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却不能不说当初没有在小北山屯驻重兵是个极其愚蠢错误的决定,因为王有喜觉得线国安的目的可能并不是攻打柳州,而是将攻守双方换一个位置——拿下小北山的清军将成为柳州太平军面前一道很难过去的坎,就像他现在这样进退两难。
  王有喜现在真的感到很窝囊,因为他是被清军的炮火压着打。对方的骑兵不停的出来骚扰牵制,令得他想要成功将两旅残兵撤下去都很困难。
  打参加太平军起,王有喜还从未有过像今天这样憋屈过。哪怕当年被清军围在新会城,他也没有这样强烈的憋屈感。
  “开炮!”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清军的炮手利索的将手中火把挥下,火绳顿时发出“哧哧”的燃烧声,好像毒蛇的杏子般。烧到尽头,“轰”的一声,火光一闪,炮子呼啸而出,砸向前方的明军。
  五十多门火炮齐射,声动天地,威力也是惊人。黑烟之中,支撑了一个多时辰的太平军中终于开始出现抱头鼠窜的士兵。
  “明军撑不住了,别浪费药子了,马队随我上!”
  汉军都统王胜好不得意的放下千里镜,他毫不含糊的下令骑兵冲杀。
  大炮是轰得过瘾,可最终解决战斗还得靠骑兵。王胜可不想将到手的功劳给扔了。
  “杀!”
  两千多清军骑兵嗷嗷叫着随着他们的都统冲向了那些正在四散逃奔的明军。
  明军,的确在溃败。
  最先崩溃的是新一旅那些降兵,新一旅的溃败直接影响了正在保持阵形,试图且战且退的乙旅。
  清军骑兵的大举冲阵,令得失去侧翼保护的乙旅陷入苦战之中。
  王有喜和乙旅的旅校李秉隆被清军合围了。
  清军分出一半兵马追杀溃逃的新一旅明军,余下的骑兵则在都统王胜的指挥下不断冲压乙旅的阵线。
  战场上,到处都是哭爹喊娘的明军,新一旅的两千多兵在那胡乱往后奔跑,军官们根本弹压不住。地上横七竖八倒着千余具尸体,断肢残臂随处可见,都是被清军火炮砸死,火铳打死的,马刀砍死的。
  王胜统带的这支骑兵除了几百原定南藩下的汉军外,都是云贵新降的明军,其中还有一小部分招安来的马匪。这些个马匪全是帮亡命之徒,要他们攻坚打硬仗怕是要打折扣,但追杀一帮正在溃逃的明军却是人人卖命,手中的马刀挥得高高,目光中满是狰狞。
  “死吧!”
  一个马匪一刀砍在一名正在逃奔的明兵后背,拉出一条长长的血口,那明兵往前又跑了十几步,方才觉得后背巨痛,随即整个人向前仰去。那背上的肉已被整个掀开,露出森森肋骨,从上一直劈到下,再长寸许,只怕人都要被劈成两半了。
  清军骑兵到处砍杀着,战场上到处都是倒下的明军。杀得性起,追得兴奋,清军不再集在一处,他们跑得到处都是。后方,一千多拿火铳的汉军和三千多绿营兵也冲了上来。
  乙旅剩余的一千多士兵陷入重围,但没有崩溃,而是在军官的指挥下牢牢抵抗着清军一次又一次的冲杀。
  ……
  北线,左翼总兵全节带人赶到后,清军总算是在三连败之后得以喘息。在简短询问了几次战斗的具体情况后,全节眉头大皱,直觉那个打着“戚”字大旗的明军战术和武器颇像当年在浑河覆没的那支戚家军。
  戚家军自在浑河和四川的白杆兵一块全军覆没后,明朝就再未在浙江重组过戚家军,可以说戚家军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这世上再无戚家军。然而,从徐天佑的他们描述中,广东的贼秀才似乎又重组了戚家军。
  想到当年浑河之战戚家军的表现,全节有些不安,那可是连几万满州八旗劲锐都敌不过的强军。要不是明朝那些辽东军乱开炮打在了戚家军和白杆兵头上,恐怕浑河之战的胜利者不会是满州人,历史也会就此改写。
  全节很快做了决定,不论太平军中是否重建了戚家军,都必须马上派兵将他们加以消灭。然而派出去的探马却反馈回来一条让全节十分惊愕的消息,那支刚才一直追击他们,疑似是重建的戚家军没了踪影。


第581章 凭啥我不能做巡抚?
