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商这番话,顿时便令张良惊奇不已。

    奇的是,陶商不把烽火台放在眼中,似乎已有破解之策。

    惊的却是,听他这话的意思,竟然又打算放弃进攻夏口,要班师北归。

    智如张良,这个时候,也陷入了茫然不解之中。

    心中虽不解,张良却暗忖:“我们这位大王,智谋诡绝,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诡计,他这一次,难不成又想到了什么奇思妙计不成?”

第四百九十二章 输了,就要做本王的新娘!

    张良心中好奇,却知陶商也不会轻言,遂也不再多问,当即就去传令。

    很快,细作们就放出了风声,宣称燕王刘备已平定辽东,正集结兵马,准备大举南下,为了应对刘备的大举进攻,魏军决定放弃进攻江夏,班师北归。

    消息放出,陶商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荆南方向,陶商命魏延英布二将,继续平定刘琦的抵抗,长江方面,则留伍子胥甘宁二将,于陆口方面建立水营壁垒,近两万的水军屯于陆口,以防范江夏的黄祖,以及柴桑的孙策。

    陶商本人,则率近五万步骑,不日起程北师,先至江陵,数日后,还往了襄阳。

    ……

    襄阳城,魏王行宫。

    灯火通明的大殿中,陶商单独召见了徐盛。

    “大王星夜召见末将来,不知有何吩咐?”步入大殿的徐盛,拱手道。

    “文向来了,快坐。”陶商笑着向他摆摆手。

    徐盛坐定,美酒奉上。

    陶商举起酒杯来,对着这员从海西之时,就追随自己的元功宿将,感慨的说道:“文向啊,这些年你常年镇守淮南,你我君臣很久没有好好喝几杯了,这一杯酒本王敬你,你镇守寿春的功劳,本王一直给你记着呢。”

    这番话一出口,徐盛立时感动到热泪盈眶,立刻举杯,慨然道:“盛为大王赴汤蹈火,乃是理所应当之事,不敢居功。”

    君臣二人一杯酒饮尽,陶商哈哈一笑,便叫给徐盛倒酒,好好的喝个痛快。

    几杯酒下去,陶商兴致极好,便与徐盛谈论起了当年旧事,回忆起当年在徐州之时,他们如何浴血奋战,以几百人的兵马,杀出了今日一番天地。

    “文向你可记得,当年你被糜芳所雇,前往海西要杀本王,幸好当时你没有直接攻城,否则,今日就没我这大魏之王了。”酒兴大作的陶商,不禁笑着提起旧事。

    徐盛也笑道:“还好大王藏了樊大胃那厮,让他斗将击败了末将,不然,这世上不仅没了大魏之王,更少了一个当世明主啊。”

    君臣二人,又是一番大笑。

    又笑谈一番后,陶商忽然话锋一转,“文向啊,这些年本王让你镇守淮南,没给你什么立功的机会,本王知道,你心里面也憋着一口气,今天本王就给你一个立下奇功的机会,不知道你想不想要。”

    这番话,正说到了徐盛的心坎上,令他立时惊喜难当,当即拱手道:“大王但有吩咐,刀山火海,盛必万死不辞。”

    看到徐盛有这份胆色,陶商就放心了,遂是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见得徐盛心情平伏,陶商方问道:“文向,水上抢掠之事,你可会干?”

    徐盛愣了一下,不好意思的笑道:“大王说笑了,大王莫非忘了,盛当年就是徐州的海贼啊,抢劫这种事嘛,嘿嘿。”

    徐盛挠着后脑勺笑了笑,不好意思提及自己不光彩的过去。

    “本王当然不是在说笑,是很认真的问你,如果你想从水上打劫一处码头,你会怎么做?”陶商一脸的郑重。

    徐盛见他这么认真,心中愈加好奇,只得干咳几声,比划道:“其实也很简单了,一般我们都不会明目张胆的前去抢劫,以免对方受到惊吓,提前逃跑,所以我们多半会伪装成渔船或是商船,不动声色的靠岸,趁其不备,突然间杀出去,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末将就是靠着这一招,当年在徐州沿海,才能屡屡得手。”

    说着说着,徐盛竟有些引以为傲起来,说到兴奋处,嘴里连连喷唾沫星子。

    陶商笑了,他知道,自己找徐盛算是找对了人。

    “不用说了,此计非你莫属。”陶商未等他说完,便一拍案几,“文向,这次本王就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干一次老本行,重温一次打劫的乐趣。”

    干一次老本行?

