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儿稍好一些,真要按照典制上的公主待遇安排,永历是拿不出这份钱的。
  晋王李定国善治军却不善理民,现在云南境内的一应基础还是孙可望在时定下的,当初孙可望以云贵二省之力独抗清军犹感吃力,各项开支也都是紧凑巴巴,现在永历朝廷仅靠云南一省供应,财政上肯定是非常困难的。
  永历不是不想五华山的皇宫快点修建好,可他没有钱,内库大约只有万把两银子可用,这点钱扔出去连听个水响都不得。就是现在,内廷的各司监衙门也是名存实亡,只御马监和司礼监起着内廷作用,其余各衙门多是裁撤了,手头困难的永历实在是养不起那么多阉人。永历帝后的各项供应也是能省则省,皇帝和皇后都如此了,长乐郡主那边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特殊关照,能下道旨意比照公主安排,已是永历对这个小姑姑最大的宠爱了。
  长乐郡主居所是原来黔国公沐天波的母亲陈氏所居的屋子,当年沙定州作乱,陈氏连同儿媳焦氏及另外两个儿子沐天泽、沐天润都被乱军所杀,沐家后人现在已是所剩无几了。
  郭之奇是内阁学士,但却是外臣,而朱淑仪是郡主,又是未出阁的,所以按礼他这外臣是不方便见郡主的。但这个时候,充为临时行在的国公府内又哪有那么多规矩可言。
  在那宫女的带领下,郭之奇很快就见到了长乐郡主。年前他去广东时,郡主模样还有些瘦弱,现在再看,却是长开了不少,想来是这几个月饮食较好缘故。
  “郡主!”
  郭之奇上前微一作辑就要行礼,郡主却是抢先一步制止了他。郭之奇也不客气,没有坚持行礼,而是关切的问了些郡主最近饮食和生活起居方面的事,话里话外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郡主心中感动,叫宫女搬来凳子请郭之奇坐了,尔后关切道:“学士这一路可曾遇险?”
  郭之奇道:“劳郡主牵挂了,这一次路上倒没遇险,只是行至广西境内碰上连绵雨天,赶路不便,耽搁了日程,不然,当一个月前就能回来。”
  “学士是国之重臣,却屡屡只身入险地,为我明江山奔走联络,淑仪心下敬佩。”
  “这都是我这做臣子的本份,眼下国事艰难,我等臣子再不尽力,难道要等国亡再去出力吗。”
  郭之奇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心伤,放眼朝廷上下还在不断坚持奔走的,除了他外便是去了四川的文安之,其他人都是得过且过,昏昏噩噩,消极度日,更有那马吉翔之辈弄权耍利,把个朝廷内外弄得乌烟障气,真是一点也不知大难临头。
  有些话,郭之奇不好在郡主面前说,见自己方才那句话让郡主有些伤感,想到她那苦命身世,忙带着些许高兴对她道:“我在广东时细加打探过,已为郡主访出那秀才是何人。”
  “噢?”朱淑仪闻言立时变得紧张起来。
  郭之奇笑了笑,也不卖关子,对郡主道:“那秀才便是兴平伯。”
  “兴平伯?”朱淑仪怔了下,失声道:“可是那广东镇周士相?”
  “就是他。”
  郭之奇点头道,“周士相是新会生员,其父母妻儿遭清军所害,他为父母妻儿报仇手刃了清将由云龙逃往大樵山,后与胡全他们一块下山攻打罗定州城,此间事迹与郡主所言是合得上的。”他又将周士相的相貌和郡主说了,郡主听后结合心中印象,自然是对得上,不由欢喜,却因女儿家,不敢将喜悦之情表于面上。
  郭之奇又将周士相收复广州事迹与郡主说了,郡主听后自然也是无比震惊,不想当年那个秀才竟是如此有本事。既说了广州收复的事情,郭之奇便也将请封王不得之事与郡主说了。
  “……皇上不肯纳我意见,广东兵若不来勤王,只凭晋王怕是云南不保,朝廷说不得又要迁移了。”
  郭之奇说完之后眉头大皱,清军真打进云南,却不知朝廷又能迁到哪里去。郡主听后半天没有言语,许久,方咬牙说道:“我去与皇帝说,让他给周士相封王,让广东兵马上来勤王。”
  郭之奇苦笑一声,道:“皇上这会叫马吉翔、王坤蛊惑了,郡主去说,怕是皇上反而会更怒周士相。”
  郡主无语,叹道:“只恨我是女儿身,不能带兵杀敌。”
  女儿身?
