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错!”

  孙权点头:“朕已经决议,在两年之内,三大军团必须完全换装!”

  “但是朕有几个要求!”

  “陛下请说!”三人身躯笔直,面容凝重。

  “朕之所以不能在全军强行换装,一个是因为大吴锅里目前的确不是很允许,毕竟朕作为一国之君,不能穷兵黩武,拿数千万的子民未来去换取将士们的战斗力,这是不现实的。

  而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们本身并不是很熟悉火枪这种武器!”

  孙权的目光在三人面前一扫而过,轻声的到:“神火军的作战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作战方式,威尼斯战役之中,神火军取得了很辉煌的成绩,击溃了数倍以上的敌军,但是也犯了不少错误,因为战术无法从原来的方式调整过来,导致无谓的伤亡并不少,这是不熟悉新式武器的急促换装带来的后果,这是局部的,如果是全军换装,火枪虽好,但是未必能取得我们预计的战斗力,所以朕才决议在你们三大军团之中先行准备!”

  “朕的要求很简单,第一,你们必须在两年之内,完成统一换装,换装并不是单单更换武器,因为新式火枪需要的是轻盈作战,是机动力,所以本身很多装备都会替换,这必然是繁琐的事情,想要完成,并不容易!”

  “请陛下放心,吾等必然会竭尽全力,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陛下的在更换装备上的所有要求!”

  三人自信十足。

  “如此甚好!”

  孙权继续说道:“第二,你们必须在换装之后,更换你们所有的作战训了和作战方略,在战争爆发之前,完成对新式火枪这种武器的熟悉作战,上到战场,你们才会不至于拿着神兵利器却不会使用,你们算是军中第一批更换火枪的将士,需要树立一个榜样,朕不希望这武器因为你们而蒙尘!”

  “末将等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三人心绪顿时沉沉的,孙权的话给他们很大的压力,因为第一批换装,如果用不好,那就问题大了。

  “还有一个!”

  孙权到:“朕希望你们分得清主次,武器虽好,但是如果是一群熊兵,再好的武器也只是垃圾,朕不希望新式武器会成为你们的依赖!”

  他这是再给他们打预防针。

  后膛枪的威力他很清楚,使用的门槛太低了,一旦熟悉起来,很容易就会给军中将士造成一种的怠慢。

  “末将等谨记陛下嘱咐!”

  三人浑身一颤,点了点头,示意他们把这句话听到心里面去了。

  “要求你们,也给你们一点福利!”

  孙权到:“神火军知道吗?”

  “当然!”

  “那可是吴军之中最先装备火枪武器的兵马!”

  “军中何人不知神火军之厉!”

  三人点头。

  “从现在开始,神火军完全打散,将会归于尔等三大军团序列之中,至于如何分配,你们自己请示军机处!”孙权这是打了几棒之后,在给他们一个甜头,让他们高兴一下。

  神火军的使命就是试验火枪这种武器对比冷兵器的作用力,如今已经有了一个结果,他们也就失去的存在价值。

  用神火军的将士减短三大军团熟悉火枪武器作战的时间,是最好的选择。

  “神火军拆分?”

  “他们是第一批装备火枪了,必然是最熟悉火枪操作的将士,谁的神火军,谁就会最先掌控这种武器的操作能力,成为军中第一战斗了的军团!”

  “必须拿下神火军!”

  三大司令之间的友好相处完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互相算计和互相忌惮。

  *************

  孙权在江东一直待到了六月,比预期之中还延长了一个多月。

  这段时间之中,他首先确定了工部在大吴皇朝未来发展的作用力,还有就是新式武器换装的事情上定下的计划。

  事情是繁琐的。

  但是总算还是顺利的。

  六月七日,孙权启程北上,返回金陵城。

  因为时间上逾越了不少,孙权的行程也比较急躁,走陆路,一路上马不停蹄,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已经返回长安城了。

  六月十八日,孙权在清晨返回的未央宫城,也恰恰好赶上了上半年的朝廷议会召开。

  会议上,孙权正式宣布,开启长安到金陵的第一条轨道工程。

  轨道这个概念孙权提出之后,工部的人才迅速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当然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完成构思,但是孙权认为,可以一边构思,一边研发,补充不足。

  前进的道路,总有错误。

  孙权从不介意为错误买单。

  只要能推动整个时代的前进,他可以让工部错无数次,一直到他们的成功,纵容他们去尝试,因为很多改变时代的发明,都是在不经意的尝试之中的发现的。

  当然,这个提议是遭遇到了朝廷议会上的不少人反对。

  毕竟如今大吴,财政太过于吃紧,这些朝议大臣也并不知道所谓的轨道列车工程会给大吴皇朝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所以他们还是选择反对。

