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行三国-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亡的关头,作为家主,习询不敢有丝毫大意。
  “怎么说?”习询收回目光,双手拢在袖中,沿着长长的石廊缓缓而行。
  习竺紧随其后,把见刘表、蒯越的经过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兄长,我已经见过了孙坚,他愿意谈判。”
  习询哼了一声,不置可否。沉默了片刻,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么说,蒯越是铁了心要赌一赌了。三百多口性命,他也能置之不顾,还真是铁石心肠。都说孙坚狠,我看他比孙坚还狠。”
  习竺点点头。“兄长,孙坚只是蛮,蒯越才是真的狠。不过,论眼光,论见识,蒯越都要比孙坚高十倍。袁绍、袁术虽然都姓袁,但见识、气度相去不可以道里计。当初孙坚初附袁术,大战在即,袁术就断孙坚的军粮,可见其见识短浅。袁氏兄弟相争,袁术必败无疑,孙坚虽然善战,终究一匹夫,独木难支。”
  “这个道理我懂,但眼下的困境怎么解决?”习询转过身,看着习竺。“孙坚好杀成性,如果他发现我们与蒯越里应外合,我们恐怕等不到袁绍来救。”
  “蒯越没有要我们配合他,只是希望我们延缓孙坚攻城。一旦南阳战事爆发,袁术很快就会调孙坚回援。到时候襄阳还是刘表的襄阳,蒯越的襄阳。孙坚可以走,我们可走不了。如果坐视孙坚杀了蒯越的家人,蒯越肯定会报复我们。”
  习询抬起手,捏着眉心。“都是狠人,我们一个也惹不起。文晖,刘表入襄阳,我们慢了一步,这次可不能再错了。习家一百多年的基业,不能就这样毁在我们手里。”
  “兄长说得有理。襄阳之争,看起来是刘表、孙坚之争,其实是袁氏兄弟之争。孙坚父子出身卑贱,胸无仁义,以欺诈威胁为能事。若他们胜了,不仅我们习家,整个荆州都会面临一场灾难。”
  习询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行了,你去洄湖和杨介通个气。至于蔡家……”他犹豫了片刻。“就不用去了。蒯越和蔡瑁已成水火,蔡家和孙家走得太近,已经摘不清了。”
  “那庞家呢?”
  “庞山民就在孙坚身边任职,不可能不知道蒯越的用意。如果他有意,自然会来寻你。若是不来,自然是一心一意要跟着孙坚走。”习询摇摇头。“庞德公竟然被一武夫所劫,晚节不保,他这襄阳士林领袖的位置要让出来了。”
  “喏。”
  ……
  灯光摇曳,照得蔡讽的脸阴晴不定。
  黄承彦匆匆走了进来,见蔡讽神色不对,吃了一惊。没等他说话,蔡讽苦笑一声:“蒯良死了。”
  黄承彦愣了半晌,眼角抽了抽。“这么说,没有缓和的可能了?”
  “这个逆子。”蔡讽懊丧地握着手腕。“没脑子的东西,居然被一个少年利用了,他怎么不淹死在沔水里。唉,我蔡讽造了什么孽,居然生出这么一个蠢物。”他骂了两句,忽然又想起黄承彦现在是孙策身边的幕僚,连忙又说道:“承彦,我不是说你,我是说德珪那个竖子,还有阿珂。”
  黄承彦笑了笑,走到案前坐下,倒了一杯酒,递到蔡讽手中。
  “丈人稍安勿躁。事已至此,一心求和也无济于事,还是想办法阻止孙坚杀蒯越的家人。他们要是死了,德珪的妻小也难逃一劫。”
  蔡讽点点头,平静了一些。黄承彦反应敏捷,思路清晰,绝非蔡瑁可比。他一向看重这个女婿,黄承彦主动依附孙策让他很意外,但也因此产生了一线希望——也许依附孙家父子并不是什么坏事。
  “怎么救?”
