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闻老仆的话之后,他冷然一笑:“未必是好客人,也许还是不速之客!”

  最近朝廷什么事情,他不是不知道。

  只是他并不是很想要掺合。

  到了他的这个位置,过犹不及,他只要做好本分的工作,至于其他的,什么储君甄选,他还真的不用太伤心,陛下也不过只是过了而立之年,最少还能活二三十年,如果长寿一年,四五十年也能活的过去,储君根本不是很重要。

  只不过朝廷上下需要一颗安心丸,陛下也需要一个能让天下人允许他出征的理由。

  所以他很清楚,陛下同意选储君就等于意味着,他将要再一次发动西征罗马的战役了,这对他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啊。

  “老爷,是魏国公,他下午就来了,已经等了两个多时辰了!”

  “仓舒?”

  荀彧苦笑:“我就知道,他根本躲不开!”

  不要看曹魏系如今声势旺盛,隐隐约约已经凌驾在了江东系之上了,但是那只是一个假象而已,江东系在朝廷上的底蕴始终是曹魏系比不上的。

  大吴朝廷自江东而起,江东系根深蒂固,只是这些年江东系的力量被陛下的手段弄得四分五裂,无法形成能影响他权力的影响力。

  同样,曹魏系也到了这么一个关键,力量过于庞大,必然会遭到陛下的忌惮,只要陛下有了戒备,那么曹魏系距离分崩瓦裂也不远了。

  曹冲恐怕也看到这一点了,所以自从曹魏系鼎力支持他上位之后,他就开始淡出曹魏系的范畴之外。

  荀彧换下官袍,洗刷了一番之后,走进了一个偏厅之中:“仓舒,让你久等了,你来之前应该派人通知一下,我就早点回来好了!”

  “叔父统帅内阁,主天下之政务,岂能为了冲之私事,而忘公务!”

  曹冲站起来,对着荀彧毕恭毕敬的行礼:“况且今日冲贸贸然的上门,已经给叔父造成一定的影响了,这是冲的都不对!”

  “好了,这些话不用多说,我们之间还不需如此!”

  荀彧坐下来,摆摆手,让他也坐下来。

  曹冲顺着他的手势,也坐了下来。

  “叔父,冲此次上门,是有事请求!”曹冲聪慧,他很清楚在荀彧面前,越是遮遮掩掩,越是落得一个下乘,开门见山也许效果更好。

  “你想要请求的事情,我心中有数!”

  荀彧目光注视曹冲,问:“但是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可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

  “事有成功,自然又失败!”

  曹冲回答:“我,曹氏家族,魏国公府,都已经做好的准备!”

  “哎!”

  荀彧长叹一声:“你长大了,反而越来越像明公了,明公当年把曹魏交给你倒是一个明智之举!”

  “叔父,曹魏王朝早已经败了,我要做的是,让曹氏家族延绵下去!”

  “那你准备支持何人?”

  荀彧道:“孙晟吗?”

  “不!”

  曹冲摇头:“我支持的是孙栋!”

  “为什么?”

  “志同道合!”曹冲回答。

  “志同道合?”

  曹冲的这个回答让荀彧顿时有些失神,当年他和曹操也是志同道合,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辅助曹操,和曹家结下了这数十年来的缘分。

  “我可以帮你!”

  荀彧道:“但是这是最后一次了!”

  他抬头,目光看了看曹冲那张有些白皙的俊脸,颇有些无奈的说道:“你应该知道,功高盖主,当今陛下虽然开明,内心自信,从不忌惮任何人,有容人之心,只要是对朝廷有利,对天下有用,他都容得下,也不会为了一丝丝怀疑而行杀伐之事,但是他终究是一个皇帝,大吴八千万子民的君主,不要怀疑的他冷酷和杀伐,他有仁慈之心,也有王道杀伐之手段,曹魏系不能在这么下去了,我们也应该分道扬镳了!”

  “侄儿明白叔父的苦心!”

  曹冲点头,眸光之中闪着一丝丝晶莹的泪珠,拱手说道:“叔父已经为我曹家护航多年,也应该卸下这责任了,侄儿长大了,能担得责任了,能护得住家人了,如今时势,叔父的决定是最好的选择!”

  “你能明白,我也算是无憾了!”

  荀彧伸出手拍拍肩膀:“仓舒,你是一个聪明人,但是聪明人都会有一个缺点,自大,所以叔父最后赠你一句话,每天入睡之前,问问自己,是不是有些得意忘形了,三省其身,方能谨言慎行!”

  “侄儿铭记叔父教诲!”

