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这一老一小的身影消失在角门内,莲子才想明白了这大概是咋回事。

看来是宁卿的仰慕者。

只是有趣得很,宁卿的仰慕者还真是不少。

“长得帅,没办法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呗。”莲子心中替宁卿开脱道。

“就在这站着等着。”顺子沉声道,脸上又恢复了起初的不耐烦。

这小小年纪,竟学的这样势利眼,要是长大了,那还了得?

此时莲子懒得理他,让刘景仁帮她将篮子从车上搬下来。

那丁姓老者进去不大一会儿,便出来了。

他见刘景仁和莲子还站在门口,笑道:“少爷请你们进去。”

说着又向那顺子道:“帮忙搬下东西。”

纵然顺子满腹怨言,但是当着这老者的面,也不敢说。得罪了他,就相当于得罪了少爷,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并不傻。

莲子见他到自己这边来弯身拿篮子,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朝他吐了吐舌头。

“不用不用,我来就行。”刘景仁见顺子真要搬篮子,忙说道。

这篮子看起来不小,搬起来也确实沉,见他一副未长成的半大小子模样,真是难为他了。

“爹,让他搬。”莲子发话了,谁让他刚才得罪她来着,这就是得罪她的下场。

顺子脸上浮出一个让人猜不透的表情,一手提起一个篮子,脚下踉跄了几步。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十八章 得见

这有钱人家果然就是不一样,入目的景致一个接着一个,无不显示出这家的盛况。

莲子和刘景仁跟在丁伯和青儿的后面,顺子则提着篮子,跟在莲子后面。

一路上,青儿时不时回头看上莲子一眼,眼里满是鄙夷和戒备。

莲子才不理会她到底想干嘛,正事儿都还不知道咋样呢,哪有时间和她啰嗦去。

过了二门,丁伯和门上的小厮说了几句话,便回头看向莲子和刘景仁,示意他们继续往前走。

又七拐八拐地走了一段路,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琴声,给这寒冷的冬日清晨,增添了满满的温暖。

莲子抬头一看,见一个月亮门上,大书“墨兰”二字,墨迹乌黑,一点儿也不见经年累月遭风吹雨蚀的样子,倒像是最近才写上。

字体娟秀又不失刚劲,清幽又不失典雅,确实是让人忍不住想称赞。

“伯伯,这是少爷写的吗?”莲子指着这“墨兰”二字,向丁伯问道。

丁伯笑着点了点头,被一旁的青儿抢去话道:“当然了,少爷写的字可好了,很多人来求都求不到。像是这样的”,她说着,又带着鄙夷的目光,将莲子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给少爷磨墨都嫌你粗笨。”

“青儿”,丁伯不悦地喊了一声,将青儿拉到身后,又向莲子和刘景仁道,“少爷在弹琴,二位跟我进来吧。”

莲子再一次忽略了青儿的存在,向丁伯笑道:“谢谢伯伯”,随后跟着丁伯进了这墨兰院。

院子里的景致和外面又是不同,外面就算是建的再豪华庄重,但是冬天里,万木萧条,早已失去了往日繁盛的样子。

但是这里却不一样,才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小片竹林。风吹动竹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且竹叶并没因为冬日的寒冷而变得枯黄,仍旧是葱茏一片,让莲子不禁想起了香甜的夏天。

再往里走,见竹林边上,一个简单的亭子里,那白色的身影安静地坐着,悠扬的琴声从他指尖流泻而出。

“宁哥哥。”青儿兴奋地喊了一声。

那抚琴的身影并没有因为有人喊他而停下。

“少爷,他们来了。”丁伯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

丁伯在宁家有些年头了,当初宁卿的母亲死后,继室过门,宁卿的日子自此一落千丈。丁伯见他着实可怜,便常常照料于他。因此,二人的情谊,更不是一般的主仆能够想必的。

他没有回头,但是琴声却是悠悠停止了。

“找我有事吗?”宁卿转过头来,看向莲子和刘景仁。他唇角带着一丝微笑,与这清晨金色的阳光相得益彰。

刘景仁从没进过大户人家的内院,此次前来又是求人帮忙的,一路上心里紧张不安的,听见宁卿问话,忙有些失措地指指身后的顺子道:“给少爷送点心过来。”

