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所以如此,还要感谢那些比清军还要惊慌的罗定百姓,正是他们的大呼小叫掩盖了城中真正敌人的声音,使得孔国良无法分辩敌人到底有多少,只以为明军已经杀进了城,若是再不逃出城就只有死路一条。
  耽搁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离出城只差一线之机的孔国良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几次想要下马亲自夺门,可又怕这一下马就没机会再骑马逃奔,便只得把希望寄托在正指挥人手夺门的邵九公身上。
  正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时,身后突然传来战马的嘶鸣声,孔国良心下一惊,有种不详之感:难道明军的骑兵追过来了?!
  扭头一看,哪里有什么明军的骑兵,只有一人一马向他疾驰而来。孔国良怔在那里,不知对方是敌是友,待看到那人手中的刀尖正是指向他时,霎时就醒悟过来,冲着手下亲兵喊了声:“拦住他,拦住他!”
  “喳!”
  两名孔国良的亲兵应声挥刀打马向周士相冲了上去,身为亲兵,他们的生死已与将佐一体,平日吃喝拿饷也比其他人多得多,这会不为孔国良卖命更待何时!
  孔国良的兵是江西的绿营兵,绿营兵没有骑兵配署,都是清一色的步兵,只各级将佐配了些蒙古马做为座骑,而他们手下的亲兵多半只是配了些劣等马代步,故而和周士相胯下这匹夺自由云龙的大青马相比,那两名孔国良亲兵的座骑显得又矮又小。
  有大青马的高大优势,前世又在马上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周士相如何会把那两个孔国良的亲兵放在眼里,在他二人纵马冲到之时,他居高临下挥刀就劈了过去,顿时正中那右侧清兵面庞,但听一声惨叫,整个人便从马上翻落下去,无主的座骑犹自不知向前冲去。
  左侧那孔国良的亲兵看到周士相身下那匹蒙古马时,就已心中叫苦,等看到同伴被对方一击而中,心下已是凉透,哪里还有杀人之意,掉转马头便想避过,奈何大青马的动作比它更快,马屁股刚转过去,后背就已经被周士相一刀击中,刀刃带着大青马的惯性生生将他从马上抛落。
  周士相连杀两人,动作之快,惊得由云龙目瞪口呆,知道此人不可力敌,下意识便想赶紧出城跑,可城门那边邵九公带人拼死也未能夺下,他是又急又恨,而周士相又挥刀向他冲来,不得已之下只能咬牙勒马亲自迎上去,人在马上,却是心惊肉颤,眼皮不住打跳,哪里有半分昔日勇武。
  孔国良都冲了上去,余下三个亲兵也忙抽刀跟了上去,却是慢了些许。
  狭路相逢勇者胜!
  气势上已经稳压孔国良数头的周士相毫无惧意,单刀冲上,二人座骑相交那刻,一缕血柱喷向半空,紧随其后便是一截断臂落在地上,那断臂的手中兀自还紧握着一把腰刀。
  手臂被砍落那刻,孔国良直觉万箭钻心般疼痛,失去一臂的他在马上无法平衡,晃了几下后一头载倒在地,重击之下,头晕眼花,却还是条汉子,抱着断臂竟不喊叫,反而摇摇晃晃的想要重新站起。只可惜周士相不会给他站起的机会,大青马一疾而过,长刀从他脖后划过,一下就切得皮开肉绽。
  孔国良的左手本能想去摸脖子,未到脖间脑袋却是一耷。人尚站着,后脑勺的辫子却是挂到了前腰处。
  “孔大人死了,孔大人死了!”
  目睹孔国良之死的三个亲兵嚎啕大叫,听到声音的清军都是愣了下,邵九公更是一个激灵回头看去。视线中,孔国良的身子跪倒在地,脑袋沉在面前的地面上,一动也不动。
  完了!
  邵九公仅提的一口气劲一下落了下来,呆呆的站在那。
  “降者免死!”
  周士相横刀立马,声音响亮得里许之外都能听得清。
  城门洞里的大樵山众人听到声音,都是欢呼起来,葛五激动不已的叫道:“是周兄弟,是周兄弟!”
