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9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让你查的事情,怎么样?”

  而这个穿着墨玉锦袍的中年人,就是当年已经葬身在了雒阳城的贾诩,魏朝鬼卒大统领贾诩贾文和。

  沉寂一年多的时间,他摇身一变,变成了匈奴大汗呼厨泉最依仗的谋臣。

  这际遇当真不凡。

  “大统领,血狼军团已经出兵了!”史阿汇报的道。

  他不仅仅是最出色的刺客,也是当今天下最出色的斥候,吴军的动向,匈奴斥候还没有反应,但是他已经深入敌营探测清楚。

  “赵子龙的反应真快!”

  贾诩嘴角扬起一抹笑容:“本以为主将是黄汉升,却没想到来了一个赵子龙,天助我也,赵子龙可比黄汉升凶猛多了,对了,这件事情匈奴斥候知道吗?”

  “应该还没有察觉!”

  史阿想了想,摇摇头,道:“血狼军团的出兵有些隐晦,他们兵分三路,而且行军速度也不算很赶,我估计匈奴斥候,最少要两天之后,才有消息回来!”

  “两天时间,这也足够了!”

  贾诩站起来,来回的踱步,脑子里面的思绪却越来越清明起来:“呼厨泉虽然已经开始相信我,但是我想要他把匈奴主力集中九原,这还需要在加一把火,这就需要吴军的配合了!”

  “大统领,就算你能让匈奴集中兵马在九原,你就这么笃定吴军能明白你的苦心吗?”

  史阿不解的道:“万一他们不能领悟你的苦心,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甚至还可能弄巧成拙!”

  “史阿,不要小看东吴的聪明人,他们的反应比我们想象之中还要敏锐!”

  贾诩眼眸眯起来,目光流淌着一抹意味深长的光芒:“血狼军团的参谋长是庞统,庞士元外号凤雏,曾经和诸葛孔明齐名与鹿门山出院,先后出仕,诸葛亮名扬天下,他的表现也可圈可点,此人绝非简单之辈,若是他连这一份敏锐的触觉都没有,他就不配让孙仲谋如此器重!”

  “哼,在我看来,他们皆然不如大统领之智慧,诸葛亮也只是在五丈原一战捡到一个便宜而已,方有今日之威名,论实力,我就怕我们白忙活一场,最后对牛弹琴罢了!”史阿道。

  “怎么会白忙活!”

  贾诩笑了笑,对史阿的奉承还是很受的,毕竟作为谋士,他岂会没有争锋之心,不过他也不会小看这些名扬天下的顶级谋士:“我可还有后手,如果不能把匈奴连根拔起,如何对得起我这一年多时间的卑躬屈膝的侍奉!”

  “大统领,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史阿的神色突然有些为难。

  “你是想要问我,为什么帮东吴,对吗?”贾诩知道史阿的心思,直接的说了出来。

  “嗯!”

  史阿点头:“我们可是东吴的敌人!”

  “那是以前了,前朝往事,历历在目,却随风消散,死去的人一了百了,活着的人还是要看看明天!”

  贾诩站到窗边,目光看着已经覆盖天空的夜幕,还有即将升起来,一轮若隐若现的月亮,平静的道:“我不是在帮东吴,我是在帮我们自己,当今天下,唯有大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大吴的触角,我想不到,有大吴的触角,我们就不能堂堂正正的做人,我……不想躲躲藏藏过一辈子!”

  他尝试过平淡。

  自从从雒阳逃出来之后,他带着家小,一路北上,本来只是想要找一个边缘之地,找一个不认识自己的地方,平平静静的过一辈子。

  但是他始终做不到。

  人有一种劣根性,做过人上人,做不了人下人。

  他曾经是手掌整个鬼卒衙门,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鬼卒大统领,如今让他重新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他是不甘心。

  “我不是李文优,我没有他的运气,他当年落寞之后,躲在辽东的一个小地方居然都能碰上孙权这样的雄主,而且还能让孙权邀请他出山,这就是说他运气不绝,就应当有今日的功成名就!”

  “我们既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只能自己创造一个好的机会!”

  “当初我不敢投降,是因为我们没有筹码,投降了,不过就是一个鬼头刀而已!”

  “如今大吴朝局势已定,我等的存在也只不过是微不足道,我们的机会尚有!”

  “可我等终究是对吴朝是有罪,想要洗脱大罪,就需大功劳!”

  贾诩站在窗台之前,看着冉冉升起的月光,声音有些飘忽,仿佛说给史阿听,又仿佛自言自语的说给自己听:“一年多前,吴朝一统中原,我就知道,我唯有一个机会能东山再起,那就是匈奴!”

  “所以我安置了妻儿,孤身一人来到了这里!”

  “因为我,才让匈奴举兵南下!”

  “因为我,才让呼厨泉下定决心,倾巢而出!”

  “因为我,才能让匈奴部落脱离的大草原!”

  “这都是我的功劳!”

  “只要我们拿下剿灭匈奴王庭的不世奇功,我们就能重新出现在中原的舞台之上,就能重新开始,就能东山再起!”

