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蛮荒生存手册-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围在咕噜周围摇头摆尾,赤裸裸地挑衅着。

然后它们就发现自己被冻在冰块里了。

在海中;咕噜的水属性异能有着天然的优势;冰刃也不吐了,直接一口寒气将海兽身周的海水凝成冰,海兽们下半截身子冻在冰里,剩下上半截任龙宰割。咕噜年龄尚幼,能力不强,海水凝成的冰只有三四平方,厚度也不过半米,凭海兽的庞大身躯,只要给它们时间,迟早能够挣脱。

但咕噜会给它们时间么?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战斗步骤简化为:咕噜吐口寒气——海兽被冻住——咕噜喷团火——海兽死翘翘。

海兽虽多,咕噜身周却只有那么大地方,因此咕噜同时只要应付最多五六只海兽,两步弄死一只海兽,前后不超过三十秒,对它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一时间,咕噜在海水中沉沉浮浮,一会儿冰一会儿火地杀地兴起,海面飘起许多海兽巨大的尸体。

麦冬一直在沙滩上关注着咕噜的情况,看到它流血的时候,差点没忍住拎着狼牙棒跑上去帮忙,幸好理智还在,知道以她的小身板和力气,即便冲上去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很可能会让咕噜分心,进而连累到它,因此只能按下冲动仔细观察情况。

幸好,冰火异能一出,她就知道咕噜不会有事了。

松下一口气,麦冬虽然还在时刻关心战局,却也终于能分心关注点其他的了。

她把目光投向了雪人。

目光从精致秀美的脸颊落到裹着不知名布料的纤瘦身躯,再落到那赤着的、狭长的脚部。沙滩上有着无数它们留下的脚印——形似人脚,却细长地近乎畸形。

更重要的是,她见过这样的脚印。

一时间,过去的许多谜团都被解开。

身高、体重和脚印都符合当初她对偷果贼的猜测,而看它们这样井然有序的样子,虽然做出的行为让人无法理解,但起码可以证明它们有着远超一般动物的智商。

所有证据都表明——雪人就是她一直好奇、提防和恐惧的“智慧生物”。

而在看到它们的那一刻开始她就知道,之前为了提防它们做的那些工作恐怕是白费了。

锻炼身体、磨练武技、修建防御工事,这些对真正有威胁的敌人或许还有些用处,但对于眼前的雪人,即便它们数量众多,但麦冬却近乎直觉地认定:它们不会对她有任何威胁。

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瘦小的身体,也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奇怪的、类似自杀的举动,更是因为它们身上散发的那种温顺而谦和的气质,那不是伸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所具有的。

而且,咕噜选择了保护它们。

咕噜从未对除她之外的任何事物表现过太多的在意,在它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善恶之分,也没有什么伦理道德,一切都是生存法则在主导。强大的生物猎取弱小的生物天经地义,狼吃兔子和兔子吃草没什么区别,狼不比兔子残忍,兔子也不比草可怜,食肉的不比食草的高贵,食草的也不比食肉的善良。除了食物链最顶端的那个,所有的生物都扮演者吃和被吃的角色,只要有能力,获取自己生存所需是自然界每个动物都会做的事,无所谓对错善恶。

因此,海兽吃雪人自然也不会让它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它却的的确确生气了。

排除上述原因,麦冬只能猜测:雪人对咕噜是有意义的。

就像她之于咕噜。咕噜粘着她,保护她,哪怕武力比她强上许多,也从未将她与其他猎物等同。这是,因为咕噜有感情,和人类一样的感情。虽然和人类相比,它的许多行为举止和想法还是太过野蛮,但它的感情和人类是一样的,喜欢谁就会对谁好,对在意的事物就守护好,不允许别人破坏。而当它认定了一件事物时,表现出的执拗和坚持往往比人类更甚。

但麦冬猜不出咕噜与雪人有什么关系。

咕噜自从破壳就一直跟她在一起,完全没有可能接触过雪人,难道是那次失踪?可是,虽然咕噜描述地很不详细,但也没有提到雪人半个字,更何况那次咕噜是去了海底,而雪人却明显是不会游泳的。

