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7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能明白这一点,是好事!”

  郭嘉露出一抹满意的目光,他也站立了起来,走到巨型沙盘的旁边,说道:“如今这个消息肯定是压不住太久,我们想要破局,就要先下手为强!”

  “太尉的意思是,我们立刻动手?”

  曹昂眼眸划过一抹精芒,他们已经一退再退,无路可退,豫州这一战,关乎整个关东局势,他们必须要赢。

  “对!”

  郭嘉点头,他拿起一根指挥棒,指着沙盘上的几处地形:“这个月连续五六天的大雨,依旧为我们做好的准备,我们不能再退下去了,是时候出击了,太子殿下,这一战还需你亲自领兵,这是我们最后的战场,上蔡!”

  “那平舆和汝阴呢?”

  “放弃!”

  郭嘉毫不犹豫的说道:“你立刻让人去传军令,让夏侯惇和张郃,率领部曲,主动出击,狠狠的打上两战之后,撤退,引诱吴军,进入上蔡东南八十里之外的下白河。”

  “吴军会不会怀疑?”曹昂道。

  “他们一定会!”

  郭嘉嘴角扬起了一抹冷笑:“但是怀疑归怀疑,他们不会放弃进攻,占据豫州是他们的战略目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一定会进攻,能拿下的地方,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所以他们一定会追击!”

  “那南面呢?”曹昂目光看着沙盘的南面。

  自从吕布从汝阴杀出,一路势如破竹,汝南之地被他们占据了三分之一,如今已经逼近了上蔡,一旦他们杀入上蔡,能拿下魏军大本营。

  这方面很危险。

  “李典善守,虽然不如吕布,但是我相信他们能守住一个月左右,足够我们解决吴军主力,要是拿下东面主力,南面的吕布就会成为关门打狗的那一条狗!”

  郭嘉一脸萧杀的说道。

  “太尉大人,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在他们两个商量着如今开战的时候,外面已经炸锅了,六七个大将匆忙之间的传进来。

  “有何事情,如此慌张?”

  郭嘉心中一突。连忙问道。

  “太尉大人,外面的将士之中,突然起了一则流言,陛下已经驾崩。如今将士们惶惶不安!”一个魏将站出来,拱手禀报。

  “荒谬,陛下好好的在都城,怎么就成了驾崩了呢?”曹昂眼眸瞪大:“谁在造言惑众,本宫斩了他!”

  “流言?”

  郭嘉嘴角扬起一抹冷笑:“他们的动作真快。太子殿下,既然如此,就有劳你出去安抚一下军心了!”

  “太尉大人,我当如何安抚军心!”曹昂问道。

  “你去告诉他们,这只是吴军的攻心之计,陛下并无无碍,而且陛下将会在半个月之后,亲临汝南,督战和鼓舞士气!”郭嘉一字一言的说道。

  “这样可以吗?”

  曹昂闻言,心中一动。连忙靠上来,在郭嘉耳边细声的说道:“陛下肯定不能赶赴汝南,你这是欺骗将士,一旦半个月之后,被拆穿,恐怕就不是军心动荡,是哗变的可能不是没有!”

  “我们只要能拖住半个月时间!“

  郭嘉平静的说道:“这一战,胜利就是我们的,正好利用这个消息,鼓舞士气。一鼓作气,打赢这一仗!”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抚将士之心!”

  曹昂目光看着郭嘉脸庞的破釜沉舟之势,顿时明白。这一仗的凶相,只许胜利,不许失败。

  他带着将士,走出大帐,去安抚军心。

  空荡荡的大营帐之中,郭嘉笔直的身躯挺拔在沙盘旁边。一双眼眸闪烁这冷冽而锋锐的光芒,死死的盯着沙盘地形:“不成功,便成仁,天佑我大魏,此战必胜!”

