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步一步爬上来,好不容易才熬到了今日,却因为路上的一次吵架闹的前程全无,一切荣华富贵烟消云散,崔西远心中的愤恨懊悔可想而知,众人也都以为他彻底完了。

但是在武德四年时候,事情却是有了转机,闲置在家里已经很长时间的崔西远忽然被崔圆叫去。崔圆还没有忘记这个曾经很有前途的家族新人,将他叫来之后,便问他的打算是做官还是帮助管理家族生意。

虽然只过了两、三年,但崔西远已经体会到官场上的世态炎凉,所以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做生意,负责打理崔氏马帮……短短数年时间,他将崔氏马帮经营为泾州最大的马帮,有崔氏做为后盾,几乎就没有什么不敢卖的东西,而盐铁正是草原上最为紧俏的物资,再加上朝廷有意装聋作哑,所以这生意做得顺风顺水。虽然是经商没有当官来的神气,可他在泾州主掌一方事情,当真是给个土皇帝都不换。钱财不缺,手下数百人,连当地的官员都要看其脸色行事,便是当年为长史的时候也不曾有这般威风。

小婉看完这份档案静默了会,又将最后一张看了一遍,上面写的是崔挺的资料。崔挺是崔西远的一个侄子,将他安置在城管小队主要是给生意上的对手制造麻烦,至于崔挺行事乖戾倒并非全是崔西远指使,本性使然。

拆开第二个个纸袋,里面说的却是新晋长史李长庚的履历,长孙无忌手下这批人的能力确实很强,查一个被排挤到边陲之地的小官的身份易如反掌。

李长庚是什么地方的人,有什么亲眷,什么时候入朝为官,都但任过什么职务,又为了什么事情被排挤到泾州,在这份资料中都记得清清楚楚。

李长庚其实是挺悲剧的,他原本在京中当了个小官,如果按部就班地做下去,大约也能当合侍郎啥的,只是这位仁兄运气不好,在玄武门事变前后,站的位置有些歪,以至于受到了池鱼之殃,虽然没有被清除出去,却被发配到了泾州这个远离长安的地方,一待就是数年,若不是恰好白未明出事,李长庚可能到现在还在那儿吟唱‘泾州司马青衫湿’呢。

小婉摇摇头,略为感慨了下,又打开一个纸袋,里面却是张温的资料,她仔细地看了起来。

………………新书介绍…………………………

《末世涅凰》作者:曾经的青柳

生命总会寻找出路……

在地球的历史上,恐龙的灭绝、封神之战、奥森匹克诸神的陨落……每一段神秘传说的背后,都有一个恐怖的身影——末日

在风雨飘摇之际,肖雨馨有幸率领她的团队迎来地球生命新一轮的涅槃。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二十九节 打探

第四百二十九节 打探

张温,从河东张氏的族谱来论,他是张陵没出五服的堂兄,小婉和张陵所知道的也就是他是张须陀带入军队,后来因为战事频繁,张须陀出于爱护的角度将他托付给一位老友,之后就再无消息,而在这次来泾州之前,张陵才得知有这么一位堂兄在泾州任职,但对于张温此前的经历,张陵既不知道,也不方便打听。所以小婉本着八卦之心,对此倒是颇有兴趣。

张温今年四十三岁,如果是普通人,这个年龄做到司兵参军的职位,倒也不算是慢,可做为张须陀的子职,这个速度就未免太丢人了些。

按照资料所载,大业八年的时候,张须陀拜托老友来护儿照顾他,成为来护儿的亲兵,大业十二年,张温已经是一名百夫长,驻扎在扬州,因为他在数次剿匪战斗中表现勇猛,受到提升,后投唐,辗转担任渔阳司兵,后来又平调泾州司兵参军……说穿了就是被变相发配。

这个资料写得非常详细,对于张温的爱好,妻氏的娘家,子女几人,性格如何,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都做了详细的介绍,看得小婉暗自心惊,不过她也自豪——就算长孙无忌能力逆天,再也算不到她是穿越了数千年跑到这个时代兴风兴水的。

