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佑明自小跟随其父南逃,可谓生于乱世,长于军中。其父于世忠为不让戚家军后继无人,遂倾全力教导他。于佑明不负乃父所望,枪棒刀戟样样擅长,加上年少气盛,每每仗着武艺不顾军令杀入敌阵。上次在陆丰被济度围攻时,于佑明在城头上斩杀十几名清兵,等看到城下敌军架不住伤亡开始逃跑时,竟然攀着清军丢下的云梯跳下去追杀,不一会又割了两个真鞑子脑袋跑了回来。
  此举固然英雄,却是未得军令擅自出城,将父亲于世忠气得不轻,大怒之下便要行军法。好在时任上司第二镇镇将铁毅闻知之后赶来阻止。于世忠行不得军法,便行了家法,将儿子扒了屁股在校场上狠狠打了一顿。不想,这么一顿打倒让于佑明在太平军里出了名,便是连周大帅都知道老于家出了个马上能挑,马下能砍的小文鸯来。
  第五镇受命从潮州西征时,于世忠出于就这么一个独子,且西征面对西南数十万清军凶险太大,所以未让于佑明从征,结果于佑明跪在校场上半天。父子一番对话之后,于佑明终于得偿心愿,以队正衔列军随征。
  老兵们当众调笑自己,于佑明却是不恼,左右自家那个老子都不给儿子情面,当着那么多人面把自己屁股打开花,现在叫人家来笑又有什么打紧的。左右丢的不也是老于家的脸面,老子不要这脸,儿子又要的什么。再说了,只要能杀鞑子替爷爷和大伯他们报仇,丢脸又怎样!
  听惯了老兵们调笑,于佑明索性也打趣他们来:“老哥哥们莫要光笑我,只怕待会儿营兵不经打,咱们动起手来太过顺利,你们跑得太快收不住手,到时军令下来,可是人人都要挨屁股。哈哈……”
  “咱们挨打,小爷也跑不掉。不过咱们皮糙肉厚的,打上一百板子不过就当挠痒痒,小爷这细皮嫩肉的,要是再给开了花,走起路来一扭一捏的,嘿嘿,小娘看了都皱眉喽……”
  众人大肆说笑着,浑不将对面清军放在眼里,士气皆是高昂,仿佛对面那几千清兵真就是泥捏的一般。
  但是当听到对面清军阵中鼓声响起后,老兵们也好,小爷于佑明也好,均是收起笑容,按着往日操练迅速散开结形。这丙旅完全是旅校于世忠按戚家军的战术练兵,也是全太平军中唯一一支不按军帅府步兵操典习练的,这是因为周大帅开了特例,要让戚家军的血脉在太平军中延续下去。
  随着旗号,丙旅上下每四十人组成一个人字形的小阵,前后交错,左右隔开。小阵最前面四人斜向靠地支起竹子制作的丈五狼筅,侧面则是十杆长矛,最后则是镗把和刀牌手。狼筅前端尖锐的竹枝并未削去,让战马本能地避开。
  仗着兵力优势且有骑兵,桂林总兵徐天佑下令冲阵。他没有轻敌,也不是大意,而是实在分析了对面太平军的实力之后才下决定进攻,因为他不相信区区两千余明军步兵能挡住他的双倍兵马。
  然后战局从一开始就没能如徐天佑所预想那般,当他标下的300余骑兵鱼贯而入太平军小阵之间空隙后,却怎么拼命抽鞭也不能令战马再加速一分,太平军小阵中侧面的镗把和长矛却不断扫向刺向清兵的身侧。骑手们用马刀格挡,大都被镗把叉住,然后便是数杆长矛撺刺,顿时纷纷落马,惨叫声连绵不绝。后队的清军眼见情况不妙,想绕开冲杀,躲进人字小阵后的鸟铳手却又跑出来射击,又被打倒一片。
  预想中的踏阵变成了明军一边倒的屠杀,让目睹这一切的徐天佑震惊不已。
  步兵大队也冲了上去,清军不可谓不卖命,也不可谓不卖力,甚至连在梧州城下叫太平军杀破胆的苍悟兵备道李本晟也咬牙带着手下兵冲了上去,可尽管清军兵力占了优势,太平军的阵线却是纹丝不动。
  慢慢的,随着旅校于世忠的不断命令,一个个变换的旗号传下去,清军愕然发现,他们竟然被兵力比自己少得多的太平军给合围了。
  一场绞杀战在东江驿血腥的展开。


第532章 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
  桂林城头上,等着捷报传来的广西巡抚陈维新怔怔的看着从东江驿逃回来的数百残兵。
  “这可不到两个时辰……”
  桂林知府苏谨的脸色很难看,同知姚世泰身子微靠在城垛上,仔细看,便能发现这位姚同知身子颤的厉害。
  守门的兵丁前来请示,陈维新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开门,放徐镇他们进来。”
  “喳!”