  铜家堡,第五镇指挥所内,镇将赵自强坐在椅子上,双腿翘在案桌上,正惬意的拿着一杆涂着珐琅彩的水烟筒吸着,每吸一口,烟筒里都会发出“咕…咕”的声音。与赵自强的惬意不同,副将卢光祖的脸色却很难看。卢光祖不抽烟,也受不了这烟味,若不是于世忠擅自出兵这事太要紧,他才不会在这屋中活受罪。
  瞅赵自强浑不当回事的模样,再想自己听到消息时的紧张,卢光祖颇是有点自嘲,这感情还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你赵自强是第五镇的主将,我卢光祖不过是副将,于世忠那个旅真要出了事,倒霉的肯定先是你赵自强,然后才是我卢光祖!
  可卢光祖急没用,打他进屋到现在,赵自强便一直在那吸着他的水烟,要不是他卢光祖在这,恐怕后面那个广西巡抚陈维新的小妾都得过来替赵自强捶捶腿捏捏肩。弄的不好,就能在这屋中把事办了。左右,卢光祖都撞上好几回赵自强办事的场面了。那小妾身体长啥样,他卢光祖看得一清二楚。
  “咳咳……”
  这一屋的烟味让卢光祖真是受不了了,他咳嗽了两声,心下很是埋怨,这赵自强也真是的,在广东时还没抽烟,到了广西反而学人家抽起烟来。据说他手上这杆水烟筒是从桂林知府衙门弄来的,主人就是桂林知府冯谨。这水烟筒值不少钱,要是拿去卖的话,恐怕最少也值个百八十两银子。
  许是卢光祖的咳嗽声起作用了,赵自强终是有了反应,他“吧嗒吧嗒”又吸了两口烟后,将烟筒扔到桌上,一边伸着懒腰一边起身随口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于世忠要装好汉就让他装去,你至于这么紧张吗?”
  听了这话,卢光祖急了:“赵兄,于世忠这摆明了是没把你放在眼里啊!”
  不奉镇将命令,自然是不将镇将放在眼里。赵自强却嘿嘿一笑,不以为意道:“于世忠是太平军老镇的人,也是大帅调来给我赵自强掺沙子的,监视我的,他要把我放在眼里,大帅怕就不放心我赵自强了。”
  “话是这么说,可他于世忠是咱们第五镇的人,他凭什么不遵军令擅自南下?这要是人人都学他,这以后第五镇咱们还怎么带?……于世忠不遵军令,必须惩处他!”
  卢光祖有些愤愤不平,下不奉上这个恶例可不能开,要开了,往后第五镇就没法带了。
  “于世忠带着丙旅已经南下了,现在说这个又有什么用,又怎么惩处他?真要打起官司来,我也里外不是人呢。”
  许是觉得这屋中烟味确是大了些,赵自强便去打开了窗户。外面,十几个镇卫正按刀执守着。随着窗户打开,一股清风顿时吹入屋中,也让卢光祖昏胀的脑袋清醒不少。
  赵自强说的也不假,于世忠既然已经抗命率部南下,那现在说什么追究的话也没用,他是镇将,可无权处置旅校。真要把事情闹到军帅府,那他这半个多月来的避战恐怕也绕不过去。而卢光祖身为副将,却没有尽到副将的规劝之责,名面上肯定也是要受牵连的。
  想到这头疼的地方,卢光祖摇了摇头,试探性的问赵自强:“现在怎么办?总不能真看着丙旅出事吧,要不让李国安和胡明义也南下?不管打的过打不过,总得去打一下吧,要不然大帅那里恐怕不好交待。”
  李国安原先是丛化绿营千总,现在是第五镇甲旅的旅校,胡明义原先也是绿营兵,算起来是第七镇镇将胡启立的本家侄儿,他能当第五镇乙旅的旅校,多半还是因为投降得早的原因。李国安则是靠着实打实的功劳,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的。潮惠之战,李国安的表现不比赵自强差。现在二人各率一个旅驻在铜堡山附近,最近的李国安旅离于世忠那只有不到十里地。
  “线国安正围着小北山打,这会邵九公肯定指着咱们过去给他解围。既然于世忠去了,那咱们索性也去了吧。”