  “我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庞山民不会让孙坚轻易杀掉蒯家。”黄承彦沉吟了片刻,肯定地摇摇头。“孙伯符也不会。阿珂羞辱了蒯祺,德珪借袁术之手杀了蒯良,蔡蒯两家的仇已经解不开了,蒯越又不肯降,杀蒯家老小只会留下恶名,于事无补。他不会做这样的事。”
  蔡讽盯着黄承彦,不知道他是自我安慰,还是安慰他。但是他听得出来,黄承彦对孙策非常有信心。
  “承彦,袁术可不是什么有度量的人,孙坚得了襄阳,他会不会因忌生恨,与孙坚反目成仇?”
  黄承彦笑了。“会,而且一定会。”
  蔡讽的脸色立刻变了。黄承彦摆摆手,将蔡讽扶到席上坐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坚定的支持孙家父子,却不能和袁术扯上什么关系。孙坚是袁术麾下最善战的将领,袁术都容不下,他还能容得下谁,还能成什么事?仅此一项,他就不如袁绍远甚。”
  蔡讽的脸色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加难看。
  “那我们支持孙家父子又有什么意义?仅凭他们,能成大事吗?”
  黄承彦眼神闪烁。“我不敢说一定能,但我觉得至少机会比袁氏兄弟大。”
  “袁氏……兄弟?”蔡讽咂摸了片刻,意识到了黄承彦的言外之意。“你是说,孙家父子不仅比袁术强,还比袁绍强?”
  “不是孙家父子,是孙伯符。”
  蔡讽盯着黄承彦,半晌没说话,他本来想说黄承彦胡说八道,但是看看黄承彦的脸色,又把这句话咽了回去。他很清楚,黄承彦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人,他说得这么肯定,自然有他的道理。
  “承彦,为什么?”
  “因为他识时务。”黄承彦不紧不慢地说道:“而且有手段。”他向前挪了挪,将手覆在蔡讽冰凉的手上,轻轻拍了拍。“丈人,天下将乱,圣人文章换不来太平,道德仁义也保护不了我们,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不是俊杰,但我们可以选择俊杰。孙伯符就是这样的俊杰。现在他势单力孤,羽翼未丰,正是我们的好机会,等他强大了再依附哪有在他最需要我们支持的时候依附更好呢?”
  蔡讽盯着黄承彦看了好一会儿,反手握住黄承彦。“承彦,蔡家近千口人的安危就托付给你了。”


第070章 换兵计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刘表最终拒绝了劝降,强攻襄阳已经成了最后的选择。孙坚召集众将议事,决定采纳周瑜的建议,试探性的攻击襄阳,给刘表施加压力,迫使他投降。
  众将哗然,议论纷纷。
  孙坚用兵多年,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作战之前,他会和重要的将领反复讨论,直到统一意见。这可能是他一直以来战绩辉煌的原因之一。他手下的这些将领都是行伍出身,战斗经验丰富,也清楚自己的能力,知道什么情况能打,什么情况不能打,不会做出草率的决定,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相比之下,其他的将领未必是行伍出身,甚至可能是书生,并不清楚战争有多残酷,做决定时有很多想当然的成份。
  就孙坚而言,这两种人他都遇到过。扬州刺史臧旻是经验丰富的典型,孙坚初入行伍,跟他学了不少东西。太尉张温则是另一种典型,征羌时举措失当,当董卓不听命令时,他没有采纳孙坚的建议,反而进一步被董卓左右,导致先胜后败,损失惨重。
  军队与朝堂不同,这里只信服强者。说得再漂亮也没用,仗打赢了才是英雄。所以董卓不鸟张温,却对孙坚非常忌惮。
