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儿不为奴-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皇上说郑芝龙若用不得的话,就……”话到嘴边,徐元文迟顿了一下,再说出来的话却是和小皇帝说的不同了。
  “皇上说,郑芝龙要是不堪用,就由辅臣处置。”
  “是么?”
  索尼点了点头,看向苏克萨哈:“你怎么看?”
  “此人留不得。”苏克萨哈毫不犹豫。
  “那你去办吧。”
  索尼说完,兀自离去。苏克萨哈和杜尔佑低语几句,后者重一点头,带人离去。
  徐元文站在那里,许久,暗叹一声,回宫复命。
  ……
  作者注:历史上郑芝龙是被苏克萨哈矫诏所杀。


第1176章 满门抄斩 靖海侯
  “郑芝龙死了?!”
  天津,施琅得知郑芝龙以及其三子郑渡、四子郑恩、五子郑荫、六子郑默等亲族136口被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处决于柴市口后,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虽然父兄当年被郑成功所杀,但施琅对于郑芝龙到没什么恨意,他为人处事还算分明,郑成功是郑成功,郑芝龙是郑芝龙,他还不至于将父兄被杀大仇算在郑芝龙身上。
  况且郑芝龙降清后虽被软禁在北京,但怎么也是同安侯,他又舍得使钱,京中不少官员对郑芝龙颇是照拂,如汉臣之首的宁完我和范文程便一直在顺治面前力保郑芝龙,这才使得郑芝龙能够屡次化险为夷,安然活到现在。
  反观施琅,同样也是降清,可却在北京坐了十年冷板凳,落魄到要靠妻女给人家做女工贴补家用。朝廷里也没什么大人物看得上他施琅,两相一比较,就算施琅想找郑芝龙报仇,他也没有这个机会和能力。
  哪怕施琅现在是手握实权的天津提督,只要清廷没有处决郑芝龙的意思,他施琅也不可能动郑芝龙半根毫毛。
  当初,听到郑成功父子反目,吐血病逝的消息后,施琅没有笑,而是哭。一整夜抱着个酒坛子坐在北京那座租凭的小院中,对着南方痛哭。
  对郑成功,施琅真的是恨,恨他处事不公。然而,当一直想要千刀万剐的大仇人突然就这么死了后,施琅这心也一下空荡了许多,连带着对郑家的仇恨也一下淡了许多。
  人都死了,自己还抱着仇恨做什么?
  施琅现在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他也没想过去找郑芝龙,让他“子债父偿”,却不曾想,郑芝龙竟然被清廷给处决了。
  这可真是出乎施琅意料了,不过这件事同样让他只有震惊,没有丝毫幸灾乐祸之意。
  因为苏克萨哈做的太绝了,也太狠了,竟然将郑芝龙满门抄斩,一个子孙都没留下!
  天津这边,很多官员都在议论这件事,对于郑芝龙被杀,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名面上的说法是郑芝龙是因为“通海”被杀,但私底下很多人认为郑芝龙的死和山东巡抚黄梧有关。年初,黄梧曾经上过一道折子,力主叛臣家族应当逐出京师,充军宁古塔,不过这件事却被范文程给压了下来。
  现在山东那边吃紧,朝廷需要黄梧出力稳定山东,故而一些人猜测处决郑芝龙或许是出于安抚黄梧的目的。不然黄梧若是消极怠工,山东一乱再乱,对大清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种猜测,施琅肯定是不信的,因为他清楚黄梧现在和他做的一样的打算,都在为自己寻找后路。不过黄梧选的是南都,他选的是吴三桂和满清。
  一个随时都准备换身衣服的巡抚,怎么可能还有心思算计郑芝龙?