  “弟兄们,周兄弟杀了鞑子千总了,周兄弟杀了鞑子千总了!”
  胡老大虽无法看到外面清形,但对面清军突然停止进攻已经让他肯定那鞑子的千总确是被周士相杀了,心头那激动当真是难以用语言描绘。要是周士相杀不了那鞑子千总,恐怕城门洞里这些手下就支撑不住了。
  余下的清军谁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一个个既不和面前的土匪交手,也不后退,只怔怔的看着。
  “你们千总已经死了,你们难道想要给他陪葬吗!放下手中的刀剑,汉人不杀汉人,我保你们不死!”
  周士相不想节外生枝,若是这些清军能够放下武器最好不过,已是胜利在望,他不希望这黎明前的黑暗再有无谓的伤亡。
  “邵把总,怎么办?”
  清军有人心动,看向仅剩的军官邵九公,指着他拿主意。
  邵九公苦笑一声,孔国良若是没死,即便这些人都死光了都不打紧,只要能逃出去见到孔国治,他邵九公还是把总,手下还会有兵。可现在孔国良一死,他邵九公便无路可走,就算他能逃出去,当哥哥的孔国治也不会放过他。
  眼看众人都已动摇,又寻思明军确是没有屠杀清军战俘的习惯,邵九公当下便也豁出去了,眼下还是把命保住再说。
  “弟兄们,降了吧,咱们已经尽力了,千总大人地下有知不会怪咱们的。”
  “降了降了!”
  听他这么说,众清军顿时放下心来,纷纷将手中的刀剑扔到地上,然后很老实的从城门洞里退出来,走到前面的空地上。
  胡老大曾经当过李成栋的亲兵,手下也有些汉子也当过明军,自然知道如何对付这些投降的清军,按他们的想法,于其留着这些清兵不如全部杀了,毕竟他们的人手不足,要是是这些清军知道真相,不甘心之下肯定要生乱。
  胡老大悄悄拉过周士相将杀掉这些清军的想法对他说了,周士相却力主不可,最后胡老大退让,提出先派人将这些俘虏捆起来押到知州衙门看管,等天亮后彻底控制城中局面了再来商量如何解决他们。


第24章 抢劫
  食言杀人,周士相自忖无法做到,不过胡老大的担心不无道理,一旦这些清军俘虏知道他们的底细,恐怕不能保证他们还会甘心投降,若是生起乱来,难免又是一场厮杀,徒增变数。可思来想去,暂时也没有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便依了胡老大把人先关起来再说。
  看到“明军”拿绳子来绑,邵九公他们也非常配合,并无反抗之意,想来也知道这是惯例。如此,经清点后,连同把总邵九公在内,共有六十三名清军俘虏,其余的不是被大火烧死,就是死在夺门之战,尚在城中的就不知还有多少了。
  为防万一,胡老大让葛五带了几人将西门堵死后,亲自带人将俘虏押到知州衙门。周士相则自请带人搜查城中残存清军,斩杀孔国良的表现已经让他在大樵山众人中树立起威望,也让众人彻底认可了他的本事,耳闻手刃由云龙和当场斩杀孔国良给人带来的冲击绝对不一样,如今的周士相在他们眼中完全就是个大人物、大英雄,文武双全的好汉了!
