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鹰目扫望,只见大魏的战旗,如怒涛一般,在江风的吹动之下,汹涌漫卷。

    视野之中,六万攻城将士列阵已毕,个个斗志如狂,凛烈的军气汇聚于军阵上空,几乎令天地变色。

    几万双仰目敬畏的目光注视下,陶商横刀立马,鹰目直指眼前巍巍城池。

    建业!

    原本历史上的六朝古都,南方王气所在,虎踞龙蹯之地,就在眼前。

    眼前这座雄伟,壮丽的建业城,乃是孙策穷了五年时间,不知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所打造,可谓整个南方,最为繁华的城池。

    今日,陶商的目标,却是要毁掉这座城池。

    “真正的王气之地,只能在邺京,不过,孙策啊孙策,本王还是要感谢你,感谢你为本王建造了这座将来的陪都,哈哈”

    陶商放声狂笑,狂烈的笑声,回荡在天地之间,绽放着与生俱来的王气霸道之气。

    三军将士为之感染,士气更盛。

    笑声,嘎然而止。

    陶商的鹰目之中,骤然迸出前所未有的杀机,手中战刀向着石城一指,厉喝道:“大魏将士,给本王辗平敌城,先登城头者,本王重赏!”

    嗵嗵嗵

    呜呜呜

    战鼓声冲天而起,肃杀的号角声,刺破天际,天崩地裂的号角声和鼓声中,六万将士,在乐毅的率领下,开始向着石城近。

    乐毅,一代名将,统帅之才。

    陶商用乐毅镇守淮南多南,屡屡击退了吴国的进攻,却从未曾亲眼领略他统兵的风采。

    今日,为了奖励乐毅的劳苦功高,也为了欣赏乐毅的用兵之能,陶商便将这青史留名一战的指挥权,交在了乐毅手中。

    乐毅的帅旗,昂然推进,引领着魏军将士,向敌城近。

    两军相距两百多步,乐毅长剑在手,大喝一声:“传令樊哙,率填壕队先先行,架设壕桥!”

    中央帅旗,摇动如风。

    第一道号令方下,乐毅即刻又喝道:“再传令后羿和养由基二将,命他二人率五千弓弩手,随后跟进,箭矢狂,掩护攻城部队。”

    紧接着,乐毅又大喝一声:“廉颇曹参的陷阵队,随后压上去,只等壕桥一起,就给本帅登城!”

    一道道号令传下,诸将各听指挥,率本部兵马,有条不紊的近敌城。

    与此同时,天崩地裂般的轰响声,震天而作,五百辆天雷炮,率先对敌城发动了轰击。

    呜呜呜

    鬼哭狼嚎般的破风声中,巨大的石弹腾空而起,如陨落的群星一般,向着石城轰去。

    轰轰轰!

    巨响若天崩地裂一般,漫空石屑飞舞如风,几乎将天空的太阳都遮挡。

    此时此刻,面对魏军如此狂攻,孙策只能喝令他的一万五千士卒,战战兢兢的躲在城垛之下规避。

    一颗颗的石头,轰中城头,威力虽大,却对城墙的破坏力并不大。

    因为石城乃是用清凉山石所筑,远比平常的土筑城池要坚如倍,石弹轰击在城墙上,俨然在挠痒痒一般,根本无法撼动敌城分毫,这也是石城因此得名的原因。

    坚如磐石!

    这也是孙策敢凭这点兵马,就敢死守建业的倚仗所在。

    躲在女墙下的孙策,耳听着隆隆的轰击响声,嘴角却扬起了不屑的冷笑,口中狂叫道:“陶贼,轰吧,尽情的轰吧,本王今天就让你看看,本王的石城有多坚固!”

第五百八十三章 廉颇未老!

    攻城开始。

    魏军的天雷炮,虽然没能对石城城墙造成实质性打击,但天崩地裂的动静,好歹沉重打击了吴军士卒,压到他们不敢抬头。

    在石弹的掩护下,樊哙指挥着数千架桥队,冲至了护城河前。

    建业本就为临水之地,这护城河挖的远比一般的城池要深要阔,用普通的土囊充填模式已经无法填住,必须要架设壕桥。

    樊哙一声令下令,数千魏军架桥兵们,便将那五十余辆宽大的壕桥,架在了护城河上,连通了两岸。

    壕桥一起,紧接着,后羿和养由基率领的弓弩后,便在盾手的掩护下,穿过壕桥,开始向城头发动箭矢仰。

    嗖嗖嗖!

