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商深知公孙度虽有几把刷子,却必然不是刘备的对手,被灭只是时间的问题。

    一旦刘备灭了公孙度,就等于彻底肃清了幽州后方的威胁,那时必会全师南下,再犯冀州。

    那时的刘备,不但后顾无忧,还得到了乌桓鲜卑等胡族的相助,实力必将空前壮大,非得陶商亲自率军北上,才能应对不可。

    而若陶商主力一走,盘踞于江夏的刘表,必然会卷土重来,江陵失而复得,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旦江陵失守,刘表定会举兵北上,威胁襄阳,那个时候,陶商南征得到的利益和地盘,就有可能得而复失,全都吐还给刘表。

    陶商已没有选择,他必?要抢在刘备攻灭公孙度,铁骑南下之前,肃清荆州,扫灭刘楚。

    于是,中秋一过,陶商便下达了东征的诏令,

    时年秋末,大魏水军都督伍子胥,率两万大魏水军,五百余艘大小战船,于长江开路。

    陶商本人,则自统近六万的步骑大军,沿北岸陆地而行,水陆大军?流东下,直取夏口而去。

    陶商大军一动,刘表立刻就后悔了,后悔不该跟孙策互相猜忌,给了陶商足够的时间坐稳江陵,扩编水军,蓄足实力前来追灭他。

    刘表慌张之下,急又派人前往柴桑,邀请孙策再次出兵相救。

    孙策本也没有率军退还吴国,而是屯兵于柴桑,时刻观望着荆州的形势。

    他似乎也看出,陶商不灭刘表不会罢休,故刘表的求救使者一到,孙策立刻率四万水军,溯江急进,与刘表所部会合于夏口,近六万的吴楚联军,溯江而上,前来迎击魏国水陆大军。

    数日后,陶商的水陆大军,?流而下,一路畅通无阻,在兵不血刃夺取重镇巴丘后,大军前锋进抵了赤壁一线。

    就在陶商大军进抵赤壁之前,他已从细作的情报中得知,六万吴楚联军,已提前进抵南岸赤壁一线,构建起了连绵数里的坚固水营,摆出一副准备在赤壁,跟陶商决一死战的架势。

    敌军据住了南岸,魏军便无法再前进,陶商也不敢有所轻视,遂令大军于赤壁对岸的乌林地带安营,安设水旱大营,与吴楚联军形成隔岸对峙的态势。

    安营已毕,魏军大营,王帐。

    陶商立于地图前,盯着地图上的“赤壁”二字,细绪飞转如潮。

    他在想,历史是何等的的巧合,当年的刘孙联军,是选在赤壁跟曹操决战,而今的刘孙联军,依旧选择在赤壁这个地方,阻挡自己大军的前进。

    “赤壁,赤壁,孙策和刘表,为何会选择在赤壁?而不是夏口?”陶商负手而立,口中轻喃着。

    这时,身后的伍子胥却淡淡道:“刘孙联军之所以选择在赤壁设营,想来也是迫不得已,唯有守住赤壁,才能守住下游的陆口。”

    陶商身形微微一震,目光从赤壁移向了陆口,那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

    “陆口乃陆水汇入长江之地,沿陆水往上游,可穿过南岸幕阜山,再走一段陆路,便可直抵柴桑,若以骑兵急行,仅数日时间而已,所以,刘表和孙策,只能选择在赤壁设防。”伍子胥手比划着地图,为陶商解释着。

    陶商思绪飞转,目光在几地之间游移,脑海中推演着布局,蓦然间,眼前闪过一丝精光。

    他明白了,原来从荆州出发,还有这么一条陆路,可以绕过夏口,直插柴桑的侧后。

    一旦陆口失守,陶商就可以避免水军的弱势,以优势的陆军,绕过长江防线,直接威胁柴桑。

    柴桑有失,孙策的归路就有被断的危险,就算夏口城守的再坚固,也将无济于事。

    所以,孙策必?要守住陆口。

    而这赤壁所在,正是位于陆口上游,长江的南岸,因有赤壁山立于西面,可以阻挡陶商大军沿着南岸陆地,向赤壁逼近,形同于天然的屏障。

    所以,刘孙联军只要扎营于赤壁,就逼着陶商无法走陆路,只能在江上跟他们进行水军决战。

    不愧是伍子胥啊,这么快就把长江水道的诸般利害,摸得一清二楚。

    恍然大悟的陶商,便拍着伍子胥肩道:“子胥,你跟本王说一句实话,你有几分把握,能为本王击败吴楚水军?”