  郭之奇忽的闪过一个念头,自古笼拢臣下只两个手段,其一加官晋爵,其二便是联姻。皇帝不肯封周士相为亲王,又拖着郡王不肯封,那莫不如便赐婚,将长乐郡主许与周士相?
  若郡主下嫁周士相,周士相便是朱家的女婿,朱家朝廷有难,他能不来勤王?
  郭之奇心中大热,只觉这事操作起来比封王的成功性要大,皇上那边多半会答应。不过这事却需问郡主心意方好,正要开口试探,却听外面一阵动静传来。
  郡主也是诧异,吩咐宫女道:“去看看前面怎么了?”
  宫女应命去了,不一会便回来禀道:“郡主,是晋王回来了!”


第478章 广东又来报捷了!
  闻听晋王李定国回来了,正在吃饭的永历连饭也不吃了,慌慌张张的赶来相见。
  “晋王可是回来了,前线军情如何,可将清军击退?”一见李定国,永历便问出了这个月来最关心的事。
  “臣无能,臣有罪,臣辜负圣上!臣在贵州吃了败仗,未能将清军赶出去!”
  李定国风尘仆仆,身上征衣尽是灰尘,显是一路赶的甚急。但见皇帝如此慌张,本就因战败而于心不安的他立时就内疚万分,跪倒在永历帝面前。
  “啊?败了?”永历吓了一跳,“晋王何时败的?为何未向朕禀报?晋王现在还有多少兵马,驻在何处,将士们可能再战?晋王又可有把握将清军挡在贵州,若挡不住,昆明又可有把握守住?万一昆明守不住,朕又要去哪?……”
  永历一连串的发问让李定国一时无法回答,怔怔的看着他。永历醒悟过来,知道自己失态了,忙上前将李定国扶起,叹道:“爱卿何罪之有?是朕无能,连累爱卿了!”
  “圣上,臣……”
  李定国无比自责的缓缓起身,站起来后却发现皇帝的脸色变得无比苍白,那瞬间愧疚之情一下涌上心头,只让他鼻子发酸,竟是忍不住哽咽起来。他这一哽咽,永历又哪里好受,晋王是他的主心骨,主心骨都这样了,他这天子前途岂不更黯淡,当下竟也失声落泪。结果等马吉翔、王坤、沐天波、郭之奇、侯震、扶纲、雷跃龙等臣子闻讯赶来后,却发现皇帝和晋王正抱头痛哭。顿时,诸臣心头立时蒙上一层阴影,看来晋王没能夺回贵州,清军马上就要大举入滇了,朝廷前景堪忧。
  李定国哭了一会,发现马吉翔他们都来了,皇帝也在痛哭,知道这样下去,势必会让皇帝和大臣们都失去信心。他拿沾满灰尘的袖子抹干泪水,强打起精神对永历道:“圣上不必伤心,事情并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臣还可以再集兵马与清兵一战!”
  “晋王还能战么?”
  永历帝心中没有主意,也很疑虑,李定国刚才都大哭了,又在贵州吃了败仗,他现在还能再战?
  见皇帝信心不足,李定国有些后悔不应该御前失态,导致君心动摇,便道:“圣上不必疑虑,臣是主动退出贵州,本部兵马实力未折,清军吴三桂部也被臣重创,一时半会还杀不过来。臣令本部兵驻在罗平防备清军南下,星夜赶回朝廷,便是要与圣上说整兵再战事。”
  郭之奇听李定国说他本部兵马未折,不由暗松口气,只要晋王本部兵实力还在,加上白文选、冯双礼他们,清军短期内绝不可能打到昆明来。当务之急除了配合晋王整兵再战,也必须马上请皇帝下旨将长乐郡主嫁于周士相,令他节制广东兵马速来勤王,要是等晋王也撑不住时再谈联姻勤王事,甚至允封亲王,却是怎么也来不及了。
  闻讯赶来的臣子有二十几人,这帮朝臣们虽说是永历的臣子,但人人清楚朝廷真正依靠的是晋王李定国,晋王便是这朝廷的顶梁柱,若是连李定国都无法击败清军,这朝廷肯定保不住。因此他们一听晋王被清军击败退回云南,一个个所想不是晋王本部实力还在,而是都道坏了,连战无不胜的李定国都败了,这朝廷还有谁能救得了,还有谁能挡得住清军!