  贾诩说的斩钉截铁。

  他算谋甚深,绝不容半途而废。

  这是唯一的机会,把握不住,他只能躲躲藏藏,卑微的过下半辈子。

  “大统领之命令,史阿不管什么原因,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史阿单膝跪地,俯首问道:“史阿想要问了是,就算我们成功了,孙仲谋会轻饶我们吗?”

  “他能饶过诸葛亮这等牵涉孙坚之死的人,必然也能饶过我!”

  贾诩自信的道:“最了解他的人,不会是他的朝臣,而是我这个对他研究到骨头里面的人,他的性格很复杂,看似残酷冷血,却暗藏仁心,他不想杀人,他更在意谁能给他带来利益,大吴朝的利益,他值得我赌一把!”

  “那接下来我们怎么做?”史阿问道。

  “我会继续引导呼厨泉把兵力压在九原城,九原城才是这一战的关键!”

  贾诩走过来几步,从床榻下面拿出一份小册子:“不过为了保证此战胜局,我们需要加一点筹码,这是匈奴军目前的兵力部署详细的说明图,你想一个办法,把它放在庞统的面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出入吴营虽然有些困难,但是我还是能做到的,不过如果想要靠近他们的中军主营,就有些麻烦,赵子龙可不是善茬,他要是发现我,十条命都不够死!”

  作为顶级刺客,史阿这点本事他有,但是他很忌惮赵云。

  “那就借人之手!”

  “何人?”

  “还能是何人,锦衣卫啊!”贾诩对这个老对手了解甚多,想要通过它的手,递出点什么,还是能做到的。

  “属下明白了!”

  史阿目光一亮,点点头。

  “贾氏的列祖列宗在上,请保佑我此计顺顺利利!”

  贾诩抬头,看着已经发出一明亮光芒的一轮弯弯的明月,心中有一抹希冀:“待我东山在此,我必回西凉,重铸祖祠,供奉尔等!”

  天空上的明月仿佛能听到他的祷告,越发的明亮起来了,一缕一缕的光芒如同银色的瀑布,倒流而下。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烽火大草原 四


  雁州。

  血狼军团的主力在赵云的亲自率领之下,从雁门关而出,一路背上,向着北面大草原直扑而去,连续数日的急促行军,终于行至沙陵城。

  沙陵城,就是后世的托克托,这里已经是接近北面的大草原,距离后世内蒙古的********市已经不远。

  大军连日行军,疲累不堪,于是他们在城外扎营。

  营中。

  赵云盘膝而坐,正在细细的翻阅一份份斥候送回来的消息,他一双锐利的双眸专心致志,正在无数的信息之中寻找最有价值的信息。

  翻起了其中一份捷报,他目光不禁微微一亮。:“陈臣不愧是一员猛将,冲劲很足,短短数日之间,居然攻克了成乐,斩敌三千,很好的一个开门红!”

  陈臣出兵比他更早,第二十八军算是血狼主力战斗军,所以北上的度很快。

  但是捷报回来的度比他想的要快。

  陈臣也算是一员猛将,如今三十出头,正值壮年,冲劲十足,可他能短短数日之间居然夺回了成乐城,这让赵云对他更是刮目相看了。

  这样以来,雁州北部的战局已经初步得到控制了。

  扶罗韩聚合起来的鲜卑兵马说到底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毕竟真正训练有素的鲜卑将士如今正在西域战场,他从一个个小型部落凑七凑八的兵马看起来一窝蜂,颇有气势,其实战斗力并不强。

  只要吴军能打一场胜仗,就能压抑这股叛军的展,然后步步为营,想要消灭他们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这方面的战局只要顺利,有二十八军镇压就足够了。

  那么他如今所率领的主力就可以无后顾之忧,正面对敌匈奴大军。

  “曹性的主力居然滞留在了美稷,这是为什么啊?”

  赵云又翻出了几份斥候刚刚才送来的消息,看了看上面的内容,眉头不禁一下子蹙起来了。

  美稷城在河套之地的北部,位于西河五原的交汇之地,昔日是南匈奴都护府的地方。

  一直以来这里有不少的匈奴军囤积。

  可是早在吴魏之间的并州大战爆之前,匈奴军就已经把主力全部撤回朔方,不可能在这里屯兵,那么曹性的主力为什么在这里逗留。

  “司令!”

  这时候,参谋长庞统风尘仆仆,从营帐外面走进来。

  “士元,你来的正好!”

  赵云带着疑惑,递上了手中的斥候汇报卷宗:“曹性两个军主力被滞留在了美稷城,迟迟不能杀入五原之地,攻破九原城,这对即将下来的战局会有很大的阻碍!”

  “此事我已知道!”

  庞统坐下来,目光看着赵云手中的消息,道:“曹性不是刻意的逗留在美稷,他是遇到了大麻烦!”

  “大麻烦?”赵云皱眉。

  “匈奴王庭比我们想象之中布局更加精密,他们在我们出兵之前,早已经在美稷城布置了数万兵马!”庞统沉声的道:“据城而守,挡住了曹性他们的前路,估计这时候美稷城打的正火热呢!”