  曹冲俯首而下,跪膝行礼,在堂前给荀彧叩响了三个响头。

  *************

  八月已至,那一场关于储君人选的朝廷议会也召开了。

  这一场会议持续了足足三天的时间。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是汇聚内阁和军机处的所有大臣意见,进行讨论筛选,得出最合适的人选。

  在这个一个阶段之中,孙翰和孙绍被淘汰。

  第二个阶段,朝廷议会十三议臣,投票决定储君之位的人选。

  这一次的投票孙权又玩了一个新花样,采取了一种不记名暗投的方式,朝廷议会十三席朝臣全部到齐,十三票最后的结果是七比六。

  储君为孙栋。

  孙栋一一票之差,击败了孙晟,入住东宫。

  当今天子的亲弟弟孙栋成为大吴储君。

  这一道圣旨很快就从椒房殿下达了,快马传播天下,不足十天,各大报纸,都开始的纷纷报道,上至大官,下至普通百姓,都知道了。

  整个结果其实还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之外的。

  毕竟孙晟是孙权的嫡长子,算是大吴皇朝名副其实的继承人,他理所当然的应该入住东宫了,可是他居然两次落选,与东宫无缘,让很多人诧异。

  但是事实如此,无人敢质疑朝廷议会的结果。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第二次西征的前奏 上

  凤仪殿。

  “夫君,这一次元宝他又输了!”内殿之中,蔡琰穿着青色宫袍,在细心的为孙权泡茶。

  “输了活该!”

  孙权四平八稳的端坐在茶座之前,抿了一口清茶,入口甘醇,口感很好,蔡琰的泡茶技术又有见长,果然是才女,才艺方面,不仅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连旁门技艺都钻研很深。

  “你是他父亲,就不能盼着他点好啊!”蔡琰给了他一个白眼,有些埋怨,但是也不是很在意,作为凤仪天下的皇后,她经历了太多,连龙策之乱的都抗过了,这点斗争她已经不放在眼中了。

  “他自己信错了人,能怪我吗?”

  孙权碧绿通透的眸光闪烁一抹深邃到看不透的光芒,喃喃的道:“这一次,我可是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那一票,投给了孙晟。

  他终究是一个父亲。

  向着的孩子,这是天性。

  但是孙晟最后还是输了。

  这在他的意料之外,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孙栋这孩子,比他想象之中还要出色,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出手,一击而中,日后孙晟恐怕更难把他拉下储君的位置了。

  ***********

  龙策五年,九月九日。

  重阳之日。

  孙权领文武百官,自长安城郊外,渭水河畔,祭天坛台之上,正式册封孙栋为储君,入住东宫,列为大吴第一顺位继承人,可旁听朝廷会议,自有出入内阁大殿和军机阁。

  这个消息很快就从长安城传出,不出数日,天下皆知,地方百姓皆然开始对此事议论纷纷。

  “南陵侯已经被册封为储君了!”

  “现在已经不是君侯的,是殿下,太子殿下!”

  “陛下不立嫡长子为太子,却立庶弟为太子,有违人伦,有违礼法,岂可为之也!”

  “进储君以定,天下该安心了!”

  “昔年孙绍为储君,却仍然为朝廷带来了龙策之乱,今陛下不立嫡子,立庶子为储君,亦不知道是朝廷之福,还是朝廷之祸!”

  “陛下此举,乃是仁政,天下是孙氏的天下,当初先皇立贤而不立长,方有今日大吴之鼎盛,进陛下效仿之,何以不对!”

  “南陵侯亦为孙氏宗亲,陛下亲弟,年少有为,位列孙氏骁楚,立为储君,当得天下民心!”

  “……”

  经此封禅之礼,孙栋在天下万民之中,算是正式列为大吴朝的储君,但是这个储君有人认同,也有人反对。

  有些饱读诗书的老儒生更是反应激烈,纷纷以民书上奏朝廷。

  当然也有不少睿智的人认为这个储君的选立虽有违前朝之别,但是对朝廷,对天下都是一件好事。

  在这争议之中,孙栋正式入住未央宫城东侧的东宫。

  ……

  时间进入十月金秋,天气开始变冷了。

  这一天,长安城依旧繁荣热闹,一轮金乌已经西沉下去,夕阳不见了,月兔浮上来了,夜色渐渐来临,在魏国公府邸之中,却是气氛有些萧冷。

  “为什么?”

  孙晟强行的闯入国公府的内殿,挺拔的身躯站立殿堂之中,目光有些复杂的看着一遍温酒,一遍读书的曹冲。

  “对不起!”

  曹冲屏退左右侍奉的下人,站了起来,长叹一声,有些羞愧的说道。

  当尘埃落定之后,他也清楚,他和孙晟之间必然也就是到了一个分道扬镳的地步,他在这一场争夺之中起到的作用是瞒不住孙晟了。

  孙晟早晚会知道,现在才领悟过来,已经是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了。

  “我曾似你为师,待你为友,可曾亏待你半分?”孙晟面容萧冷。

  “不曾!”曹冲坦然回答。

  “昔日你在宫廷之中投靠于我,曾言助我登上皇位,可有半点真心之意?”

  “从无!”

  “你何时投于他孙栋?”

  “在见到你之前,我已宣誓,愿意追随效忠于太子殿下,之后点点滴滴,皆为太子殿下铺路,把他送上储君之位,日后更会尽心尽力辅助他继承皇位!”

  曹冲回答的斩钉截铁。

  “原来如此!”

  孙晟自嘲而笑:“我父皇的那点本事倒是让他孙栋学的有模有样,居然在我身边埋暗子,手段比我可阴狠的多了,到底是是我孙晟比不上他孙栋啊!”