    徐盛当场就糊涂了,结结巴巴道:“大王……大王不是说笑吧,难不成,大王要让末将去打劫敌军不成?”

    “不错,本王就是要你去打劫黄祖的烽火台!”陶商一跃而起,拳头重重的砸在了地图上所标,“夏口”二字上。

    ……

    夏口城,军府大堂。

    “好消息啊父帅,那陶贼果然已率主力北归了,目下大军正在陆续的从襄阳北渡汉水,咱们江夏之危解除啦。”黄射手拿着那份最新的情报,激动的闯进了大堂中。

    “真的?”黄祖兴奋的一跃而起,一把夺过了儿子手中的情报,兴奋激动的观看。

    “哈哈哈,天助我也,真是天不亡我大楚也——”看过那道情报,黄祖兴奋难当,激动的放声狂笑起来。

    蒯越也是暗松了一口气,却又提醒道:“陶贼虽然北归,但此贼诡诈多端,我们还是不可轻视,要防备着他借着北归为名,大举从襄阳突然南下,进攻我夏口。”

    “异度多虑了,有你的烽火台江边,陶贼有所异动,老夫立刻就会知道,他想偷袭我夏口,作梦!”

    黄祖却自信不已,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在陶商大军北退之兵,率江夏水军溯江反攻,击败屯兵于陆口的伍子胥水军,重夺江陵。

    ……

    汉水北岸,樊城水营。

    一队队的魏军士卒,正从船上下来,登上栈桥,向着北面而去。

    放眼向前望去,往北的大道上,到处是魏军的士卒和旗帜,俨然一副北归邺都的样子。

    陶商策马下船,登上了栈桥,张春华紧跟在身面也下船,回望了一眼滚滚汉水,不由幽幽一声轻叹。

    “春华你叹息什么?”陶商勒住战马,回头问道。

    张春华轻咬薄唇,犹豫了一下,本是不敢说的,但想到陶商是那种喜欢有话直说的人,自己这般吞吞吐吐,反而可能让陶商不喜。

    迟疑了一下,张春华便坦言道:“实不瞒大王,春华方才一叹,只是在叹息大王在这个时候选择北归,实为半途而废,在荆州之地,很有可能失而复得。”

    “此话怎讲?”陶商喜欢她的坦率,自然不会怪罪,反而好奇的笑问道。

    “那春华为妄言了。”

    张春华自嘲了一下,方道:“大王今放弃进攻夏口就北归,就等于把荆州的东大门,拱手送与了孙策,到时大王主力一走,孙策必卷土重来,勾结黄祖以倾国之兵来夺荆州,而夏口一地,北可威胁襄樊,西可进攻江陵,可以说是占尽地利,况有还有荆南的刘琦残部未灭,到时候,只以伍子胥、魏延、英布几将,能否守得住荆州……”

    张春华没有再说下去,言下之意却已明了。

    “这真是个聪明绝顶的女人啊……”陶商暗暗点头,看上张春华的眼神中,除了男女之爱外,更多了几分欣赏。

    听罢她说完,陶商嘴角却扬起一抹诡笑,反问道:“谁说本王要把夏口拱手相让了。”

    “嗯?”