“是啊”,莲子甜甜一笑,“见你很爱吃我家的点心,就各样的拣了一些,给你送来了。”

宁卿闻言,唇角的笑加深了好几度。

当初买这家的点心,确实是被这小姑娘的眼神和表情吸引了,后来尝了尝,确实不错。但是从来没听这小姑娘说过一句话,如今听来,原来她的话也是这样有趣。

“那就谢谢了。”宁卿微微点了点头,又向丁伯道,“先放西跨院吧。”

丁伯答应一声,带着顺子走了。

宁卿看着顺子吃力地拿着两个大篮子,心中难免觉得好笑。

送这么大半车,真是,有趣得紧。

刚才他听丁伯说这家人给他送点心来了,本打算让丁伯收了,再多给些钱就是了。后来一听竟送了大半车,还跟着个小女娃,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闯入脑海,宁卿突然想见上一见。

“东西都送完了,还不走,想留下吃饭啊!”青儿看着莲子,不悦道。

“不不”,刘景仁忙摆手,这时候离吃午饭还早得很,再说是来求人帮忙的,哪敢这么摆谱。

莲子细细地打量她一番,刚才听青儿喊丁伯爷爷,想必应该是他的孙女。只是丁伯如此和蔼的人,何以教养出这样的孙女?

青儿看起来也就十二三岁的模样,倒是和麦子差不多大。虽说长得并不是很俊俏,但是胜在皮肤白皙,两颊红润,看起来也颇为可爱。

莲子没有理会她,反是走到宁卿身边,在他身侧的美人靠上,毫不客气地坐下。

“你,你怎么可以——”青儿瞪大眼睛看着莲子,她怎么可以,怎么可以如此大胆,做到少爷的身边?

莲子瞅了她一眼,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

宁卿脸上的笑一直没消,见莲子在他身边坐下,脸上也没露出不悦的神情。

“确实是有点小事请你帮忙。”莲子忽闪忽闪着眼睛,看着他说道。

直觉里,她觉得宁卿并不可怕,其实也只是个可怜人罢了。

宁卿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示意她说下去。

“我想让你帮我写几个字。”

“什么字?”宁卿问道。

莲子不好意思地一笑,求人办事,总归不是那么理直气壮的,更何况还是被拒绝一次了。

“我想让你帮我给‘福聚来’题个门匾。”莲子道。

宁卿眉头微微蹙了蹙,看向莲子,似乎有些迷惑。

“‘福聚来’是你家的?”宁卿无论如何也难以把那个要重新开张的酒楼和莲子家联系起来。

莲子摇头道:“不是,但是这个名字是我起的。”她见宁卿面上微微错愕,继续说道,“这酒楼不是要重新开张吗?既然要重新开张,那就要重新重修,我正好和那掌柜的达成了协议,帮他出装修的主意。”

宁卿闻言,点头“哦”了一声。

“所以想麻烦你帮帮忙。”莲子满怀希望地看着他。

宁卿没说可以,也没说不可以,看得莲子心里有些着急。

“喂,大哥,行不行的,你给句话好不好?”莲子心中急道。

“你以为你是谁啊,宁哥哥才不会帮你呢!”一旁的青儿实在看不下去了,真是难以想象,天底下怎么还有如此厚颜无耻的人。她以为送来半车点心就能让求得少爷帮忙吗?真是自不量力。

莲子再一次忽略了她,她从一开始就看明白了,宁卿虽然纵容她,但是并不会把她当回事儿,继续用希冀的目光看着宁卿。

“好啊。”宁卿微微笑道。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突然到莲子还没有反应过来。

就这么答应了?就这么容易?

“谢谢。”莲子总算没有走神太久,甜甜笑道。

宁卿看着她那灿如三月春光的笑容,心中顿时一片明朗。

“跟我来吧。”宁卿向莲子说道,起身走出凉亭。

刘景仁也是异常惊愕,董掌柜许以重金都没能够请他动笔,自家就送了半车的点心,他咋就答应了呢?

