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样子高州那边出了什么变故,不然程邦俊不可能不露面的。”
  宋襄公有些担心高州那边确是出了事,正犹豫是不是接那雷先楚进城,周士相已然踏步往外走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姓雷的真要是来吞并咱们的,那就让他有来无回好了。”
  ……
  雷先楚,祖籍广东南雄府保昌县。祖父雷林于万历征朝之役战没,朝廷恩典其父雷庆为汀州卫百户官,崇祯十四年,雷庆病死,雷先楚遂袭汀州卫百户官。
  崇祯十七年,甲申国难,满清入关,大举南下,弘光政权不思进取,用人失着,战守无方,南都覆没。伪清顺治二年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
  隆武政权成立后,雷先楚由汀州卫百户晋为千户官,率所部卫所官兵六百余人奉调首辅、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黄道周麾下以备北伐。
  岂料黄道周一介大儒,不通武事,南安伯郑芝龙又拥兵自重,不发一兵于道周,道周只得返乡自募钱粮兵马,得众数千人,马十余匹。兵行广信,又募得三个月兵粮,道周遂分兵三路向清兵发起进攻,结果三路皆败。
  数日后,黄道周遇清军埋伏,参将高万容逃队,雷先楚救援不及,于是全军崩溃。道周被徽州守将张天禄俘获,送至南京狱中,清廷派使洪承畴劝降,道周写下这样一副对联:“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洪承畴见其对联,又羞又愧,上疏请求免道周死刑,清廷不准。后道周绝食十二日,期间其妻蔡氏来信:“忠臣有国无家,勿内顾”,三月五日,道周于南京就义。
  黄道周死后,受制于郑氏兄弟的隆武帝决定脱离郑氏控制,亲自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去湖南,却为郑芝龙所阻留,后于汀州遇难以身殉国。
  隆武政权灭亡以后,从江西逃回来的雷先楚不愿剃发降清,遂率手下残兵三十余人南投广州绍武帝(隆武弟),在绍武内阁大学士苏观生门下听用。岂料绍武政权立国之初就没有把抗清放在首位,相反,为了争夺帝统,和刚刚建立的永历政权互相火并,兵戎相见。结果被清军渔翁得利,十一月,清军在李成栋的率领下攻破惠州、潮州,直向广州进发。十二月十四日,清军以十四骑伪称援兵赚开城门,大队蜂拥而入。苏观生急召雷先楚等人抵敌,不敌,城陷,绍武帝及苏观生等皆自缢殉国。
  再次大难不死的雷先楚从广州逃出后,打着死也不降清的主意又西投永历朝廷任命的高、廉、雷、琼四府巡抚张孝起,时张孝起正苦于手下没有将材,见雷先楚是正经大明卫所军官出身,又屡次兴勤王之事,便委之为雷州游击。


第78章 司礼监
  雷先楚其实并不愿意来罗定和一帮土匪打交道,怎奈巡抚张孝起坚持派他前来,说是朝廷那边恐有大变,西宁王已抽走高州驻军,若是再不掌握一些兵马,这高州就成空城了。又道那大樵山的胡全倒也非是匪类,曾为宁夏王的亲兵,为人还是颇为忠义的,去年也曾响应号召率部攻打过新会,此番再次为朝廷效力,更赚得罗定州城,如此人物,理当收于麾下,一壮实力,二壮声势。
  朝廷那边有什么大变?
  这点雷先楚不是没有问过张孝起,可张孝起却并不与他多说,一次酒宴之时,雷先楚却是听酒多的张孝起幕僚董云尧说了几句,但语焉不祥,只隐诲指秦王似乎对天子不恭,有不臣之意,而西宁王却是一心侍明,对秦王多有指责,其余却是只字也不露一句了。
  说起秦王孙可望和西宁王李定国,雷先楚是一肚子的不屑,在他看来,孙、李二人和当年的张献忠一样都是大贼,国之大贼!若不是那张献忠和李自成,大明江山何以崩坏!
