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祭坛-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枯荣大师却心中一惊:“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他一见我面,这四句偈言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是以一听到大轮明王的话,便即凛然,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鸠摩智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鸠摩智道谢坐下。
  鸠摩智正好坐在蓝天雨的斜对面,蓝天雨对于这位大轮明王闻名已久,放眼打量。只见他身穿黄色僧袍,似乎还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自然生辉。
  鸠摩智的实力已经到了绝顶高手之列,蓝天雨本以为他最少也是六十以上的年龄,没想到竟然如此年轻,看来这位大轮明王确实是一位才智高绝、天赋卓越之辈。
  作为绝顶高手的鸠摩智,他的实力到底有没有达到先天境界?只等他动手之后,蓝天雨就会得知。
  蓝天雨心中已经隐隐有所猜测,天龙八部位面似乎属于低武位面,受到位面规则所限,尽管这里的高手极多,武学也极为昌盛深奥,但是却不会出现先天高手。
  哪怕是实力强大的第一高手扫地僧,也可能只是摸到了先天高手的门槛,却因为位面规则所限,始终不能真正晋级先天境界。
  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位先天高手都是强大无比的存在,先天以下的高手就算数量再多,也难以对先天高手形成威胁。
  而根据书中的描写,里面的绝顶高手,哪怕是扫地僧也略差了一些,无崖子等人,更是相差甚远。
  如果无崖子是先天高手,哪怕双腿残废,斩杀丁春秋也是易如反掌。
  由此可知,这里的绝顶高手,也只是内力更加精湛,武学境界更加高深,却因为位面规则所限,永远没有进阶先天高手的机会,实力纵然比一流高手强上很多,却也终归有限。
  神雕侠侣位面应该也是这种情况,曾经的第一高手王重阳,修炼的是先天功,但是寿元却很短暂,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并没有达到先天境界。蓝天雨猜测,王重阳过早去世,很可能就是因为强行突破先天境界造成的。
  受到位面规则限制,哪怕是再天才的人物,也难以打破先天境界的桎梏,就算积蓄的内力深厚无比,也难以脱离后天范畴。
  蓝天雨暗中思忖不提,鸠摩智双手合十,说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性根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易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本因方丈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鸠摩智道:“方丈指点,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本因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鸠摩智长叹一声,惨然色变,默然半晌,才道:“慕容先生情知此经是贵寺镇刹之宝,坦然求观,定不蒙允。他道大理段氏贵为帝皇,不忘昔年江湖义气,仁惠爱民,泽被苍生,他也不便偷盗强取。”
  本因谢道:“多承慕容先生夸奖。既然慕容先生很瞧得起大理段氏,明王是他好友,须当体念慕容先生的遗意。”
  鸠摩智又道:“只是那日小僧曾夸口言道:‘小僧是吐蕃国师,于大理段氏无亲无故,吐蕃大理两国,亦无亲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亲取,由小僧代劳便是。’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无悔。小僧对慕容先生既有此约,决计不能食言。”
  说着双手轻轻击了三掌。门外两名汉子抬了一只檀木箱子进来,放在地下。鸠摩智袍袖一拂,箱盖无风自开,只见里面是一只灿然生光的黄金小箱。鸠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托在手中。
  却见鸠摩智揭开金箱箱盖,取出来的竟是三本旧册。他随手翻动,本因等瞥眼瞧去,见册中有图有文,都是原墨所书。
  鸠摩智凝视三本旧书,忽然间泪水滴滴而下,溅湿衣襟,神情哀切,悲不自胜。众人大为诧异。
  蓝天雨暗道“这位鸠摩智大师真是不得了,说哭就哭,情真意切,这绝对是影帝级别的表演,只这一场哭戏,已经不枉我巴巴的跑过来观战了。”
  接下来,蓝天雨兴致勃勃的继续看戏。
  枯荣大师道:“明王心念故友,尘缘不净,岂不愧称‘高僧’两字?”
