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既然改变不了,某也只有参合进去!”张昭神色有些的落寞,最后的幽幽的叹了一口气,目光看着周瑜,道:“周公瑾,九卿方面,某会替你扛着他们的压力,至于其他的,就看你自己的了,希望你能成功,也希望变法给吴国带来的是万世基业,而不是千仓百孔,某更加希望,你周瑜将来被后人记载的是,千古名臣,而不是千古罪人!”

  “哈哈,是名臣,还是罪人,某不在乎!”

  周瑜挺拔的身躯昂然站立,激昂的声音朗朗上口:“做人,首先是不负自己,某与孙伯符乃是兄弟之谊,但是对某来说,孙仲谋将会是吴国的不世天骄,某不想负了自己,前方路就算凶险,某敢闯,某绝对碌碌无为一生,白头活在这人间!”

  ————————————————————————————

  金陵城之中酝酿着变法的风暴,但是在吴国北方,北疆的战役,已经打到的最激烈的时刻。

  辽东,蓟城,上谷,北疆三方战场,同时面对高句丽,乌丸人,鲜卑人,吴军已经扛过的最虚弱的时刻,黄忠和贺齐的到来,让这一仗进入的即将决战的前奏。

  在蓟城,数万乌丸铁骑,即将的兵临蓟城之下,蓟城方圆百里城镇和村庄,几乎都被诸葛瑾和孙河撤入了城中。

  坚壁清野,这是李涅为蓟城攻防战走的第一步棋。

  粮食是古今往来游牧民族的一个大缺点,杀入蓟城,却有粮食的缺口,这些游牧骑兵战斗力会大大的减弱。

  城中。

  潘凤一身戎装,屹立城头,手握大斧,煞气侧露,他目光远眺,瞳孔散发着一抹灼热而凛然的战意。

  他投靠吴国多年,深得孙坚的信任,身在高位,贵为吴国的军方第一人,但是其实亲自上阵的机会,他和孙坚是差不多的。

  他长年不是练兵就是调度大将,稳坐高堂,远程指挥。

  如今难得又一次机会亲自上阵,作为一个超级武将,他手中的大斧都伴随他的心情开始激动了起来了。

  这一战,蓟城以身为诱因,借此一击打垮整个乌丸部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仅凭城中留下的一万精兵,加上一万训练不足一个月的青壮,他必须要守住蓟城。

  “大将军,斥候来报,明日清晨,乌丸骑兵的先锋军将会抵挡蓟城之下!”

  一个斥候校尉走上城头,禀报的道:“先头的旗号是阎!”

  “阎?”潘凤冷笑:“是阎柔吧!”

  草原游牧的民族,无论是乌丸人,还是鲜卑人,或者匈奴人,都是上马骑兵,下面步卒,精锐无比,野战无敌。

  但是他们不擅长攻城。

  如果仅仅是乌丸人攻城,潘凤还真的是高枕无忧,但是如果有阎柔这厮在其中协调,蓟城肯定有危险。

  “黄忠将军何在?”潘凤想了想,问道。

  “已经顺利北上,自上谷和渔阳的交界口,避开的乌丸和鲜卑的骑兵时候,进入了大草原!”斥候低声的道。

  “很好!”潘凤目光明亮,一抹决绝的战意划过眼眸,朗声的道:“传某命令,今夜某要出击,连夜袭营阎柔部,在乌丸骑兵到来之前,灭了他!”

  “诺!”