  清廷纵是要安抚黄梧,大可准他折子,将郑芝龙一家流放宁古塔便是,又何必将他满门抄斩呢。
  所以,对于郑芝龙的死,施琅的看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郑芝龙之所以被杀,并非其它原因,只因为他是郑芝龙。
  郑芝龙这三个字对于海上生活的人影响太大,施琅自己就是郑氏水军出身,山东巡抚黄梧也是郑家出身,大清这边的郑家降将有很多,而江南的太平军水师主力更是原先的郑家水军。
  如果清廷依旧强势,或许,这些都不足以要郑芝龙的命。然而,现在,这些却成了郑芝龙的催命符。
  如果换作自己是苏克萨哈,施琅认为他也会杀郑芝龙,没办法,因为这个人根本不可能被降服,当初,他也是被南征主帅贝勒博洛骗到北京的。
  可以说,打骨子里,郑芝龙就从来没有真心归顺过大清,失去自由的他又偏偏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为绝后患,苏克萨哈抄斩郑芝龙满门,也在情理之中。放郑芝龙龙游大海,可不是智者所为。
  施琅微微摇头,心中很是唏嘘。
  三天前,北京派兵部满侍郎德克来封赏施琅,授他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与此同时,天津大捷的塘报也发到了各方,可施琅知道,这些都是假的。他的大捷是假的,北京的封赏也是假的。只是现在这情形,假的却必须是真的。大清太需要胜利了,哪怕一场子虚乌有的海战大捷也是好的。反正,也没有人知道这场海战的实情。
  六天前的天津海战,施琅尽力了,可最终还是因为实力过于悬殊,敌众我寡惨遭全军覆没。他乘坐的旗船也被太平军水师的龙火炮击沉,还是两个忠心亲兵用木板将他救上岸。上岸之后的施琅只以为死期将至,不出意料,取得胜利的太平军水师必蜂涌进港,然后攻打天津本卫,然而直逼北京。
  可是,打赢了的太平军水师却突然退去了。来得无声无息,走的也是无声无息。
  天津保住了!
  怎么保住的,知道的人不会说,不知道的人更不会说。
  捷报发了,封赏也下来了,施琅现在俨然大清功臣。
  可是,自己这个功臣还能做多久?
  施琅苦涩一笑,轻叹一声,准备出去巡营。太平军水师退去后,天津紧张的气氛总算得到缓解,可是市面上还是有些不安和骚动,需要他这靖海侯去露个面,以安人心。
  在外面,施琅见到天津知府姚启圣正在带着衙役维持秩序,不由有些赞赏,他是听说过这个姚启圣的,知道此人是浙江人,并且还是个有仇报仇的性子。
  顺治元年清军占领江南时,姚启圣前往通州,结果却被当地的士绅土豪侮辱,一气之下投效清兵,被清廷委任为通州知州。做了知州后的姚启圣,立马带着清兵将侮辱他的土豪抓捕杖杀,后辞官离去。
  不过因为辞官后生计没有着落,姚启圣无奈到北京依附汉八旗的族人,后被列籍汉军镶红旗,得益于顺治生前采纳范文程的抬汉军入满州意见,姚启圣被抬入了满州镶红旗。
  主持抬旗的康亲王杰书对姚启圣颇是赏识,一纸调令叫他来天津做知府,和施琅一起,一文一武,也算配合得当。


第1177章 渡孤去崇明
  “提督大人!”