  胡老大二话没说就叫彭大柱带了六个人跟着周士相,方才他带人死守西门,为此手下也死伤十多人,如今能动的人手不过二十,又要看管那些俘虏,人手可谓紧张得不行,能给周士相七个人也真是够义气了。周士相又要了一个清军俘虏,好发现清军时让他帮着喊话招降。
  带人在城中找了一圈后,除了十几个逃出来的清兵在喊话后得知性命无忧愿意投降,并未发现其余清军的踪迹,倒是街面上被丢弃的刀剑和号服找到不少,想来是那些逃出军营的清军见势不妙化装成百姓混在人群中了。
  只要清军不抱团,周士相也不去担心,没有组织的人马再多也不足为虑。
  风势已经较先前减弱不少,随着风势减弱,火势也相应减弱,不过浓烟却是比刚才更大,人的视线根本无法看远,空气里也到处弥漫呛人的烟味和尸体的烧焦味。
  周士相见有的百姓已经自发组织起来灭火,又见城中着火处不少,光凭那些自发组织起来的百姓救火效率太低,便带了彭大柱他们押着那十几个清军俘虏往知州衙门去,想请胡老大能够组织人手动员全城百姓参与灭火,不然任由火烧下去,天亮之后,这罗定城恐怕一大半就是废墟了。
  周士相改变主意不去广西投军的目的就是能够借着大樵山这帮土匪夺取罗定城,从而获得南明永历朝廷的认可,在拥有自己地盘的情况下组织兵马反清,而不是寄人篱下。这个计划的关键就在于罗定,如果罗定城成了废墟,那这个计划就失去意义。至少,周士相是无法再依靠罗定来获取人力和钱粮资源。
  ……
  到知州衙门时,胡老大刚刚把邵九公等一干俘虏关押起来,正准备派人去通知东门的宋襄公和葛六他们来会合,看到周士相他们回来高兴坏了,一听周士相是要他组织人手灭火,当下也就应了。
  胡老大本是穷苦人家出身,当年若不是满州人圈了他家的地,要将他一家老小投充为奴,他也不会带着老娘兄弟南逃,故而虽然落草为了寇,可骨子里还是同情穷人,见不得百姓受苦的。周士相说要救火,他自然没有意见。
  岂料胡老大没意见,葛五那帮人却不乐意了,嚷嚷着他们提着脑袋打进城就是来杀人放火发大财的,如今好不容易打败清军控制住城中局面,这会岂有不趁火打劫反去帮忙灭火的道理!
  葛五这一嚷嚷,其他人顿时也跟着嚷了起来,一个个急不可待的便要出去大抢特抢一把。
  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周士相暗骂这帮土匪还真是烂泥扶不上架子,强按下心头怒火,对他们说道:“大伙提着脑袋杀进城来就是为了发财,这一点我懂,我也不拦着大伙,可我要问大伙,你们到底是想抢大的还是抢小的?”
  “来罗定就是为了干票大的,昨还有抢把大的抢把小的说法?”葛五纳闷了,抢劫还有分大小的?
  “抢劫当然要分大小!”
  周士相为了让这帮汉子都能听清,特意提高了音量,接着道:“眼下城中到处都是火,你们这会去抢劫,便是抢小的,因为火起突然,百姓们忙于逃命,家中值钱的物件能带出多少来?哪家有钱哪家没钱,你们又能分得清?真要藏起来,你们能搜得到?只怕不等你们找到,这罗定城就被大火烧光了,到时,我敢肯定,你们所能抢到的东西还不如被大火烧掉的呢!……这道理说白了就是捡了芝麻扔了西瓜,因小而失大,不就是抢小的道理吗!”
  “听着是这么个理,不过,”葛五似懂非懂,“那怎生才能抢大的?”
  “我问你,这世上干什么最发财?”周士相尽力换种说法好说服这帮人按自己的意思办。
  葛五想也不想便道:“当然做买卖喽,我们劫道的最喜欢劫这帮人,有钱得很!”
  “难道除了做买卖的,这世上就没有其他发财的路子了?”
  “那肯定是有的,地主家肯定也有钱,不过好像不及做买卖的来得多。”
  周士相见葛五没往他的思路去,只好直接问他:“那我问你,这些人要不要给官府上税?”
  葛五点头道:“那肯定是要的,行商走道的怕得就是卡子,这一路卡子下来,赚头大半落官府手里了,家里田多的肯定也要交税,不过要是官府有人,家里有功名,倒是交得不多。”
  “官府凭什么要这些人交钱交粮?”
