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蛮荒生存手册-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十二章

对石屋发生的事一无所知;麦冬和咕噜早上出发;一路不停,中午便到达了河口处。

河口仍旧是最热闹的地方,饮水的动物大军浩浩荡荡,河中潜伏的狩猎者也丝毫没有减少,无非是种类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熟悉的动物走了,一些陌生的动物又来了。

河岸边的平地上则如麦冬所料那样,郁郁葱葱的大片丛林变得或金黄或火红;里面蕴藏着丰盛的食物;养育着在这里生存的生灵们。

麦冬选了个平坦又空旷的地方扎了营,然后便和咕噜一头钻进了无边的树海中。这里的各种野果数量更多;以野果为食的动物也更多,好在范围够大,麦冬即便每棵果树只取一小部分,将河流南岸的树林都地毯式搜索一遍后,所获仍然足够丰富。

她还想去北岸看看,那里的森林似乎更加茂密,而且不像南岸这边有山,一眼望去都是森林,只有位于海岸边的有些起伏,其他地方俱是一片平坦。

但宽广的河流阻挡了她步伐,她虽然会水,却害怕河里潜藏的数不清的鳄鱼和尖嘴鱼,咕噜虽然不怕它们,但要照顾着她难免分心,。如果咕噜能载着她飞就好了,她惋惜地想着。

虽然渡不了河,麦冬倒也没多失望,南岸的收获就已经让她很满足了,不说将所有藤筐都装满的野果,更有大量的肉食。

以前她和咕噜武力值太低,许多大型动物遇见了都得绕着走,现在却不一样了。至今为止,咕噜还没遇到能伤到它的对手,再厉害的猎物,一口火烧成烤肉,一口冰冻成冰雕,哪怕不用冰火的异能,只凭爪牙也能稳占上风。甚至如果她想,抓几条鳄鱼烤来吃也不是没可能,只是她觉得鳄鱼肉肯定不会好吃,才让河里的鳄鱼逃过一劫。

不仅是咕噜,经过几个月的锻炼,麦冬的格斗技巧大大提升,挥着刚做好的狼牙棒,只要被她追上,没几个猛兽能从棒下逃走,当然,单凭她的速度,根本追不上几个就是了。

武力值大大提高,麦冬就没忍住,朝河边饮水的动物们伸出了黑手,好好过了把打猎的瘾。仅凭她本身的武力,不用陷阱不使花招就猎到几头镰刀牛,这在过去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事。

加上咕噜这个强力助攻,仅是在摘果子的间隙就猎到堆积成山的猎物。新鲜的肉食无法存放,加上还要剥皮剔骨等程序,麦冬不得不结束了这次旅程,只在河口待了不到两天就早早地返回。

但她并不准备立刻回山洞,而是准备在海龟沙滩中转一下,猎物的处理晒干腌制也都在海龟沙滩进行,因为海龟沙滩阳光充足,地方也够大,方便晒肉干。而腌肉需要大量的盐,冬天来临前,她也需要再煮一次盐,刚好一起做了。

打定主意后,便开始和咕噜化身苦逼的搬运工,一趟趟地将野果和猎物往海龟沙滩搬运。当然,这个活儿主要还是靠咕噜,从河口到海龟沙滩,咕噜全速状态下往返只要一个小时,她却半天都不一定能行。

麦冬觉得自己有了足够的自保能力,便和咕噜分开,让咕噜背着几头猎物先行,自己背着筐野果慢吞吞地在后面赶路。

按咕噜和她的速度估算,她走到三分之一的地方应该就能碰到返回的咕噜了,但直到路程过半,也没见咕噜的影子。

麦冬心里担心,也顾不得劳累,全速往海龟沙滩赶。

等她气喘吁吁,终于到达海龟沙滩时,就看到咕噜孤零零地坐在石屋旁,身旁是它运来的那几头还未处理猎物。

看到麦冬的身影,咕噜立刻朝她跑来,撞进她怀里,带着委屈的哭音,“冬冬,没有了!”

麦冬被咕噜跑过来的冲力撞地一个趔趄,好容易站稳了,听到这话,急忙询问,“怎么了?什么没有了?”