  孙权却毫不理会,直接拍板的这一个议题,不容反对。

  这是他第一次在朝廷议会上动用了自己君王霸权。

  因为他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仅仅需要勇敢,还要承受所有人对螃蟹美味的不了解。

  他甘愿在这个时代成为这样的人。

  孙权的威望早已经深入朝廷的每一个角落,朝廷议会能反对他的决定却无法阻碍他的脚步,从长安城直至金陵城的轨道工程还是的批下来了。

  这一条被后世历史称之为拉开工业革命始端的列车轨道工程,在七月八日,正式开始动工。

  整个工部都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在这个工程的修建之中。

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跨时代的发展 六

  长安城。 更新快无广告。

  随着大吴都城落户在这里,这一座历史底蕴深厚无比的古老的城池开始换发出了全新的爆发力,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也确立了经济发展中心的绝对地位。

  全国东南西北无数的商队把这里当成一个的中转站,让这里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贸易中心。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部和终点,在大街小巷之中,几乎能随意看见不同的人种,有来自埃及之地的黑人,有来自罗马的白种人,有金发碧眼的漂亮姑娘,也有魁梧如熊的黑人大汉。

  这是往日在金陵城难以看到的风景。

  金陵城昔日是帝都城,也有不少西域来客,但是绝对没有如此壮观的一面。

  一开始反对迁都的人,如今都开始感受到的迁都之后给大吴朝廷带来的一种的变化,让他们不得不承认,迁都的政策是一个正确的政策。

  这也加强了孙权这个皇帝的英明神武的形象,最少让更多人多认为他的决定依旧是正确的。

  “子仲!”

  这一天,长安的天气很好,阳光温和,孙权走出了未央宫殿,来到的长安城的各地市集,开始的对长安商集的视察。

  商业发展,将会是大吴未来国力的保障。

  有强大的国力,才允许孙权再一次举兵西征。

  所以他对商业的发展很关心。

  随行的除了御书房参谋司马朗之外,还有商部尚书糜竺。

  “陛下,臣在!”

  糜竺一席普通长袍,站在孙权身后,听到孙权的声音之后,连忙站出来,拱手候命。

  “长安城的市集虽鼎盛,但是秩序却不如金陵城,这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没有一个绝对的秩序保证,长安城的市集哪怕有无可相提并论的地理位置,也难以吸引更多的商户从这里走过!”

  孙权视察了几个市集,包括城外的东西贸易市集,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东西商户交错,龙蛇混合之下,造成秩序不稳。

  这是必然会爆发的问题,但是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回禀陛下,这方面的问题商部已经在注视了,我们也知道,秩序会影响商户们来长安发展的情绪,但是目前我们还做不到更好的措施!”

  糜竺苦笑。

  商部最近被户部拉下水,为了措施工部需要的资金,已经有些焦头烂额,这问题虽然又发现,但是却没有解决的好办法。

  “朕知道,你们最近的日子不好过,但是该做的工作不能落下,说到维持秩序,没有人比得上刑部,所以您们的商部要加强和刑部之间的合作!”

  孙权也理解糜竺的困难,对着糜竺这个心腹大臣他还是很宽容的,沉声嘱咐起来了:“这方面的影响还关乎商部在民间的声望,万万不可大意!”

  “臣明白了!”

  糜竺面容凝重,拱手说道:“臣会亲自和刑部高尚书商议一下,尽快拿出一个方案!”

  几人有巡视了外城新修建起来的几个市集,一直到太阳落山之后,孙权才开始打道回府,返回未央宫城。

  “陛下,今日一个视察了七个市集,其中发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回到椒房殿之后,司马朗把今日的记录整理的一下,递上去给孙权过目。

  “朕已经敲打了糜竺,剩下事情,他应该会做了!”

  孙权扫了一眼之后,直接放下来,沉声的到:“商部如果连这点事情都解决不了,那么他糜子仲就不配坐在商部尚书的位置之上!”

  “陛下,臣认为这事情未必只是商部的问题,更多的是刑部问题!”

  “朕知道!”

  孙权点头:“刑部左侍郎和神捕司司主的位置一直空缺,让神捕司权利出现的空虚,也导致了下面的秩序不稳,这些问题朕都知道,但是想要解决,不容易啊!”

  神捕司的司主的公孙康。

  在孙策登基的时候,他好不犹豫的投靠的孙策,还成为的孙策一个爪牙,用神捕司的力量去剿灭的锦衣卫在明面上的卫衙门,导致锦衣卫元气打赏。

  按道理他应该被处决的。

  但是自从朝廷之中几个巨头都因为孙策登基的事情自杀的自杀,辞官的辞官,流放的流放,已经造成了不少的动荡,所以次一级的官吏在处理方面,也宽松了很多。

  公孙康的处理也就被呆滞下来了。

  其中有两个愿意,一个是辽东公公孙度的求情,这个来自辽东的诸侯,情面上还是有不少人情相助的,朝廷之中买他面子的人不少。

  还有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刑部尚书高名想要保这个属下,高名是孙权的心腹嫡系,他的求情,孙权不可能置之不理。

  鉴于这两点,目前公孙康的处置依旧是一个悬念。

  “对于神捕司司主的位置填补,内阁方面可上奏!”

