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裂碑记-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听陆寄风这么说,三名道长都脸色大变,纷纷喊道:「不可!」「陆寄风,勿为小仁小义毁了大计!」「你绝不能把真元交给弱水!」

陆寄风忍悲道:「三位道长!我实在无法坐视三位毕命于此,何况,上清含象功至高之境,陆某一直无法参透,欲速成神功,根本是不可能之事!当初真人说过,或许一甲子以后,以陆某之智能达第九层之境,但是在那之前,我早就可能被弱水所杀,他岂容我再活六十年对付他?」

三位道长都脸色惨白,弱水道长笑道:「很好,你有自知之明,也知道我要杀你,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我好言相商,就是因为你奇货可居,欲以你的修为,换你及师兄们的性命,不想令你的真气散尽罢了!陆寄风,你既然想通了不是我的对手,就要把握机会,献我内丹!」

陆寄风望着弱水,咬牙道:「勿忘承诺!」

说着,陆寄风端正打坐,专心催动真元,一股融融之气,自丹田往上缓升,凝至天灵,令陆寄风周身发出至阳的红光。

三名道长惊怒万分,叫嚷着、斥喝着,要陆寄风停止催化真气为内丹,但是陆寄风全不为所动,专注地将一股真元在体内流转行走,灌通于奇经八脉,三气渐渐汇聚天灵之上,心肾气神定位,而八卦周天已成,一股浩然真气直指天机,周身的红光骤盛!

只见陆寄风身在红光之中,身形恍惚,整座静轮宫皆被那庞大无比的真气所笼罩,光芒遍耀京城,令天空布满半壁赤光,有如火烧!

红光骤灭,陆寄风头顶七尺之处,凝出一丸金丹,缓缓地沉坠了下来。

金丹尚未回归入陆寄风的天灵,弱水已纵身一拦,将那金丸截下,双掌以子午之法搏住内丹,但见他身上金光炙盛,金丹所带的数百年真气渐渐化入他的体内!

光芒渐散,弱水道长原本不男不女的模样,竟缓缓地消失了,眉宇轩昂,气度不群,整个人有如罩着一层昊昊威光。

弱水道长哈哈大笑,道:「先得舞玄姬至阴功体,再得陆寄风纯阳真元,今后弱水阴阳并济,有如日月,永生不绝了!」

陆寄风的真气都已散尽,此时他除了长生不死的天婴之体以外,就只是个毫无功力的血肉之躯,他再度感觉到凡人身躯的沉重感,身上的伤也令他痛楚分心。

三名道长脸色惨然,悲切万分地看着陆寄风。

陆寄风气空力尽,道:「你可以放了三位道长了吧……?」

弱水冷笑道:「静轮宫也不是凡夫俗子有资格侵踏之地!」

说着,弱水竟随手一挥,将烈火道长给轰了出去!烈火道长身如破絮,被轰出殿外,从百丈高处往下沉坠!

陆寄风大惊,喊道:「住手……!」

眼看着烈火道长竟要活活摔成肉酱,突然一道清绝身影在半空中飞闪而至,拦住了下坠的烈火道长,身形一拔,抱着烈火道长飘然跃入殿中。

那人道:「弱水,你何必赶尽杀绝?」

三名道长以及陆寄风都不敢相信眼前所见,那是司空无,通明真人司空无。

第十八章 拂衣归田里

所有的人都望着眼前的司空无,但见他依然仙姿绰约,飘逸清圣,那慈和的神态与当初完全无异。

惊雷、灵木都震惊得说不出话,陆寄风也心情激动,他以为司空无再也不会出现,再也不会管这尘世纷扰,但是他竟出现了,可见从前的疑惑都是自心不坚,司空无的隐遁一定有他的原因。

弱水道长见到司空无现身,高傲的神色中,也隐隐有一丝忌惮。

他至今仍不知道司空无的修为有多高深,不知道他心中有什么计划,完全无法揣测出司空无的心意。

在他做尽一切计划,一步一步地引陆寄风步入他的陷阱、逐步掌控全局时,他唯一忌惮的就是司空无。

那不知隐身何处,不知有什么打算的司空无,一直令弱水道长芒刺在背。

而今他总算被逼出来了,弱水道长提高了警觉,小心地微微一笑,拱手道:「参见师尊。」

司空无放下烈火,道:「弱水,你出尔反尔,就算放过了你的师兄们,他们也不会成为你的阻碍,你就这么不留余地吗?」

弱水道长道:「不如此,如何能引师父现身就教?」

司空无叹了口气,道:「弱水,你虽有至高道行,但你还不满足,是不是?」

弱水道长微笑不语,司空无道:「你还想要陆寄风的不死之身,要以他炼丹,使你长生;你还要我传你上清含象功第九层,让你登至自古无人能及之境,你的野心何等的大,何等无涯!」

