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年不打,明年也差不多开战了,吴国上下,如今都在为这一战做准备,孙权真的不太像在这个时候,和孙策闹起来。

  “可以啊,不过豫章太守的位置,某要了!”孙策听到孙权这一局,面容笑了出来,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

  “这些天你搞这么多,不就是想要这个位置吗?”

  孙权闻言,冷冷一笑。

  豫章前太守如今被孙坚召唤了返回朝堂,这个犹如香饽饽般的位置,江侯府自然不会放过,但是他们也知道,胜势不打,毕竟幽州刺史的位置刚刚让他们拿下,朝堂也要平衡一下。

  不过孙策可不会这么防守,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就压着孙权,穷追猛打。

  “你难道不想要吗?”孙策冷笑,多一个分力量,对他们以后争夺太子之位,就多一份胜算。

  “对,我也想要!”

  孙权坦然的点头,道。

  “那就各凭本事吧!”

  “既然你我都不愿意防守,我们就换一个方式斗一场,如何?”

  “什么方式?”孙策问道。

  “蹴鞠!”孙权双眸绽放出一抹灵光,道。

  “蹴鞠?”孙策闻言,眉头皱起。

  这是从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一项运动,两汉时期,一直是军中比较风盛的活动,用来提升将士们的军阵协调力。

  “蹴鞠,这是一个不错的运动,一个月之后,某会安排人在金陵城组建一次全国的蹴鞠大赛!”

  孙权淡淡的道:“而且某会亲自组建一支队伍上场,你也可以亲自组建一支队伍上场,成王败寇,谁输了比赛,谁就放弃对豫章太守的争夺,这是最不伤及和气的方法!”

  “好!”

  孙策闻言,沉吟半响,爽快的点了点头,他也不想和东侯府斗一个你死我活。未完待续

  提供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高速首发三国之仲谋天下,本章节是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长


  东侯府。

  自从钟山的郊游回来之后,孙权再一次把自己投身在无穷无尽的文案之中,看着一份份从各方呈报上来的消息,虽然有些烦躁,但是也无可奈何。

  这些消息,看起来繁杂,但是其中串联起来的话,就能让他清晰的了解如今吴国的形势,天下的形势。

  位高,权重,责任也大,他现在的一个决定,都能让无数人生或者死,所以必须要做到最谨慎。

  “孝直!”

  雅致的书房之中,一大一小两案桌对应,孙权坐在大案桌的太师椅之上,打拿起一份文书,对着旁边的法正,问道:“这一份消息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上午!”

  法正目光看了一眼,直接的回答:“这是应该是骠骑大将军派人从逍遥津送来消息,让汝亲启,某家还没有看,不过其中可能是九江战况!”

  “九江如今还在对持之中吗?”

  孙权拆开的文书火漆封印,打开来一看,目光有些低沉,道:“又打了一仗无用功的战役,张辽还真的不容小觑啊,这让都打不死他!”

  在去年,他已经通过了孙坚圣旨,把太尉府的陈宫送去了逍遥津前线,帮助赵云一臂之力,他本来以为可以一举击溃张辽的。

  可是这一场战役打到现在,依旧没有任何的进步,合肥和寿春的对持始终是僵持着,战线从左边拉到右侧,双方都有胜有败。

  “不仅仅是张辽!”

  法正把卷宗接过来,摇摇头,然后对比了之前发回来的消息,轻声的道:“仅凭一个张辽,自然挡不住骠骑大将军和陈宫军师的攻击。魏国在得知陈宫赶赴合肥之后。也派了一人前去协助张辽,方能形成僵局!”

  “谁?”

  “郭嘉!”

  法正目光猛然一亮,道:“此人可算是的魏国排名前三甲的顶级军略谋士,因为他协助了张辽,所以如今魏国和我们吴国在九江的局势,还是在僵持!”

  东侯府和锦衣卫算是比较亲近,所以法正才进入东侯府不过半年的时间。就已经通过锦衣卫,了解的天下各诸侯国之中的重要人物的讯息。

  这些人的记录,在锦衣卫的档案室里面。应有尽有。

  “在今年的二月份的时候,骠骑大将军发动了对寿春城的突袭之战。拉开着九江决战!”法正对着孙权,详细的禀报了之前的消息,道:“张辽在先前是落于下风,可是后来突然出奇兵,奇袭合肥,

  i迫赵将军率兵回援!”

  “有这一战的详细过程吗?”孙权猛然一惊,问道。

  最近他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儿子身上。显得有些太懒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后知后觉。

  “有!”

  法正是一个很负责的东侯府大管家。事事巨细无遗,他从书房几个书架之上抽出一份档案,道:“这是我一直放在这里让你过目的,不过整整半个月了,你好像都没有看一眼!”

  “呵呵!”

  孙权闻言,讪讪一笑,他的确是懒了一点点,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法正过目的过的文案,都会堆在书房的书架之上,让他亲自过目一次,比较重要的事情,法正亲自表明,不过孙权一般情况之下,只看那些必须要看的,其他的就让法正自己去解决。

  “这一战,没输,也没赢!”

