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前营统制,你既然想打,我自然不会拦着,这样吧,叫宋先生带队兵留下,其余各队都随你出战。”
  胡老大毅然决然,也不含糊,用他的独臂摸了摸腰间佩刀:“我和你一起去会会这张麻子!”
  ……
  晚间,胡老大召集各队队正就周士相提出的先发制人军议,这也是周士相要求的,说是集思广议,实质却是想让这些人明白为何要打,只有知道为何要打,他们才能拼尽全力。
  宋襄公先发表意见,他道:“先发制人也不是不行,老是担心德庆的鞑子打过来也不是回事,不过咱们总共就招了三百多新兵,还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德庆的绿营却有五百人,这仗怕不好打。”
  周士相道:“咱们不是硬拼,而是智取。”当下将邵九公说的法子和众人说了,众人听后都是好笑,不过都认为这法子应当能再坑张麻子一回。
  赵四海却担心道:“那咱们要去多少人?要都去打德庆绿营,城里头怎么办?周兄弟不是说那些大户靠不住吗,万一他们趁咱们出城,鼓动那些不肯参加我军的百姓反了咱们怎么办?”
  周士相道:“胡大哥的意思是宋先生留在城中主持局面,四海兄弟这队兵也留下看着那些人,要是有风吹草动的就杀了他们。”
  听了这话,赵四海眉头一挑:“那还不如现在就动手杀了他们,一了百了!”
  周士相断然否绝:“现在不行,百姓跟咱们还没有一条心,这会动手,那些新兵不会听咱们的,只有等这些兵彻底跟咱们一条心,咱们才能让他们甘愿做事。”
  宋襄公也附和道:“周兄弟说得不错,再说,齐元泰他们不会冒然动手,要真想造咱们的反,他们早就造了,哪里还用等到现在?依我看,他们不过是观望风色,要是德庆的绿营赢了咱们,他们肯定不会再听我们的,要不然,鞑子进了城,能有他们的好?”
  “想要百姓彻底跟咱们一条心,咱们就一定要打败德庆的绿营,只有这样,百姓才会信服咱们,愿意跟咱们走,而不是担心清军一到我们就跑,把他们扔给清军祸害。同样的道理,咱们若是胜了,回头对付那些大户和不肯参加我们的居民就容易多了,那些跟着咱们打了德庆绿营的新兵到时候不听咱们的也不行!”
  “大伙还有啥说的没有,若是没有,明天一早咱们就去德庆!”
  胡老大扫视了几个队正一眼,众人都是应声,便让他们回去做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


第50章 出征
  次日寅时刚过,除了赵四海那队兵,其余各队兵都由队正领着出了城,除了队正和伍长外,士兵们并不知道他们要去哪。
  周士相是希望太平营的每个士兵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干什么,可现实却不容许他这么做,因为他们本质上还不是兵。一旦告诉这些新兵他们是要去和德庆的清军打仗,恐怕士气会在瞬间降至冰点,到了地头跑掉的怕能有一半,毕竟对清军的恐惧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消解的,想要消除士兵对敌人的恐惧,只有让士兵变得比对方更可怕,除此,别无他法。
  所以为了预防士兵因为恐惧而大量逃亡,周士相只有瞒着他们,在他的计划中,这些新兵也不是取得战斗胜利的关键,带上他们的目的除了虚张声势外就是让他们见识一下真正场斗的场面,至于能有多少人活下来,就要看计划是否成功了。
  战争就会死人,世上没有不死人的战争,前世就是一名士兵的周士相不会有妇人之仁,经历父母妻儿惨死的他,已经无法再保持前世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残忍才是这个时代军人应该有的本色,也是可以成功的本钱。
  满州人为何能够入主中原夺取汉人的江山?因为他们比汉人残忍,残忍得近乎禽兽般存在!