  可恨张贼死后,本已穷途末路的大西贼突闻云南发生武定土司之乱,土司之乱导致世镇云南的沐家无法掌控局面,大西贼遂趁机入滇,借着调和的名头一举占了云南,进而控制贵州,将滇黔当作他大西贼的养兵之地,威福自操,不可一世。如今这大西贼又借着清军入关,官军无力抵挡,提出什么联明抗清,然后和那李自成余部大顺贼一起摇身一变成了大明兵马!
  当真是可笑,明明都是贼子,如今却一个个封了王、晋了公、做了侯,而反观他们这帮世代对大明忠心耿耿的武人却成了丧家之犬,看到那帮贼人竟然要磕头纳拜,当真是世道不公,叫人如何甘心!
  奈何,大西贼兵强马壮,朝廷要指望他们和清军打仗,这便是再有一万个不甘也只能受着了,谁让人家兵多马多,自家却只是个空头游击呢。
  这时局,有兵才能说上话,有兵才有地位,大西贼何以能封王?还不就是因为有兵嘛!
  罗定那帮土匪虽然不堪,但能占下州城,想来也算是能打,不会比官军差到哪里,且看那胡全识不识相,若识相,便收编于他,叫他做个带兵的官,若不识相,宰了他就是。哧,什么狗屁罗定参将,不就是枚破印嘛,那程邦俊人早就回安龙府了,有巡抚大人撑腰,我便做了这参将又能如何,难不成朝廷会为帮土匪叫我等寒心不成!
  想到那张安已回罗定报讯去了,城里的人一时半会也迎不过来,雷先楚索性下了马,叫亲兵搬了块石头来,当下就有知趣的手下将棋盘拿了过来,待棋子摆上之后,雷先楚却是没有大喇喇的坐下,随手召人来对上一局,而是对一个骑在马上,穿着七品袍服的官员拱了拱手,笑道:“左右干等,庞大人不妨下马杀上几局。”
  “难得雷大人有这雅兴,下官便陪大人杀上几局。”
  马上那官员笑着下了马,却是踏着一个随从的后背下得马。此人官不大,乃高州府辖电白县的知县,姓庞名天赐。有明一代,虽是文贵武贱,但十几年前流寇大闹中原时,武将早就不把文官放在眼里,可是雷先楚这从三品的游击却偏偏对这七品的庞知县很是客气,事出反常即有鬼,显然,这姓庞的来头不小,足令雷先楚放下身架结交于他。
  庞天赐的来头确是不小,他本人倒没什么,不过他的同宗叔伯哥哥却是个让雷先楚仰望都不可见的大人物,此人便是远在安龙府的永历朝廷司礼监掌印太监庞天寿。
  庞天寿早在崇祯朝时就是御马太监,李自成攻陷北京前不久,他奉敕至南京,后事弘光帝,管两广珠池。弘光命他前往福建、两广征税,半路上却闻南京已陷,遂又改事隆武帝。因隆武帝登基之时身边没有多少亲信太监,庞天寿主动来投,更有崇祯朝御马太监资格,遂被隆武帝信用,改其为司礼监秉笔。
  隆武二年,隆武帝遣庞天寿往澳门求援,期指以葡人火器和火炮助大明抗清,结果庞天寿到了澳门后刚刚采购完火器却闻福京陷落,隆武帝殉国。
  和雷先楚闻隆武帝殉国后投广州绍武不同,庞天寿毕竟是宫中老人,知道帝序轮不到绍武帝,绍武也非人君,于是他径自带了300名葡兵往肇庆侍永历帝,其后随永历帝转战粤、桂、滇、黔,忠心耿耿,深为永历帝信任,如今已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并提督御马监勇卫营,获赐一品服,十足的位高权重,且在永历帝身前一等一的红人。
  说起来,庞天赐虽与庞天寿同宗叔伯,可这亲叙得有点远,当年庞天寿往南京时,庞天赐只是被他带在身边当下人听用,及至前年庞天寿升任司礼掌印后,方才想起庞天赐这个跟了自己十几年的叔伯兄弟,便向永历天子请了恩典,委了他一个电白知县。若是嫡亲或是五服之内的兄弟,恐怕一个电白知县是远远打发不了庞天赐的,怎么也得一府知府才要得。