    伍子胥沉默片刻,方正色道:“刘表不足为惧,孙策周瑜却乃水战奇才,且其吴军麾下,善于水战之将不计其数,其水军数量更是我军两三倍之多,末将只能说,我会竭尽全力,至于能否击败敌军,末将却不敢作保证。”

    伍子胥意思很说有很明白,他有拼死一战的决心,却无必胜的把握。

    先前无论是对付蔡瑁,还是对付黄祖,伍子胥都自信十足,根本不把那二人放在眼中。

    而现在,轮到对付孙策周瑜之时,伍子胥却如此忌惮,看来,在他眼中,吴国水军的确是十分的强悍,连他这位水军先驱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听得伍子胥这番话,陶商非但没有一丝担忧,反而是哈哈一笑,豪然道:“自古以来,又有哪一仗是百分之百有胜算的,子胥你无需太过沉重,只管放开手脚去战便是了,至于胜与不胜,自有本王来把握。”

    伍子眉暗松了一口气,方拱手道:“既是如此,那末将便也轻松了,必当竭尽所能一战。”

    陶商微微点头,目光中,杀机却悄然凛生,望着南面冷冷一笑:“孙策和周瑜,此刻也一定觉得自己水军强悍,不把本王放在眼里,那本王偏要给他一个当头棒喝,给他点颜色瞧瞧。”

第四百七十五章 孙策,别小瞧我!

    长江南岸,吴楚联军大营。

    水营栈桥之上,孙策、刘表策马并行,周瑜稍后,再往后,便是庞统和蒯越两位谋士。

    刘表一众主臣,个个都神色凝重,而孙策周瑜等吴国君臣,远望着水营,望着那己军千余艘战舰,眉宇间燃烧着志在必得之色。

    “陶贼果然是缩在北岸乌林,不敢出战,看来他也很清楚,自己在陆上逞狂也就罢了,到了这水上,本王才是这大江上真正的主人。”孙策马鞭指点着前方,意气风发,豪言壮语。

    他的言语间,俨然以长江之主自恃,浑然不顾忌身边刘表的感受,听的刘表是微头暗暗一皱。

    周瑜俊美的脸上,也掠起一丝傲然之笑:“陶贼水军不过两万余众,战船也只五百余艘,统兵之将还是什么伍子胥,这等冒充古人的无名之徒,岂是我们的对手,到时将陶贼水军灭了,他不乖乖的滚出荆州才怪。”

    孙策和周瑜二人,纵横长江,所向无敌,连刘表都忌惮三分,先前虽听说了伍子胥击灭蔡瑁水军的事迹,但他二人根本就不把蔡瑁放在眼中,所以也没把伍子胥当回事。

    纵横长江,近乎于无敌,孙策和周瑜,倒也有目中无人的资本。

    听得周瑜的豪言,孙策也放声狂笑起来,笑声中皆是霸气自信,俨然这荆州已是他手中囊中之物,而跟旁边的刘表没什么关系。

    “咳咳——”刘表不得不干咳几声,以提醒他们自己的存在,“吴王水战确实了得,本王也深知,只是那个陶贼用兵如神,伍子胥虽乃冒充古人之徒,却也有几分能力,以今之计,本王以为我们还是不要太轻敌才是。”

    此言一出,身后太史慈、韩当等吴国众将们,皆流露出一丝不屑。

    “陶贼是强,也不过是强于陆战,如今到了长江上,楚王还这么害怕,莫非是此前连战连败,损兵失地,被陶贼打怕了,打出了心理阴影不成?”孙策冷笑着反问,言辞语气之中,毫不掩饰讽意。

