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同率军前来的贝勒尚善却是想的更多,暗道莫不是吴三桂这个汉人不想为大清尽全力不成?
  赵布泰等了片刻,见吴三桂迟迟不下令进军,他急性子,担心再耽搁下去明军就跑了,便纵马去找吴三桂,问他道:“平西王,此处山中并无埋伏,为何平西王还不下令前进?”
  “赵将军怎知没有埋伏?”
  赵布泰拿鞭一指山中,很自信道:“山中如此宁静,哪里像有伏兵的样子?”
  闻言,吴三桂心中一惊,陡然有所醒悟道:“我却认为此山中必有埋伏!”
  “为什么?”
  “因为,山中太静!”
  “为何山中太静,便是有埋伏呢?”
  “若是山中无埋伏,应有百姓过往,野兽出没无异,绝不会像这般宁静!”
  “平西王之论,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如此疑神疑鬼,我们要何时才能追到敌军?”
  “若是真有敌军伏击,我们贸然而进,岂不会损兵折将?”
  吴三桂宁愿延误战机,也不想损失自己的实力。自己能熬到这步田地,已属非常不易。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他绝不想损一兵一卒。
  赵布泰见吴三桂还在那疑神疑鬼,怒道:“有没有埋伏,用大炮一轰便知!”
  “好办法!”
  吴三桂眼前一亮,心中却暗道,这赵布泰真是笨人笨法。不过此法虽笨,却能奏效。他认为,若李定国真在山中设有伏兵,大炮一轰,那普通兵卒绝对经不住必会出来。
  当下,吴三桂便下令向峡谷周围,凡是树林茂密之处以炮火攻击。然而,几声炮响之后,山中除了腾起滚滚浓烟之外,别无它物。
  吴三桂怔在那里:难道自己真是疑神疑鬼了,那李定国真没有在这山中设伏?
  赵布泰脸上却是有得意之色,显是对吴三桂的胆小不屑,又为自己判断正确感到高兴。他却不知,李定国真在这山中设了伏兵,只不过有想到清军会用炮火试探,所以要求兵卒尽量躲入山洞之中。且下了严令,若无命令,即使被炸死,也绝不能出来!
  “我说无伏兵嘛!平西王不信,偏偏耽搁了这许多时间!……平西王还不下令进军吗!”


第558章 尸堆如山
  吴三桂心中还是有怀疑,但炮也发了,探子也派了,都显示磨盘山中并无明军伏兵,赵布泰和尚善这两个满州监军又催逼自己进军,自己若还是不下令进军,恐怕这二人就要怀疑自己。不得已,吴三桂只能下令进军。
  远处磨盘山的密林之中,见清军终是向着埋伏圈开进,晋王李定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些许微笑。
  追击而来的清军有数万人,而李定国手下只有六千兵,每道伏兵只两千兵,可李定国却一点也不担心兵力过少会导致埋伏失败,因为这六千兵都是随他南征北战的本兵精锐,每一个都是能以一当十的精兵健卒!
  有精兵,有地利,李定国相信苍天不负有心人,他将在磨盘山重创清军,一改清军入西南以来的颓败局面!
  ……
  充作前锋的四千绿营兵开进山中后,吴三桂一直担心着,但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他们没有遭到任何伏兵攻击。
  随后,在赵布泰、尚善等人的催促下,清军全部开进磨盘山中。走在前面的是吴三桂的兵马,二女婿胡国柱带人走在前面,随后满州都统莽古图、克星格、固山额真沙里布等满州兵将也进入伏击圈。
  磨盘山这羊肠小道走不得太多人,数万大军想要通过磨盘山,没个一天时间根本不可能。所以吴三桂便命人在山下扎下营来,在帐中等着各部兵马通过。
  说是在等,吴三桂心中却还是担心的,不时出帐登高眺望,唯恐明军伏兵突然杀出。
  也不知第几次出帐来看,突有亲卫来报,说是抓到一名明军奸细。
  抓了个明军奸细?!
  吴三桂心中一惊,此处既没有伏兵,怎会有明军奸细存在?难道那李定国还是在山中设了伏不成!