想起咕噜的那次海底旅行,麦冬忽然心思一动,抬头望向海面上那座悬浮的山峰。

山峰巍峨庄严,赤色的山体仿佛凝固的岩浆——或许那真的就是凝固的岩浆。

咕噜说话流利后,又跟她仔细讲述了次那趟海底之旅。在咕噜的描述中,巨龙是以岩浆为食,以山洞为居的生物,它就出生在一个巨大的山洞里,而它那次去海底,便是见到了它出生的那座山峰。但山峰早已龙去山空,它不知道巨龙都去了哪里,是死了还是搬到其他地方了,而让它难受的是,它根本无法接近它出生的那座山峰,隐形中有什么在抗拒着它的靠近。

而在它简单的描述中,龙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巨大和红色。

她几乎瞬间认定,眼前这座山,就是咕噜最初诞生的地方,也就是巨龙一族以前的栖息地。

眼前的景象像是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线折射而出现的光学现象,一般都是将远处的景物折射到近处,但据咕噜的说法,龙山现在沉在海底,难道海市蜃楼还能把海底的景象折射出来?麦冬想了一会儿就把这个问题放开了。反正这个世界连魔法异能都出现了,再来个奇怪点的“海市蜃楼”也就见怪不怪了。

而如果眼前真的是咕噜所说的龙山的幻影,那么,雪人的举动就很值得寻味了。

它们的行为像是一场献祭,对天空中那座山峰的献祭。

如果没有咕噜的反应,麦冬觉得还好理解,无非是原始的信仰一类的。就像地球上一样,无论什么种族,最初几乎都有着原始的信仰和图腾。尤其对于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远古先民们将其归结于神的力量,并对神祭祀膜拜,以祈求保佑。

雪人自然不会懂得海市蜃楼的原理,因此会把龙山当做信仰也很正常。不正常的是,即便会有祭祀,即便是最野蛮最残忍的用族人的生命祭献,数量也不用那么多吧?眼前排队等死的雪人数量保守估计也有一万左右。

信仰是有功利性的,几乎所有信仰都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某种满足,或者物质或者心灵,而这种功利性在有心人的引导下就会变成邪教。只有邪教才会干出让人心甘情愿去死的事儿,但龙山幻影只是一个自然现象,这里除了雪人似乎也没什么其他智慧生物,不受错误引导,即便雪人将龙山视作信仰,这种信仰也不会发展成邪教。

排除了邪教的可能性,麦冬也不太肯定关于信仰的猜测了。

如果雪人与龙山有什么关联呢?或者说,雪人与巨龙有什么关联呢?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jiangruoyan2599的地雷,么么~

这章写得好卡,一上午只码出两千字,怕你们等就先发出来了,于是这章还是短小君……

不过下午没事,可以一直码字,所以晚上的时候应该还有一章(^o^)/~

☆、第七十九章

咕噜还在海中玩得不亦乐乎;完全不像会有什么危险的样子;麦冬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雪人身上。

前面排队等死的雪人们都停下了脚步;似乎有些迷茫,有的望着海中海兽与咕噜的搏斗,有的回头看向队伍的最后方。

麦冬也将视线投向雪人队伍后方,那里站着的正是之前哼唱送别之曲的一群雪人。

仔细观察之下;麦冬才发现那不是一小群雪人,而是一大群,大到海滩都站不开;有的雪人都退到了岸上的树林里;她能看到的只有一小部分;树林里还潜藏着不知多少雪人。看这阵势,麦冬估计雪人应该是全族出动了。

看看送别的雪人,再看看送死的雪人,麦冬忽然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

送死的雪人中,几乎全是年老的雪人。雪人无论老幼都是全身雪白,但有的雪人皮肤干皱,眼眶凹陷,背部佝偻,明显已经垂垂老矣,还有的只是皮肤不太光滑,似乎并不算太老,以人类的年龄来看的话,大概是刚刚进入中年。