    张春华一怔,看了一眼正在过汉水的士卒们,那意思是,你大军都已经在北归了,难道夏口还没有拱手相让吗。

    “到了这个时候,本王也不瞒你,其实,本王只是借着北归为名,率大军堂而皇之的还往襄阳,然后大军沿汉水南下,突袭夏口,杀黄祖老狗一个措手不及。”

    陶商也不再相瞒,坦然道出了自己的计策。

    “突袭夏口!”张春华吃了一惊,施即秀眉一凝,“原来大王是声东击西之计,但春华听闻,黄祖于汉水之上,设了许多烽火台,大王想要出其不易的杀到夏口城下,只怕没那么容易吧。”

    显然,张春华也知道那烽火台的厉害,对陶商的计策,存有几分疑虑。

    陶商却眼珠子一转,心中蓦然有了主意,便笑道:“看来春华你是不相信本王能突袭夏口得手啊,那咱们就再打个赌,你敢不敢?”

    “又要打赌啊?”张春华娇躯一震,脸畔顿时涌上了一层红云。

    她想起了上次打赌,她不相信陶商能击破蔡瑁的水军,结果打赌失败,不得不当着众人的面,亲了陶商一口。

    那般羞涩难为情的感觉,至今想起,她都脸红心跳,却不想,陶商又要打赌。

    “大王……大王又想赌什么?”张春华红着脸低声问道。

    “就赌本王能否突破夏口得手,如果你胜了,本王就封你父为亭侯,这个赌注,还算诱人吧。”陶商笑道。

    听到“亭侯”二字,张春华自然是眼眸一亮,俏脸上顿露喜色。

    不过,她却没敢太兴奋,又问道:“那要是大王羸了呢?”

    “要是本王羸了的话……”陶商嘴角扬起坏笑,看向她的眼神中,已透出了一种强烈的占有欲,“那你张春华,就要心甘情愿的嫁给本王,做本王的侧妃。”

    陶商见跟她感情培养的也差不多了,也是时候让她自愿被纳为妃,尽快收取了她身上的“多子”天赋,也好为自己陶家开枝散叶。

    听得陶商竟要纳她为妃,张春华身儿一震,脸畔顿时酥红如醉,美眸中涌起了深深羞涩,还有一丝丝的惊喜。

    显然,她早已知道陶商看中了她,纳她为妃是迟早之事。

    而经历了跟陶商的相处,她也早已深深爱上了陶商,对这位大魏之王又是爱慕又是敬畏,心中隐隐已憧憬着这一天的到来。

    而如今,陶商是亲口说出要纳她为妃的事,尽管她心中有早有准备,却仍旧惊喜不已。

    “怎么,不敢赌吗?”陶商笑看着她。

    张春华紧咬着朱唇,害羞犹豫了一会,毅然抬起头,扬着秀鼻面向陶商,轻哼道:“赌就赌,春华就不相信,大王你每次会羸。”

    “哈哈哈,好,够豪气,那你就在襄阳且住几日,做好准备,做本王的新娘子吧。”

    狂笑声中,陶商策马而去,并未向北,却是沿着汉水,向南而去,只将脸蛋红扑扑的张春华,留在了身后。

    陶商策马奔出水营,纵马当中,喝道:“时机已到,依原计划行事,各路大军给本王即刻改道南下,直奔夏口。”

第四百九十三章 夏口!夏口!

    魏王之王诏令传下,一万铁骑之士,即刻杀奔南下。

    陆上,陶商以?羽为先锋,统率一万轻骑沿陆路南下,作为辅助一路。

    此役的关键,则在于水上这一路。

    黄祖的主力皆在夏口以西,防守着陆口的伍子胥,江夏一郡的守军不过三千,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夏口城,沿汉水南下几乎畅通无阻。

    陶商将亲统两万步军,赶往二十里外的一处渡口,在那里,他早已令人事先准备好了大量临时扎起的竹筏。

    这些竹筏虽比不上战船坚固,但作用也不是用于水战,只是为了从水路运输他的兵马而已。

    而在此之前,徐盛伪装成的商队,已经提前出发。

    只要徐盛这一路兵马,能?利的拔除夏口以北的那些烽火台,他的大军就可以乘竹筏直抵夏口城下,杀守军一个猝不及防,直接杀进城去。

    这就是陶商的计划!