  周士相当然不是想将自己变成禽兽,他只要能让敌人感受到恐惧就可。
  ……
  如同周士相事前所担心的那样,队伍出城没多久,闻讯赶来的后营老弱妇孺就挤满了城门洞子,有的直接爬上城墙,望着远去的亲人背影满是忧虑之色,有年轻的妇人更是担心得哭出了声。而队伍中的新兵在出城以后也变得惊慌起来,若不是耳畔不断传来长官的喝骂和随时落下来的鞭子,他们恐怕没有一个肯继续前进的。
  东城老弱妇孺的哭泣很快惊动了那些没有参加太平营的罗定居民,他们纷纷从家中跑过来看热闹,有的在猜测明军出城的目的,有的则是幸灾乐祸的对着后营的老弱妇孺指指点点,大概以为太平营也是带着她们家中的男人跑了。在幸灾乐祸的同时更是庆幸自己没有被太平营的小利所骗,不然拉夫子的命运就落在自个头上了。
  本来后营那些老弱妇孺只是担心自家的男人,虽然也哭泣,可没有乱,但听到那些没有参军居民的幸灾乐祸的话后,立时大乱起来,哭着喊着要找男人回来,场面几度失控。
  事先和周士相针对老弱妇孺反应做过预估的宋襄公在事件发生后做出了最快的反应,他一边以知州大人的名义安抚这些妇孺,一面命赵四海带兵将人赶回营去,同时又从牢中放出那些没有随军的俘虏,对他们交待一番便让他们拿着棍棒、刀枪满大街的恐吓居民,更不时在那几家大户门口叫嚷几嗓子,如此一来,局面才算是被控制。
  面对那些明军放出来“凶人”手中的刀枪,城中居民都是寒噤,乖乖的躲回家中栓好门,唯恐大火之夜抢劫杀人的混乱局面再演。后营的老弱妇孺也意识到事情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因为知州大人还在城中,也有一队青壮没有出城,看来宋大人说得没错,自家的男人是随军队去高州运粮,而不是被当夫子给拉跑了。
  宋襄公为了彻底安定后营人心,更是一整天呆在后营,不时叫来营中老者与他对上一手棋,或是饮上几壶茶。外有刀枪,内有怀柔,双管齐心,城中局面遂又安静下来。
  明面上城中是平静下来,可私底下的暗流却是涌动,宋襄公手中可用的人力太少,加上知州衙门调配的小吏差役都是原先的人,而这些人恰恰也是心怀鬼胎的那类人,所以无法依靠他们监控城中每一个角落,导致几家大户还是私下通了风,陆长远更是偷偷派人叫了几个衙门小吏到他家密谈,所谈何事,却是不为外人知了。
  “大人,你这象是不能走日的?”
  “噢,噢,错了,错了,呵呵。”
  心不在焉的宋襄公在众人面前强作笑容,心却是忐忑得很:却不知此战能否打赢?
  ……
  邵九公如愿以偿被周士相授予前营先锋官之职,领着四十多个后背伤势不重的江西兵充为全营头阵。
  这些江西兵背上都刻了字,和宋襄公一样也知道回不了头,若是不能打败清军,他们的命运比明军更加不如,因此倒也卖力。只是让他们疑惑的是,怎么太平营就这么点人,前前后后加一块也不过三百来人,还尽是从罗定新征的青壮,这么点人手真能和张麻子的绿营兵交手?
  邵九公也隐隐感到不对,奈何骑虎难下,这会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为了让手下这帮兵安心,他又将当年对张大德使过的计策说了起来,眉飞色舞的连说带划,这才让士兵们安下心来,一个个都道若是那张麻子真是个蠢猪,那这仗就好打了,到时大伙杀猪吃肉!
