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由榔越听越气,可除了生气却什么都做不了,难道自己真能一道圣旨就将周士相给罢了?
  陈兴也知皇帝眼下不可能拿周士相如何,他叹口气问道:“皇爷,眼下也不是追究广东的时候,奴婢进宫时听说皇爷准备退往滇西?”
  永历一怔,矢口否认:“这是马吉翔的意思,朕没有答应。”
  “那为何宫人们都在收拾东西?”陈兴有些诧异。
  “朕怎么知道她们在做什么。”
  永历脸色有些难看,微哼了一声。陈兴见状,知道自己不应该问,忙磕头不敢再说。见他这样,永历脸色稍缓,当年庞天寿投靠孙可望逼迫自己这个皇帝时,陈兴没少暗中保护为他说情。他又是刚从澳门回来,虽说事没办成,可不是他的错,千里迢迢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可不能太过寒了下人的心。
  “澳门这条路断了,教皇那边又没有音信,看来天主是不来保佑朕了。”
  永历苦笑一声,忽觉得自己求助教皇的念头十分可笑,难道万里之外的教皇真的会因自己这个才受洗不过几年的教徒皇帝就发来援军吗?
  见陈兴还在那跪着,永历便开口要他起来下去歇息,却有内监引着沐天波、扶纲、雷跃龙、刘清四人求见。国公和大学士求见,永历自然不能不见。
  沐天波四人进入黔国公府,就发现府内惊乱异常,许多宫女内监都在收拾衣服,一派惶惶末日景象。虽说四人早知行宫里的人正在收拾东西准备退往滇西,可真看了这末日景象,还是心堵得厉害。四人随内监一路走来,一路都是无语,心中却均有了皇朝末日气象。
  见到皇帝后,沐天波首先进言朝廷和圣驾万不能退往滇西,尔后刘清上前说道:“陛下,现在云南四面皆被清军包围,圣驾若往滇西去幸外国,文武军吏怕是无一人肯从。就算陛下能够奔驰得脱,可陷于滇西,护卫军马全失,又岂有复起之日?四川那边仍有我大明诸镇在,督师文大学士也在,建昌王连年丰稔,粮草山积,圣驾若去,必不致随行文武军吏挨饿。故臣以为,圣驾当假道象岭,直入嘉定,养锐以须,即或兵势猖逼嘉阳,战船、商船一刻可刷数千艘,顺流重庆,直抵夔关,夔东十三家闻圣驾至,必夹江上迎。乘此威灵,下捣荆襄之虚,如唾手尔,如此我大明方有中兴之机,不若此,恐圣驾难全!”


第517章 晋王最怕什么
  “川中真的可以去得?”
  先前马吉翔他们只对永历说去四川路途太远,且要经过清军防线,圣驾易遇险,而去滇西的话则无此险虑,所以永历这才默认退往滇西,任由马吉翔他们准备,现在却第一次听臣下将去四川的好处说得这么细致,再想从前从肇庆出逃时的狼狈模样,心下不禁又有些动摇。倘若刘清说中,朝廷上下军民官吏都不愿随自己去滇西,自己这个皇帝不就成了孤家寡人了么。
  刘清身为翰林讲官,自然知道皇帝性格,当下斩钉截铁道:“臣已定好移跸路线,只需晋王和巩昌王率精兵护卫,沿途必无危险!”
  大学士扶纲和雷跃龙也双双对永历进言,都道去四川并无危险。永历有点动心了,去滇西是安全,可是再想回来恐怕很难,去四川虽险,却有十数万将士可依仗,还有复起之机。两相权衡,自然是去川中好。但他还是有些担心,问诸臣道:“夔东十三家都是大顺余部,他们会迎朕否?”
  扶纲很是肯定道:“十三家早归我大明,岂有不奉圣驾之理。”
  “万岁,事不宜迟,清军先锋已近昆明,圣驾当早迁移。臣等以为万岁当立发旨意与晋王和恐昌王,命他二人率部护驾。二王麾下尚有数万精兵,便是敌不过入滇几十万清军,但保圣驾撤往四川却是不难。”沐天波道。
  永历仔细想想,终是不再犹豫,点头道:“也罢,就依你们,朕去四川。扶卿你替朕拟旨意,沐卿你派人去晋王和巩昌那边将朕去川中一事与他们说,让他们马上派兵来护驾。”
  “臣等遵旨!”