  斥候闻言,连忙点点头,下去传递命令。

第六百三十四章 北疆血战之突袭


  幽州,上谷郡

  上谷郡始建于战国燕昭王二十九年,下辖八城,乃是幽州一个大郡,北临大草原。

  这里古今往来就是草原游牧民族鲜卑和匈奴人南下的必经之路。

  居肃城。

  轲比能麾下的鲜卑骑兵连同的城中的吴国东军将士,在方圆几十里的地域,布置了一片的犬牙交错的战场。

  一触即发的战斗,让这一座城池气氛有些低沉。

  吴国东军统领大将祖茂,站在城头,一身严谨的铠甲,一手搭在腰间的配剑手柄上,一手扶着垛口城石,双眸凝视着城外的敌营,眼眸深处之处有一抹冷冽的战意。

  东军之前是御林军,御林军是孙坚嫡系,也是宿卫的兵马,精锐的确是精锐,自当年身经百战的猛虎大营蜕变而来。

  但是自从任命为御林军之外,宿卫王城,除了荆州一战之外,鲜少上战场。

  如今这一战,十分难得,整个东军的儿郎都兴奋无比,士气膨胀。

  “祖将军,这一战打到这里,差不多了,大将军有令,上谷这里是不能打了!”诸葛瑾一袭灰色长袍,站在他身边低声的道:“我们要和轲比能谈一谈,兵不刃血的让他退出幽州!”

  “为什么不能打?”祖茂闻言,面色冷然。

  他回头看了一眼诸葛瑾,冷冷的道:“某家有绝对的信心,只要拖上两个月,某就能把轲比能还有这数万的鲜卑骑兵,全数的留在幽州,直接打掉鲜卑的一支旗帜!”

  “祖将军,鲜卑是草原大族。你打掉轲比能,还有步跟度,我们一口气吞不了大胖子!”

  诸葛瑾闻言,却摇摇头,低声的劝说,道:“如今我们的吴国前后经历数次大战。国库空虚,四面需要兵马镇守,调遣返回北疆的兵马不多,我们支持不下去,所以也无法将他们一网打尽。

  事到如今,我们只能打一个目标,放过一个目标,如今我们的目标是,把最大的危害乌丸部落连根拔起。再把辽东的天敌高句丽人一击打垮,至于鲜卑人,我们可以放一放!”

  “某不甘心!”

  祖茂闻言,虽然心中明白这个到底,但是却不太愿意认同,他面容冷然,双手握紧拳头,咬着牙。道:“连日大战,我们东军的儿郎。以步卒对抗鲜卑骑兵,从一开始的突击代郡,然后边打边退,打到长城,再一步步的把他们引到这居肃城,我们东军付出了无数儿郎性命。眼看就要收割成果,如今却要安然的送他们离开幽州,某真的不甘心!”

  “祖将军,吴国的大局为重!”

  诸葛瑾又何尝甘心,被鲜卑骑兵肆虐而过。上谷,代郡,都民不聊生,想要恢复昔日的繁荣,最少要数年的时间,但是他心中很清楚,吴国如今的确吞不下鲜卑和乌丸的联兵。

  无论是鲜卑首领轲比能还是乌丸单于蹋顿,他们都是草原上一等一的枭雄,不过鲜卑部落的主要活动地域还是在河套平原,上谷代郡以西的地带。

  这一次入侵幽州,估计也是受了某些人的诱惑,不过是想要来占点便宜而已,如今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只要吓唬一下,他们退兵的可能性很大。

  而乌丸部落却长年在幽州的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地区活动,所以对吴国来说,蹋顿才是最大的麻烦。

  “就算某家愿意,他轲比能愿意离开幽州吗?”

  祖茂深呼吸了一口,平静下来,冷冷的问道:“不是某要打,他如今在城外已经都拉开的阵营,难道我们还能不接招吗?”

  “祖将军,汝放心,他一定会自愿退兵,轲比能作为鲜卑的一支大旗,不是一个冲动的人,如今的情势由不得他不愿意退兵!”

  诸葛瑾闻言,背负双手,目光迸射出一抹冷冽的寒芒,傲然的道:“锦衣卫的消息,因为东军北上,连番大战之下,轲比能在幽州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反而让鲜卑战死伤亡惨重,而且粮食也开始渐渐支持不住。”

  游牧民族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能以战养战,他们根本就没有贮备粮食,打起仗来,只要的没有搜刮到一定分量的粮食,他们只能退兵。

  东军北上,大大的破坏的轲比能的战略意图,被祖茂一步步的引着东来,根本搜刮不到养活大军的粮食。

  诸葛瑾补充的道:“轲比能在鲜卑也不是一支独大的,他麾下的几大鲜卑部落首领也不齐心,能臣氏可窥视了他的位置很久,他若是不想军心溃烂,就必须退兵,而某的前来,就是让他在最短的时间退兵幽州,解放数万东军的战斗力,东下蓟城,拿下整个乌丸部落,不给蹋顿一丝一毫翻身的机会!”