  兵丁应了,很快城门便被缓缓开启,看到城门开启,数百从东江驿捡回性命的清兵忙加快脚步冲进了城。进了城,这些残兵也是惊魂未定,扶着城墙在那大口大口喘着气,刚才一路逃奔,可把他们吓得够呛,也累的够呛。
  “抚台大人,末将无能!”
  脸色苍白、浑身血污的徐天佑一脸愧疚的看着巡抚大人。仗打成这样,他实是无脸来见巡抚大人,若不是想着桂林城还在,兵败那会他就恨不得自个抹了脖子。足足五千兵不但收拾不了对手的两千来兵,还叫人家打了个围歼,拼死突围之下才跑回这么四百多人。这仗,徐天佑真是没法说。要说肚中有什么,那就是一肚子苦水了。
  苍悟分守道陈宏业和苍悟兵备道李本晟两人也是命大,竟也跑了出来。后者这是第二次从太平军刀下捡回命来,一路狂奔,当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后面稍微传来一点动静就把他吓的背心发凉,好几次都想放弃了,就那么从马上跳下,然后坐在路上听天由命。若不是难兄陈宏业还想着他,死命拉着他跑,李本晟这会只怕真的成了太平军的俘虏了。
  两位难兄难弟抖抖瑟瑟的从马上下来,双腿都迈不动步,在那不住的晃来晃去,要不是几个营兵眼尖手脚快,这二位大人就得晕倒当场了。
  坐着休息了片刻,陈宏业和李本晟这才觉得血脉筋络活络了些,于是咬着牙关,相互搀扶着上了城头。仗是打输了,但巡抚大人那边可是不能不见。
  桂平分守道王延宾打一开始就躲在最后面,跑的也是最快,一路上光想着保命,其它都没空去想,也顾不得想,等平安进了桂林城,这才发现两条大腿内侧被马鞍磨得血肉模糊,那血顺着他两条腿往下流,每走一步都腌心般疼。
  王大人从前哪吃过这种苦,眉头皱得紧紧的,却是不敢叫出声来,没办法,这会城中一大帮官员士绅都盯着他看呢,真要熬不住疼喊出声来,恐怕桂平分守道就是王大人这辈子当过的最大官了。
  “能回来就好,能回来就好,胜败乃兵家常事…”
  城头上,广西巡抚陈维新正在安慰一脸自责的桂林总兵徐天佑,不用徐天佑多说,巡抚大人也知道这仗败了,且败得十分惨,十分的难看。他也不知如何面对了,只能尽力安慰徐天佑,毕竟桂林的城防还得靠他。再者,这安慰的话于其是对徐天佑说,倒不如说是巡抚大人是在安慰自己。
  安慰一番后才发现徐天佑身上不少血污,陈维新倒没嫌弃,反是一脸关切的问道:“徐镇受伤了?”
  见巡抚大人关心自己有没有受伤,徐天佑顿时心中感动:“抚台大人放心,末将没有受伤,只不过末将…唉,末将无能,末将无用,末将把数千军士给葬送了……末将真是没脸来见抚台啊……”
  “徐镇千万不要说这些,说来还是怪本抚心急了些,以为有机可趁,不想却是连累了徐镇。”
  陈维新叹了口气,这事说起来还真是他的责任,要不是他起意想吃掉那股冒进的太平军,徐天佑也不会奉命出城,他不出城,又哪里来的惨败。
  桂林知府苏谨心中还存着些指望,他带着几分侥幸心理问道:“我军数千兵马虽遭惨败,但想那太平寇怕也是损失惨重退兵了吧?”