除了以下诸人的资料,那个盒子里还有一些其它的马帮势力和官员的履历,包括他们的一些弱点和相互间的关系及后台。可以这样说,在泾州境内的马帮势力,要认真的论起来,一刀砍下去,绝对不会有冤枉的,而且有不少马帮和土匪、突厥人相互勾结,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了。

“难道我像是一个搞阴谋诡计的人吗?”看完这些资料,小婉基本上也明白长孙无忌将这些资料交给自己的意思……本着不用白不用的意思,张陵被派来泾州就是为了整合民心士兵,准备将泾州做为主战场。不过,这个战场可不能一触即溃,只要是有所妨碍的势力,都要一一拔除,从这方面来说,也是李世民为了敲打一下那些世家,让他们记住要以大唐的利益为重。只是张陵的为人不擅长这些机谋,所以长孙无忌选择了小婉,有她在旁边提点,张陵绝对不会出什么纰漏。

泾州长史李长庚的府前,一辆马车徐徐停下,后面还跟着几名骑士。一名武士装束的中年汉子从马上下来,到门前递帖子,门房看了一眼后立即跑进去传话。

“老爷,崔氏马帮的崔西远求见。”

“崔西远?”

李长庚摸了摸胡子,沉吟了片刻,转对管家说道:“请他进内堂相见。”

“是。”管家应了一声,跟着门房出来相请。

一名相貌颇为儒雅的中年人从马车上下来,给门房派了赏钱,这才跟着管家进府,迳奔内堂的客厅。

别人或许不太清楚眼前这个中年人的能量,李长庚可清楚的很,而且他以前在未被发配到泾州之前,和崔西远还有数面之缘,彼此间也算是有几分点头的交情,在崔西远进来之后,李长庚拼退左右,和崔西远平礼相见,丝毫不敢因为对方是商人的身份而有所怠慢。

二人落座之后,李长庚笑着开口问道:“崔兄,是为了令侄崔挺的事情吗?照我说,还是让他在里边杀杀性子为好,今时不比往日,再一味的肆无忌惮,新任的那位别驾大人可是眼中不掺沙子的,真要将事情闹大了,远水解不了近渴,谁也帮不了你们。”

说这番话,倒不是他想看笑话,而是切切实实地劝告崔西远,免得将来不好收拾,虽然和张陵共事的时间不长,但张陵给他的感觉却是一个处事极为果断的人,越是钉子,他越会去碰一碰,绝对没有什么迂回的余地。

“我本来想过些日子便去拜访那位,没想到崔挺今天反倒撞在那女人手中,方才我去牢里看了看他,这孩子都被吓坏了,原本想给买出去,可管牢的差役却说是刺史府有话传出,在审案结束之前,不得将崔挺放出来,这不纯粹是和我过不去吗?”

转眼间已经是四月,长安的街头巷尾已经是绿树成荫,花香袭人。

三月的时候,草原上传来突厥部内乱的事情,然后就是突利降唐,不管愿不愿意给后者封赏,就这件事的本身,对于各方势力都是一件好事。

一方面是因为突厥实力受损,将来征伐之际就会省却不少的心力;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草原上的战事越是频繁,需要的盐铁物资就越多,利益自然是滚滚而来。

面对大臣们的不同意见,李世民反倒愈来愈沉稳从容,该做的依然在做,但无论大臣们在朝堂上说些什么,他都是含笑倾听,脸上丝毫看不出来他有什么反应。

天气越来越暖和,李世民每天在散朝之后,都会去御花园逛一逛,这已经成了一个愤例,每当他在小径上漫步前行的时候,总管李照等人都保持在一定距离之外,他们很清楚,这个时候皇上需要一个人静一静,权衡朝堂上诸位大臣的发言。

李世民安静地走了几步,缓缓道:“张陵在泾州那边干得不错,听说泾州一地的土匪不是被他连根拔起,就是被赶出境,目前泾州的治安情况已经大幅度好转,大部分灾民已经开始陆续被遣送回家。”