  见皇帝同意往川中,沐天波等人都是大喜。出宫后,沐天波立即派锦衣卫官丁挺赶往晋王军中征询晋王意见。晋王李定国正和巩昌王白文选商议布署一次针对清军吴三桂部的伏击,听丁挺说明来意后,二王商量了下,均是同意圣驾迁往川中。晋王更写了手令给昆明留守大将靳统武,命他率部护卫圣驾前往川中,他这边和白文选打击吴三桂后再行入川。
  丁挺尚未归来时,司礼监王坤便将沐天波四人进宫劝谏圣驾移跸川中之事透露给了马吉翔。马吉翔闻讯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兄弟锦衣卫马雄飞和女婿户部侍郎杨在。
  “沐天波和扶刚他们领着那个蜀人刘清进宫去了。”说话的时候,马吉翔很是不安。
  “他们进宫干什么?”马雄飞一头雾水。
  马吉翔哼了一声:“去劝皇上圣驾前往川中。”
  “去川中?”
  马雄飞愣了下,他没什么本事,凭着兄长权势谋了个锦衣卫指挥使官,对朝廷迁到哪都无所谓,所以没有多想,随口道:“蜀中尚有十余万兵,圣驾去那也好。真是去了滇西,可就没有兵马护卫了。”
  杨在没有吭声,因为他并不赞同岳父劝圣驾往滇西移跸,相反,他却是主张去川中的。只不过岳父一力坚持要往滇西去,身为半子,他也不好唱反调。现在听沐天波、扶纲他们说动皇帝去川中,二叔马雄飞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心下也是一松。
  听兄弟说这话,马吉翔却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道:“你懂什么!圣驾真要去了四川,文安之必定来迎驾。他资历老,又在川中经营多年,圣驾被他迎了去,这内阁首辅还能由我做?”顿了一顿,又说道:“文安之可不是扶纲和雷跃龙,从前他在的时候就和我不和,若是他做了首辅,你以为他会放过我?”
  “文安之不至于要为难兄长吧?”
  马雄飞有些紧张起来,他没什么本事不假,可不代表他不知道利害关系,文安之若是找他兄长麻烦,他这做兄弟的还能有好!
  杨在眉头微皱,却是仍不发一言。
  “不至于?”马吉翔冷笑一声,“我敢肯定文安之必然会和我算安龙附孙逆之事,到时咱们人在他屋檐下,内无金少宰之助,外无晋王之援,还不是任他摆布,弄不好就是家破人亡!”
  话中所说金少宰指的是晋王李定国亲信幕僚,现任吏部右侍郎的云南人金维新。为了抱紧晋王李定国大腿,安坐首辅之位,马吉翔平日很是巴结金维新,有事无事便请他吃宴喝酒,隔三差五送去大礼,令得金维新和他马家很是交好。
  “老夫真要出事,贤婿以为祸就不及池鱼了?……老夫膝下无子,将来的一切还不都是你的,这几年在朝中经营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你……如今老夫大难临头,贤婿就不愿为老夫分忧?……”
  见女婿杨在始终不吭声,马吉翔心中有气,说着竟是掉下几滴眼泪来,杨在见了叹了口气,知道这事也由不得自己了,起身缓缓说道:“事已至此,莫若去找金维新,他祖上坟墓和亲戚家人都在云南,肯定不肯去四川。晋王那里又很听他的话,我们就请他去劝晋王坚走永昌,若事真不可为,便按岳父所言让圣驾幸缅国;若事还可为,咱们便保圣驾再返滇便是。”
  女婿所言让马吉翔眼前一亮,马雄飞那边却问:“要是晋王不听金维新的呢?”
  杨在微微一笑,反问马雄飞:“晋王最怕什么?”
  “唔……”
  马雄飞怔在那里,他怎么知道晋王最怕什么。兄长马吉翔却轻笑一声,道:“晋王最怕再出两个亲王!”