  姚启圣发现施琅也来到街上后,忙过来相见。施琅笑着称赞他几句,如今不是前明,文贵武贱,施琅身为天津提督,事实上的天津军政最高负责人,自是不可能向姚启圣这个正四品的知府屈腰。不然换作前明年间,一个小小知县恐怕都能对施琅这种武官一品大呼小叫。
  “贼军退去后,百姓人心大定,这都是提督大人御敌有功。要不然,天津商民只怕生灵涂炭,难有幸者了。”
  “知府大人过谦了,施某只是管军,地方上的事,还是得赖知府大人,施某可不敢居功。”
  施琅笑了笑,他出任天津提督以来,对地方上的事却是不曾过问,天津市面能够不乱,还是要归功于姚启圣这个天津知府,他可不会厚着脸皮窃居他人的功劳。
  靖海将军的出面,让市面上的商人和百姓都是颇为激动,施琅一路过来,听到的都是百姓们发自肺腑的歌颂和感谢,其中尤以商人们最是感激。因为若是太平军占了天津,他们这些商人很可能倾家荡产——有关太平军在江南的“暴行”已经传遍北地,以致北方士绅商贾都对太平军持有敌意。
  战前天津提督衙门和知府衙门曾大肆宣称太平军的“暴行”,称太平军连当年的流寇都不如,所过之处,如蝗虫一般,故若是天津失守,商民人等皆无一幸免,此举自是使得天津商民同仇敌忾。
  现在天津终于守住,商民人等当然都有一种死里逃生之感,连带着对守卫天津的功臣靖海将军施琅自是无比感激和崇敬。
  施琅一路过来,表现得颇是亲民,姚启圣也没有一点知府架子,让百姓们更是夸赞。
  约摸半个时辰后,施琅准备回衙署时,姚启圣终于将担心的事情说了,他道:“提督大人,贼寇水师虽败,但恐会卷土重来,提督大人不可不防。”
  施琅知姚启圣深得康亲王杰书器重,有关海战的详情,姚启圣不可能不知道,当下也不瞒他,低声道:“贼寇水师虽败,但元气未伤,随时都会复来。”
  从施琅嘴里得到肯定答复,姚启圣虽有心理准备,还是紧张了一下,一脸忧虑道:“若贼寇水师复来,不知提督大人有何退敌妙计?”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我能有什么退敌妙计,只一死报国矣。”
  施琅苦笑一声,若是问他的是北京来的官员,他绝不会这么说,但对姚启圣,他也真没什么好瞒的。他不实言相告,姚启圣也能知道实情。自古以来,瞒上可不瞒下。
  姚启圣叹了一口气,道:“其实下官倒有一个法子,却不知提督大人可愿采纳?”
  “姚大人有什么好法子?”
  施琅有些诧异,他知姚启圣是有本事之人,不然也不可能入得康亲王杰书的眼睛,但却想不出对方能有什么好应对之策。要知道就是他,现在都是束手无策。前番海战,天津水营全军覆没,若太平军水师再来,他施琅除了干瞪眼,也就是抹脖子自杀这两条路可选了。
  “迁海!”姚启圣果断说道:“下官意在将沿海百姓尽数内迁,使贼兵便是登陆,也得不到粮饷供应,也无向导,如此,自然难以立足,更无法深入。”
  “迁海?”
  施琅若有所思,“听闻当初广东提督吴六奇在潮汕也曾大办迁海,颇有成效,只是这迁海涉及太广,恐非本提督能决定。”
  将沿海百姓内迁,断绝贼兵粮饷和向导,倒不失一个釜底抽薪的好法子,只是天津本就在海边,又有三河通海,若行迁海,便要涉及大半军民,所耗太大,施琅担心这办法怕是行不通。
  “事在人为,下官也知迁海涉及太广,只是唯今之计,怕不迁海也不行了。”
  姚启圣没有明言天津已无水师可以御敌于海上,迁海这个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倘若水营还有一战之力,他姚启圣也断然不会想出这种下策。要知道迁海一法,伤敌同时,也是自损根基。当年吴六奇在广东禁海之所以取得成效,可是以杀得人头滚滚才办成的。
  天津位于京师眼皮底下,若是也如广东一样,杀得人头滚滚,只怕北京那边不会允许。眼下,大清还是要点脸面的,毕竟迁海这种办法本身就是在示弱。
  施琅还在犹豫,姚启圣却是拿定了主意,劝他道:“下官愿与提督大人联名上奏朝廷,奏请迁海。”
  施琅思虑再三,点头同意:“难得姚大人愿与本督联名,那我们便一起上奏朝廷便是。”
  姚启圣一喜,有施琅支持,迁海之策当能实行。天津对于京城安危极重,只要能保住天津,北京的满蒙王公大臣们才不会去管有多少百姓受这迁海之苦。
  施琅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示弱就示弱,只要不让太平军攻占天津,他就捏着鼻子认了。和性命相比,些许名声又算得什么。
  ……
  莱州,东海水师副统制郑缵绪气鼓鼓的对叔父道:“二叔,天津唾手可得,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拿下天津,打进北京城,替三叔报仇!”