  想到此处,吴三桂急坏了,赶紧去见那奸细。那被捆绑的明军奸细远远看到吴三桂,突然就挣脱按着他的清兵,上前几步就跪在了吴三桂面前叫道:“平西王,山中有伏兵!”
  有伏兵!
  吴三桂大骇,那奸细却又叫道:“平西王,我乃明朝大理寺卿卢桂生!”
  ……
  那明军奸细并非小卒,乃是永历政权大理寺卿卢桂生。对前途感到绝望,又贪生怕死的他获知晋王在磨盘山设伏后,便从军中偷偷跑出向吴三桂告密,以期能以此功晋身清廷。
  卢桂生向吴三桂指出清军已进入埋伏圈,吴三桂闻听,大惊失色,急传令停止前进,部队速撤,并令骑兵下马,舍骑步行,搜索伏兵。同时,命炮兵对准沟莽树丛中发炮,弓箭手用箭矢猛射,一时之间,两旁丛莽中矢炮雨下。
  明军伏兵不得号令不敢出战,听凭枪炮与箭矢袭击,倒毙在林沟中。隐蔽在第一道埋伏线的窦民望知道埋伏已被识破,不得已发炮出战,第二伏的明军也发炮,冲出救援。于是,双方在山上接战,短刀肉搏,血肉横飞,霎时间,双方战死者的尸体如堵墙般遍布。
  战斗打响时,李定国正坐在山顶,一听号炮失序,十分惊异,还没等弄清情况,一炮弹落在他面前,爆炸激起的尘土,飞溅了一脸。由于卢桂生投降告密,打乱了李定国的部署,他也无法统一指挥,明伏兵被迫出阵,人自为战。但李定国仍据险督战。激战从卯时一直持续到中午,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山上山下,到处都布满了尸体。
  由于明军在山谷之中已潜伏多日,精锐之气已失,又是孤军没有力援,战至最后,明军完全崩溃。清军则越战越勇,明军死伤过半,四处逃散。
  吴三桂令各路兵马分头追击,并暗中嘱咐嫡系将领,对于明军,能招降便招降,若不能招降,只能将其驱散,不可赶尽杀绝。
  李定国见败局已定,率领残兵败将向南甸方向奔去。
  此战,明军伏兵被枪炮与箭击死在沟中的有三分之一,激战死在战场上的也有三分之一,李定国最终只带了千余残兵退走。大将窦民望、王玺等战死。
  清军方面,损失也相当惨重。吴三桂部属,自都统下,固山额真沙里布、祖泽润等18名将官及辅国公干图、扎喀纳等战死,损失直系关宁精锐三千余,汉军四千余,绿营兵近五千。满州军方面,也折损满兵千余人。清军合计伤亡万人以上,为入西南以来第一败仗。因在关键时刻告密有功,卢桂生被清朝赏给云南临元兵备道的官职。
  磨盘山战败后,李定国脱出吴三桂的追击,来到腾越州,本想觐见皇帝,不想到了腾越州后,却发现城中空无一人。问了百姓方知,圣驾已往缅甸逃去!
  这消息让晋王只感天旋地转,一口鲜血喷在了胸前尚染征血的甲衣上,后从马上坠下,此后便大病一场。
  ……
  永历皇帝又一次自食其言,他没有等待晋王到来,而是在晋王正在磨盘山与清军血战之时往缅甸逃跑。
  如安宁逃跑一般,永历在深夜从腾越州城潜逃,一路窜到铜铁关,随行的文武官员苦不堪言,不少护驾的将士也在混乱当中若鸟兽散。二十六日白天到曩本河,距缅关十里。黔国公沐天波先派人去通知守关缅兵。
  知是明朝镇守云南的沐国公到来,守关缅兵纷纷下马以礼相待。不过当他们得知是大明皇帝要到缅甸避难,且随行官兵有近两千人马,缅甸官员遂要求护驾官兵必须必尽释甲仗才能入关。
  得知缅甸方面竟要护驾官兵解除武器,尚随圣驾的明朝官员一致指责不同意,沐天波也不同意,可永历却同意了。一时卫士、中官尽解弓刀盔甲,器械山积关前,皆赤手随驾去。从此,永历政权便在缅甸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以为这样清朝就可以放过他们,从而苟且偷安。
  清朝是放过了永历,不过不是因为永历逃到了缅甸,而是因为千里之外的北方,十万身着火红军服的太平军将士在用鲜血和生命向着他们说不!