  “不是,殿下无论才能城府,皆为上等,不负陛下之睿智,当得天下之储君!”

  “那到底为什么你会选择他,而不选择我!”

  孙晟冷喝。

  曹冲沉思了半响,吐出了四个字:“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孙晟眸子之中浮现一抹炽热的冷意:“父皇曾说,所谓功名利禄,都比不上志向相同,这就是所谓的志同道合吗?”

  “是!”

  曹冲淡然的点头。

  “好!”

  孙晟怒极而笑,对着曹冲道:“我父皇自要一日还在皇位之上,我就还有机会,他孙栋不要以为入住东宫就可高枕无忧,孙盛元不也曾是太子吗,最后不也保不住储君的位置,我孙晟不会放弃了,你我之间,既为敌人,从此之后,恩断义绝!”

  他言毕之后,扬长而去。

  “有些关系,果然是注定了,不是朋友,就只能是敌人!”

  曹冲萧瑟的身躯站立在风中,目光看着孙晟的背影,嘴角微微扬起了一抹了苦涩的笑容。

  “仓舒!”

  一个虎背熊腰的身躯出现在曹冲身后。

  “三哥!”

  曹冲回过神,对着壮硕青年道:“你难得返回京城,我们今天晚上好好喝一杯!”

  “这恐怕不行!”

  曹彰经历了昔年的生死放逐之后,这些年性子被战场磨砺的稳重了很多,他沉声的说道:“我乃是作为司令特使回京面圣的,为陛下阐述边疆之事,明日还要入宫面圣,不可饮酒!”

  他已经从戴罪立功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吴将军。

  如今可是雪豹军团嫡系骑兵团的团长,太史慈手中最依仗的先锋大将。

  “三哥变了,性子再也不是当年的莽莽撞撞,稳重很多了!”曹冲闻言,舒心一笑,坐了下来。

  “人总是要长大的,当年为我一己之私,让这么多人罔死,最后还需要这么多人出力才捡回一条命,哪怕还有些不甘心,也消磨在战场上了!”

  曹彰的声音沉沉,有些萧瑟:“就这些年在战场上,看着身边无数的将士死去,哪还有什么吴人魏人之分,是当年的我太执着了而已!”

  战场能让一个人成长,曹彰在经历了罗马战役的惨烈之后,早已经放弃了那点执念。

  “雪豹军团一直驻守在拜占庭城邦,和罗马军驻扎的塞维鲁要塞对持海峡,这几年倒是相安无事,但是太史慈司令这时候让你返回京城,是不是边疆有变?”

  曹冲突然问道。

  “边疆倒是没有什么战事爆发,可是从去年开始,军中就是一个备战的状态!”

  曹彰道:“军中很多将士都有感,可能战事要爆发了!”

  “这倒是很有可能!”

  曹冲考虑了一下,一双眸子眯起来:“不过如果和陛下立储君的事情联系起来,那就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

  “陛下如今正值壮年,其实储君位置,拖延个十年八年,也不是不行的,他向来对立储君并没有太在意,这时候同意宗人府的奏请,多半是因为一件事情!”

  曹冲在细细的揣摩孙权的心态:“他要再次亲征罗马!”

  “亲征?”

  曹彰闻言,瞳孔微微收缩。

  *********************************

  十月八日,椒房殿。

  孙权早上来和美丽温婉的蔡皇后来了一次晨练,意气风格,精神奕奕,处理奏书起来了也是如有神助,刷刷刷的几笔,很快就把内阁送上来的奏书给处理好了。

  “陛下,西方战区送上来了奏报!”

  庞统走进来。

  “不列颠战场?”孙权微微眯眼。

  “是印第安州!”

  “又有叛乱吗?”孙权看了看,眸光有些阴沉:“之前贺齐杀了这么狠,居然还杀不服他们,这些土著还真的斗志顽强啊!”

  美洲大陆还是有些土著的,对大吴统治不满的还是不少人,这些年陆陆续续都有写叛乱,袭击大吴新城镇的也有不少,还当值的之前的不列颠战役吴军失利。

  “陛下,不是他们斗志顽强,是他们找到了靠山!”

  “嘿!”

  孙权冷笑:“在这天下,能和我大吴作对的,也就罗马帝国了,看来他们是联系上了!”

  “不能小看罗马人的触角,他们的还是把触手深入了印第安州!”

  “贺齐准备怎么办?”

  “贺齐准备来一次大清扫,为和罗马帝国大战之前做好准备!”庞统道:“这一次恐怕要大开杀戒了!”


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第二次西征的前奏 下(两更合一)

  “贺齐要开始战前的大清扫?”孙权闻言,微微眯起眼睛,沉声问道:“这倒是一件好事,只有无后顾之忧,才能全心全意的备战罗马,他这一次准备清扫的是印第安州还是的美州?”

  印第安州就是日后的南美。

  美州就是日后的北美。

  这一块大陆被大吴朝廷划分为两个州域,之前没有发觉,但是自从大吴开始在上面修建城镇,迁徒人口的时候,就有开始惊动了本地土著。

  这一块大陆上的土著其实可不少,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