“是,皇上慧眼识人,张陵也办事勤勉。”李照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倒没有继续就这个话题说下去。他现在也是在担忧……张陵的表现非常不错,可那些土匪不过是疥癣之患罢了,现在最麻烦的是泾州的那些马帮和他们的后台。此外便是突厥人的袭击,鼓励的想法就算了,虽然说草原上防守起来很困难,但他们依托大军行动,更需要时刻警醒。

………………新书介绍…………(抱歉才写完两千字,先发上来,明天找时间补)………………

《末世涅凰》作者:曾经的青柳

生命总会寻找出路……

在地球的历史上,恐龙的灭绝、封神之战、奥森匹克诸神的陨落……每一段神秘传说的背后,都有一个恐怖的身影——末日

在风雨飘摇之际,肖雨馨有幸率领她的团队迎来地球生命新一轮的涅槃。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三十节 琐事不断

第四百三十节 琐事不断

小快船有规律地划动,船吃水浅,协同圆熟,每一浆皆沉静、有力、规律。

船轻捷地驶过浊流光涌湖面,顺风顺流向北疾驶。

这里是泾水的一段航道,有河的地方总免不了船只和商旅,在泾州,这条水道算是最繁荣的了,也被人戏称为黄金水道。

前面不远就是桥头镇,小快船的船头一偏,向着桥头镇的码头驶去……码头上停泊的船多了,像这种小快船通常是短途载客,很少有人注意,只有几个脚夫看到船来了,颠颠地凑上前,看看有无生意可做。

在前面稍远的一处泊位上,停着一艘大船,大概是停了不短的时间,左右都有船等着靠上码头,它在那儿一等,周围已经有了不少的船只在等候靠岸,本来就不怎么宽阔的河道上顿时显得拥挤起来,不少船只上的水手已经骂了起来,但那艘大船上乱哄哄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小快船靠上码头,一名身穿胡服的女子从舱里出来,踩着跳板上了岸,从船舱里又出来七个人,其中一名是侍女装束,皱着眉头上岸站在前头那女子的身旁,皱眉道:“这里怎么乱糟糟的?还不如安定呢。”

“呵呵,临泾可比安定富多了,就守着这条水路,想穷都穷不了。”

先前上岸的正是小婉,跟上来的侍女则是紫鹃,另外六个人都是她的护卫。天气已经转暖,鹿鸣商行已经在泾州各地开设分号,她此行不仅是检点自家的生意如何,同时也算是接受李世民的旨意,负责协助泾州的经济发展——这个旨意甚至连口谕都算不上,只是太子李承乾在书信中略略一提,好在这与她原本的计划并不相悖,反正她是要帮相公的忙,而且好歹她也是朝廷命官,算是师出有名。

桥头镇隶属于临泾,向西十来里就是临泾县城,因为这里有码头,交通方便,所以鹿鸣商行在临泾也设了分行,小婉临时起来想过来看一看。

虽然说泾州屡遭匪乱和突厥人之乱,但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不会断了交易,再偏僻的地方也会有商人的身影,在码头附近,货栈商行密布,各色人等忙碌异常,就算是那些暂时没有接到工作的脚夫也在目光炯炯地盯着每一艘靠岸的船只,唯恐错过机会,对于大船那边的争执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夫人,那边好像是衙役办案。”一名护卫上前轻声禀报的。

小婉抬眼看过去,果然在那艘船上站着几名官差,她微微沉吟了片刻,道:“走,我们过去看看。”

一行人走到那大船附近,只见船上已经有几个篓子打开了,里面装的一些瓷器,有不少已经被打碎,还有几个人浑身湿淋淋的,冻得直哆嗦,可那些差役还是不依不饶的推搡着,有几个差役甚至轮起棍棒向那些装了瓷器的篓子猛砸,只听得一片稀哩哗啦的响声,里面完整的恐怕已经不多了。