  柳州,尸体堆积如山;
  沅州,血流成河。


第559章 平郡王
  平比郡王罗可铎没想到广东的明军会那么快攻占广西,更没想到广东的明军并没有入滇勤王,而是突然北上攻入湖南境内,断了贵州和湖南的联络。
  接到镇远府发来的急报时,罗可铎还不相信,等到黎平、思州、铜鼓等处陆续送来消息,罗可铎这才相信湖南出事了。
  西南大军的粮草供应全靠贵阳输送,而贵阳粮草又全赖东南供给,湖南是粮草输送线上最重要的一环。东南的粮草经长江送到湖南,再经湖南往贵州转运。现在,太平军突入湖南,封锁了湘黔边境,意味着贵阳再也无法从湖南得到东南粮草输送。
  粮道被断,意味什么,平比郡王再是年轻,也知道其中厉害关系,所以他一边将情况急报大将军多尼,一边便领所部满兵四千余并调贵州营兵万余人北进镇远,欲图击败湘黔边境明军,打通贵州和湖南的官道。
  不过罗可铎从没有想过,突入湖南的广东明军会比云南的李定国更要能打,哪怕他很清楚简亲王济度所率满汉大军就是败在这支广东明军手中,但他没有多加警惕,只道济度轻敌,而广东明军入湖南也不过是占了湖南驻防清军空虚的便宜。所以在贵州营兵还没有集结赶来之时,他便领着所部满兵四千余北进了。在他看来,满州大兵天下无敌这个事实,不会因为一两场轻敌的败仗而改变。若明军真的能打,大清也入不了关,占不了天下。
  平郡王领满州大兵北上退敌,沿途地方自然竭尽供应。原本就因清军入黔遭了次殃的各府县,这回又是吃了二茬苦。满兵所过之处,可以用寸草不留来形容,以致有的降清汉官实在是看不下去,跑到大军营中为民请命,得到的回应则是被乱棍打出。
  有汉官挨了打后,忍气吞声,有的则是万念俱灰,偷偷弃官而逃。而被满兵祸害的汉人和土人则是携家带幼往深山逃窜,发誓此生再也不出山。
  这一切,满州大兵们毫不理会,也压根不在乎,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事,谁让他们是征服者呢!
  在距离湘黔边境平溪驿这处联通湖南和贵州的要道还有十几里路时,罗可铎在亲卫的簇拥下登上了官道边的山坡。
  平郡王虽年轻,但也不是不知兵的,地方官奏报,平溪驿有明军出没,所以他要察探一下地形,确保不会被明军伏击。一番察探后,自是没有明军踪影。罗可铎放下心来,命满兵继续北进。下山时,手下蒙古都统扎喀忽的提议等一等汉兵过来再攻打平溪驿,这样可以减少满州子弟伤亡。
  扎喀是科尔沁蒙古出身,他和罗可铎年岁相差不大,自小又是一起长大,所以二人一向亲近,罗科铎有什么事也不瞒他。
  “贵州的这些汉兵都是明朝的降军,之所以降咱们,不过是没了指望,现在北面来了明军,这些人难保没有反复之心。所以本王不能不防着他们,先打个胜仗,叫他们知道满州兵的厉害,这样他们自然不会有其他念头,才会老实用命。”
  “王爷言之有理,那些汉兵是靠不住,哪有我们满蒙子弟对大清才是真正的忠心。”
  扎喀闻言点了点,深以为然,那些明军降兵是有些靠不住,大半都是墙头草。要让他们知道广东明军入了湖南断了云贵清军粮道,这帮墙头草肯定会有反复。
  罗科铎笑了笑。
  扎喀看着半山腰上的薄薄积雪,有些感慨道:“这里都下了雪,想必京师那边雪更大。唉,只等大将军那边把永历朝廷平定了,咱们就能回京师了,这地方咱满蒙汉子呆着总是不舒服,远没京师来的快活。”
  罗科铎听到此言,深有同感,就感慨一句道:“你说的对,还是京城好啊。不过咱们要回京师,总得要大将军擒杀了那个朱由榔才行,要不然朝廷不放心云南,皇上是不会调咱们回去的。”