  孙权摊开的卷宗,仔细的看了以这一战前后的记录过程,淡淡的道:“还是打了一个两败俱伤!”

  “君侯,某能说点意见吗?”

  法正突然道。

  “说!”

  “在九江郡之上,我们吴国已经耗费了我们太多的人力物力,赵将军连续打了几年,都没有一个结果,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拿下寿春啊?”

  法正眯着眼睛,疑惑的问道。

  穷则变,变则通,不一定要在九江这一颗歪脖子树木之上吊死的啊!

  “汝其实是想问,在九江打下去,明明是一直没有结果,为什么我们还要打下去,是吗?”孙权并不奇怪法正的问题,微笑的道。

  “嗯!”

  法正点点头,九江的战役,一直以来都打的不亦乐乎,数万兵马,两军对持,三日一小大打,五日一大打,从来没有消停过,也是如今伤亡最大的一处兵营。

  相对来说你,有些不合乎吴国的利益了。

  “孝直!”

  孙权目光突然很严谨的看着他,轻声的道:“这段时间你为东侯府处理的事情,无论是经验,手段,都很好,但是在眼光方面就缺乏了一点远见,我知道,这和汝以前的经历有关,但是从现在开始,你的大局观要放的开阔一点!”

  法正这个人,才能是有的,知识是有了,谋略也是有了,甚至连处理事情的经验也是显得老道,但是就是缺乏了一点大局观。

  看整个天下的问题,有些的拘谨在一城一地的成败之上,这是的不行的,对他日后的发展肯定会有问题。

  当然,这不是他的错。

  以前的法正,在蜀国不得其用,还被刘厌恶,做了只是一些小文吏做的事情,连一介县令都没有做过。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连俯视全城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把自己的眼眸俯视在整个天下之大。

  少了一点大局观,说的过去。

  这不是不可以培养的。

  一个人的大局观和自身的阅历息息相关,没有几个人能一蹴而就,也没有几个人能好像历史上的诸葛孔明一样,窝在一个小茅屋,就能俯视整个天下。

  “大局观?”

  法正闻言,心中微微一突,脑海之中一道灵光划过,暮然一醒过来,浑身一颤,半响才抬起头,目光看着孙权。咬咬牙。道:“君侯的意思是让某家的眼光不要执着在九江的战役之上!”

  “哈哈,果然是聪明人,一点即通!”

  孙权点点头,站起起来,背负双手,轻声的解析,道:“九江的这一场战役看起来是的张辽和赵云的较量。但是实际上这是关乎吴国和魏国zhijian的较量!”

  “原来如此,某明白了!”

  法正一下子通透了,双眸绽放出一抹锐利的光芒。道:“这一战打来打去,始终没有一个结果。那是因为无论是我们吴国,还是魏国,都是在较量,而不是在决战,决战有输赢,而较量却可以平手,而平手的意思。就是魏国麾下的兵马战斗力不在我们之下!”

  “聪明!”

  孙权点点头:“如果在九江战场上魏国败了。那么吴国朝堂之上就会直接发动对魏国的决战,如果是我们败了。魏国同样会这么做!”

  吴国和魏国都把对方视为最大的敌人,如果大家都这么高这么大,自然不愿意两败俱伤,可以收拾了身边诸侯国,再来决战。

  但是如果他们发现有一方的实力虚弱了,他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率xing扫平对方。

  “君侯,某受教了!”

  法正深呼吸了一口气,他对孙权可谓是心悦诚服,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道:“以前的孝直,自持几分小聪明,原来一直在坐井观天,日后孝直定然不会再犯此类错误!”

  进入东侯府之后,接触吴国,从吴国的方向看整个天下,他才知道,以前的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只是一小部分,没有接触天下的核心,终究是的无法去想象其中的庞大。

  孙权对法正的态度很满意,不怕你不懂,就怕你太高傲,不愿意去接受,聪明人有一个通病,就是太自负了。

  “这一战落幕了,双方都在舔伤口,九江有一点时间的平静,陈宫要回来了!”

  孙权突然想到了一件事,目光微微一亮,道:“赵云也要回来一段时间,过几天,你亲自去骠骑将军府,说某有事情和他商议!”

  “诺!”

  法正点点头。

  “这关中之战,在二月就已经落幕了,郭汜被灭?韩遂也败了?”孙权坐下来,继续审阅这些年积累下来的文案,突然看到一份从锦衣卫送来的消息。

  “嗯!”

  法正点点头,这一份文案他看过,他直接的道:“凉国兵锋越来越强大了,郭汜被马超在两军之前斩杀,而平阳国也被凉国和金国瓜分,同时,在河东,韩遂也败给了马腾,若不是张白骑突然起兵增援,韩遂也会被马腾斩杀!”

  “司马懿这个人可真了不起!”