  走在全营前头的宋二牛是全营长得最人高马大的,他家六口人全投了太平营,这会扛着一面宋襄公连夜让人赶制的绣有“太平营”三字的大旗,走得虎虎生风,一脸自豪。
  各队配备的兵器基本都是从江西清军缴获,刀枪剑矛、钩刀、盾牌什么都有。全营上下,包括胡老大和周士相都没有盔甲,棉甲也不多,只有六件,还是从孔国良亲兵身上扒下的,胡老大和周士相一人穿了一件,其余四件给了葛五、葛六、彭大柱和秃子。
  缴获的七匹驽马给了邵九公,好方便他们诱敌,周士相自己那匹蒙古大青马原是要给胡老大骑的,胡老大却怎么也不肯要,说是君子不夺人所好。无奈,周士相只能牵着,毕竟胡老大这个主将都没马,他这前营统制又如何好意思骑马。
  罗定离德庆有一百多里路,前营的行军速度一日只能走上四十里不到,因此直到第三天才到达距离德庆七里地的西河渡口。沿途打了清军的一处兵驿,抓了里面的七个绿营兵和二十多名夫子,统统绑了跟在后面。
  新兵们虽然不知道长官带着自己做什么,但方向还是能识别出来,加上又打了清军的兵驿,渐渐也知道他们是要干什么了。这时周士相也不瞒他们,告诉他们即将和德庆的绿营打仗,这仗若是打输了,不但他们的性命不在,他们留在罗定的妻儿老小也统统没命。
  在新兵们惊慌的同时,胡老大让葛五和葛六押着那七个绿营俘虏跪到渡口上,然后当着新兵们的面统统砍了头。
  “谁要是敢跑,这就是下场!”
  葛五凶神恶煞的将一颗斩下的首级扔到了士兵面前,一众新兵顿时失声叫喊起来。
  邵九公认为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他一拍胯下那驽马的屁股,领着手下冲到新兵们面前,恶狠狠道:“德庆绿营没什么可怕的,他们的守备当年就是我手下败将,如今我都反正归明了,你们怕个球!”
  “我们邵大人就是那张麻子的克星,弟兄们别怕,等砍了张麻子脑袋,大人请咱们喝酒吃肉!”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一众无奈当了明军的江西兵哪里能让这些罗定新兵胆怯,一个个在那大声呼喝为新兵们鼓气打劲。
  在这番又是威吓又是利诱下,新兵们胆气这才大了起来,看着地上那几具清军的尸体,再望望那些前几天还是清军的江西兵,想想罗定的亲人,想跑的心思便淡了下来,个别胆大的甚至开始拔刀出来擦拭。
  胡老大下令全营过河,和周士相爬上渡口北面一处高坡上四下看去,最终选定就以这西河渡口为伏击之地。
  伏击之地确定下来,下面就是选定各队伏击位置,这西河倒也不宽,河两岸都是丘陵,植被比较茂盛,因此藏人的地方很多,关键是邵九公能不能把张大德引过来,又引过来多少人。
  人多了肯定不行,最好的情况就是张大德只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兵撵过来,只要能干掉张大德和他的亲兵,剩下的绿营兵就不足为虑了。
  胡老大还是有些不放心邵九公和他手下的江西兵,和周士相说他带一队兵和他们一块去,周士相却劝胡老大留在这里指挥全局,他带人和邵九公他们一起去诱敌。
  胡老大哪里肯让周士相去冒险,周士相却执意要去,说自己有大青马,就是事情有变,仗着这大青马他也能安全脱身,反而此地离不开胡全这个主将,有他在,新兵们就能安心不少,不然,一见主将不在,这些新兵说不得就会自溃。
  胡老大说不过周士相,便再三叮嘱周士相要小心,千嘱咐万嘱咐的目送他和邵九公带人往德庆城出发。


第51章 明军
  德庆城内,罗定被土匪占领的消息早就传了过来,报信的是陆长远家的伙计江二。
  江二得了主家吩咐,趁着夜色悄悄从罗定城墙的缺口处潜了出来,然后直奔德庆而去,路上着实吃了不少苦头,好在有惊无险,总算平安到达德庆。
  入城之后,江二没有先往绿营报信,而是径直奔的德庆县衙,因为德庆知县陆公明是自家东家的族叔,有这层亲戚关系在,话便好说。
  一听罗定叫土匪给占了,驻防绿营千总孔国良身死,土匪又在满城的勒索敲诈,士绅大户一个都没放过,陆公明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二话不说就带着县丞武长寿直奔绿营驻地,请求守备张大德赶紧出兵剿匪。
  不想,张大德对出兵剿匪一点兴趣也没有,因为土匪大多是抢完就跑,不会傻等着官兵来剿的,等他带兵过去人早就没影了,哪里有什么油水可捞,难不成要他带兵满山窝的去找土匪的老窝不成?再说,他是德庆的守备,又不是罗定的守备,罗定叫土匪占了关他什么事。
  倘若攻占罗定的不是土匪而是明军,张大德却是无论如何也要立即发兵去打的,当然,前提得是对方不是李定国的兵马。来得真是李老虎的兵,他张麻子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去摸老虎屁股的,不过要是那些南明的杂牌,那就是摸他张大德的老虎屁股了,不打白不打。
  为何土匪没兴趣去打,打明军却有兴趣呢?