  庞天赐这人倒也淡泊,跟寻常人以为的宦官亲戚狐假虎威不同,他这人并不依仗庞天寿做威作福,相反为人却是十分低调,以至于当这电白知县快一年了,除了刚开始高州府上下注意这人是司礼监的亲戚,其后却是无人在意了。
  雷先楚往罗定原本是用不着庞天赐跟着的,他是亲民官,并非巡抚衙门的幕僚,和罗定的事八杆子也打不到一块,可恰巧他这几天刚好在高州办事。平日低调不要紧,可当人真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别人怎么也得想起他背后站着的那个大太监。
  出于交好庞天寿的念头,张孝起特意安排庞天赐随同雷先楚一起往罗定,寻思借着这事给庞天赐也报上一功,这样的话,庞天寿怎么也要记他张孝起这份情。也不须庞天寿如何安排,只要日后有事时随口说上那么一句好话就是。
  庞天赐人虽低调,可巡抚大人的安排他却是心中有数的,也不点破,就这么一路跟着雷先楚过来。路上,雷先楚对他却是格外热情,因自个是个武人,不通读书人会的那些,雷先楚便总拉着庞天寿下棋,指着借这下棋拉近和庞天赐的关系,拐个弯子攀上庞天寿这条线,也好日后能够得个好位子,不像现在这样只挂着个游击的空名,要什么都没有。他却是不知,这庞天赐其实也不是什么读书人,肚中的学问很是有限,雷先楚真和他弄些风花雪月的狗屁事,庞天赐倒是尴尬了,反而这下棋正中他下怀,一路上和雷先楚杀得是不亦乐乎。
  这棋可不是围棋,而是象棋,雷先楚一介武官可没什么兴趣和精力学围棋,反是这象棋易学好下。庞天赐也不耐烦下那什么围棋,就好这象棋兵来将挡的痛快,不一会,二人就杀得热火朝天起来。
  随雷先楚一起来的200名高州兵则三五成群的坐在路上,懒洋洋的抱着刀枪闲语起来,连个放哨戒备的都没有,浑没有半分军队的样子。有胆大的甚至还大声喧哗,一点也不害怕游击大人发怒,之所以如此,因为他们知道雷大人最是爱兵,也最喜热闹,只要不出格得过份,雷大人是不会和他们计较的。
  大概半个时辰后,前方传来马蹄的声音。听到有马过来,高州兵们仍是不在乎的样子,只前头几个人站起向前张望。雷先楚拿着棋也不去理会,只在考虑是否该先将上一军,倒是庞天赐有些紧张起来,扭头看了过去。


第79章 首级
  “庞大人不必担心来人,倒是要小心眼前了,将军!”庞天赐头还没转过来,雷先楚就落了子,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死棋,庞大人可是输喽。”
  庞天赐扭头来看,果然雷先楚已然将了自己死棋,不由心不在焉道:“还是大人棋高一着,下官佩服,佩服。”
  二人说话间,那马蹄声已是由远及近,待到近前,却是数骑而至,看到当先那人胯下座骑时,雷先楚眼前不由一亮,暗道好一匹大青马!
  来得只是几个人倒让庞天赐松了口气,看到雷先楚由始至终都是一脸镇定,心下倒是为自己刚才的表现惭愧,也有些佩服雷先楚,不愧是世袭的武官,胆色见识就是比常人要强。
  雷先楚的手下已经喝令兵丁列队,虽说对方只几个人,可该摆的样子总是要做出来的,不然游击大人脸上须不好看。在几个军官的喝下令,高州兵们不情不愿的起身到前面列队,虽是乱哄哄的但总算是赶在那几个人下马前将队伍列了出来。
  那边周士相勒马站定,未急着下马,而是观察了下对面,尔后问身后的葛正、葛义兄弟道:“李定国的兵是这个样子的吗?”