  “这要不交的话不就是抗粮抗捐了,到时官兵就要来打的。”
  “这么说来,官府干得不就是抢劫的勾当吗?我们去抢百姓,百姓不给,我们不也是要喊打喊杀的?所以说,这官府才是世上最发财的买卖,行商的也好,置地的也好,统统都要向官府交钱,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当这个官府来抢他个大的?只要咱们成了官府,这罗定城里的人甭管干什么的,全得给咱们交粮纳税!如此一来,大伙可就是坐着收钱了,这不比拿刀去抢来得快?况且咱们自己去抢,能抢多少,又能拿多少?”
  “还是读书人想得周到,这他娘的抢劫都有道道,可不是这个理吗,那官府不就是和我们干得同样的买卖!”葛五费了好大劲总算明白周士相的意思,兴奋的直搓手。“既然咱们要做官府,要抢大的,那就不能再看着这火烧下去,要知道那火烧得可都是咱们的东西啊!这百姓家里值钱东西全叫火烧了,他们拿什么交给咱们?”
  “周兄弟别说了,我葛五懂咧!没说的,弟兄们听你的,咱们去灭火!”
  “对,去灭火,可不能把好东西都叫火烧了!”
  一下又活跃起来,胡老大在边上也被周士相这番道理折服,抢劫的成了官府,他胡全就是官府的老大,名符其实的参将,啧啧,前途一片光明啊……
  “大伙现在去灭火,等火灭了后弟兄们就来当官府,天一亮大伙便要分头下去清点城中到底有多少人,有钱的没钱的全点出来,到时列个章程出来,届时谁敢不交,咱们就去打他们。”
  “好!”
  众汉子齐声响应。葛五拔腿便要去救火,可走了两步却回头一脸为难道:“这城这么大,光凭咱们这点人手怕是不行啊。”
  周士相刚要说不是让他们直接去参与灭火,而是组织那些惊慌失措的百姓参与,哪怕用刀逼着也行!
  刚要开口,赵四海又气喘喘的奔过来了,头一眼看到周士眼,忙叫道:“秀才,宋先生已经组织几百青壮帮着城中百姓灭火了,他让我来通知你一声,城里有些泼皮无赖在趁火打劫,另外还有些清兵在其中混水摸鱼,要胡大哥赶紧带人收拾他们,不然局面太乱,不好收拾。”
  “妈拉个巴子的,老子还没动手抢呢,他们倒抢起来了!”一听有人在外面抢劫,葛五脸一下黑了,把刀一拎就冲了出去,“弟兄们,跟老子去抓那帮橇咱买卖的混蛋去!”


第25章 大人
  宋襄公的表现让周士相惊讶无比的同时也是刮目相看,当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啊!
  原来在周士相骑马赶往西门后,宋襄公竟然说服了那些欲出城的百姓不要出城,并且还组织他们当中的青壮参与救火,另外还让城中原有的里正、长者出面维持秩序,划定东门一带的区域供无家可回者暂时安顿,并同时不断宣扬进城的是大明王师,绝不扰民更不会害民,故而在短时间内便安定了东城一带的人心。若不是他手下可用的人太少,只怕连那些趁火打劫的泼皮无赖也能一块收拾了。
  此乃治材啊!
  赵四海虽然叙述的有些颠三倒四,有些地方也说不清楚,但周士相已大体明白宋襄公到底做了些什么,用后世的话说,这宋襄公正在竭力从事灾后自救的工作,并且还干得很有起色。
  难怪胡老大一直说宋襄公有大材,初时自己只道是胡老大这个大字不识的粗人是出于对读书人的尊敬而拍的马屁,没想这宋襄公确是有大材,看来他那几年的满清知县没有白干,关键时候,这种干过实际政务,有应对突发状况相应手段的人比一万个拿刀的士兵要强!
  人不可貌相,也不可小瞧,“三姓家奴”有大材!
  周士相已然收起心中对宋襄公过往经历的鄙夷,佩服得不得了,向胡老大请了命,也带了两人赶去协助宋襄公。
  路上,便不断看到有一些胳膊绑着布条的年轻人在不断高喊:
  “大明王师入城,不伤百姓!”
  “百姓勿怕,各家自救!”
  “大军入城,秋毫无犯!”
  “……”
  那些年轻人的叫喊声起到了很大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