  讨论的结果不出孙策的预料。对于要不要攻襄阳城,众将没什么意见,一致要求打。准备了两个多月,粮草的问题又解决了,樊城也拿下了,最后只剩下襄阳一座孤城,没道理中途而废。但是大家也都承认,襄阳不是樊城,强攻不仅损失大,而且需要时间。万一打到一半,袁术吃紧,要求孙坚率领回援,攻击襄阳的战事被迫中止,这个损失将没有任何意义。
  周瑜的脸色有些难看,他一声不吭。
  孙策也没有说话。他又不是傻子,岂能听不出这些将领的言外之意。他们的意见看似公允,其实是大有偏颇的,支持他的意见是次要,反对周瑜才是关键。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他是孙坚的嫡长子,迟早会是这些人的主君,自然越能干越好。周瑜却是外人,初来乍到就得到孙坚信任,一是因为他的家世,一是因为他和他孙策的关系。这两点都很容易让这些出身寒门的老将产生排斥心理。
  孙策原本以为反对意见会来自襄阳豪强,没想到孙坚的部下先内讧了,一时有些措手不及。看着习竺、庞山民一脸看戏的表情,他有些恼火。林风回报,习竺出营之后很是活跃,接连走访了杨家、庞家,自然是暗中通了气,要配合城里的蒯越,给他一点时间。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让你们得逞了。
  还有刘辟,这时候千万黄巾军千万不能动摇。孙策的目光扫角落里的刘辟,突然心中一动,迅速有了主意。就在孙坚打算中止会议的时候,他站了起来。
  “将军,各位前辈,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孙坚浓眉微挑,看向坐得最近的程普。程普是诸将中年龄最长的,人缘也好。这次与韩当率骑兵出击,损失小而收获大,功劳丝毫不亚于攻樊城的黄盖、孙贲,首将的地位更加稳固,影响力也更大。他的态度仅次于孙坚,孙坚示意他发言,没有人敢有意见。
  程普抚着胡须,朗声笑道:“既是战前会议,人人皆可发言,伯符尽说无妨。”
  “就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怕犯错。”韩当大大咧咧的说道:“天下哪有不败的将军,只有不敢打的将军。不敢打,自然永远不败。”
  孙策拱拱手。“谢谢二位前辈鼓励。刚才说了半天,其实分歧并不在襄阳,而是在南阳。我有一个想法,是在公瑾建议的基础上略作修改,既能起到试探、逼迫刘表的作用,又不影响主力必要时回援南阳。”
  “怎么改?”
  “由我和国仪组织试探性攻击,将军与诸位前辈观阵。如果襄阳守得坚固,一时难下,则从长计议,就当刘表、蒯越陪我们练练手。南阳有令来,将军可以随时率领主力离开,将荆州兵和黄巾军给我们就行。就算短时间内拿不下襄阳,我们也能让刘表出不了城。”
  “这些人留给你,我的兵力恐怕就不够了。”孙坚有些迟疑。他从长沙带来的人不到一万,剩下的人都是从王睿和张咨手里夺来的,跟着他征战了一年多,战斗力虽然不如他的嫡系,总比刚收降的荆州兵强。要与袁绍或者曹操战斗,兵力不足可不行。
  “父亲,你忘了还有三万黄巾军吗?”孙策笑道:“他们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现在派两位经验丰富的将军赶去协助龚将军,从中挑选一万精锐赶往南阳作战,剩下的人继续来襄阳屯田,岂不是两全其美?”
  孙坚眼珠一转,嘴角露出不动声色的笑容。
  众将一听,神情也为之一变。三万黄巾,虽然战绩一直不佳,但那不是黄巾战士不行——打了这么多年仗还能活下来,至少要比现在的荆州兵强——而是黄巾军的将领不行。刘辟、龚都等人都是地方豪强出身,用兵能力有限,如果派有作战经验的将领去训练指挥,从三万黄巾中挑出一万可用之兵是完全可能的。
  一万人,想想都让人眼热,不仅仅是兵力,更重要的是官职。一个校尉只能统领两千人,一万人至少要由两个中郎将指挥。孙坚现在是破虏将军,是完全有资格提拔中郎将的。
  “德谋,元明,你们看呢?”