  马吉翔面色发苦,有些六神无主。其他人也是脸色难看,均是在想今后去向,人人都是惴惴不安,就是一贯忠心耿耿的沐天波这会也是没了主意。
  永历帝看着这帮站得很整齐,却面色都是慌里慌张的大臣,再看已是一脸坚定的李定国,不由对诸臣说道:“晋王新败然本部兵马未折,他意欲再整兵马与清军一战,众卿以为如何?”
  这话让李定国一愣,他已明说自己要整兵再战,皇帝的意思怎么是要问大臣们能战不能战。
  郭之奇也是眉头微皱,暗道皇帝好不糊涂,晋王忠勇无双,既请再战,便当全力支持,焉有再问他人意见。若有人说不能战,难不成便要晋王不战,弃了云南不成?
  朝臣中也有人想到此节,均是对皇帝举动感到不解。李定国不敢质疑皇帝,只得扭头看诸臣,盼着诸臣能够一起表态,全力支持他与清军再战。不想,马吉翔却突然上前一步,对皇帝道:“圣上,臣以为晋王之败并非其它原因,实是入黔清军人多势众。若贵州还在我朝手中,晋王自可整兵入黔与清军周旋,现下贵州已失,我朝只剩云南一省,若晋王整兵与清军再战,若败,恐我朝便无立足之地。因此臣以为,晋王整兵再战同时,朝廷当放弃昆明向滇西方向撤退,此为万全之策!”
  此言一出,满殿皆哗,永历更是惊道:“为何要朝廷向滇西撤退?”
  马吉翔没有理会晋王李定国的愤怒眼神,他道:“滇西地处边界,地势复杂,若守,有屏障可依,若攻,也能即时出击。晋王胜,朝廷便再迁回昆明,若晋王败,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时,我们还可以撤到缅甸去!缅甸非清朝之地,我们若居于此,清朝必无法干扰!”他这话显然是不认为晋王整兵再战会赢,而是做的最失败的打算了。
  “圣上,此计不可!”
  郭之奇和大学士扶纲同时出声阻止,他们还没糊涂!
  马吉翔怒瞪郭、扶二人,不快道:“我这策为何不可?”
  郭之奇怒道:“如果退到滇西,必陷入绝境也!缅甸虽非清朝之地,但缅甸国小,清朝势大,若以强势压之,缅甸必不会得罪清朝而保圣上!”
  李定国也被马吉翔的话气得浑身发抖,他怒道:“圣上,臣虽败,但并没有到山穷水尽之地步。若将各路兵马召集起来,仍然可与清兵决一死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若朝廷此刻便退往滇西,则势必军心不稳,臣所部能战至最后,其他人却怕是不能!”
  李定国只差说朝廷要是往滇西退,他李定国再失望也还能替永历卖命,其他人就未必了,说不得就一块降了清了。退走滇西乃是臭棋中的臭棋,比之当年永历从肇庆退到广西还要臭。
  马吉翔不知是真怕了清军,还是要一意和李定国作对,竟是死撑着道:“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晋王新败,其势必衰,若勉强纠集兵力与清兵作战,只能徒增新败。若再败,便无处逃遁也!”
  扶纳怒道:“国家偌大,岂无我等容身之处,非要往滇西这绝地去!”
  马吉翔哼了一声,道:“国家虽大,但一天难容二日,你们敢说晋王再战必胜?若不胜,朝廷仍留在昆明,清军至,如何逃脱?若朝廷落于清军之手,大明还有中兴机会?现在退至滇西,朝廷名声是不好,可却仍有回来机会!”