  “要我说,朝廷也早该撤兵了。哪怕不全撤,也该撤一些回去,几十万人堆在西南忒是耗钱粮,犯不着都压在这。再说了,明朝没几个兵,除了李定国,其余那些明军连吃穿都成问题,降的降,死的死,就算咱们不去进剿他们,只扼守关卡要道,他们也撑不了多久,饿都能饿死他们……”说到这,想到从广西突入湖南的广东明军,扎喀冷笑一声,不屑道:“那广东的明军倒是能折腾,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朝廷都没了,还能蹦达多久?……贵州这帮汉官们也是怕死的很,谎报什么十万大军,真是不晓事。湖南的明军撑了天能有两万就不错了,还要分驻各地,能挡咱们的能有多少兵?王爷手下的都是满州精锐,一口气压上去,谅他们也挡不住,说不得这一回,王爷倒是能替简亲王报了大仇呢。回京之后,也不比大将军差在哪。”
  听了扎喀这话,罗可铎笑了起来,笑的很开心,扎喀这话真是说到他心头去了,云南那边对付永历朝廷,多尼自己掌着总,生怕别人抢了他的功劳去,也嫌自己这个郡王碍事,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带人回返贵州确保粮道。话说回来,大家都是郡王,你多尼又比自己亲贵到哪去?论年纪,还比自己小一岁,要不是你死去的爹,你道皇上能让你做大将军?
  入西南以来,多尼一直躲在后面,吴三桂、赵布泰他们打到了昆明,他才有胆朝前,几乎没真正指挥过一场战斗,所以罗可铎对多尼颇是有些看不上。这一次他不待多尼回消息,就带满兵北进,多少也是想表现自己,若他罗可铎能够击败先后战胜济度、尚可喜、耿继茂、哈哈木的广东太平军,功劳薄上想必也不差多尼多少。朝廷看在眼里,皇上和太后看在眼里,回京之后难道还能厚此薄彼,什么风光都尽他多尼了么?
  正想着,突听前方传来一声爆响,然后便见一队满兵混作一团。


第560章 首级换肥猪
  罗可铎和扎喀被那爆炸声吓了一跳,以为前面明军设了埋伏,但很快发现事情并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准确的说明军并没有在前面设埋伏,但的确有明军,或者说疑似明军的敌人攻击了清军。
  被袭击的是正白旗的兵,那队兵的带队佐领一脸哭丧的过来向平郡王大致叙述了遭袭过程。
  据这佐领说,他手下的十来个马甲在前面探路时突然遭到十几个敌兵袭击,他们先是扔了一颗类似爆竹的东西下来,随后那东西便在马甲兵中爆开,射出的铁钉伤了七八人。陡然遭袭,加之马匹被爆炸惊动,马甲兵控制不住座骑,顿时乱作一团,而那些敌兵这时从林中居高临下朝他们射箭。混乱中,有几个敌兵潜了过来将受伤的几个马甲兵脑袋割了去,然后便在其余敌兵的掩护下撤了回去,尔后他们便不理会剩下的马甲兵,飞速的往山上跑去。从遇袭到敌兵撤走,前后用时很短。等那佐领带着大队人马赶来时,那些敌兵早就没了踪影。
  “这么说,你们是一个贼兵都没抓到!”
  罗可铎耐着性子听着佐领说了一通,发现对方竟是一个贼兵都没抓住,己方反而伤了七八人,被割去六颗首级,不由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王爷,那些贼兵对地形很是熟悉,奴才手下的人实在是追不上他们。”
  那佐领看到平郡王脸色难看,心中也打着颤,将另外一件事给强行压了下来不敢再说。这事便是他带人赶到后,曾派了一队兵上山搜寻,结果那些敌兵竟然早在山上挖了几个陷坑,里面插满沾过毒药的竹枪,有四个满兵不小心坠入陷坑,结果拉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