  孙权的心中不得不感叹一下,司马懿不过出山不过数年,一路畅行无阻,已经坐上的凉国丞相的位置,的确让他重视起来。

  卧龙,凤雏,冢虎,这三个都是顶级的谋士,而且出山的时间相差无几,而如今就算这头冢虎的名声最凶猛了。

  这一头冢虎,果真不可小觑。

  凉国马家父子,勇武不下当年权倾天下的西凉枭雄董卓,但是身边的谋士就差一点,所以一直难成气候,如今得司马懿相助,一飞冲天。

  一旦凉国拿下了金国,那么凉国将会成为的西部霸主,直接威胁魏国和晋国存在的霸主级别诸侯国,毕竟西凉铁骑,可是一股很凶猛的骑兵。

  “凉国能有这样凶猛的兵锋,一个是马家父子的勇武,一个则是魏国在其中推波助澜!”法正从书架之上,翻出了几分锦衣卫送来的消息,道:“如果不是魏国的支援,他们根本没有这么丰富的粮草,支持这一战!”

  “司马懿从头到尾为了都不是马家父子吧?”

  孙权冷笑了一声:“魏国想要利用凉国,拿下关中西凉,然后他只要拿下马家父子,就可以完成借鸡生蛋的计谋!”

  “借鸡生蛋?”

  法正闻言,笑了笑,道:“君侯这一个词用的好,马家父子若是知道,自己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会不会气的吐血啊!”

  “马腾这个人还算有些理智,信任司马懿的同时,也在防着他,但是马超!”孙权摇摇头:“此人太年轻,也太莽撞了,他终究是被司马懿控制着走,很正常的事情!”

  “司马懿的底细,其实锦衣卫一直在查!”

  法正低声的道:“虽然我们上下都怀疑他是魏国曹cao的人,但是始终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他投靠的是曹cao,而不是马腾!”

  “李都督怎么说?”孙权想了想,问道。

  “李都督如今已经半年没有返回吴国了,踪迹不明!”

  法正想了想,道:“不过从锦衣卫的传言,他从离开晋国之后,好像去了关中,应该就是在调查这个一件事情,只要抓住司马懿的把柄,就能让马家父子对曹cao离心离德!”

  “没有这容易!”

  孙权眯着眼,摇摇头,冷冷一笑,道:“如果你是马腾,一个帮助你们一统关中西凉的心腹谋士,你会选择怀疑他的目的吗?”

  “不会!”

  法正闻言,想了想,半响之后,才摇摇头。

  信任这个东西很负责的,该相信的时候,不一定会相信,不该相信的时候,也许就会选择无条件的信任。

  司马懿如今帮助马腾让凉国吞并东西,国力蒸蒸日上,马腾就算是一个再多疑的人,只要不傻,自然不会选择怀疑他。

  “关中大地,收拾一下,就是富饶之地,西凉虽然荒芜,但是可以出战马,出精兵,如果关中西凉都被魏国拿下了,那么曹cao就是第一霸主了!”

  “我们绝对不能让曹cao这么顺利的就拿下!”

  孙权眯着眼,想了想,然后立刻摊开了案桌上的宣纸,提起毛笔,直接书信一份。

  其实能不能毁掉曹cao的计划不重要,重要的无论如何,都要给曹cao添一添乱子。

  “君侯是想要从马超入手?”

  法正走上信上的字,道。

  “这是最好的方法!”

  “马超会上当吗?”

  “不一定!”

  孙权一边写一边道:“但是很有可能,毕竟如今马腾虽然很器重他,但是他毕竟有羌人的血统,始终不是马腾的第一继承人,可以挑拨一下!”

  孙权迅速的把书信以火漆封印好,递给了法正,道:“马上的送去锦衣卫,锦衣卫有渠道能直接送到李涅的手中!”

  “诺!”

  法正点点头。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八章 战争之感言,孙权老师 上


  战国四年,三月,底

  北地。

  晋国和魏国的边疆,从官渡延伸出来,向来平稳,并无争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突生变故,在白马城的地域之上,驻扎了两国兵马,突然之间就打了起来。

  这了的兵马加起来也是三五千人,突如其来的交锋,打了很激烈,而且延伸到的两国的边疆驻兵大营。

  晋国大将颜良率兵增援白马城,一日便至,同时魏国大将夏侯渊也率军北上,两国兵马,将近三万将士,萦绕着白马城,打了一天一夜。

  这一战,各自伤亡都很惨重,留下了上万具尸首,双方才各自后退二十里,对持了起来。

  就当天下人以为魏国和晋国要打起来的时候,情况突然又变了,这一战来的快,也去的快,双方并没有增兵的意思。

  无论曹操还是袁绍,在白马城的一战之后,仿佛都压制着自己的兵马,不让兵马躁动,不然事态继续的蔓延下去。

  三日之后,两国使者在白马城之中议和,签订的议和的条约,以白马城为界限,两国兵马皆然不得在白马城驻守。

  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