“官爷、官爷,求求你手下留情,小人无法向掌柜的交待啊。”中年人痛哭流涕,全身哆嗦着,脸色发青。

“行啊,手下留情没问题,交一千贯钱的罚款。”一名差役冷漠地说道。

“天啊,官爷,我这一船货也没有卖不出一千贯钱,哪里交得起罚款?”中年人悲愤地道。

“所以说还是砸掉最省事了。”差役一声狞笑,抡圆棍子就是一下。

哗啦——

又是一笼瓷器被打碎。

“不要”

中年人似乎豁出去闻,从地上一跃而起,抱着那差役的棍子便不松手。

“放开混蛋你找死”

那个被抱住棍子的差役拽了两下没拽回棍子,脸上顿时尴尬起来,他恼羞成怒,抬脚就将那中年人踹了一溜滚儿:“竟然敢阻挠公差办案,好大的胆子”

“老伯,这是缉拿要犯还是怎么着?”小婉看了大为奇怪,那个中年人虽然脸色发青比较难看,可那好像是浸了冷水冻的,不要犯人。

“哪里是缉拿要犯,他们是设卡收税的官差。”

旁边的那位老者看小婉是个女的,倒也不是很避讳,叹了口气说道。

“设卡收税?莫非那人是抗税不交?”小婉更觉得不可思议了。

“交税那是天经地义的,可这里的税不是朝廷定的。”老者摇摇头,向四周看了一眼,低声道:“这里的税收是县令大人定的,要多要少就是他一句话的事情,一部分是上缴朝廷,另一部分却是自己揣了。”

“难道就没有人去告他吗?”小婉讶然问道。

“告?朝中有人好做官。他在朝里有大官帮忙,每年孝敬无数,有谁告得了他?反倒是告状的被打得半死不活,时间久了,她没人触那个霉头,今天搞不好,又要出人命了。”老者说道。

小婉转眼望过去,只见此时那中年人已经抱住了为首那差役的双腿,说什么也不肯放开,那差役挣了两下没挣脱反倒险些摔倒,顿时勃然大怒,眼中已经冒出了杀气。

“李福。”小婉轻唤了一声,身后的一名护卫立即明白,飞步冲了过去。

“哎,他要干什么?小娘子,快唤他回来”老者吓了一跳,连忙劝小婉将人喊回来……他倒是好意,怕小婉卷进来。

“无妨,老伯,你就看热闹吧。”小婉微微笑道。李福可不是张府的侍卫,那是大内侍卫,李承乾派来保护她的。这老李家也不知道占了她多少便宜,偶尔也狐假虎威一回,不算过分吧?

李福去正是时候,那名差役已经举起了根子,刚要砸向那中年人,却发现棍子晃了一晃,并未落下来,他抬起头,讶异地看到棍子上多出的那只大手,然后又看到了大手主人,脸色立即一变,用力一拽……没动,再拽……还是没动,用力拽……这回动了,李福猛地一松手,那根棍子很顺从地服从了主人的命令,砰的一声击中那名差役的额头。



再一声响,是那名差役整个人跌倒在地,脑门上砸出一道红印,两只眼睛茫然地向上翻着,已经找不到焦距了。

“你是什么人,竟然给袭击官差,难道想造反吗?”

旁边的一名差役立即脸色大变,‘呛啷’一声,腰刀已经拔出了一半,可没等腰刀完全出鞘,李福已经将长剑搁在了他的脖子旁边:“我劝你最好别妄动”

这时,旁边的围观者都向后退了数步,脸上的表情既有些害怕,却又有些期待和兴奋,可想而知这些差役引起的民愤有多大。

“来……来人,抓了这个小子,秋后问斩”

那个刚才被自己砸晕了的差役也摇摇晃晃地从甲板上爬起来,手在腰间摸索着,又是一个要掏刀的。



李福抬腿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啊——”

这回他没晕,可感觉上还不如晕过去省事呢,李福放在战场上那就是一员骁将,身上有万人敌的功夫,一脚尖点在他肚子上,就跟被撞门槌撞了一下似的,五脏六腑都好像要从身体里挤出来……但总算是清醒了。

“你,好……”

这差役吸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