  ——————————————————————

  冀州。

  邺城。

  一大清早,曹丕走进处理政务的书房,今天刚刚拿到北面开战的消息,崔州平以巨鹿为防线,居然挡住了徐晃等人,这个消息让他有些喜出望外。

  “崔州平没有人本皇子失望啊!”

  他看了看战报,笑了笑,然后站起来,目光从窗户看出去,嘴角扬起一抹笑容:“这时候,某家的使者也应该抵达雒阳了,希望能说服父皇!”

  只有得到冀州,成为一方诸侯,手握兵权,他才有和是兄长曹昂争锋的能耐。

  “二皇子殿下,大事不好了!”

  这时候,一个书生带着一丝丝有些阴郁的表情,走进了厢房之中。

  “季重,出了何事,如此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曹丕闻言,目光看着年轻的书生,有些冷漠的道。

  他身边自然有自己的班底。

  崔州平算是他最相信也是最有能力的谋士。

  而崔州平之下,他最信任的是这个年轻书生。

  书生很年轻,约莫二十出头,文质彬彬,身上有一股很浓烈的书卷气,他叫吴质,兖州人,才学出众,在士林之中,名声和陈群司马懿等人并列,同为年轻一辈佼佼者。

  他也是曹丕一个很得力的谋士,同时也是崔州平挤兑的对象,他对崔州平一直有所怀疑,但是崔州平无论是眼界才学心机谋略,皆然胜出他一筹。

  所以曹丕相信崔州平,所以很少听从他的建议。

  这一次如果不是崔州平,他也不会出头,正是崔州平率兵北上,他才成为了曹丕依赖的智囊。

  “二皇子殿下,雒阳出事了!”吴质站在曹丕身后,对着曹丕,面容凝重,一字一言的说道。

  “雒阳?”

  曹丕闻言,只是皱眉,耸耸肩膀,不是很在意的说道:“雒阳能出什么事情啊?”

  “陛下病危,三皇子曹彰,加封为鹏王,监国天下!”吴质道:“这事情还不大吗?”

  “怎么可能?”

  曹丕顿时眼眸瞪大,神色骇然,难以置信:“不可能,父皇身体一直很好,他怎么会突然病危?”

  “这是朝廷公文!”吴质递出公文,平静的说道。

  “老三监国?”

  曹丕一手夺过了公文,看着很仔细,但是还是很难已相信。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决战关东之冀州风云 上

  对于曹操突然之间病危倒下的消息,曹丕虽然表示很惊讶,不敢相信,但是最后他也算是能接受下来,而且从某一个角度来说,这一点对他来说还有些有利了。 ?·

  如果曹操不是他父亲,他这时候其实应该欣欣而欢喜,毕竟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曹操的突然倒下,其实算是对他有利的。

  在大魏朝之中,唯一一个能仲裁他的,只有曹操。

  曹操倒下了,也就是说,大魏朝已经没有人能仲裁得了他曹丕了,幽州的事情甚至可以一笔抹去,他还是那一个大魏二皇子。

  然而……

  曹彰监国?

  对于这一点,曹丕不仅仅接受不了,心中还冒气了一股冲天的怒火。

  曹彰?

  一个小孩子,算什么是啊!

  如果这一次曹操倒下,而监国天下是太子曹昂,他曹丕也就认了,毕竟太子曹昂无论是朝廷声威还是兄弟的辈分都在他之上。

  但是凭什么最后是监国的曹彰啊?

  监国皇子,那可是一个储君的身份,一旦让曹彰坐稳的监国的身份,日后他不就是就等于和太子并肩,那个时候,曹彰想要争夺皇位,也是名正言顺。

  这自然就让曹丕愤愤不平,就算他和曹彰之间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关系不错,但是面对九五之尊的位置,该翻脸的还是翻脸。

  他曹丕是行二,曹彰只不过行三。

  就算是曹操病重,监国的也是他曹丕,什么时候轮到了曹彰啊?