    这话一出,黄忠脸上一沉,顿露怒色,身边蒯越却忙给他使眼色,暗示他隐忍。

    黄忠无奈,只好暗暗握住,敢怒不敢言。

    刘表眉头立时一凝,眼闪过一丝愠色,却又不知说什么。

    未等他开口,周瑜却跟着补刀,傲然道:“我大吴水军,远胜于贵国水军,有我们出马,楚王根本不必再畏惧陶贼,你只要配合着我军作战,早晚我们必帮你大败陶贼,助你出一口恶气。”

    周瑜更是傲到公然宣称,他吴国水军强于楚国水军,把刘表听的是心里极不舒服,却也只能讪讪的点头笑道:“周都督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

    脸上在堆笑,刘表心里却郁闷的紧,却又没有办法,谁让他连败于陶商,沦落到要求助吴国的地步。

    眼下他还指望着孙策,帮他赶走陶商,面对孙策君臣的轻视,他也只能打掉了牙齿,自己往嘴里吞血了。

    正当此时,一骑斥侯飞奔而至,拱手将一道书信奉上,“禀大王,魏王陶商刚刚派人送书信过江,来人称是陶商写给大王的亲笔书信。”

    陶商的书信?

    孙策眼神微微一动,却也不屑于一看,只喝道:“念吧,本王倒要听听,陶贼想跟本王说些什么。”

    那斥侯,便当着吴楚两国君臣之面,把陶贼的那封亲笔书信,念了出来。

    听着听着,孙策脸色就黑了,鹰目中愠色狂生。

    周瑜太史慈等吴国诸将们,听着也是个个咬牙切齿,恨怒之意如火狂燃。

    那是一道招降书。

    一道相当狂,狂到了目空一切的招降书。

    陶商在书信中,几乎用命令般的口气,令孙策交出刘表,纳贡称臣,否则,陶商的大军就将一路辗压,将他吴国连同楚国一并扫灭,将他孙氏一族也满门诛灭。

    孙策大怒,一把将那书信夺过来,撕成了粉碎,大骂道:“陶贼,你好狂啊,你当我孙策是谁,会被你吓到吗!”

    孙策的脾气本就暴躁,陶商这近乎于“羞辱”的招降书,岂能不激怒他的自尊心。

    “没想到,这个陶贼竟然如此猖狂,敢不把大王你,不把我大吴国放在眼里。”周瑜也咬牙切齿道。

    这时,一直沉吟不语的庞统,却站了出来,拱手道:“大王,周都督,千万要冷静,统以为,陶贼这一封信,分明是想激怒大王,千万不可中他诡计。”

    此言一出,孙策和周瑜身形皆是一震,蓦然间仿佛省悟了几分。

    周瑜却不屑一哼,“就算他是故意又如何,陶贼到了长江上,还敢如此嚣张,我们非得给他点颜色,狠狠挫一挫他的锐气才是。”

    说着,周瑜向孙策拱手道:“请大王向陶贼发出战书,邀那陶贼江上一战,瑜必叫陶贼知道我大吴水军的厉害。”

    孙策也是傲气被激发,拂手傲然道:“公瑾言之有理,本王岂能让陶贼羞辱,非杀一杀他的嚣张不可。”

    说罢,孙策便写下一道狂傲之极的战书,派人发往北岸,邀出陶明日江上一战。

    ……

    北岸,魏军大营。

    王帐中,杀机凛烈。

    入夜时分,孙策的那道狂傲的战书,就送到了大营,摆在了陶商的案前。

    陶商冷眼看着手中那道战书,脸色冷绝如冰,冷笑讽刺的目光,在丝丝流转。

    “孙策果然是狂傲无比,自以为他的水军无敌于长江,被本王一激就中。”陶商冷笑着,将那道战书,扔给了众人。

    后羿看过那道书信后,不由脖然大怒,叫道:“大王,孙策此贼如此嚣张,咱们岂能示弱,非得教训教训他不可。”

    后羿这么一叫战,其余众将们也无不大怒,慷慨叫战。

    这时,张良却冷静道:“大王,我军水军不过两万,战船的质量和数量,都远不及吴楚联军,孙策此信,分明是想诱我军一战,良以为,现在还不是跟敌军正面交锋的时候。”

    张良却保持着冷静,清楚的认识到敌多双方,水军实力上的差距。

    倒并不是他怕孙策,而是他不知道,陶商还另有底牌。

    “孙策猖狂,无非是以为他们的水军无敌于长江,以为本王水军弱,不敢跟他们一战而已,本王偏偏要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说着,陶商却将手战书,缓缓的撕成了粉碎,拂手喝道:“回复孙策,本王明天就跟他一战!”