宁卿带着莲子,穿过几条九曲回廊,推门进了一个房间。

他拿起笔架上悬挂着的笔,在砚里蘸了蘸,随后在书案上铺就的宣纸上,轻松自如地写下“福聚来”三字。

莲子凑上去一看,宁卿的字果然是名不虚传,虽然她并不懂书法,但是这三个字,怎么看怎么舒服,怎么看怎么欢喜。

“那个,能不能把你名字写上啊?”莲子说道,见宁卿看着他,又道,“这样人家才会知道是你写的啊。”

宁卿没有答话,只是笑了笑,等纸上的墨迹干了之后,将宣纸卷了卷,交到莲子手上。

莲子心道不写名字就算了吧,他这样不是人间烟火的人,让他做这么不低调的事儿,确实有些难为了。

“谢谢。”莲子再次甜甜一笑。

“时候不早了,那我们就不叨扰了。”说着走出了门。

路过门口的时候,青儿正一脸凶色地看着她。

莲子笑着冲她扬了扬手中的宣纸,挑了挑眉,大步走出书房。

“哦,对了,帮忙不能白帮嘛,等会儿董掌柜会给你送银子来的,等到酒楼开张的时候,给你终生打折的特权。”莲子转回头说道。

宁卿看着他,唇角的笑容扩散,宛若一朵盛放的白莲花。

她的主意?不知又会有什么样的与众不同。

丁伯将空篮子还给他们,将他们走角门,带出了府。

莲子拿了宁卿的题字,高高兴兴地和刘景仁出了宁府,上了牛车,向董掌柜的酒楼驶去。

“宁哥哥,你怎么可以帮那个死丫头写字?”青儿白皙的小脸上一片委屈,泪眼汪汪地看着宁卿。

宁卿看向她,问道:“那青儿认为该怎么办?”

“应该把他们赶走!”她气呼呼地说道。

宁卿笑了笑,没再说话。

青儿是丁伯的孙女,时常跟着丁伯来府上,每次丁伯去看他的时候,青儿都会跟着,悄悄地和他玩上一会儿。所以他对青儿,就像是对自己的妹妹一样。

莲子还沉浸在得到了宁卿题字的兴奋中,一路上抱着宣纸,打开看了看,又卷了起来,再打开看一看,再卷起来。

只是不知道董掌柜会付给宁卿多少钱,希望多给点吧,那么她自己也就能多拿点。

刘景仁和莲子心里都美滋滋的,不知不觉便到了董掌柜的酒楼。

酒楼的大门仍然锁着,刘景仁下去敲了敲门,报了名字,便见良子开了门。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十九章 最后的筹备

董掌柜在楼上早就听到他们来了,忙下楼来。

堂里有些凌乱,他们按照莲子的建议,该拆的拆,该卸的卸,堆的一楼到处都是。

莲子好不容易找了个能插得下脚的地方,在桌上坐了。

“怎么样了?”董贵山问道,虽然他还是不相信莲子会求来宁卿的墨迹,但是忍不住,心中还是有几分期盼。

莲子将手中的宣纸远远地冲他摇了摇,脸上一片灿烂。

“这是啥?”董贵山蹙着眉头。

莲子将手中的宣纸递给他,示意他打开。

董贵山接过,慢慢地打开,同时,双眼慢慢地放大。

这,这,这怎么可能?

“对,是,就是这样。”他有些语无伦次,满脸惊喜指着纸上的字说道,“这正是他的字迹,没错,就是他的,一看就知道。”

莲子朝他那边看了一眼,光看字迹就知道是宁卿写的,原来宁卿的字知名度已经如此高了。难怪她刚才让宁卿写上自己名字的时候,他不写。

“董掌柜”,莲子出言打断了狂喜的他,“银子还没给人家呢,你还是快给人送去吧。”

“没问题。”董贵山爽快地答应一声,又向小陆道,“马上封五十两银子,给宁举人送到府上去。”

“哎,我马上去。”小陆答应着,去了后厅。

五十两啊,就三个字,可真是够珍贵的。

莲子一直看着董掌柜,他那天可是说了,如果事情办成了,给宁卿多少钱,就会给她多少钱的,难不成此刻忘了?