  “老三监国,必然是朝中那些大臣所指使,未必是父皇的意思,对了,太子方面,有何举动吗?”曹丕深呼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的心情给稳定下来。抬起头,目光看着吴质,问道。

  曹彰监国,恐怕影响最大的是太子曹昂吧。

  这可是直接影响他太子的位置。

  “没有!”

  吴质闻言。轻轻的摇摇头,然后沉声说道:“按照我们在豫州的探子给出的汇报,如今太子曹昂,一心筹备豫州大战,并没有返回雒阳的意思!”

  “这么说。他是接受了老三监国的事情?”

  曹丕额头青筋凹凸,死死的咬着牙,面容越的难看起来了:“该死,早知如今这个局面,当初我就不会挤破头跳出雒阳,以至于如今失去最好的一个机会!”

  当初他认为留在雒阳没有希望,因为父皇身体鼎盛,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有继位的机会,可谁也不没有想到父皇会突然倒下去。

  如果当初他选择留下。没有离开雒阳,那是不是如今监国大魏的就是他曹丕。

  监国皇子的身份其实就代表这储君。??? ? 看·?

  只有储君,才有监国权利。

  一旦监国的是他,那他的身份就等于和曹昂并肩而立,日后想要争夺九五之尊的位置,也是师出有名,然而……没有如果,如今的局面已经是城定局。

  一子下错,整个棋局都不一样了。

  “殿下,雒阳城如今离我们鞭长莫及。我们应该想想,如今应对才是最重要!”吴质平静的说道:“陛下病危,这消息应该不假,一旦这消息坐实了。必然会影响整个大魏天下的动荡,很快就会波及到我们冀州,冀州如今本就是一团乱,要是这个消息传过来,必然会让我们更加乱,到时候我们应当如此自处!”

  “季重。你说,这会是一个好的机会吗?”

  曹丕闻言,连忙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好好的想了一想,然后轻轻的眯起眼眸,沉声的问道。

  “也许是!”

  吴质目光看着曹丕,道:“陛下才是殿下的最大阻碍,如今陛下突然病危,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对于殿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殿下在这个时候,想要趁火打劫,拿下冀州,那就容易的多了,因为这个时候对于朝廷来说要的是安稳,而我们我们要冀州,只要我们愿意支持朝廷,我相信这时候朝廷会妥协的,毕竟冀州就算让殿下统领,还是大魏疆土,对朝廷并没有大碍!”

  “没错,你分析的很在理,在这个时候夺取冀州,的确是一个很好机会,但是区区一个冀州比得上大魏朝吗?如果仅仅只是取冀州,岂不是有些浪费机会,如果说……”

  曹丕想了想,再问道:“我想要返回雒阳,有希望吗?”

  做人胃口要大。

  作为一个皇子,他的目光更是要长远,不能局限一地,如果割据冀州和监国大魏,他会选择后者,因为他只在大魏皇帝的位置。

  “殿下请三思!”

  吴质闻言,心中颤动了一下,连忙拱起双手,大声的反对说道:“属下认为,你此时此刻,实在是不应该返回雒阳,陛下病危,雒阳城这个时候早已经被戒严,我们失去先手,就没有后者居上的机会,因为雒阳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挡住我们,绰绰有余,最重要的是,殿下虽然贵为二皇子,可在雒阳你没有根基,这时候你认为谁会支持你上位啊,丞相吗,大将军吗,还是卞贵妃?”

  “呵呵,恐怕他们都不会支持某家!”

  曹丕闻言,忍不住苦笑起来。

  因为一场幽州战役,他已经算是得罪了大魏朝的满朝文武大臣,无论是文官武将,对他都的感官都会降低,丞相荀彧肯定不会相信他,而大将军张辽更是想要把他生吞活剥。

  这两个朝廷文武之的巨头想要反他的话,易如反掌。

  而他的生母卞贵妃,虽然说她是后宫之中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善于经营,在朝中的根基不弱,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自己是她儿子,如今监国的曹彰也是他儿子。 ?·

  手心手背都是肉,曹丕可没有把握她就一定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殿下,其实这时候机会已失去,你再想无益,我们需要把握眼前,站稳冀州的脚步!”