  “你以为我不想生擒施琅?不想替三叔报仇!”郑鸣俊看了眼自己的侄儿,摇了摇头:“你要明白,占天津事小,北伐事大。我们可不能逞一时痛快,坏了齐王大事。三叔的死,我也很痛心,但我们不能因此坏了齐王大事!”
  “那齐王到底何时北上?要是齐王一日不北上,我们就在莱州一直窝成不成?”
  郑缵绪有些不甘心,天津水营都已经被他打得全军覆没了,偏偏不能彻底攻占天津,想来都是不痛快。
  郑鸣俊也不知道齐王到底何时北上,朝冯锡范苦笑一声。三叔郑芝龙和在北京的郑家满门被杀消息传来后,水师上下就按不住了,都在嚷着杀进北京城替三叔郑芝龙报仇呢。
  身为水师统帅,又是郑家一员,郑鸣俊现在的压力可不小。
  冯锡范也不知道齐王何时北上,他现在能做的只有配合郑鸣俊压制水师的复仇之心。
  白茅镇,田川一身孝服跪在齐王大帐前,他的身后跪着数百郑家子弟,人人孝服。
  直从早上跪到了黄昏,田川和郑家子弟也没一人起身,哪怕膝盖发麻、发紫,他们也始终坚定的跪在那里。
  太阳下山前,齐王周士相终于出现在郑家子弟面前,他走到田川面前,亲自扶他起身,凝视他片刻,缓缓说道:“你还能渡孤上崇明岛吗?”


第1178章 全军集合 大帅来了
  “预备!”
  “放!”
  崇明岛东端,火枪旅的官兵在军官的号令下,进行着日常训练。装药、举铳、发射等基本动作官兵们已经练得滚瓜烂熟,不少人甚至闭着眼睛都能完成这套动作。
  训练是枯燥无味的,同时也伴随着痛苦,大部分火枪旅士卒都吃过军官的鞭子,严重的还被用大棍打过屁股,但他们并无怨恨,因为他们清楚,军官们体罚他们,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
  相较疼痛,性命无疑更宝贵。
  “平日不吃苦,战时就流血”是军官们平日说的最多的话,训练差了一个动作,战场上你或许就再也没有弥补过错的机会。
  生与死只在一念间,更在一举一动间。
  如果你做得不够好,失去的不仅仅是你的性命,更是你身边战友的性命。
  军队无法保证每一个将士都能在战争中活下来,但能做到保证每一个将士接受最大程度的训练,并为他们的训练提供最好的保障,以此来增强他们在战场上生还的几率。
  在接到参加北伐之役的调令后,火枪旅从上到下都召开了战前动员。除了慷慨激昂,好男儿沙场建功立业的豪迈外,士兵们听到最多的却是活下来。军官希望自己的部下能够活着回来,战友也希望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伴能够活着回来。
  两天前,开拨到崇明各岛的官兵们每人陆续收到一个信袋,信袋是供他们写信给自己亲人的。信件写好后,大军一旦北上,便由大都督府专人派送到将士们亲人手中,务必使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的亲人去了哪里。
  信件等级是最高级别的军驿,按照太平军的军例规定,如果信使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将信送到,那么他们就将受到军法处置。
  让北上将士给家里写信,是周士相特意要求的。在此之前,还无此先例。
  为什么这么做,周士相给部下们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仅要让将士们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更要让他们的亲人也知道他们去干什么。
  北伐满州,不是太平军的事,是整个大明朝所有人的事。前方是前线,是战场,后方同样也是前线,也是战场。拿刀的去拼命,不拿刀的同样也要出力。
  北伐一起,人不分老弱,地不分南北,皆有报国之责!
  ……
  崇明岛的最高处,用石灰刷着八个醒目的大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随着人员和物资的到位,崇明岛上战备的气氛也是越来越来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