  虽然蓟城一战,他们已经心有成竹,但是如果多了东军几万将士的战斗力协助,那么就稳操胜券了。

  所以,就算他们不愿意,也只能放过鲜卑骑兵。

  ——————————————————————————————————————

  夜色沉沉,星月无光。

  牙山。

  这是渔阳郡南下蓟城,官道上的一个关隘,位于蓟城东北三十里外的一座山峰,山坡相连,陡峭入尖牙。

  而在山脚处,有三座大营形成三角防护的犄角。

  中间的大营是一面阎字大旗,左边的大营有一面王字大旗,右边的则是‘鲜于’大旗。

  阎柔,王门,和鲜于辅。

  三面战旗,代表着幽州过去的两大霸主,刘虞和公孙瓒,鲜于辅和阎柔都是刘虞的部下,而王门是公孙瓒的部下。

  三更时分,寂静无声。

  哒哒哒!!!!

  安静的营门之外,突如其来的马蹄声震动大地,马啸长空,硬生生的撕裂了这一幕的夜色的平静。

  “某家吴国潘凤,谁于某一战!”

  大汉潘凤一马当先,手中巨斧高高的举起,斧光如虹,一斧破开辕门,长驱直入,凶猛如虎。

  “杀!”

  吴国骑兵,士气膨胀,五千骑兵,千人为一部,以尖锐的军阵,宛如潮水般冲了进来,在一瞬间覆盖了三座形成犄角的敌军大营。

  “空的!”

  可惜,吴军的突袭,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当他们冲入营寨的时候,三方营寨,空空如也。

  潘凤看着中营空荡荡的营寨,心中一突,有些不安起来了。

  这一战,他选择出城突袭,不过是想要打对方一个抽手不及,好为日后的蓟城之战减一下压力。

  斥候来报,阎柔兵马不过八千,他以五千骑兵突袭,足以击溃他们。

  “大将军,东面的营寨是空的!”

  “大将军,西面的营寨也是空的!”

  这时候,左右几个领兵校尉会率兵汇合中营,他们的汇报,让潘凤面色剧变,铁青阴沉,他愤怒之下,手中大斧一挥,直接砍下了中间飘扬的战旗。

  他勒住马缰,面色不慌,冷冷的道:“上当了,我们撤!”

  “杀!”

  “杀!”

  “杀!”

  然而,这时候,突然之间,黑乎乎的四周,火光大亮,在的营寨的前方,半山坡山坡上的,猛然冒出了来一支乌丸骑兵。

  这一支骑兵最少有八千将士左右,他们自上而下,从山坡上猛然的冲击下来,对着潘凤的骑兵冲锋起来的,气势凶猛无敌。

  “儿郎们,杀,杀尽吴国狗贼!”

  而乌丸骑兵后面还有七八千的步卒,领兵的正是阎柔,他骑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冷漠的看着山脚下的吴军。

  在幽州,相比昔日的公孙瓒,他更恨的是吴国,当年若非吴国在辽东的兵马插了一手,潞河大战,他不会败给公孙瓒。

  最后也不至于流亡大草原,苟且偷生,想他阎柔一个堂堂的乌丸校尉,若是在汉朝,这可是掌管这个乌丸部落的职位。

  可如今,他仿佛如同丧家之犬,只能成为了蛮外乌丸首领蹋顿的一个可有可无的手下。

  这一切,都是拜吴国所赐。

第六百三十五章 北疆血战之程昱的算计


  “该死,我们大意了,有埋伏了!”火光映照之下,潘凤看着这一幕,沉稳的面容也不由自主的惊变,他使劲的勒住自己的马缰,连忙对着将士大喝:“儿郎们,后军变前军,立刻退出牙山,快撤,快!”