  吴质松一口气,继续说道:“只要我们趁这个机会。一口气拿下冀州刺史的位置,然后在把解决于禁将军他们,独尊冀州,稳定根基。日后你还是有机会返回雒阳,这个念头,谁有兵,谁就是王!”

  “你所言不错!”

  曹丕闻言,精神振奋的一下。点点头,把那一丝丝的不甘心压抑了下去,他的思绪开始投入道了冀州争夺之中。

  冀州,虽然他手中的兵力已经占据上风。

  但是于禁徐晃他们,很难对付。

  “在这个时候,朝廷应该很需要冀州的支持,稳定朝纲之乱,所以正是我们和朝廷讲究条件的时候,传我命令,让崔州平停战。把于禁他们放过来!”曹丕想了想,说道。

  “放了他们?殿下,如果他们返回雒阳,而朝廷却不认账呢?那我们不会很亏。”吴质担心的说道:“还有,他们率军南下之后,却不离开冀州,我们岂不是变成的进退失度?”

  “我知道你担心的事情,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曹丕摇摇头:“如果是以前,我的确害怕这一点,所以我才让崔州平率兵北上。不惜一切代价,拦住他们,用他们来和朝廷见条件,但是如今来说。我其实并不害怕他们会选择逗留在这里,徐晃曹洪他们,在冀州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累赘,但是如果他们返回朝廷就是一个大助力了,他们可以帮助荀彧稳定朝纲,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我曹丕的确要称霸一方,但是我没想过和朝廷作对,如今大魏朝内忧外患,陛下病危,在加上东吴劲敌,情况已经是岌岌可危,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大魏朝如果没有了,我们也坐不稳冀州!”

  “殿下大义!”

  吴质闻言,浑身一颤,连忙对着曹丕毕恭毕敬的行礼。

  “这样吧,你让人给洛阳一句话,我曹丕愿意镇守冀州,守卫大魏北疆,护大魏疆土而不失,绝不负大魏!”曹丕嘴角扬起一抹笑容,说道。

  他相信荀彧能听懂他的话。

  “我明白了!”吴质点点头。

  “殿下!”

  这时候,外面一个亲卫迈着匆匆的脚步,走进来,把一份密函交予曹丕之:“这是京城送来的一份密函,来人嘱咐一定要亲手送给殿下的!”

  “谁的?”

  “不清楚!”亲卫回答道:“送信的人身手很强,送信之后,就立刻离开了!”

  “你下去吧!”

  曹丕有些疑惑的接过了那一份信函,打亲卫退下之后,当着吴质的面前,他直接的打开了信函,目光看了看,面色顿时大变,神色之中,莫名有一丝挣扎起来。

  “殿下,你怎么了?”吴质一看,连忙问道。

  “你自己看!”

  曹丕把信函交给他,幽幽的说道:“我都死心了,他却有撩起了我的心情!

  “这是……夏侯陵的信函,御林军副将,那个号称夏侯家年轻一辈佼佼者的夏侯陵?”

  吴质看了一眼落款之后,在细细的看内容,面容也变得越的凝重起来,,半响之后,他才抬头,目光看着曹丕,问道:“殿下,这信函你能确定,是否真的出自他之手?会不会是别人伪造的!”

  “印鉴应该没错,而且我昔日离开雒阳,和他有过约定,书信来往,有独特的标志,他最后的落款,最后一个字,少了半笔,我确定,这是他亲笔书写!”

  “那殿下相信他吗?”

  “他是夏侯家子弟,我的兄长,在我的心中,是夏侯家最出色的子弟,曾经教会我不少学识,我们交情莫逆,我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