  大轮明王垂首道:“大师具大智慧,大神通,非小僧所及。这三卷武功诀要,乃慕容先生手书,阐述少林派七十二门绝技的要旨、练法,以及破解之道。”
  众人听了,心中都是一惊。
  唯独蓝天雨眼中流露出火热的神采。
  少林七十二绝技,名震天下,学会任何一门,都足以在江湖中纵横来去,少有敌手。除了刚刚偷学到的六脉神剑之外,蓝天雨最厉害的一门武技,就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的“龙爪手”。
  要是能够得到全部的少林七十二绝技,对于蓝天雨实力的提升,绝对会有很大的帮助。
  对这三本旧书,蓝天雨眼热无比。
  “也不知有没有机会把这三本旧书夺到手中?但凡有一丝可能,也要试一试,绝对不能错过这次得到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好机会。”蓝天雨下定了决心。
  ……


第285章 激战鸠摩智
  只听鸠摩智继续说道:“慕容先生将此三卷奇书赐赠,小僧披阅钻研之下,获益良多。现愿将这三卷奇书,与贵寺交换六脉神剑宝经。若蒙众位大师俯允,令小僧得完昔年信诺,实是感激不尽。”
  本因方丈权衡得失,默然不语。
  鸠摩智道:“贵寺赐予宝经之时,尽可自留副本,众大师嘉惠小僧,泽及白骨,自身并无所损,一也。小僧拜领宝经后,立即固封,决不私窥,亲自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贵寺高艺决不致因此而流传于外,二也。贵寺众大师武学渊深,原已不假外求,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确有独到之秘,其中‘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与贵派一阳指颇有相互印证之功,三也。”
  本观等最初见到鸠摩智书信之时,觉得他强索天龙寺的镇寺之宝,太也强横无理,但这时听他娓娓道来,颇为入情入理,似乎此举于天龙寺利益甚大而绝无所损,反倒是他亲身送上一份厚礼。本相大师极愿与人方便,心下已有允意,只是论尊则有师叔,论位则有方丈,他不便随口说话。
  鸠摩智又道:“小僧年轻识浅,所言未必能取信于众位大师。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三门指法,不妨先在众位之前献丑。”
  说着站起身来,说道:“小僧当年不过是兴之所至,随意涉猎,所习甚是粗疏,还望众位指点。这一路指法是拈花指。”只见他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搭住,似是拈住了一朵鲜花一般,脸露微笑,左手五指向右轻弹。
  牟尼堂中除段誉之外,个个是毕生研习指法的大行家,就连蓝天雨也曾精研指枪、混元点穴术,又刚刚练成了六脉神剑,也不例外。
  大名鼎鼎的拈花指,蓝天雨闻名已久,心中甚感兴趣,当下仔细观看鸠摩智的一举一动,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
  但见鸠摩智出指轻柔无比,左手每一次弹出,都像是要弹去右手鲜花上的露珠,却又生怕震落了花瓣,脸上则始终慈和微笑,显得深有会心。
  鸠摩智连弹数十下后,举起右手衣袖,张口向袖子一吹,霎时间袖子上飘下一片片棋子大的圆布,衣袖上露出数十个破孔。
  原来他这数十下拈花指,都凌空点在自己衣袖之上,柔力损衣,初看完好无损,一经风吹,功力才露了出来。
  蓝天雨虽然刚刚修习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但是对于指力的变化也算略有心得,以他的功力,以一阳指虚点,破衣穿孔,自是不难,但出指如此轻柔,温颜微笑间神功已运,却非他所能。
  这拈花指与一阳指全然不同,其阴柔内力,确是颇有独到之处。
  眼见众僧露出愕然之色,鸠摩智微笑道:“献丑了。小僧的拈花指指力,不及少林寺的玄渡大师远甚。那‘多罗叶指’,只怕造诣更差。”
  当下身形转动,绕着地下木箱快步而行,十指快捷连点,但见木箱上木屑纷飞,不住跳动,顷刻间一只木箱已成为一片片碎木片。
  保定帝等见他指裂木箱,倒亦不奇,但见木箱的铰链、铜片、铁扣、搭钮等金属附件,俱在他指力下纷纷碎裂,这才不由得心惊。
  蓝天雨心中暗道:“这‘多罗叶指’劲力如此霸道,就算我施展六脉神剑,在这一点上恐怕也略有不及。六脉神剑胜在六剑齐出,配合无间,兼且劲力各异,兼容并蓄。单论霸道强横的劲力,还是这‘多罗叶指’更胜一筹。少林七十二绝技果然名不虚传,随便拿出一项,都是了不起的绝技。”
  鸠摩智停手之后,笑道:“小僧使这多罗叶指,一味霸道,功夫浅陋得紧。”
  说着将双手拢在衣袖之中,突然之间,那一堆碎木片忽然飞舞跳跃起来,便似有人以一根无形的细棒,不住去挑动搅拨一般。
  再看鸠摩智时,他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笑容,僧袖连下摆也不飘动半分,原来他指力从衣袖中暗暗发出,全无形迹。
  本相忍不住脱口赞道:“无相劫指,名不虚传,佩服,佩服!”
  鸠摩智躬身道:“大师夸奖了。木片跃动,便是有相。当真要名副其实,练至无形无相,纵穷毕生之功,也不易有成。”
  本相大师道:“慕容先生所遗奇书之中,可有破解‘无相劫指’的法门?”鸠摩智道:“有的。破解之法,便从大师的法名上着想。”
  本相沉吟半晌,说道:“嗯,以本相破无相,高明之至。”
  蓝天雨已然看出,本因、本观、本相、本参四僧,见了鸠摩智献演三种指力,都已经怦然心动。
  本因道:“师叔,明王远来,其意甚诚。咱们该当如何应接,请师叔见示。”
  枯荣大师问道:“你在一阳指上的修为,已到了第几品境界?”