送死的雪人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老雪人。但也有年纪比较轻的,只是很少,混在年老雪人之中很是显眼,它们大多站在队伍的外部,似乎在保护老雪人一般。麦冬第一眼看到这些雪人时,就恰好看到的是几只年轻的,因此得出雪人面容秀美的结论。

送别的雪人中自然也有年老的,但还是年轻的占多数。

两支队伍截然不同的年龄差异无法不让麦冬浮想联翩。

她想起被偷走的那几筐野果。

这个世界目前看来算得上物产丰富,从春到秋,到处都有生长茂盛的植物。丰富的植物资源养活了众多的动物,不管是食草的还是食肉的,都能从大自然中获得足够的食物,只要身体健康,没有一只动物会被活活饿死。

但是那只是她所了解到的方面。现在是深秋,冬天马上就要到了,而冬天对于所有温血动物都不会很好过。

许多动物迁徙了,连恐鸟都不得不离开,麦冬明显感觉到最近的山林寂静许多,剩下的动物们都在像她一样忙忙碌碌地为过冬做准备,或大量进食,或囤积食物。

这都预示着:这里的冬天不好过。

雪人连她藏在石屋里的野果都偷,这是不是意味着:它们很需要食物?

麦冬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纪录片。

冰雪覆盖的北极,暴增的种群数量让旅鼠无法获取足够整个群体生存的食物,为了缓解种群生存压力,年老和体弱的旅鼠们成群结队地迁徙,奔赴大海,开始了一场死亡之旅。

当时麦冬年纪还小,被这个纪录片感动震撼地不行,后来互联网普及,她无意间看到一个粉碎谣言的帖子,其中就有关于旅鼠跳海的辟谣。麦冬这才发现,那部让童年的她感动不已的纪录片赫然是造假,所谓的成千上万的旅鼠迁徙,不过是摄影师用摄影技巧耍的把戏,而旅鼠跳海的场景,也不过是摄制组人为地把旅鼠扔下了悬崖,然后做出“旅鼠跳海”的假象。知道真相后麦冬呕出一口老血,大叹摄制组坑爹之余又搜索了许多关于旅鼠跳海的新闻。

虽然纪录片里旅鼠跳海的场景是假的,但自然界却真的是存在这种现象的。

当种群数量激增,一片区域的食物资源无法养活整个种群时,旅鼠会发生迁徙、分群现象。而在迁徙途中,路过河流大海时,不免有旅鼠一时失足落入水中,或者有需要集体度过江河的路段时,就会出现大群旅鼠“溺水”的假象。但旅鼠实际上是会游泳的,只是长途跋涉后,旅鼠体力下降,于是难免有旅鼠在水中耗尽体力,假溺水就成了真溺水,为有些人的猜测提供了佐证。根据这种现象,就有人将其演绎为动物为了种群延续的伟大牺牲,或者动物对首领的盲目跟从,甚至于猜测有某种神秘力量在主导它们的行为。总之,人类的想象力总是最丰富的。

形形□□的猜测研究让麦冬也迷糊了,不知道该信哪一个,不过她也不是有研究精神的人,所有说法也就是看看就忘,很快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

但眼前这一幕,与传说中旅鼠跳海何其相似。

雪人的种群数量不知道有多少,以她看到的来说,几万是肯定有的。而看它们瘦不伶仃的身体,想来也没什么狩猎能力,估计也就靠野果树叶果腹。但从她搜索过的岸边树林来看,它们也不是什么都吃的,起码树叶就不吃,而是只吃野果。就算附近野果产量比较大,但那是对她来说,对一个至少有几万数量的种群来说,那点野果真不算太多,再说以野果为食的动物又不止它们,如果它们固定在这一片领域活动,那么凭着那些野果能不能支撑过整个冬天还真的很悬。