“果子!果子没有了!”咕噜又气愤又伤心,虽然它不喜欢吃果子,可冬冬喜欢啊,再说那是它们辛辛苦苦摘来的,结果全都没有了!

看到空空的石屋的时候,咕噜整个龙都傻了!

麦冬急步走到石屋前,也傻了。

不仅仅是因为发现石屋的果实被搬空,更是因为——从留下的痕迹看,这完全不是寻常野兽误入,而是智慧生物的手笔。

为了防止野兽误入,她离开时特意将石门堵死,一块块摞起的石头严丝合缝,要想靠蛮力撞开的话,估计会先被落下的石头砸死,只有从上面一块一块地挪开才行,但灵智未开的野兽会有这个智商么?

而且,石屋内空空如也,不仅是野果,连盛野果的藤筐也没剩下,地上也没剩下一颗果子,甚至连吃剩的果核也没有。这就说明,野果是连着藤筐一起被抬走的,而在抬走的过程中,甚至没有嘴馋先吃几个果子,这是野兽能具有的自制力么?

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个偷走野果的“贼”不是一般的野兽,而是跟人类一样的智慧生物。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她之前猜测的,那条骨头项链的主人。

麦冬在石屋门口愣了半晌,手心不知不觉冒出冷汗,好半天回过神才发现。

虽然早就做好了与这个神秘的“智慧生物”碰面的准备,但当真正到来时,却还是觉得太早,早地让她手足无措,脑子有一瞬间变得空白。

等脑子稍稍冷静时,她握紧狼牙棒,打量四周,试图找到更多的蛛丝马迹。

石屋的位置建地高,潮水涌不上来,虽然有风缓缓吹动沙子,但只要不是遇上大风天气,沙滩上的痕迹保留个两三天还是没问题的,虽然不会太清楚,但总会留下点痕迹。

麦冬蹲下身,仔细地查看石屋周围杂乱的脚印和痕迹。

最清楚的自然是咕噜和她刚刚踩上去的,而且似乎咕噜发现果子被偷后烦躁了一阵,石屋周围到处是它的脚印,将很多其他痕迹都掩盖了。问了下咕噜,果然,发现果子被偷后,它气愤又无措,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想跑回去通知她,又怕回去了留下的东西又被偷,只能转着石屋发泄了一通,然后就守在原地等她到来。

加上被咕噜运来的几头猎物所占的地方,石屋周围几乎完全看不出什么痕迹了。

但麦冬没有放弃,她一点点地搜索、排查,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的印记,终于,从众多繁杂的痕迹中找到几个浅浅的、只剩一半的脚印。

有些是前半段,有些是后半段,有些是中间,而将这些拼接起来,就是一只细长的,长着四只脚趾的脚。

脚掌长度在十厘米多一点,宽则只有三四厘米,与人类的脚相比太过细长,以致显得有些畸形。但与大多动物相比——这是麦冬在这个世界见过的,最接近人的脚印。

这几个残留的脚印有深有浅,有的只留下浅浅的痕迹,如果不是麦冬仔细看,根本就不会发现。有的则深深地陷进沙子好几厘米,比咕噜刚刚踩下的脚印还深。

虽然时间的先后也会造成这种不同,但麦冬更倾向于是负重的不同。

较浅的脚印是因为没有负重,较深的是因为带着装满野果的藤筐。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根据较浅的脚印可以推断,脚印的主人不会太重,五十斤都不会超过,身高也不会超过一米。

但最小的一只装满野果的藤筐重量也在百斤以上,如果脚印主人真的那么矮小,它是怎么将远远超过它体重的藤筐搬走的呢?

两个可能。

第一,它天生神力,就像咕噜。

第二,“它”不只一个。

智慧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懂得团结和合作。

从繁杂的脚印中推断出这些线索,麦冬不禁抬头看了看四周。

斜阳照影,风声簌簌,海浪轻柔地拍打着沙滩,海鸟高高低低地飞。

一幅再正常不过的海边黄昏图景。

但,谁知道那个“它”是否正潜藏在四周,暗暗地窥伺着她?