  闻言,陈维新也是有些紧张的看着徐天佑。吃了败仗不打紧,但要是能让太平军暂缓向桂林推进,却无疑也是大功。
  不曾想,徐天佑却是苦笑一声,摇头道:“太平寇太过厉害,恐未伤及分毫。”
  苏谨一惊,失声道:“太平寇有这么厉害!”
  徐天佑有些黯然道:“比之真满州也不逊色。”
  苏谨腮帮子一动,什么话也说不出。巡抚大人亦是无语,饶是心中做好准备,也从线督那里了解到广东明军强大的战斗力,梧州一城也证明了广东明军能打,可毕竟未曾亲眼见过,现在徐天佑直言广东明军不比满州大兵差,他这才真正感受到恐惧。
  陈宏业和李本晟相互搀扶着上了城,站在一边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王延宾也抖抖瑟瑟的上了城,见城上气氛不对,也知趣的靠到一边,不想去触抚台大人的霉头。
  “抚台大人,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最终,还是桂林同知姚世泰出声打破了这不寻常的平静。
  “是守还是退,还请抚台大人拿个章程。”若没有东江驿这场败仗,桂林知府苏谨倒是坚守派,现在,他却是动摇了。
  徐天佑默不作声,他被太平军打怕了,若真要他拿个主意,他认为还是当弃守桂林退往云南和线督会合的好。存地失人,则人地皆失。眼下广东明军势大,来势凶猛,又有梧州为跳板,陆路可攻桂林,水路可攻柳州和南宁,而广西清军主力又被马雄那个回回葬送在了梧州,使得广西三府想坚守都无足够守军。今日这一败,桂林守军精锐又去了一半,余下都是各县拼凑来的兵马,能当个什么用。所以这节骨眼,放弃桂林才是上策。
  徐天佑想放弃桂林,可巡抚大人没有发话,他又是桂林总兵官,对桂林负有直接责任,若巡抚不发话撤,他这总兵官要撤,事后追究起来,后果多半是他来背的,因此徐天佑只能保持沉默。
  陈维新也在考虑是否还要坚守桂林,他拿不定主意,便问徐天佑:“徐镇以为守住桂林有几分把握?”
  “三分。”说完,又觉估的多了,徐天佑忙又改口道:“实算起来,顶多一分。”
  “一分?”
  陈维新的脸色更加难看,思量来思量去,终是拿定主意,对诸官道:“今明军势大,桂林无守住把握,本抚意弃城入滇,你等有何意见?”
  诸官哪有什么意见,他们巴不得巡抚大人赶紧下令撤退。没人反对,也没人劝阻,陈维新便下令弃城。次日,太平军第五镇便从桂林城中逃出百姓口中得知清军已弃守桂林,丙旅旅校于世忠立即命令全旅进驻桂林城,同时向镇将急报。与此同时,柳州城门也是洞开,一队队身着火红军服的太平军从城门洞中鱼贯而入。
  柳州清军是主动开城投降的,但是距离太平军给出的投降时间却是晚了半天。但不管怎么说,柳州清军还是主动投降了,然而跟随第二镇、第六镇、第九镇一起入城的太平军大帅周士相在入城后却是大发雷霆,他命人将柳州府知府苏霖和广西提督学政黄鼎两个降官押了过来,然后对他们道:“本帅说话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让你们半日前降,你们便得半日前降!……你们却不知好歹,非要拖本帅半天时间,安的是何心思!本帅也不与你们罗嗦,本帅信中说了,你们晚开一刻城门,本帅便杀你们全家,你们道本帅与你们是戏言么?……来人啊,把他们全家老小给我找出来统统砍了,让他们知道本帅说话到底算不算数!”