    ……

    次日天亮,北岸魏军水营

    陶商身着重甲,腰悬长剑,背披赤色披风,手提着长刀,策马徐徐走上栈桥。

    晨光照耀下,两万水军将士已全副武装,森森如林的刀戟,几欲将苍天映寒,浩荡凛烈的军势,令天地变色。

    当陶商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时,无数双眼睛,霎时间迸射出了激动万分的神情。

    陶商在大魏将士眼中,乃是圣人转世,天策真龙,接近于不败的存在。

    他的每一次出现,都会令军心倍受鼓舞,士气为之而振。

    林列的诸员大将们,望见陶商经过,也纷纷俯首见礼,神色中皆是敬畏。

    立于栈桥之上,陶商扫望一眼大魏将士,深吸一口气,高声道:“我大魏的勇士们,吴楚逆贼自以为他们无敌于长江,以为我们不敢跟他们一战,今日,本王就让你们给本王狠狠教训他们,让他们知道,无论是陆上还是水上,我大魏军,都是无敌的存在!”

    洪钟般的声响,遍传全营,盖过了那滚滚江水声,回荡在众将士的耳边。

    大魏将士们的战意,瞬间被点燃,喊杀声冲天而起,几令天地变色。

    两万水军将士,狂声怒吼,积聚已久的怒气,正汹涌如洪流一般倾泄而出。

    “水军,出击!”陶商战刀向着南岸一指,豪然一喝。

    王令传下,号角声响起,两万水军将士们心怀着狂烈的战意,纷纷踏上战船,进入各自的位置。

    水军都督伍子胥,副都督徐盛,纷纷登上了自己的旗舰。

    而降将魏延,竟然也登上了一艘战舰。

    魏延乃荆州人氏,虽然水战不是他的专长,但比后羿等大将们的水战能力,还要强许多,陶商在水将不足的情况下,拿魏延来“充数”,似乎也合情合理。

    只是,让众将们有些狐疑的却是,魏延所统的那一路斗舰,甲板上都蒙着许多帆布,似乎藏着什么东西,叫他们猜之不透

    “房子,你看魏延的那些船上,好像用布蒙着什么东西,你猜是什么?”樊哙茫然的问道。

    张良眼中却闪过一丝精光,“大王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他敢以两万水军,跟吴楚联军一战,必然有致胜的手段,莫非,就藏在魏延所统的那些船上?”

    就在他二人猜测时,令旗摇动,嘹亮的号角声吹响。

    伍子胥与徐盛所率的前锋舰队,率先驶离水寨,四百余艘斗舰和艨冲为主力的大魏水军,迅速的在江面上结成了攻击的阵势。

    魏延则统五十余艘战船,尾随于主力舰队之后,也驶出了水营。

    陶商则登上了一艘巨大的斗舰,随行于水军之后,虽然他不习水战,然此战关系重大,就算不能亲自驱船上阵,陶商也必?身在水军将士们中间,为他们鼓舞士气。

    击水声此起彼伏,五百余艘大小战舰,两万名水军战士,陶商所拥有的全部水军家当倾巢而出,向着斜对岸的赤壁方向而去。

    长江之上,天高云淡,水波不兴。

    如今虽已深秋时节,江上天气已寒,但将士们却浑然不觉寒意,胸中涌动的热血,令他们浑身都在燃烧。

    “魏”字的王下,陶商横刀而立,鹰目穿过茫茫舰队,直抵南岸,目光中只有自信二字。

    身边的张良,眼中却流露着几分担忧,显然,在没有猜出陶商有什么杀手锏之时,他还是对此战存有几分担忧。

    箭已在弦,却已没有收回的可能,大魏的舰队,直奔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