向苏可心道。

莲子接着说道:“是啊,过得可真快,感觉我嫁过来,就像是昨天的事一样,但是不知不觉的,团子都快四个月了。”

苏老夫人点头称是,沉默了一会儿,又向莲子说道:“文哥儿年纪也不小了,他娘也不在身边,你这做嫂子的,得给他留意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她说着这话,停顿了一瞬,又接着道:“家世什么的倒是其次,关键得性情好,模样周正。”

莲子闻言,心内略微思索,看向苏老夫人说道:“祖母,我这里倒是有一件事情要和您说说呢。”

“啥事啊?”

接下来,莲子便将那日苏可文和庄蓉相遇,两人皆不自然的事情告诉了她。

“是吗?还真是看不出呢,二哥也会害羞。”苏可心哈哈笑道。苏老夫人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个女孩家家的,真是一点不害臊。”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百四十三章 生产

“看这雪下的,明年必定能有个好收成。”莲子站在门口,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虽然天气十分寒冷,但是她的心里却是和暖如春。

没有什么比风调雨顺、收成颇丰更让人高兴的了。

“奶奶,老太太喊您过去了。”忍冬进来说道,见她掀开帘子站在门口,忙拿了一件大毛羽缎斗篷给她披上。

莲子答应着,今日是腊八,老太太是喊她过去喝粥了。

恰巧这时,苏可言从外面回来,打发了丫头去抱孩子,便和莲子一起去了苏老夫人的院子。

莲子先给团子喂了几口粥,自己才开始吃饭。

吃过早饭之后,雪依然在下,房顶、树上和地上,都铺着白茫茫的一片。

这大雪的天,也不好外出,因此吃过饭之后,莲子和苏可言在苏老夫人的房中陪着她说了会儿话,之后便回了自己房间。

莲子看着这大雪,忽然想到,他们已经决定出了正月就搬家,现在那边,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

想着这些,莲子看向苏可言说道:“要不咱们去庄上看看吧,看看那边布置的怎么样了。”

苏可言正坐在桌边看书,听她如此说,抬头惊讶地问道:“现在?”

莲子笑着摇头:“不是,这么大的雪,路上必定滑的厉害,怎么去?等雪停了吧。”

苏可言这才点头:“好啊。”

学堂那边的事情,刘先生都已经和他交代好了,如今那边也都给学子们放了年假,等到明年开春一开课,就由他接替刘先生,也的确该过去看看那边是不是收拾妥当了。

大雪下了整整一天,天黑之后,这才渐渐地停了下来。

第二日,莲子起身之后,掀开厚厚的门帘,一股寒冷之气霎时扑面而来。但是日头不错,金色的阳光洒下来,照在远处莹白的雪上,有些刺目。

莲子不由得用手略微遮挡了眼睛。

院子里的雪已经被清扫干净了,忍冬从门口进来,见莲子站在门口,说道:“奶奶可别站在风口,仔细着了凉。”

她说着话,将门帘拉下,让莲子进了屋。

“昨儿雪下的虽然大,但是耐不住天气暖和,已经开始化了,用不了几天就能化个差不离了。”莲子听着房檐流下的雪水滴答声说道。

“明儿是初十,要不就明儿过去吧。”莲子又看向苏可言说道。

苏可言知道她说的是回刘家庄的事儿,于是点头道好。

第二日一早,莲子和苏可言便动身了,虽说路途并不远,但是趁着早上没化冻,路也好走。

到了刘家庄之后,马车直接去了苏家在村后的宅子。学堂也是在村后,离他们的宅子很近。

两人进去看了看,见里面都已经收拾妥当了,只等着他们搬来便可。

莲子这才放下了心,又想着此时还早,还不到中午,于是便和苏可言一起回了娘家。

杨氏和刘景仁见他们来了,惊讶一番之后,忙出来迎接。

“这天也不好,你们咋来了?”杨氏埋怨说道。

莲子面上带笑:“我们就来这边看看宅子里拾掇好了没,这不顺便就过来看看了嘛。”

杨氏瞪了她一眼,忙让着他们进屋里坐。

“二姐咋样了?”莲子喝了一口杨氏送上来的热茶,看向她问道。

杨氏笑道:“还不错,能吃能睡的,家里也都准备好了。”

豆子的预产期就在腊月,差不多就是这几天了。因此,每日杨氏都会过去看着,省的她一时不在,再发生了啥意外。刚刚收拾完了家里,正要过去,就遇上莲子和苏可言来了。

“这下了头雪后,以后下雪就是经常的了,天不好,路也不好走,你们就别来了。”杨氏劝道,“横竖出了正月就搬来了,也没啥好看的了。”

莲子听她如此说,点头答应了。

母女二人说着话,正打算去豆子家里,但是谁料,二人才走到了门口,正好迎面撞上了豆子的丫头。

杨氏见她匆匆忙忙的,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第一个反应就是豆子出事了。

她心中一沉,忙问道:“出啥事了?”

“夫人,夫人要生了。”

这下,杨氏和莲子皆慌了神,急忙跑了出去。

到了豆子家里,只见豆子正躺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儿,王颂川在一旁陪着她,急躁不安。

“咋回事?”杨氏急忙问道。

王颂川见她来了,心中松了一口气,忙说道:“好像是要生了,我已经让人去叫产婆了。”

杨氏上前问了豆子几句话,又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