麦冬打了个寒颤。

如果说之前发现骨头项链使她占了先机,现在,她则处于彻底的下风。她发现了“它”的存在,相应地,“它”也知道了她的存在。会建造石屋、会囤积食物,当发现有这样的生物存在时,它们又会对她做出怎样的猜测,怎样的反应?

现在她在明,“它”在暗,如果“它”是温和无害的生物还好,但万一是攻击性较强的生物呢?

她必须早做准备,主动出击,起码让自己不那么被动。

日渐西斜,天边被彤云染红,麦冬终于振作起精神,和咕噜一起收拾运来的野果和猎物,野果仍旧堆在石屋里,猎物则剥皮切块,简单地清洗后变摊在离石屋不远的大石头上。这些事都是做惯了的,所以还没等天色黑尽就已经完工。

做完这些,麦冬让咕噜背着自己赶紧离开。

“……果子、肉?”

咕噜不解地指指门口大开的石屋和铺满肉块的石头。

麦冬笑着摸摸它脑袋,“咕噜,那些肉和果子我们不要了,送给‘小偷’吧!”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果子抓不到小偷。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卡死卡死卡死…………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七十三章

麦冬的打算是引蛇出洞;表面佯装离开;暗中却让咕噜从海中悄悄潜回来;守株待兔,抓住偷果子的小偷。

但,打算地很美好,奈何鱼儿不上钩。

守株待兔了两天;什么都没守到。

不管是偷果贼太过聪明识破了陷阱,还是“它们”的确已经离开,一在明一在暗;它们不出来;麦冬就没办法;最后只能放弃。

直到将所有野果和猎物搬回山洞,都没有再出现任何“智慧生物”的踪迹。

麦冬只得暂时将这事放下,除了比往日更加谨慎小心,已经恢复了往日繁忙的生活节奏。冬天即将来临,她还有许多事要做,不能将时间浪费在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上。

晒干那么多的野果是个大工程,加上还有正头的猎物要处理,麦冬整天忙得脚不沾地。猎物不像在海龟沙滩那样只做简单处理,而是仔细地将猎物身体各个部位的肉分割好,有的晒成肉干,有的腌咸肉,有的灌肉肠,还有的做成腊肉。

这些都是可以长久保存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哪怕到时捉不到任何猎物,靠这些肉干也可以撑过一阵,只要囤积足够的肉食和其他食物,麦冬对于安全度过这个寒冬还是很有信心的。

只是委屈了咕噜,它喜欢吃新鲜的肉食,虽然也可以接受这样经过处理的,但明显不怎么喜爱。麦冬怕它像恐鸟一家一样对饮食挑剔,特意问了它能不能接受长期食用肉干,它皱着眉头摇摇头,又点点头,“可以,不喜欢。”

麦冬不舍得委屈咕噜,于是便寻思着还得养些动物,只是要养什么她还没决定好。

猎物处理完了,接着便是野果。

经历过一次野果大收获,麦冬对于处理野果驾轻就熟,不能久放的晒干,能久放地储存,甚至由于野果过多,她还让咕噜挖了几个石头坛子和木桶,准备用来酿果酒。

麦冬没酿过果酒,也没见过别人酿,只在看小说时看到过主角们为了发家致富大酿葡萄酒,很多主角便是借酿酒赚了穿越的第一桶金。她当时比较感兴趣,于是百度了一下,大致知道家庭自酿葡萄酒的过程,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因为上制陶失败的教训,她再不敢自大,认为自己能凭着那点百度来的东西酿成果酒。所以从头到尾都没抱多大希望,只能在酿制的过程中小心再小心,希望能瞎猫撞上死耗子。

她只知道酿酒最好不用金属器具,以及器具一定要密封,当然,在这个世界她也找不到金属器具来酿酒,于是唯二的原料选择就是石头和木材。她让咕噜挖了五个石头坛子,又在咕噜的协助下捣鼓出三个木桶。

木桶都是选环抱粗的老树,直接挖空树心,挖出木桶的雏形,然后将木桶放入沸水中蒸煮,杀死木质中的细菌和虫卵,之后再烘干木材中的水分。这样的木桶仍旧很粗糙,麦冬只能自己有空的时候慢慢打磨,将木桶内部打磨地光滑无毛刺。