  说实在的,卢光祖倒不是真心想去替邵九公解围,而是替自己着想。第五镇一直在北面晃荡,一直不与清军交战,这固然是因为独山州之战后清军进展太快,又接连吃了两次小败仗,第五镇来不及做出有效调整,只能选择和清军脱离接触。但更重要的是赵自强和他卢光祖都因为独山州之战和南丹城的那个混乱之夜生了怯战之意,不敢硬扛线国安的精兵。所以军帅府真要追究起来,赵自强固然倒霉,自己这个副将恐怕也不会有好果子吃。要是没有于世忠这一出,卢光祖倒也咬牙跟赵自强死撑下去,等着柳州那边分出胜负,或是线国安顿兵久了,失了锐气再做决定,现在这算盘却是敲不响了。于世忠弄这一出,可是把他和赵自强架在火上烤。
  不想,赵自强听了他这话,却是恨声说道:“不去!凭什么要老子替他邵九公解围,他手下两三万人,哪用得着我第五镇。”
  卢光祖怔了一怔,以为赵自强说的是气话,便劝道:“邵九公毕竟是巡抚,咱们第五镇归他节制的。”
  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赵自强更是恼火,骂道:“论功劳,他邵九公能比得过我?我在潮州替大帅顶着北边清军压力,平定潮州时,邵九公在哪?我替大帅拿下桂林时,他又在哪?现在倒好,他屁功劳没有,就凭着投奔大帅时间早一些就当上了广西巡抚,反过来要我听他指挥,这算什么?……大家都是镇将,凭什么他邵九公能当广西巡抚,我就不能当?我第五镇哪点差过他第四镇了!”
  卢光祖没想到赵自强原来一直对邵九公出任广西巡抚不满,当下惊的说不什么话来。
  “柳州这烂摊子是他邵九公自己惹下的,要不是他擅改大帅部署,让高进库个混蛋带兵去独山州,咱们第五镇会被害的这么惨?”


第582章 抗命变遵令
  赵自强有怨言,嘴里说着是高进库的败亡连累了他第五镇,导致他第五镇面对清军的快打快进毫无还手之力,不得已之下这才接连弃地失城狼狈北撤,骨子里却是对邵九公出任广西巡抚的不满。因为对邵九公这个巡抚不满,所以他畏战,畏战的本质却是避战,又或者说坐山观虎斗。有一句话是赵自强不便说出口的,那就是他其实是很乐意看到小北山被线国安拿下的。好钢用在刀刃上,若第五镇从柳州之战的附属力量变成决定战事成败的关键力量,甚至于一举击溃线国安的大军,赵自强相信,他绝对能取代邵九公成为广西巡抚。
  太平军中,资历固然重要,可战功更重要,吃了败仗的邵九公资历再老,也不可能让广西其他将领信服,更不可能继续坐镇广西了。到时,军帅府要考虑新的广西巡抚人选,他赵自强肯定是排在首位,且是唯一一个侯选。
  督抚要职,可是比第五镇镇将来的更诱人,也更有大义和权力。太平军目前实际控制只两广地盘,若能出任广西巡抚,赵自强便能从十几个镇将中一跃而出,成为太平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升官发财,从来都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短短一年,若从一个小小的绿营千总一跃而为一省巡抚,这升官速度恐怕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至于这个巡抚是周士相封的还是永历朝廷给的,赵自强并不在乎,他只在乎他能不能当这个巡抚。说句违心的,一个镇将投降和一个巡抚投降,那可是有着天与地之别的,降过去的待遇也是不能等提并论的。
  明朝也好,清朝也好,从未有过武将出任一省巡抚的,但现时不同往日,周士相开了邵九公这个例子,便挡不住其他将领对于督抚要职的野心。赵自强只是其中一个,日后也会有更多。