  原因在于打土匪,那是保境安民;打明军,却是替朝廷开疆拓土。两者分别可大了,前者是不能屠城的,后者却是可以事后在城中屠城,不但能大抢特抢发笔横财,还能受朝廷嘉奖,如此好事,哪个不乐意干?
  张大德特意又问了江二,确认那帮人是打着李定国旗号的土匪后,什么心都淡了,懒洋洋的便要送客。
  守备大人定下调子,底下的千总、把总自然体会上意,一个个都是叫嚷着这兵不能出,要出兵可以,拿总兵大人的手令外加出兵的粮饷来!要不然,绿营弟兄们可没功夫到罗定跑一趟。
  这帮不晓事的丘八!
  崇祯十四年举人出身的陆公明对着这帮武夫真是有怒不敢言,强按着性子,好说歹说了半天,张大德却压根不为所动,说什么也不肯出兵。
  无奈之下,陆公明只好回去连夜写了公文发往肇庆府,公文中将张大德着实狠骂了一番,请求肇庆知府赶紧知会总兵发文剿匪,不使罗定百姓受匪患。
  江二等不到绿营出发,心中也急,可再急也没法子,那绿营不出兵他又能如何,只能呆在县衙等消息。
  这日,刚用过午饭,陆公明正端着茶碗消食,西河镇保长宋通就大呼小叫的闯了进来:“县尊,大事不好,明军打过来了!”
  “什么?明军打过来了?!”
  “咣当”一声,茶碗失手落在地上,陆公明一屁股跳起,满是惊慌之色,为官数年,他最怕的就是听到明军打来,那样就意味着他这知县老爷老命不保。朝廷法令甚严,失地弃土都是要砍脑袋的,那明军也不是善茬,动辄就要拿他们这些清官祭旗,夹在两头他这知县真是苦啊……
  “小的亲眼所见,明军打西河渡上了岸,打着旗号奔县城来了!”宋通上气不接下气,这一路跑得却是够呛,不过总算是把他看到的情况说了出来。
  还没打到县城?
  陆公明多少有些心安,问宋通:“明军有多少兵马,打的是谁的旗号?”
  宋通苦着脸道:“县尊,小的急着回来报信,哪里敢靠近看,着实不知有多少人,不过打得旗号小的却是看清了,叫什么太平营!”
  “太平营?”
  陆公明脑中快速的转了一遍,确认从没听过这支明军的营头,也不是李定国兵马的营头,当下便不再惊慌,沉吟片刻,便带人往绿营驻地而去。
  ……
  还没进屋子,就听到屋中传来打马吊的声音。
  “碰!”
  “三万!”
  “胡了!”
  “大人真是好手气啊!”
  “哈哈……少拍马屁,赶紧拿银子来,拿银子来……”
  “……”
  这帮丘八真是好兴致!
  听了屋内的马吊声,陆公明腹诽不已,推开守门的两个亲兵就闯了进去,急切道:“张大人,明军打过来了,你赶紧带人守城吧!”
  打得正兴致,陆公明冷不丁闯了进来,一脸死了爹娘的鬼样,还说什么明军打过来了,这让刚刚胡了把大牌的张大德窝火不已,一拍桌子怒道:“胡说八道,城头上我的兵在看着,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