  “这就有些奇怪了,匈奴军为什么在美稷屯兵啊?”赵云闻言,心中诧异,他微微眯眼,很是不解:“这不太符合匈奴军作战的风格啊,就算他们守住美稷城,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的!”

  匈奴军作战如风。

  他们讲究聚合而战,散开而逃,所以在一般情况之下他们不会选择狭窄的战场,他们会选择如同草原这般开阔的战场,这样更加利于他们挥战斗力。

  打仗都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所谓的地利,就是地理优势,能让自己将士挥长处的战场,才是占据了地理优势。

  匈奴人再这么说也不会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不会用美稷城这种扩张不开的城池作为战场,那样等于以他们的短处迎战吴军的长处。

  “司令,之前我也一直有些糊涂匈奴军的反常,但是当我拿到这个时候,我就什么明白了!”

  庞统从长袖子之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了赵云。

  “这是什么?”赵云接过来,问道。

  “这是一本匈奴军详细的兵力分布图,上面有清晰无疑的文字说明加上的一幅幅标的很明白的行军图,足以让我们把匈奴大军一览眼底之下!”庞统道。

  “什么,这东西你从哪里得到的啊?”赵云倒吸一口气冷气,虎眸瞪大。

  有了这玩意,这场战役就等于是一场沙盘推演,双方的兵力都已经一览无遗,只要来一番推演,就能加大成败的变数,匈奴军等于被他们剥掉了衣服,**裸的站在了他们面前。

  “锦衣卫得到的!”庞统回答。

  “锦衣卫有这么厉害?”

  赵云平静下来,谨慎的问道:“这会不会是一个陷阱啊!”

  “不像是假的,我对过匈奴兵力了,上面的兵力分布虽然和我们之前了解的大为差异,但是我感觉这一份兵力部署才更加真实,而且这也揭开了之前我很多的疑惑!”

  庞统微微眯眼,一张怪异的脸庞浮现出一抹若有所思的思绪:“之前我一直有一种感觉,匈奴的兵力布置有很重的中原味道,如果它是真的,那空破替呼厨泉布置兵力的人,非同一般,我们之前所有的作战部署恐怕都要推翻!”

  “按照上面所说,匈奴军已经从大草原上倾巢而出,他们等一放弃了大草原,一心想要入住河套肥沃之地,也就是我们率军突袭弹汗山和受降城根本没有任何的作用!”

  赵云面容变得异常的凝重起来:“锦衣卫有没有说这东西到底是怎么得来了,是我们埋在匈奴的暗子所描绘的,还是……”

  一份情报的真假,会直接导致一场战争的成败。

  锦衣卫负责收集情报,但是负责辨别真伪的是他们这些主将,信和不信在一念之间,但是成和败也就是这么一念之间的事情。

  “这一份兵力部署的来历有些奇怪,我把锦衣卫的负责人叫进来,你亲自问他吧!”

  庞统面容苦笑,眸光之中有一抹异色。

  很快,一个青年就从营外走进来了,对着赵云毕恭毕敬的行礼:“锦衣卫雁州千户贾穆参见赵司令!”

  贾穆,字博文,贾诩的长子。

  吴军攻破蜀国的时候,他在成都被俘虏,然后在锦衣卫的大牢里面待了好些年,一直咬着牙不投降,但是在魏朝灭亡之后,他终究是扛不住,选择归降东吴。

  当时百废待兴的大吴朝继续人才补充,锦衣卫也不例外,而且贾穆本来是鬼卒堂主,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强的能力。

  所以他被派遣北上,担任雁州千户,专门负责对匈奴王庭的情报搜集。

  “贾穆,我想要问问你,这一份兵力部署,你从何得来?”赵云沉声问道。

  “禀报司令,这是我锦衣卫千户府安置在广牧城的一个探子无意之中得来的!”

  贾穆毕恭毕敬的道:“探子汇报,他是从匈奴大汗身边的一个谋臣住处偷取而来,但是我认为情况有些蹊跷,有可能是有人故意让我们得到,不过我无法辩其之真假,唯恐失了良机,所以便如实的说明之后,把东西交给了参谋长!”

  “呼厨泉的身边谋臣,匈奴人?”赵云越来越糊涂了。

  “这是一个中原人!”

  贾穆道:“传言此人进入匈奴王庭不过一年有余,但是匈奴大汗对他很信任,称他为先生,依仗他为左右手,无论是匈奴王庭的政务还是军事,凡事询问其之意见,可是很少人见过此人,这个人很神秘,我曾经派人探查过,只知道他是应该从中原逃到匈奴去的,在一年多前之前!”

  “一年多前?逃去匈奴?”

  赵云和庞统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道:“曹魏的旧臣!”

  一年多前,正是吴军剿灭曹魏朝廷之时,曹魏朝廷的很多人才都隐匿下来了,还有人逃出了吴朝的监控范围,这不足为奇。

  “元直,你认为信得过吗?”

  “难说,如果是曹魏的人,他为什么帮我们?”

  “也许只是他无意之中泄露的!”

  “你相信吗?”

  “我不相信!”

  两人有些沉默了很久,他们想来想去,决定对着这个小册子上的兵力部署,再一次开始了一次沙盘推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