  杨在点了点头,直言道:“若晋王不同意去滇西,咱们就让金维新明着告诉他,蜀中勋镇林立,拥兵十余万。晋王这边却是新败之余,兵马不及蜀中,真保了圣驾去蜀中,蜀中那帮人能听他的?李来亨、袁宗弟、刘体纯、郝永忠那帮大顺军能听他这大西军亲王的?”
  马吉翔有些兴奋的搓了搓手,道:“最好再加上一句,若大顺军那帮人能恢复荆襄,皇上肯定会封李来亨、袁宗第、郝永忠他们当亲王,这样一来,晋王打死都不会同意圣驾去川中的!……此事就这么定了,不能再耽搁,贤婿马上去和金少宰说,务必请他快马前往晋王处相劝,金少宰有什么要求,贤婿都答应下来!”
  当下,杨在便去找金维新,将先前和岳父所言对金维新说后,金维新果然也不愿意朝廷从自己家乡云南迁到四川去,另外他又同镇守四川建昌的总兵王偏头曾为争夺一个美女闹过纠纷,担心转入建昌后会遭到王偏头的报复。所以和杨在商议过后,快马加鞭便赶往晋王处相劝,结果真如杨在所想那般,晋王果然不同意圣驾迁往川中,重新发了手令命靳统武将圣驾先迁至永昌,等他率军赶到后再作下一步决定。
  靳统武接到晋王手令后立即准备移驾事,昆明城中顿时大乱。


第518章 我要参加太平军
  梧州城墙上,正在修筑城墙的清军俘虏们看到江上消失了数天的明军水师再一次出现。这一次,明军水师的战船比上次来得更多,密密麻麻布满长达十几里的江面上。每艘战船的两翼都插满了旗帜,远远看去,就如西江变成旗帜海洋般。
  随着第一艘战船停靠在由俘虏们整修出的码头上,江上响起号角声。紧接着,一艘又一艘的战船依次停靠码头,一块块船板从船头放下,随着战船上的旗手的旗号,一队队身穿红色军服的太平军在一面绣有熊罴军旗的引领下,从船板上浩浩荡荡的开上岸。也不知这熊罴军旗引导了多少太平军下了船,未等俘虏们回过神来,又是几十艘战船靠上了码头,然后又是一队队身穿红色军服的太平军在一面绣有麒麟军旗的引领下开上了岸。
  俘虏们也数不清沿江由他们亲手增建的码头到底有多少,他们只看到明军无穷无尽的从船上开向岸边。先是熊罴军旗,后是麒麟军旗,再后是青龙军旗、麋鹿军旗、朱雀军旗,每一面军旗都引导着数千太平军从船上开向岸边,每一面军旗后头都有无数小旗,上面绣着各式番号。
  三万人?四万人?五万人?十万人?……
  俘虏们被太平军庞大的兵力吓呆,他们实在是数不过来到底有多少太平军开了过来,他们就那么呼吸沉重,痴痴的看着一队队太平军从数里外缓缓向梧州城走来。俘虏中不乏见过阵仗的老兵,他们手底下打败过许多明军,砍过无数明军人头,但他们还是头一次看到如此整齐且规模庞大的明军。
  最后,俘虏们看到一面绣有貔貅的军旗在几百全身铁甲的太平军护卫下踏上了岸。铁甲兵的出现让俘虏中的一个叫陈五的把总看得瞠目结舌,呆呆的喃喃了一句:“我的个乖乖,广东的明军昨这么大家当的,这铁甲兵可是我们老王爷在时都弄不出来的。这盔甲,这气势,天下一等一的强军啊!……”
  “不是一等一的强军,我们会败得这么惨?”
  边上一个同样是把总,叫王德的军官俘虏苦笑一声,然后再次低下头去默默干活。他实在是被太平军杀怕了,也打怕了。
  在那些铁甲太平军的最前头,一个模样看着十分年轻的将领骑在一匹大青马上,那将领上岸之后并没有急着进梧州城,而是扬着马鞭指着西江对身边簇拥的几十位军官说着些什么。
  城墙上监视俘虏修墙的第二镇太平军轻蔑的看着这帮被充作苦力的俘虏,然后骄傲的对他们说道:“我们大帅来了!”