这样的手工活做起来慢,因此紧赶慢赶,麦冬也只做出三个小木桶。虽然她已经尽力处理了,却还是跟她小时候在奶奶家见的泡脚木桶差距甚大,桶壁不够光滑,连层清漆都没涂。对于这样的木桶能不能酿出好酒,她心里非常没底,不过反正也没报什么期望,所以倒也没什么心里负担,能酿出来自然好,酿不出就当吸取失败经验了。

果子都是挑成熟无损伤的好果子,然后分批处理。麦冬记得酿葡萄酒的过程中要仔细清洗,但又不能将果皮上那层能够帮助发酵的白霜洗掉,但现在不是酿葡萄酒,很多野果果皮上虽然也有白霜,但麦冬不知道能不能将经验照搬,于是便分开实验,有的没有清洗,有的简单冲洗再晾干,有的则仔细将果子上面的所有污垢都冲洗干净,然后做好标记放入不同的桶中。

酿果酒要加糖,但麦冬没有糖,这也是之前她没怎么想过用野果酿酒的原因。但这个问题在从河口返回的路上解决了。她在返程的路上发现了一个蜂巢,然后又顺藤摸瓜在附近找出好几个蜂巢,在将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冒着被野蜂追的危险戳了六七个蜂窝后,终于收获了几斤野蜂蜜。

蜂蜜的作用多多,有了蜂蜜就有了各种甜味美食,哪怕不做食材,单纯冲杯蜂蜜水对身体也很有好处。自穿越过来,除了野果,麦冬再没有吃过其他的正宗甜味食物,发现蜂蜜简直欣喜若狂,之后便将周围都扫荡一番,于是毫不意外地又发现了好几个蜂窝,里面的蜂蜜自然都被她不客气地笑纳了。

现代时用蜂蜜代替白糖酿酒并不可取,因为人工养殖的蜂蜜浓度不够高,浓度不高就导致各种微生物的存在,而这在酿酒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意外。

或许是因为蜜源不同,几个蜂巢中的蜂蜜颜色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是透亮的金黄色,有的是晶莹的浅琥珀色,还有的是像冰种翡翠一样似透非透的透白色,味道也有细微的差异,但无一例外的是,所有蜂蜜的浓度都非常高。

蜂蜜的浓度是指波美度,与蜂蜜水分含量直接挂钩,水分越少,波美度越高,蜂蜜的质量便越好。野生蜂巢中的巢蜜浓度约为43度,也就是说含水量在百分之十八以下,而这个浓度的蜂蜜可以保存数年不变质,因为蜂蜜本身便有杀菌的作用,高浓度更抑制了蜂蜜中耐糖性酵母菌的滋生,使得蜂蜜不易变质。

麦冬不懂这些,但她知道天然蜂蜜肯定比人工养殖的好,尤其是杀菌作用上。她还记得看过的一个自制葡萄酒教程,教程不推荐加蜂蜜便是因为市场上的蜂蜜浓度太低,微生物太多,但野生蜂蜜却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她觉得用野生蜂蜜代替白糖是非常可行的。

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在所有坛子和木桶中都加糖,因为她依稀记得葡萄酒不加糖也是可以的,只是保存时间会短一些。

不仅仅是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更是因为蜂蜜得来不易,酿酒所需蜂蜜数量太多,全用来酿酒就不剩什么了。因此她只拿出一小部分酿酒,剩下的都储存好,每天最多只吃一小勺,渡过冬天应该没问题,而等到冬天过去,春暖花开时,又该有新的蜂蜜了,到时注意留心搜集,或许能够找到足够的蜂蜜让她酿酒。

只可惜她不会养蜂,不然专门养几箱野蜂来酿蜜就好了,不仅蜜源稳定,还避免了竭泽而渔。

将果子清洗、捏碎,放入容器等待发酵的时间,麦冬又让咕噜掏了个更大的木桶,简单处理一下,便当了澡桶。现在气温还高,效果还不太明显,但等到了冬天,石盆散热太快,木桶就是绝佳的洗澡用具了。

除去晒干和酿酒的野果,剩下的便是一些破损和因为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