    一支支利箭,腾空而起,铺天盖地的向了城墙上的敌卒,很快便将敌军压制到抬不起头来。

    在掩矢的掩护下,廉颇曹参率领着陷城队,直扑城下,数百张云梯加起,成千上万的魏军将士,开始疯狂的向着城头攀爬上去。

    杀声震天,魏军将士热血昂扬,一个个的不惧生死,争先恐后的向城头狂爬。

    而在城门一线,千余名士卒,则纵着巨大的冲车,以破城锤,对城门进行轮番的撞击。

    放眼石城西门一线,近五六万的魏军士卒,如潮水般覆盖了城墙,一寸寸的向着城头漫去。

    孙策知道,存亡时刻已到,由不得他再继续躲下去,只得一咬牙,顶着城下的箭矢,站了起来。

    举目一望,只见城前魏军漫漫如潮水一般,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尽头。

    孙策倒吸了一口凉气,眉头深深皱起,背上悄然升起了一股寒意。

    深吸过一口气,他强行屏压那一丝惧意,脸上再度强挤出傲烈之色,银枪在手,大喝道:“大吴的儿郎们,都给本王站起来,保家卫国,将魏狗统统杀尽!”

    孙策这么一喝,稍稍激励起了士卒的信心,太史慈、凌统等诸员大将,也各自喝斥着本部兵马,从城垛下站起来应战。

    吴卒虽然士气低落,但最基本的战斗力还是有的,在孙策的激厉,以及诸将们的催之下,只能勉强的鼓起勇气,站起来开始反击魏军的进攻。

    城头上,很快箭如雨下,数千吴军弓弩手,顶着魏军的箭网,向城墙上的魏军的陷城队开始反击。

    一支支的利箭,如雨而下。

    一块接一块的飞石,如流星般砸向城下。

    一根根巨大粗长的檑木,呼啸着滚落。

    ……

    鲜血飞溅,惨叫声不绝不耳,数不清的魏卒被中头颅,成片成片的血之躯,被檑木辗碎,一张张的云梯被推翻出去,沿城一线,魏军成片成片的倒在血泊之中,损失也着实不小。

    整个石城沿线上空,片刻间,便已被冲天的血雾所笼罩,惨烈之极。

    攻城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城墙根底下已叠起了厚厚一层的魏军尸体,鲜血将城墙染成了血腥的颜色,就连原本清清的护城河水,也为之赤染。

    这场攻防战,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垂死挣扎的吴军,抵抗程度超乎了陶商的预计。

    陶商却没有一丝收兵的迹象,今日一战,他非拿下石城不可。

    他战意坚决如铁,魏军将士的士气,丝毫没的一丝降低,一个个前赴后继,舍身亡死的向着城头爬去。

    陷城队的将士们视死归,弓弩队的将士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手中利箭不停的向着城头去,将一名名敌卒中面门,从城头了坠落下来。

    不知不觉中,这场攻城血战,已持续了有一个时辰,魏军死伤之众,已达到了两千余人,纵然是守城的吴军,也付出了五百士卒的死伤代价。

    陶商的目光,依旧决然如铁。

    他已看出,吴军的抵抗虽然顽强,但士气终究不济,已进入到了强弩之末,己军士卒的士气,却没有丝毫的减弱迹象。

    此时不趁机破城,更待何时。

    鹰目陡然一凝,陶商手中战刀向着敌城一指,大喝道:“传本王之命,再添两万兵马下去,本王要用人海战术,淹死孙策!”

    号令传下,战鼓声再度冲天而起,中军的两万兵马,也在魏延的率领着,向着石城压了下去。

    魏军攻城军的数量,已达到了空前的七万之众!