  “若李定国的兵是这个怂样,鞑子何必怕他?”葛正不屑的扫了眼对面,“多半是张孝起召来的散勇杂牌,叫我看,这姓雷的恐怕也是个杂牌货。”
  “什么狗屁游击,就这货色,真要是敢吞咱们,不用千户大人动手,我葛六就能把他们料理了。”
  自打听张安说高州派了个游击来准备吞并太平营,葛六心中就窝着火,胡大哥尸骨未寒,高州就打了吞并太平营的主意,这永历朝廷也太娘的不是个东西,那程邦俊也不是个好鸟,那张孝起更不是个东西,枉胡大哥在世时天天念叨什么张大人了。
  “不要轻举妄动,来者是客,又是代表四府巡抚来的,对方没说明来意前,咱们不能失了礼数,不然,不占理的就是咱们了。”
  周士相怕葛义这粗货会生事,事先叮嘱他一番后才翻身下马,然后领着众弟兄朝前方走去,边走边抱拳施礼,扬声问道:“哪位是雷州游击雷大人?”
  “胡将军不必多礼!”
  庞天赐只道来人就是胡全,见对方长相斯文,浑无半点匪气,不禁是生了好感,笑着起身点头示意。
  “本官便是雷先楚。”
  雷先楚并没有如庞天赐一般客气,甚至站都没有站,只坐在那朝周士相老气横秋的微一点头。
  如此作态,自然让随周士相一同来的众兄弟生火,周士相却是不动声色,上前朝雷先楚又是一拱手,不卑不亢道:“雷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还请随在下进城,我已令人备下薄酒为大人接风洗尘。”
  “喝酒却是不必了,酒多误事,本官数年前就已戒了。”
  雷先楚上下打量了眼周士相,这才站起,边上一个随从却是悄悄朝他凑了两步,然后低声说些什么。听完随从所言,雷先楚目中顿时疑惑起来,盯着周士相道:“你是胡全?”
  周士相看他神色,再看那随从一脸奇怪的样子,心中猜道对方怕是见过胡全,知道胡全是独臂之人,而自己相貌不同胡全,又双臂皆在,故而生了疑心。当下也不瞒,道:“在下并非胡全。”
  一听来者不是胡全,雷先楚脸顿时沉了下来:“胡全在哪,为何不来见本官?”
  不待周士相回话,早就窝着火的葛义就抢先道:“我家大哥已经死了,你要见他可不容易。哼,就算我家大哥不死,他是参将,你是游击,凭什么要我家大哥来见你?”
  “嗯?”
  听了葛义这夹枪夹棒的话,雷先楚怒火中烧,横眉怒扫便要发作。庞天赐却是见机得快,也抢着道:“胡将军如何死了?”这一岔,却是让雷先楚不好发作。
  周士相不便责怪葛义说话没分寸,当下将与德庆绿营一战简短说了几句,庞天赐听后不禁唏嘘起来,不管是否真心,嘴上总是为胡全的死感慨了几句。
  雷先楚却是没有感慨,而是惊诧:怎的这帮土匪还敢主动去打德庆的清军,难道他们的实力很强?
  惊诧之余却又欣喜,若这帮土匪实力不弱,那此趟罗定之行却是值了。对面那喽罗说话是不中听,可看眼前这年轻人却是极有分寸的,自己身后站着朝廷,站着抚台大人,谅这雏儿不敢乱来,进城之后对其好生安抚,胡全留下的人便皆是自己的了。
  念及此处,脸上不禁和缓许多,对胡全的死聊表痛惜后,便问周士相:“你是何人,现在罗定做何差遣?”
  “在下周士相,蒙众兄弟看得起,现暂代首领一职。”周士相道。
  “什么首领不首领?听着就匪气,尔等既然已受招安,往后就当以官军自居,以朝廷名器自许,这首领不首领的日后可不能再说。”雷先楚话锋一转,“既然胡全已经死了,本官自会为他向朝廷请封,至于你等,本官也自有安排。”
  一听这话,葛义忍不住又要发作,却被哥哥葛正拉住,周士相亦是回头瞪了他一眼,这才让葛义把话憋回了肚中。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大人先入城,待接风洗尘后明日再说此事也不迟。”
  “也好。”
  雷先楚也不拒绝,又将庞天赐和随同前来的几个手下向周士相介绍了番,周士相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