  程普和吴景异口同声的说道:“少将军此策甚好,既不耽误攻城,又节省了时间。我觉得可行。”
  程普是外姓诸将中的魁首,吴景是孙坚的妻弟,孙策的亲娘舅,他们都说好,其他人自然没有异议。听孙坚的意思,这两个中郎将应该就落在他们的头上了。不过也没关系,他们升了,留下的空缺自然会给其他人,至少他们留下的那些将士要分。
  果然,见众人没有异议,孙坚委任程普和吴景为中郎将,各领义从赶往汝南,与龚都会合。为了安抚刘辟、龚都,孙坚也任命他们为中郎将,比大部分将领都高,只不过实际指挥权要交出一大部分。刘辟心知肚明,但他已经看到了孙策为他准备的土地,权衡利害,让出一部分兵权也是值的,也没有异议。
  问题迎刃而解,孙坚随即将攻襄阳的任务交给了孙策,并给了他一个正式的官职:怀义校尉,由他统领刘辟、孙辅、张虎等人攻城,黄忠、陈生指挥的水师也一并交给了孙策,自己则率领主力坐镇大营,为孙策观阵,待机而动。


第071章 欲速则不达
  月色清冷,山风轻柔。孙策和周瑜并肩而行,向岘山山顶走去。
  周瑜很平静,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只是话不多,一路上也没怎么说话。
  孙策什么也没说,示意林风等人警戒,百步以内不得有任何闲杂人等,就连小跟班庞统都被赶得远远的,视线之内只有他们两人。周瑜看在眼里,什么也没说,只是眼神中多了几分感激。
  “公瑾,你我今年十七,实际上还不到十六周岁。”孙策一边说,一边摸了摸唇上的淡而软的胡须,感慨不已。这可是真正的青葱岁月啊,浑身充满了新鲜的荷尔蒙。“即使以花甲之年算,我们至少还能活四十多年,有足够的时间建功立业。”
  周瑜笑了。“我知道,我有点急了。”
  “是因为你的父亲只是一个洛阳令吗?”
  周瑜扬了扬眉,欲言又止。他沉默了片刻,点点头,一声叹息。“伯符,我有时候真怀疑你还是不是以前的那个你,被陆季宁气了一次,就像突然开了窍似的,前后不过几日就判若两人。”
  孙策心里一惊,本想掩饰,话到嘴边又咽了回来。周瑜再聪明,还能想到穿越么?他能看到的只是这个皮囊,充其量认为我胡言乱语罢了。
  “说你呢,扯我干什么。你从祖是太尉,你从叔也是太尉,而你祖父名声不显,你父亲人到中年只是个洛阳令,所以你一心想位至三公,争口气,是吧?”
  “是。”周瑜一摊手,苦笑道:“我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
  孙策没有说话。他一直怀疑周瑜有这样的心理,但他不想挑明。再好的朋友也有隐私,周瑜不主动提,他就当不知道。但今天他不得不说,周瑜争于求成,已经激起了孙坚旧部的反感,这对他不是好事。他将周瑜留在孙坚身边是为了辅佐孙坚,而不是制造矛盾。
  史书上,周瑜在赤壁大破曹操,一战扬名,连苏东坡都写下一阙《赤壁怀古》追想当年周郎,可实际上赤壁大战时周瑜是左都督,程普是右都督,而且两人相处并不愉快,险些耽误了大事。周瑜后来强攻江陵,很可能就有急于证明自己的动机。攻江陵没错,但是他太急了,亲临战阵,受了重伤,次年暴毙和这场战事有脱不清的关系。
  三十六岁英年早逝,不仅是他个人的重大损失,也是江东的重大损失。如果他多活几年,不可能坐视刘备攻取益州,天下可能是另外一个局面。
  “你从祖父十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又是哪一年做太尉的?”
  周瑜咧了咧嘴,扭过头,避开了孙策的目光。“伯符,我知道我太急了,下次绝对不会。”
  “你看着我。”孙策突然厉声喝道:“你躲什么,心虚么?”
  周瑜愣了一下,慢慢转过头,涨红了脸,迎着孙策的目光。“我……我有什么好心虚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就改么。”
  “你这是认错的态度吗?”孙策更加严肃,声色俱厉。“嘴上认错,心里否认,又有什么意义?公瑾,我将你从周家带出来,是相信你的才能无人能及,将来不仅可以位列三公,更有能力指挥千军万马横行天下。可那需要时间,就算是长得快的竹子也需要在地下蛰伏几年,积蓄力量,更别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成材的参天大树。几年就能成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