  “陛下,内阁在这方面的意见有些分歧,最主要是无法对公孙康定罪,那么公孙康这个神捕司司主的位置,也依旧没有剥离!”

  “公孙康?”孙权站起来,沉思了半响,道:“按道理无论对他如何处置,他这个位置也要拱手让出来,有何悬念吗?”

  “陛下!”

  司马朗闻言,苦笑:“这事情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公孙康敢于封杀锦衣卫!”

  “原来症结在这里?”

  孙权眸光之中划过一抹精芒。

  锦衣亲军,在朝廷之中,地位特殊,是孙权御用心腹,吵家灭族的事情没少做,权力之大,刀锋之利。让很多人多少有些不放心。

  神捕司这一次对锦衣卫动手,在理由方面自然让朝廷不得不反对,站错的对是事实,所以如今被锦衣卫打压了几乎站不住脚。

  但是神捕司的试水反应却让很多朝中大臣都看好。

  敢于对锦衣卫动手,在大吴朝廷,开天辟地第一次,所以……

  “现在公孙康的情况如何?”

  孙权眯眼。

  “落井下石的人自然不少,而且李儒大都督也未必容得下一个挑衅锦衣卫的人,不过高名尚书好像铁了心要保他,丝毫不顾锦衣卫的反应,把公孙康羁押在天牢最深处的牢房,守卫的都是他的心腹,锦衣卫没有动手的机会!”

  “伯达,你认为朕应该如何处置神捕司和公孙康!”孙权有些玩味的笑容挂在脸上,目光若有若无的看着司马朗。

  “这个……”

  “在这椒房殿之中,有什么话说不得!”

  “那臣放肆了!”

  司马朗把心一横,措辞一番,然后才说道:“陛下,锦衣卫的功劳,臣自然无法反驳,无论是夺取中原江山,还是在西域战场,锦衣卫都是战功赫赫,当年臣身居曹魏之时,就已经见识了锦衣暗子为了大吴朝廷不惜牺牲名誉,牺牲生命,无畏无惧的勇气,我对他们很多人都是敬佩的,但是……”

  他话音一转,继续说道:“锦衣卫是一柄锋芒无比的剑,还是双刃剑,能为朝廷杀敌,也能伤了朝廷,臣认为,终究是需要为锦衣卫套上一个剑柄,方能让这一柄剑发挥出更强的杀伤力,而不会伤到我们自己!”

  “朕相信李文优!”孙权沉默很久,答非所问,说了一句。

  “陛下相信李大都督那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臣也并非不相信李大都督,臣也不曾怀疑过锦衣卫会背叛陛下,会背叛大吴!”

  司马朗漠然的道。

  有些事情他点到即可,无需说的太直白,剩下的孙权能想得通,自然好,想不通,他说什么也没用。

  制约李儒的事情,终究是牵涉到孙权的底线。

  “伯达,真不得不承认,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说客!”孙权沉默很久之后,不由得苦笑,他还是被说动了心。

  “陛下,臣只是在为陛下分忧!”

  “你愿意为朕分忧是好事,朕现在有一差事,你替朕去做吧!”

  “请陛下吩咐!”

  司马朗拱手待命。

  孙权俯首,提笔点墨,然后摊开一份帛书,笔走龙蛇,在金黄色的帛书上写了一份诏书,然后盖上了国玺。

  “你亲自去一趟天牢,宣读圣旨!”

  “诺!”

  司马朗目光微微一亮,有些激动。

  这是一份赦免诏书,也是一份大功劳,孙权这是有心把这一份功劳算在他身上,让整个刑部对他都有一份香火情,日后他在椒房殿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

  翌日。

  公孙康的处置消息被传开了。

  罢免刑部左侍郎的位置,继续保持神捕司司主的位置,同时罚俸三年,并且在五年之内不得升迁。

  这个处罚相对于孙策登基案件之中的四品以上的官吏,算是独一份。

  消息一处,自然震动朝野。

  最为震动的自然是锦衣卫,李儒知道了这一份圣旨是孙权亲自下了之后,虽气愤无比,却不得不压住脾气,甚至压住麾下人的杀意。

  他很清楚,既然孙权同样赦免了公孙康,就代表孙权要制衡锦衣卫的权力。

  这时候他如果和孙权对着干,后果是很可怕的。

  在朝廷之上,最了解孙权的人始终是这个老阴人,最冷静的自然也是他,在知道公孙康恢复神捕司司主的身份之后,他就亲自上门,和公孙康来了一出握手言和。

  当然这其中有多少真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但是不可不否认,这让很多人吧锦衣卫放在的受害者的角度上想,同情锦衣卫的人比忌惮的人要多了不少。

  这个消息传到孙权耳朵里面的时候,他只是笑了笑,说了一句:“李文优永远都是那么懂得做人的!”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