    ……

    一天后,汉水之上。

    时近黄昏,残阳如血,汉水上是一片的金波鳞鳞。

    徐盛负手立于船头,身上穿着一身商人行头,身后,近二十艘商船紧随其后。

    荆州虽处于战争状态,但商人间的卖买却从未中断过,每天都有不少商船来来往往,穿行于襄阳于夏口之间。

    对于民间这种商业往来,无论是魏国这边,还是楚国吴国这方面,都是予以默认的。

    一方面是因为靠着这种民间贸易,彼此可以得到自己没有的商品,而另一方面,双方都要借着行商的名义,利用这些商船来运送细作,来往消息情报。

    如果有一方拒绝商人往来,那么对方势必也会回敬相应的手段,这样的话,细作情报的往来便将断绝,所以,权衡利弊,哪一方也没有真正阻断行商往来。

    所以,徐盛的这一支商船队伍出现在此,也并没什么异常。

    从外面看起来,每船商船上不过是摇橹、扬帆的船工数名,但船舱之中,却暗藏着数十名精锐的士卒。

    时近傍晚,徐盛这二十艘船只,终于行进到了夏口以北的水域,再往南几十里,便是夏口城所在。

    到了这片水域,汉水江夏水军的巡逻船便多了起来,因是只有二十余艘小船,不足以对夏口城构成威胁,故轻易的便蒙过了巡船的盘查。

    船行五余里后,东岸一侧,徐盛终于看到了烽火台的影子,他的眼中,立刻闪烁出了兴奋之色,当即喝令,各船开始向烽火台靠近。

    他的商船队伍倒是可以越过这些烽火台,直奔夏口城去,但身后几十里外的陶商的大军,却没办法忽视烽火台。

    所以,徐盛此行的任务,就是拿下烽火台,为陶商的后续大军扫清障碍。

    烽火台方面的守卒,见有船只靠近,立刻警觉起来,为首的军官,立刻喝令部下准备点火,自己则带十余人来到岸边,喝斥着商船不得近岸。

    “如今天色将晚,不敢再继续航行,只想在这里停靠一宿,还望军爷行个方便。”徐盛陪着笑,跳了下来,几步涉水上了岸。

    那军官却把刀柄一握,冷冷道:“黄将军有令,闲杂人等不得靠近烽火台,你们还是找别处靠岸休息吧,别让本官为难。”

    “大晚上的,上哪儿去找靠岸处啊,军爷就行了方便吧,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还望军爷笑纳。”徐盛陪着笑上前,很熟练的掏出一个钱袋,塞在了那军官手里。

    徐盛当海贼这么多年,干这种事早就轻车熟路,知道当兵是就是为了图个钱,别说是黄祖的士卒,就是大魏的士卒,也照样见钱眼开,这是人之本性。

    果然,那官军一见到钱,脸色马上由阴转钱,摆手大方道:“你说的倒也有理,大晚上的行船,实在是危险,我们军队岂能不顾百姓安危,这样吧,就让你们暂且在此停靠一宿,明天天一亮就得马上走。”

    徐盛连连称谢,忙召呼其余商船靠岸,并叫拿出船上所备酒食,犒劳烽火台上的士卒。

    军官拿了钱,士卒们又有酒肉吃,一众烽火台的守军们,自然是完全松懈,只顾喝酒吃肉,全然没有提防。

    不觉入夜,

    徐盛见时机已到,遂是打了个口哨,藏匿于船舱中的几十名士卒悄无声息的摸黑下了岸,趁着夜色的掩护直奔烽火台而去。

    哐!

    徐盛飞起一脚,将烽火台下的柴木踢飞,手中现出战刀,一个箭步就窜了进去。

    烽火台中,守卒们正围炉取暖,个个喝的酒足饱饱,打着瞌睡,徐盛踹门而入了都浑然不觉。

    徐盛一进门,正碰到那个军官,摇摇晃晃的往外走,还解着裤子,大概是想去解手。

    徐盛冷笑一起,手起刀落,便将那军官人头斩落。

    紧接着,外面大股的魏军士卒,一涌而入,如虎狼般扑向那些刚刚才惊喜的守卒。

    片刻间,十几名守卒便被杀尽,徐盛轻轻松松就拿下了这座烽火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