  本因额头出汗,答道:“弟子愚钝,又兼未能精进,只修得到第四品。”
  枯荣大师再问:“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相较,孰优孰劣?”
  本因道:“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枯荣大师道:“不错。咱们的一阳指若能练到第一品,那便如何?”
  本因道:“渊深难测,弟子不敢妄说。”
  枯荣道:“倘若你再活一百年,能练到第几品?”本因额上汗水涔涔而下,颤声道:“弟子不知。”枯荣道:“能修到第一品么?”本因道:“决计不能。”枯荣大师就此不再说话。
  本因道:“师叔指点甚是,咱们自己的一阳指尚未修炼到家,要旁人的武学奇经作甚?明王远来辛苦,待敝寺设斋接风。”这么说,自是拒绝大轮明王的所求了。
  枯荣大师所言虽然也有一番道理,但在蓝天雨看来却是着相了,分明就是敝帚自珍,佛法修为上还是窥不破一个“痴”字,对于自家的武学太过看重。
  如果枯荣是真正的大德高僧,未必会在意六脉神剑的得失。如果枯荣再理智一些,用无人可以练成的六脉神剑副本,换来门类齐全的少林七十二绝技,怎么看都是一件无比划算的交易。
  有了少林七十二绝技,从此之后,天龙寺的武学门类齐全,尽可以因材施教,不知道要多出多少实力高绝的武僧。
  鸠摩智所求未成,长叹一声,缓缓说道:“六脉神剑经既只徒具虚名,无裨实用,贵寺又何必如此重视?以致伤了天龙寺与大轮寺的和气,伤了大理国和吐蕃国的邦交。”
  本因脸色微变,森严问道:“明王之言,是不是说:天龙寺倘若不允交经,大理、吐蕃两国便要兵戎相见?”
  保定帝一向派遣重兵,驻扎西北边疆,以防吐蕃国入侵,听鸠摩智如此说,自是全神贯注的倾听。
  鸠摩智道:“我吐蕃国主久慕大理国风土人情,早有与贵国国主会猎大理之念,只是小僧心想此举势必多伤人命,大违我佛慈悲本怀,数年来一直竭力劝止。”
  面对鸠摩智言中所含的威肋之意,枯荣大师道:“明王既坚要此经,老衲等又何敢吝惜?明王愿以少林寺七十二门绝技交换,敝寺不敢拜领。明王既已精通少林七十二绝技,复又精擅大雪山大轮寺武功,料来当世已无敌手。”
  鸠摩智双手合十,道:“大师之意,是要小僧出手献丑?”
  枯荣大师道:“明王言道,敝寺的六脉神剑经徒具虚名,不切实用。我们便以六脉神剑,领教明王几手高招。倘若确如明王所言,这路剑法徒具虚名,不切实用,那又何足珍贵?明王尽管将剑经取去便了。”
  鸠摩智微微躬身,说道:“诸位高僧肯显示神剑绝艺,令小僧大开眼界,幸何如之。”
  接下来,鸠摩智施展火焰刀,而枯荣等六位高僧各自施展一路六脉神剑,战在一处。
  鸠摩智的实力虽然强悍无比,但是距离先天高手的威势,却还相差甚远。看他动手之后,蓝天雨已经断定,鸠摩智只是内力深湛,武学高深,距离先天高手的境界,还有很远的差距。
  只要他不是先天高手,蓝天雨就有信心和他大战一场,从他手中夺下记载少林七十二绝技的三本旧书。
  蓝天雨虽然已经能够同时运使六脉神剑,但毕竟参研日短,只是掌握了运劲发力的法门,对于这门剑法的精微之处还未能尽皆领悟,现在看到六位高僧同时驭使一路剑法,共同配合御敌,这正是他观看领悟的极佳机会。
  当下,蓝天雨专注观看六位高僧的每一式剑法,与自己的所思所想一一对照,感觉收获甚大。
  段誉坐在蓝天雨身后,凝神观看这场武林中千载难逢的大斗剑。他虽不懂武功,却也知道这几位高僧以内力斗剑,其凶险和厉害之处,更胜于手中真有兵刃。
  昨晚在牟尼堂,段誉已经见过全部的六脉神剑挂图,并且一晚上都在观看几位高僧的练剑过程。
  天龙寺中的六脉神剑不传段氏俗家子弟,但却不禁段氏俗家子弟无师自学。段誉本就是聪明人,虽然无甚武学根基,但反复看过多次之后,对照挂图中的内容,再结合几位高僧的临场应用,倒也大致看得明白。
  他忽而瞧瞧少冲剑,忽而瞧瞧关冲剑,又或者瞧瞧商阳剑,东看一招,西看一式,对照心中记忆的图谱之后,大有收获。
  段誉把众位高僧施展的剑招,与心中所记剑法一一印证,便觉图上线路是死的,而实际施展的剑招,变化无穷,比之图谱上所绘可丰富繁复得多了。
  再观看一会,似乎鸠摩智有越战越勇的趋势。尽管他一人对付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