麦冬以前是不太相信旅鼠有意识地自杀以缓解种群压力的说法的,或许最终结果的确是缓解了种群压力,但对于每一只旅鼠来说,它们肯定没那么伟大的意识,生存才是动物的本能。

可是,这个世界是不一样的。

她总觉得,这个世界的很多动物都更聪明,也更加人性化。像为了群体牺牲自己的珊瑚角鹿头领,以前她也不相信动物真的会有意识的为种群牺牲,但角鹿头领的死让她改变了想法。还有恐鸟一家,它们有时候显得很蠢,即使危险来临也只会缩脖子挤在一起,而不是想着怎么脱离危险。但就是这么蠢的恐鸟,却拥有着许多人类都无法比拟的亲情,它们会为了对方的痛苦而伤心,小恐鸟生病的时候,两只大恐鸟忧心不已,恐鸟爸爸还冒着大雨为它找来能够治病的神奇果实。它们或许真的很蠢,但很多时候,它们比有些人类更有“人性”。

而雪人与它们又更加不同。

雪人明显更加聪明,已经脱离了普通动物的范畴,更像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而对于这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存在来说,为了保存群体而牺牲个体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是,如果因为种群数量太大而食物不足,为什么它们不像旅鼠一样迁徙呢?事实上,大多数动物因数量过多,却又无法获取足够食物时,第一反应都是迁徙,或者将种群分裂,一部分个体脱离原来的种群形成新的群体,然后找一个新的栖息地继续生存。

这片大陆非常广袤,仅仅麦冬所行经的就有高山、森林和平原各种地形,以这些地方的物产和面积来说,养活几万只雪人似乎并不成问题。

以雪人的智商来说,没道理想不到迁徙的办法,但是,她却只在海边发现过它们的踪迹。

会不会,它们有不能离开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很可能就与海面上的那座高大的山峰有关。

麦冬远远望着队伍后方的雪人,找了半天才从中分辨出一个似乎是头领的老年雪人。分辨的方法很简单,其他雪人的头发都是自然披散着,那个老年雪人却是编成好几束盘在头上,发辫上似乎还有什么金属首饰,远远看去也闪闪发光。

她缓缓地靠近雪人队伍,在距离约五十米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而那个老年雪人在其他雪人的提醒下也发现了她。

麦冬双手举起,表示自己并无恶意。

不知道雪人看不看得懂人类的肢体语言,但老年雪人只是看了她一眼,对着身后的其他雪人说了什么便不再看她,而是再度将目光转向海面。

其他雪人停了老雪人的吩咐也都收回目光,专心地关注着海上的战局。

麦冬摸摸鼻子:好像被忽略了啊……

算了,还是等咕噜战斗结束后再说吧,雪人总不会把咕噜也忽略掉。

暂时放弃了与雪人交流的打算,麦冬也跟雪人一样将目光转向海面。而就在这时,雪人群忽然发出一阵惊呼。

麦冬的目光甫一转过,就看到海面上那座小山一样的黑影。

如果不是那黑影身周的上百根触手轻轻晃动,麦冬肯定以为这是一座浮岛,但那些触手告诉她,这是一个怪物,一个大地可怕的怪物。

怪物整体高达数百米,颜色难辨,露出水面的部分爬满了水草珊瑚和贝壳,水桶粗细的触手有上百根,看不到其他五官,只有头顶两只水母似的眼睛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巨大的怪物仿佛是忽然出现在海面上的。

之前麦冬虽然注意力放在雪人身上,但也没忘记关注海里的咕噜,每隔半分钟就扭头看一眼它的情况,而在她上次扭头看的时候,海中明明还没有那个庞然大物。

怪物突然出现,而它的目标显而易见——正是咕噜。

怪物一到来,原本围在咕噜身边的海兽纷纷四散逃开,仿佛在躲避什么瘟疫般逃得远远的,有离怪物比较近的海兽躲避不及,被怪物的触手卷起,然后怪物眼睛下方忽然裂开一个大洞,触手卷着猎物扔进了那个大洞。

一连吞了数十头海兽,怪物终于稍稍满足,放过了惊慌逃逸的海兽们,划动着触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