    第二队兵马压上,城头的吴军,所受到的压力,陡然间大增。

    此时的孙策,已是一身浴血,眉头拧成了一股麻绳,面对魏军如潮的兵流,他已感觉到了空前的压力,意识到了己军兵力不足的软肋,只能凭着有限的兵力,苦苦的支撑。

    他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转眼,已是斜阳西沉之时,这场攻城战,已持续了有近两个多时辰。

    双方士卒的体力,都已达到了最疲惫之时,这个时候,决定胜负的关键,已经变成了信念和意志。

    谁的意志更顽强,再能再多支撑一口气,谁就将是获胜的那一方。

    魏军的斗志和精神,显然要占据着上风,城头吴军的抵抗意志,却已经到了要崩溃的边缘,只差那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陶商眼珠一转,心中有了主意,翻身上马,一跃跳上了战鼓摆。

    “给我!”

    陶商大喝一声,夺过了鼓手的重锤,朝着那一面牛皮大鼓,狠狠的狂击起来。

    砰砰砰!

    鼓声震天而起,挟着陶商对将士们的希望,破震天际,如雷如电。

    鼓台上,其余的一众鼓手们,深深为陶商的举动所激励,纷纷拿出了吃奶的劲,拼尽了最后的力气,疯狂的敲击起那一面面战鼓。

    一时间,魏军的战声鼓,达到了天崩地裂的境地,撕碎了一切的声音,将整个天地,都淹没在那震天的雄浑鼓声之中。

    前方处,正自苦战的魏军将士,听到陡然变响的自家鼓声,士气无不为之一振。

    当他们回头瞟去,看到竟然是他们的大魏之王,亲手为他们擂鼓助威之时,一个个的热血斗志,顷刻间便被点燃到爆。

    “为了大王,杀尽吴狗!”

    “为大魏而战,拼了!”

    “杀啊!杀上城去!”

    魏军将士的战意,如一座座火山般狂喷而出,将士们不顾性命,疯狂的向着城头发进了进攻。

    魏军攻城的兵力加倍,攻势陡然变猛,本就士气不济的吴军,更加陷入惶恐之下,抵抗力越来越弱。

    城下指挥的廉颇,这个时候,也被激起了雄心。

    曾几何时,他可是随陶商东征西讨,每战必冲锋在前,何等的威猛。

    然自镇守南阳以来,虽然官是越做越大,却无法再为陶商东征西讨,冲锋陷阵,也甚是无聊。

    今日,终于难得再有机会,为陶商充当陷城之将,这再显神威的好机会,廉颇岂能错过。

    此时此刻,廉颇那苍老的身躯,已是被豪迈的壮志所焚,热血已沸腾到要爆掉。

    “今日,就是我廉颇再显神威的时候,哈哈”

    廉颇突然间一声放声狂笑,几步冲前至城下,后腰上别起一柄环首战刀,怀中揣一把手斧,左右执盾,右手抓起云梯,噌噌的就向上窜去。

    嗖嗖嗖!

    破空声骤起,三支利箭从斜向城墙上下,直奔廉颇而来。

    廉颇却毫无顾忌,手看轻松一扬,便将来的三支利箭,统统都反弹出去。

    紧接着,他双足一蹬,便又向上窜出丈许之高。

    这时,正上方的城垛上,一名吴卒已大叫着,将一块牛头大小的石块,高高的举了起来,向着他愤然砸下。

    廉颇此时身在半空,根本无从躲闪,只得一咬牙,右手抓住云梯,左手举起手盾挡去。

    咔嚓嚓!

    一声破碎的巨响,飞石砸中了木盾,将盾牌砸到粉碎,反弹出去的石块,坠落城头,直接将一名不及躲闪的士卒,脑壳给砸成了浆。

    廉颇更觉手中一阵的麻痛,却也顾不得许多,忍痛继续向上窜去,眼看就只差两步,就要窜上城墙。

    而这个时候,另一名士卒举起了撑竿,狠狠的抵住了云梯上端,拼了命的想要将云梯撑翻出去。

    云梯立时就摇晃起来,廉颇险些没有抓稳。

    他反应何其之快,想也不想,立刻从怀中掏出那柄小手斧,朝着那名士卒就狠狠掷了出去。

    咔!