董掌柜又盯着字欣喜若狂地看了一会儿,突然向身影刚消失在后门门口的小陆喊道,“再封五十两给莲子侄女儿。”

莲子心中狂笑三声,五十两啊,她们家得卖多少点心,卖多少果脯才能赚来五十两,足足够一家人两年的嚼用了,竟然一瞬间就来了,快的莲子有些不适应。

一边的刘景仁也是有些傻,他还从没一下子见过这么多钱呢。

小陆将包好的五十两银子送到刘景仁手中,银子沉甸甸的,他似乎有些拿不稳。

莲子看着这一小袋银子,心里想着,离开个铺子的目标又近了,或许不到今年年底,就能够实现了。

“等我得了闲,一定亲自去找镇上最好的工匠给刻了匾,风风光光地表起来。”董贵山看向莲子,笑道。

“对了”,他又问道,“你是怎么劝得宁举人给题字的?”他去了好几次,用尽了方法,但是仍然每次都被拒绝。这小丫头,她是怎么做到的?

莲子神秘地一笑,说道:“这个不便相告,总之是用的正当方法就是了。”

董贵山呵呵笑了两声,见莲子实在是不说,便也只能作罢。

“莲子侄女儿,你看我们也按你说的,拆的七七八八了,还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他又问道。

莲子四处打量了打量,赞道:“不错,赶紧动工吧,抓紧时间的话,说不定还能在正月过去之前开业了。”

正月里人气最旺,可不是酒楼开张的最佳时间?

莲子又从自己随身带的,杨氏给缝的小包包里找了找,拿出一张纸,递给董掌柜。

董掌柜细细一看,见上面是酒楼的装修方案,有一条一条列出的,也有画着图纸的。

这是莲子利用晚间的时间赶出来的,虽然有些仓促,但是做一般性的图纸来用的话,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样,会不会太宽松了?”董掌柜指着图纸上问。

莲子顺着他指着的地方一看,解释道:“掌柜的,你家这酒楼本来就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要是座位与座位,桌子与桌子之间的距离再安排紧凑了,可不就会更觉得压抑了吗?”

“可是,这样一来,一次容纳的客人会不会太少了?”董掌柜又问道。

莲子严肃回道:“肯定会啊,但是一旦客人少了,在装修上多下功夫了,这服务质量不就提高了吗?客人不就更满意了吗?再说了,这样还能营造一种客人盈门,生意红火的氛围,别人见了,自然会以为你这酒楼一定很好。”

董掌柜想了想,确实是那么回事,便点头道:“那好,我等会儿就去找工匠,打桌子椅子。”

董贵山又看了会儿图纸,问了莲子几个问题,得了满意的回答。

二楼的包间更是要费心准备,莲子见这里已经在她的提议下,重新刷了漆,糊了壁纸。

这壁纸只是白色的宣纸,上面画了些简单却不失乐趣的图案。

宣纸上作画不易于保存,所以莲子只是让董贵山找了街头卖画的,十几文钱画上一大张,贴在四面墙上。

过了年,残冬还没过去,但是春天眼看着就来临,因此这画上的内容,便是以初春的景象为主,画上刚发芽的鹅黄色嫩柳,以及待开的花骨朵。如此一来,便会给人一种春日的希望之感。

若是到了其他季节,那么这壁纸又会被换掉,画上其他的物事。因为这二楼雅间,本就是为文人墨客和附庸风雅的有钱人家准备的,所以自然要极尽雅致之能事。

莲子敢保证,她这个创意,其他酒楼肯定想不出。连她自己都要深深地佩服自己,原来她的想象力并不是只局限于那二亩地,原来她的想象力也是可以这么丰富的。

包间里窗子上的帘子,也是董掌柜去了染坊专门定制的,和这包间的名字相呼应。

二楼共大大小小八个包间,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