第533章 负隅顽抗
  柳州依江而筑,三面环水,从地理上而言,柳州易守难攻,然而柳州城中并无多少兵马,加上去年清军在柳州屠城,导致柳州官员想征发民夫青壮上城助守都不得。太平军三镇兵马从梧州顺江而至出现在柳州城下后,柳州城内就降与守发生了争执。
  右江分巡道袁大受、监察道广西巡按田升龙主降,柳州知府苏霖和提督学政黄鼎主战。
  苏霖是汉军镶白旗出身,辽东盖州人,顺治十四年方调任柳州,所以他不想投降。提督学政黄鼎是崇祯十二年的进士出身,曾任隆武朝的广西道御史,礼部右侍郎。清定南王孔有德兵进广西后,黄鼎降清,顺治十三年以右侍郎衔出任广西提督学政,与按察使同级,正三品大员,称之为学台大人。
  主降与主战官员争执不下时,实际指挥柳州守军的副将许重华审时度势,知道城中单薄兵力根本挡不住大兵压境的明军,于是出于自家性命考计站到了主降派那边。得了许重华支持,主降派官员的力量便压倒了主战派,最终,在距离太平军给定投降时间过去半日后,右江分巡道袁大受、监察道广西巡按田升龙、柳州副将许重华代表柳州清军出城向太平军商洽投降事。
  “自即日起,大军所至,不以屠城要挟,只以屠官要挟。”
  “逾期不降者,文武百官连同家小尽数屠戮,以儆效尤!”
  “姑念柳州实为大军入桂开降首城,特惟诛首事数人,余者不论。既而,无论官品大小,降与不从,逾期即诛,不问老弱,不问襁负,以使天下军民尽知我太平军令行禁止,如此可免百姓伤亡。”
  入城后,周士相便命人将柳州知府苏霖、提督学政黄鼎等官家小尽数捕来,然后命降官士绅一同观刑。一声令下,数官连同家小百余口尽赴黄泉。
  通过这百余颗人头,周士相要明明白白的告诉那些尚在负隅顽抗的清廷官员:你们若不开城,破城后便杀你全家老小。你全家老小便是不在这城中,也不打紧,他日太平大军至你家乡,你那妻儿老小同样要拿来过刀。不如此,不能令你们感到害怕;不害怕,你们便有胆量继续为满州为虎作伥。
  这世上,从此不再是忠臣无后,而是汉奸无后。至少,周士相要求太平军所至之处,皆以此办理。
  ……
  南宁府,清军负隅顽抗。
  太平军第十镇、第十一镇受命攻打南宁,二镇为粤西明军改编,战斗力相较太平军老四镇为弱,然一万余兵马攻打只两三千守军守卫的南宁府城,这城真若攻不下,第十镇镇将、虎贲将军王兴,第十一镇镇将、高雷总兵高进库也没脸再带兵了。
  为了尽快拿下南宁城,王兴和高进库驱赶着一路改编、招安来的降兵、土匪源源不断攻城。云梯,冲车、火药,一切能用得上的攻城器具全部用了上去,发了疯般全用在了南宁守军身上。
  南宁清军不知道现在广西局面到底如何,他们只知道明军正在疯狂进攻他们。而对于南宁守将王国维来说,明军这种不要命的进攻,完全不顾虑后方的进攻只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浔州、柳州肯定失守了,要不然明军也不会直驱南宁城下,如此不要命的猛攻南宁城。
  “顶住顶住!只要撑过去,咱们的援军就会来了!”
  看着明显士气低迷,被明军攻势吓到的士兵,王国维除了将府库的银两搬来外,只能不断的巡城大声为士兵们打着气。至于那遥遥无斯的援军,他是半点也不指望了。
  王国维不相信有什么援军会来,手下的将领同样也知道,可是士兵们却不知情,听了主将的话,心中充满希望,咬紧牙关拼死也要撑下去。
  周士相只给了第十、第十一二镇拿下南宁的军令,除此之外,什么也没给。也不需要他给什么,一座没有外援的孤城,三五千不入流的守兵,两个镇15000多兵马去攻打,王兴和高进库好意思拿不下?
  王兴和高进库真是不好意思拿不下,周士相将南宁、浔州、柳州、桂林数府都许给了他们这些新编镇,现在浔州、柳州、桂林已下,就剩一座南宁城,他们要是拿不下,恐怕日后在太平军系统里就要永远被人看不起了。都是爹生娘养的,凭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