    那手斧不偏不倚,直直的砍中了那敌卒的脑门,伴随着一声惨叫声,那吴卒便飞溅着鲜血,仰面栽倒在了地上。

    上方再无阻挡,廉颇一只苍鹰,陡然拔高数尽,大吼一声,一跃跳上了城墙。

    廉颇,这员大魏第一老将,终于第一个站上了建业城头。

    “廉颇啊,你果然还没老,干得漂亮!”城外观战的陶商,兴奋的大叫一声,手中的战鼓擂的更猛了。

    城头上,当廉颇的身影立于城头上时,正自血战的魏军将士们,无不精神大受鼓舞,一个个疯狂的吼叫,攻势更加猛烈。

    而沿城一线的吴军士卒们,眼见魏军老将,如天神下凡般站上城头,原本就脆弱的意志,更是深受震动,几乎就要跌落入谷底。

    前方的几名吴卒,愣怔之后,蓦然反应过来,纷纷嘶吼着向着廉颇冲上来,想要围杀这名老将。

    他们显然不知廉颇是谁,只以为眼前是一名老卒,不堪一击,却不知他是威名远扬的魏军第一老将。

    就在冲上来的吴卒,手中兵器还没有挥出去,廉颇手中的环首刀,便如电光般扫出,瞬息间,三颗人头便飞上了半空。

    廉颇一招斩三敌,手中环首刀一横,威然大喝道:“廉颇在此,活腻了的吴狗们,尽管上来吧,让老夫杀个痛快!”

第五百八十四章 顽抗者,杀!

    廉颇!

    他的名号一亮,四周围上来的吴军士卒,无不为之悚然,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

    廉颇啊,那可是大魏之王元从老将,当年随着魏王征战中原,百战百胜,威名赫赫。

    如今,威震中原的老将廉颇,再度亮相于建业城头,如何能不叫吴卒为之震怖。

    就在吴卒畏惧,不敢上前的片刻间,成百的魏军将士,已追随于廉颇之后,趁机的登上城头。

    陶商当即下令,向廉颇那一线登城点增兵,要以之为突破点,就此攻上城头。

    曹参等大将们的战场反应能力,何其之敏锐,未等陶商的王令下达,便催督着魏军将士们,向着廉颇所所在蜂拥而去。

    城头上,吴军越发慌乱。

    最近的吴将贺齐,眼见廉颇登上城头上,惊怒之下,一个箭步飞奔而来,大吼道:“老匹夫,我要你的命!”

    暴喝声中,半赤着膀子的贺齐,如同一头疯牛般,将阻挡在自己跟前的己军士卒,统统都撞翻出去,朝着廉颇疯狂杀至。

    正杀到兴起的廉颇,蓦觉身后暴喝声响起,回头便见贺齐狂杀而至。

    “鼠辈,自己找死,老夫主成全你!”

    廉颇没有丝毫忌惮,一声不屑的狂啸,手中环首刀暴击而出。

    吭!

    两柄战刀相撞,火星飞溅中,二人在这狭窄的城头,狂杀在了一团。

    贺齐的武道,不过是80出头而已,又岂是廉颇96点的对手,气势虽凶,几招之间,便被廉颇压迫到喘不过气来。

    眼看廉颇就要取他性命之时,蓦然间听到一声狂叫:“廉颇老狗,休得猖狂!”

    狂叫声中,一柄战刀斜向击来,杀气腾腾。

    廉颇一刀震退了贺齐,反身一刀击出,震天的激鸣声中,便将那来将之刀荡开,震到对方虎口发麻,气血翻滚。

    那第二员吴将,正是凌统。

    自父亲凌操被杀之后,凌统就对魏人恨之如骨,眼见廉颇杀上城头,还这般嚣张,凌统怒从心起,便狂杀而来。

    一招交手,他却才惊异的发觉,廉颇果然不是浪得虚名,武道竟是远强于自己,达到了绝顶境界。

    这等武力,只怕连太史慈都逊色些许,直逼他们吴王孙策的武力。

    “贺齐,你我合力,杀了这老狗!”杀红了眼的凌统,却恼羞成怒,一声咆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