  草原游牧民族的骑兵,绝对骑兵之中的精锐,在吴国,除了霸王铁骑,白马义从,黑甲精骑,这些少数的超级骑兵精锐之外,没有任何骑兵能草原游牧民族媲美

  以如今的地理位置,加上的他们的冲锋力度,能够直接击溃自己的骑兵,要是被撞一个正着,自己的五千骑兵肯定就被直接被打散围杀。

  “乌丸单于麾下,乌延在此,兀那个厮,纳命来!”

  一个挥动着大锤的乌丸大将,冲击了下来,直接对上潘凤。

  “滚!”潘凤急于脱身,猛然大怒,手中的大斧直接挥了上来,冷冽的虎刃拉出一道银色长虹,破开黑暗的冷风。

  嘭!

  斧与锤的碰撞,两人两马,各自后退数步,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两人的面容一下子凝重了起来。

  “好,好,不愧为吴国大将军,我们再来!”乌延两眸发光,手握大锤,再一次的冲上来。

  “儿郎们,撤!”

  潘凤咬着牙,面对战意勃然的乌延,他选择了后退一步,退出了这一个战圈。

  他不是怕他,只是这个时候,不能恋战。

  他如今只有五千的骑兵,要是给这个将近上万的乌丸骑兵和后面还有上万的步卒给完全缠上了,他的麻烦就大了。

  不管如何,必须要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儿郎们,冲出去!”吴国骑兵虽然在单兵之上不如草原骑兵。但是他们战场的反应能力很快,而且团结,娴熟骑兵军阵搭配,弥补了他们战斗力不足缺点,迅速的冲破了辕门。

  “想逃,既然来了。就给我全部留下,乌丸的儿郎们,追上去,一个也不放过!”

  乌延兴奋无比,迅速的策动胯下战马,挥动手中重锤,冷声长喝,一马当下,死死的追杀潘凤的身后。

  “大人。我们追不追?”

  骑兵的厮杀,阎柔麾下的这些步卒一时三刻之间,根本插不上手,鲜于辅低声的问道。

  “不用,立刻传令下去,让儿郎们收拾战场,就等扎营,等到乌延大人得胜归来!”阎柔摆摆手。制止了自己麾下将士对吴国骑兵的追杀。

  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

  而且。让他们打,自己干嘛要参合进去,自取伤亡啊,他投靠蹋顿不过是无奈之举,又不是给他卖命。

  一刻钟之后,阎柔整合了大营之后。带着几个亲兵,来到了山腰处了一个偏营。

  “程大人,果然不出汝所料,潘凤来偷营了!”

  阎柔揭开门帘,走进来。跪坐而下,很恭敬的对着盘坐营中的中年儒生禀报的道:“吴国大将军,此獠凶猛无比,幸好我们提前一步请来了蹋顿的猛将乌延,和八千铁骑,不然今夜若是让他偷袭个正着,我们就麻烦大了!”

  “哼,潘无双,吴国上将军,也不过尔尔也!”

  中年儒生闻言,目露冷芒,嘴角勾勒起一丝的冷然的讽刺。

  他就是算好了潘凤已经会来袭营门,才让阎柔掩护将近上万的骑兵,伏击他一把,可惜没有拿到一个好成果,还是让他逃出去了。

  “程大人,那我们接下来,如何是好?”阎柔问道。

  “坐山观虎斗!”

  中年儒生面容平静,目露微眯,淡淡一笑,道:“蹋顿雄心勃勃,他之所以愿意出兵,可不是掠夺,而是想要趁这吴国虚弱,得到幽州,为乌丸部落打出一片天空,但是吴国又岂会这么好对付,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你就有机会去趁机杀起,刘虞大人昔日在幽州,名声斐然,相必然能一呼百应!”

  中年儒生正是程昱,他要的不仅仅是拖住吴国的时间,他还要在幽州为魏国埋下埋下一颗钉子。

  阎柔,就是他的选择。

  “程大人,若是几年前,刘虞大人的声望,还算能为我们打通不少的的路!”阎柔闻言,面容苦笑,摇摇头,道:“现在,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