  “圣上万万不能听马吉翔蛊惑,滇西去不得!”郭之奇愤而说道:“臣以为此刻当令晋王假黄钺出征,再令各地兵马速来勤王,朝廷万万不能退守滇西,否则叫勤王兵马如何自处!”
  马吉翔冷笑道:“云南都叫清军包围了,哪来的勤王兵马!”
  郭之奇道:“广东有兵,可叫广东兵入广西,这样即便云南真保不住,朝廷也可由广东兵接应迁往广东!”
  “原来你郭大学士仍打着广东的主意!郭之奇,你还敢说你没收过广东好处,否则怎的想着连朝廷都要迁到广东去!”
  见马吉翔这个时候还在诬陷自己,郭之奇气得竟是说不出话来,永历见郭之奇脸憋得通红,怕人给气出什么事来,便赶紧要吩咐内监给郭之奇搬凳子坐,外面却有一小太监兴高采烈的奔进了大殿,高兴的叫喊道:“万岁爷,广东那边又来报捷了!”


第479章 是真是假?
  广东这次来的报捷使是军帅府参军徐应元,正式官职则是兴平伯属六官的工部官。
  和上次郭绍他们报捷不同,徐应元是大摇大摆,直接从肇庆的苍悟县奔的广西梧州府,然后一路畅通无阻过大小十余处关卡从广西直接进入云南。之所以如此,却是他手上有新任广东提督唐三水开具的公文,用的名义则是往云南买茶往广东贩卖。
  云南普洱茶天下闻名,从当地人手中买来价格极其低廉,转运出去却是能翻上数十倍,此中利润极其惊人。明清虽正打着仗,可明也好,清也好,大家伙都是要吃饭的,所以这私下的买卖从来没有断过。千里当官只为财,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图的可不是名垂千古,百姓安康。官官相护,发财的事情怎能挡了人家道,何况自家买卖也少不得需要人家照应,所以广东提督唐大人派来的人,广西官员可没有敢刁难的,反而还要帮着照应些,免得哪个不开眼的强盗把唐大人的银子给劫了。
  徐应元是举人出身,也是做过知县老爷的,能弃了名节做汉奸,其人肯定不是迂腐之辈,所以一路走来,该使的银子还是使了出去,反正花的不是他的银子。一路走来一路散银子,广西那十几处关卡将徐应元捧得高高,吃住都是用心,小娘子也有的享受,比起第一次到云南报捷吃尽苦头的郭绍等人,徐举人不知享了多少福。就这,到了昆明城时,徐举人嘴里还有怨言,报的劳什子捷,累得老爷腿肚子都抽了筋。他却不想想,这一路在那些小娘子身子用了多少气力,纵欲过度能有好?
  昆明城的规模可比不得广州,可城中人口却比广州多的很。广州那边虽已光复,可不少百姓脑后的辫子尚未割去,衣冠什么也是汉满各半,因此一下看到这么多明朝衣冠的百姓士子,徐举人多少还是有些感慨的,仿佛一下回到青年时光,那时他也是翩翩佳公子,手执纸扇,每日流连羊城之内,不知迷倒多少青楼的姐们。
  随着前面把守的兵丁变多,徐应元渐渐嗅到了一股莫名存在的威压,心下立时端正起来,他要见的可是大明朝的皇帝!
  带着些许不安跟着带路官员进了大殿后,徐应元像模像样的行了大礼,口称:“臣兴平伯属工官徐应元奉兴平伯令,特来向吾皇报潮惠大捷!”
  耳畔传来大明皇帝的御音,“徐卿免礼。”
  边上有礼部官员提醒徐应元可以诵读报捷文书了,按规矩,需得报捷使本人奏禀。
  徐应元忙打开报捷文书,视线无意瞄了下前方,这一瞄却立是一震:朱由榔生得好威风,正是人中之龙啊!
  他不敢多看皇帝,当下便扬声念道:“臣兴平伯广州镇总兵周士相谨奏……三月,虏伪简王济度引满蒙旗虏及绿营兵二万二千犯惠州,臣部偏师先守陆丰,俟虏困城下,臣乃率大队以舟师航潮,袭虏后队,斩虏伪续顺公沈永兴、协领左元、鲍敬以下四千级。
  复守玄武山,济度率其兵一万六千窜至,以满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