  为了广西巡抚这个实质上的封疆大吏,赵自强便不能救小北山,他要的是邵九公的失败,只有邵九公败了,才能显出他赵自强的能干来。只是现在于世忠带着丙旅擅自南下去解小北山之围,这打乱了赵自强的计划,让他有点难以决断。
  论战斗力,于世忠的丙旅是从第二镇直接调过来的,老四镇的装备和训练本就比其余诸镇要强,又多是和满州军队交过手的,所以于世忠那个旅比李国安和胡明义那两个旅能打。但再能打也不过才两千多人,而线国安手下有三四万清军,于世忠就这么一头撞上去,恐怕凶多吉少。没了于世忠旅,仅凭李国安和胡明义这两个旅,赵自强对于迎战清军也没底。若他手中再多两个旅出来,他也不会从贵州一路退到铜山堡。
  说到底,赵自强手头剩下这两个旅是比威远侯郭登第、高进库等人手下的兵强,但不见得比清军强到哪里去,因为他们本就是绿营兵。潮惠之战赵自强之所以能够打出了威风,靠的其实并不是部下有多能打,而是靠无情的杀戮震摄住了潮州那些清军降兵和团练寨丁而矣。在潮州,他赵自强在民间的名声可不比满州人差,甚至于都能和能止小儿夜啼的“麻老鬼”相提并论。
  同样,赵自强能够让周士相看中出任第五镇的镇将,忠诚在其中占了大半因素。因为赵自强可以信用,所以周士相才能容下他在潮州干的一桩桩屠城屠寨惨事,否则,赵自强的人头早就被他拿去安抚潮州百姓了。而赵自强的忠诚是建立在太平军能打,自己能跟着升官发财的基础上,若没了这个基础,忠诚这两个字不过是个屁。
  眼下,赵自强依旧是忠心于周士相的,否则他也不会为了要图谋广西巡抚这个位子而想要坑邵九公一把。但现在最能打的丙旅擅自南下,手头剩两个和清军战斗力差不多的旅,再加上兵力也不及清军,赵自强现在其实也头疼的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听着是洒脱,可细细回味,却不难听出这八个字含了许多无奈。没了对付线国安的本钱,邵九公就是败了,广西巡抚这个位子怕是离赵自强也很遥远,说不得广西的局面就会从此崩盘,这一点,赵自强是不愿意看到的。和线国安手下那些将领一样,他的家产可都在广东,要是太平军败了,便也意味着他这两年都是白干了。
  卢光祖听出了赵自强没有说出口的意思,他沉默了。卢光祖从来不是一个怕死的人,当年他从满清肃亲王豪格下四川破张献忠,又在湖南大战孙可望,在全军皆退之时自领本部为全军殿后,无论什么仗,他都是勇于冲锋,绝不轻言后退的。然而潮惠大战,乌真超哈全营覆没让他第一次有了害怕之心。人要么从不害怕,有了害怕之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因为害怕,卢光祖在知道济度大军覆没后开城投降,加入太平军后,随着太平军不断的胜利,害怕这个念头倒是在卢光祖心中绝了迹,可独山州和随后的南丹之战,让他又有了害怕。
  和赵自强的畏战实际是避战,打着看邵九公笑话、为自己谋取广西巡抚这个位子的真实用意不同,卢光祖是真的害怕。
  线国安这个人,卢光祖原先就打过交道,知此人善于带兵,也善于用兵,当年李定国在桂林干掉了定南王孔有德后,不是不想趁势消灭线国安等其他定南藩下兵马,然而就是线国安领着那些定南藩下残兵硬是挫败了李定国的围攻,反过头来重新占领桂林,而李定国对此却是束手无策。
  李定国两攻广东时,其后路广西是有一半被线国安控制的,太平军在新会崛起时,平南王尚可喜和广东总督李率泰当时就有过提议,这提议便是邀广西线国安一块夹击包括太平军在内的广东明军,从而将两广彻底联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