  说话间,城内几十个骑马的将领从城门冲出向着那年轻将领奔去,远远便下了马,然后一众将梧州清军杀得丢盔弃甲的太平军将领在那年轻将领身前屈膝单腿下跪,齐声叫道:“恭迎大帅!”
  声音传得老远,令得城墙上的俘虏听得清清楚楚,那刻,他们心中震骇,太平军的大帅就是那年轻人?
  “瞧广东明军这架势,恐怕满州人打不过。就看那些兵的威势,就不是咱们随意抓个夫子能装得出来的,唉,也不知练上多久,才能这般气势。”陈五此刻心中翻山倒海,只觉这广东来的明军实在是强得太过没边,远不是他们这些广西绿营所能匹敌的。
  听了陈五这话,把头低下去干活的王德心中一动,抬头看了眼城上,发现监工的明军都在看着城外,便小声说了句:“咱们若是跟着这等强军,当年也不会降了清军做了这劳什子绿营了。”
  “是啊,咱们怎么就跟不了这等强兵呢,要不然也不至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陈五脸色讪讪,心中说不出的落寞,原先还存着指望,提督大人率大军回援,广东明军肯定挡不住,没想到人家后头竟然来了这么多援军,且看起来和攻占梧州的这支明军一样能打,光看这援军规模就比自家提督大人强了许多,这仗还怎么打?一旦这支兵马在广西站稳了脚根,他们这些被俘的清军恐怕就要悲催的很。
  王德突然很想投太平军,但凡是人,总不想当一辈子俘虏,当一个不知何时就会被活活累死的俘虏,他想跟强军干,成为强军的一员。他越想越觉得太平军不会真就这样将他们当苦力消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俘虏都能成为苦力在干活,至少那些被俘的回回兵都叫太平军拖到江边喂了鱼鳖。他们现在虽然很苦,可起码还活着,每天还有饭吃,虽吃不饱可也饿不死,太阳下山就能放工回去休息。虽说每到休息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太平军称之为安军使的军官会过来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给他们讲满州人是如何残暴对待汉人,那些被屠城的地方是如何惨,说些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福州屠城、广州屠城、柳州屠城的事,又说什么满州人只不过拿他们当炮灰使,将来满州人真坐稳天下,汉人就会被他们永远欺压,任他们当牛马使唤。
  一开始,绿营和汉军的降兵们对太平军的安军使很抵触,因为他们说的事情他们都有份参与,远的不说,广西境内的十几起屠城事件哪桩不是他们干的,要不然广西人口怎的就剩下现在的十来万,明朝时上百万的人口怎的就凭空消失了?太平军说被屠城的汉人怎么惨,女人们被掳去又如何惨,不是变相的说他们残暴,说他们替满州人为虎作伥么。所以军官也好,士兵也好,都是不以为然,对安军使说的这些都很漠然,也很烦他们,要不是自家小命被太平军捏在手中,他们才懒得理会这些罗嗦的家伙。
  然而随着每天都听这些事情,且每天听到的惨事都不同样,军官、士兵突然都有了心态的变化,不再是原先那种收人钱财,替人办事的心思,也不是乱世之中只为自家活,哪管旁人死的心思,而是突然间对过往所干的事情有些愧疚。
  太平军的安军使们似乎也没有一夜之间就要强行改变俘虏心态,让他们积极涌跃加入太平军成为反清战士的思想,只是潜移默化他们。绿营兵本来就地位低下,且成了太平军的俘虏,所以被俘的清军有的心思活跃的会想,便是他们能够被解救,重新成为绿营兵,恐怕并不是什么好事,而加入太平军未必就是坏事。只是现在还没有俘虏主动提出要参加太平军,要对残杀汉人的满州人进行报复什么的。
  陈五没有这个想法,他只是觉得从前做的或许错了。王德倒是想投太平军,可又怕人家不收。但是当不远处一个汉军的俘虏突然躺倒在地,要身边的同伴用带有棱角的石块去割自己辫子,并且朝城上太平军喊了一句话后,他二人在发呆的同时却看到了希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