弱水道长笑道:「师父,道统已全归于弱水,陆寄风不堪世用,让他徒留不死之身,于世无益!若师父能规劝陆君捐躯,亦为道门之幸!」

陆寄风听了更是鄙夷愤怒,道:「原来你一开始就没打算要放过三位道长,所有承诺都是空言!」

弱水道长傲然笑看陆寄风,完全不再把他放在眼里,对他而言,陆寄风只是刀俎上的鱼肉,他要抓陆寄风炼丹,轻而易举。只要司空无不阻止,他根本不必在乎陆寄风的想法。

司空无道:「我断断不可能让你以人炼丹。天婴之体是陆寄风的机缘,你没有这个机缘,就别痴心妄想了!」

弱水道长阴森一笑,道:「我若能将陆寄风置于鼎炉炼丹,也算是我的机缘,师父您意下如何?」

司空无道:「强求而致便非机缘,我劝你还是死心吧!」

弱水道长的神情中带着警肃,冷笑道:「师父您是要加以阻止了?」

司空无道:「然也!」

弱水道长笑了起来,道:「师父,您真是令弟子百思不解!为何您忍见七子一一折损,皆袖手不出,却独独要紧这个陆寄风?您是否太过偏心了?」

司空无不为所动,淡然道:「疑惑解否,想必并非你关心之事,但我绝不能让你以人炼丹,行此邪道!」

弱水道长见司空无的口风这么紧,就是要保陆寄风,若是他要硬抢,先得过司空无这一关,因此弱水暗暗提高了警觉,道:

「师父您是非保陆寄风的性命不可了?那么弱水也只有尽力为之,请师父见谅!」

司空无却仍不动,道:「你这痴徒!你所求不过是形体永固,道法就在你的面前,何必苦苦外求!」

弱水道长一愣,司空无缓缓说道:「我命在我不在天,你若能修得上清含象功至绝顶,便能一灵不泄于外,所以长生不老,寿无极也!」

陆寄风与三名道长听了,都心中更是惊疑,不知道为什么司空无会突然说这些话。

弱水道长疑道:「师父,你……你此话是何意?」

司空无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世上怎样作乱,都是天命,我已经想通了,以我一己之力要扭转天命,实在太过狂妄,不如放手任造化自行其道!所以这些年来我沉潜不出,不欲再问世事,你要至高修行,要与天地同寿,我都任你予取予求,就算整个通明宫,也不过是木石所建,舍予你又有何难?」

陆寄风与三位道长大惊,想不到司空无竟是这样消极的人,他隐藏不出,只是因为懒得管了?

弱水道长冷笑道:「那师父又何必救师兄,何必阻止我炼化陆寄风?」

司空无道:「我怎能完全弃绝喜恶?陆寄风是我闭关弟子,又有仁义之心,我实在不忍见他被炼化!真一子,你如果真的那么想与天地同寿,返本还元,归根复命,我就传你上清含象功便是!只要你勿伤我爱徒一人!」

弱水一听,喜出望外,他简直不敢相信司空无愿意传他最后一层的上清含象功!

陆寄风惊道:「真人!您不必如此,弱水毕生之智也不可能参透上清含象功,你不能传给他!」

烈火也喊道:「师父!您为何这么糊涂?您这样会让苍生受到更大的祸害!」

司空无叹道:「汝等不必多言!这是天命之数,也是吾收弱水为徒时,所应之劫!」

说完,司空无道:「真一子,你运起上清含象功,我将为你助阵,使你练至第九层绝顶之颠!」

弱水道长道:「是!」

他当即席地打坐,只见司空无坐在他身前,双掌推出,按住弱水天灵,弱水道长运起功体,朦朦真气便如日月更迭,肾气如水源源不绝,弱水道长周身真气流转,和司空无呈一体之境,两人的气息合拍,但觉司空无的真气突破了弱水道长的周身筋脉,又自逆流反复,每一逆流,倒行周天,便让弱水道长的全身真气更见清明。

陆寄风忧急万分,司空无竟是真的替弱水打通关窍,助他突破局限!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陆寄风心里有千万个疑问、千万个不平!司空无的一切作为,都是错的,都在帮助奸邪茁壮!陆寄风脑中一片空白,只觉得半生的奔波与苦难,都是个笑话,全没有任何意义!

但见真气氲氤之中,弱水道长容色越见轻盈,突然弱水道长神情一变,睁开眼看着司空无。

司空无仍源源不绝地将真气贯向弱水,弱水道长惊呼:「你……你在做什么?你这是何意?」

司空无收气而起,弱水道长忙欲将体内的真气导向正行,但那股沛然之势有如洪水,在他体内奔流,舞玄姬的至阴与陆寄风的至阳成为两股极大的牵引之力,被司空无引导奔势,再不能收。

陆寄风与烈火、惊雷、灵木道长都愕然看着眼前的弱水道长,只见弱水道长的容貌一直变化着,竟变为十五六的少年,接着变为七八岁小童,迅速地在众人面前化为婴儿,号哭之声未绝,那婴儿又已缩为数月胎儿大小,最后竟化作虚空!

陆寄风与众人都看得惊呆了,不敢相信眼前所见之事。

司空无冷然道:「返本归元,归根复命,则万神会聚,化为婴儿,弃离幻壳,出入与造物了不相干,与道合真!真一子,这便是上清含象功至极之境,天下也唯有你练得起!」

陆寄风登时明白了,司空无收弱水为徒,绝非一念之仁。他在无法诛灭舞玄姬之后,就拟下了这个百年大计,唯有令智慧绝顶的邪魔为己所用,他才能掌控他的心魔与欲望,令他自取灭亡。

舞玄姬的分灵杀之不尽,司空无就算倾毕生之力诛魔,也如春风吹又生般永远不绝。唯有以魔制魔,当弱水道长步步赢取权力,甚至独占舞玄姬至阴真元时,他就已经步入了司空无的陷阱。弱水道长强取陆寄风的至阳真元,那股凡人不能驾驭的阴阳真气,才能领着弱水道长被上清含象功所拉扯,归于虚无。

弱水道长就这样消失世间,静轮宫里,只剩下空室虚堂,在一片霜月照耀下,闪着清辉!

那一年,平城南郊的通衢要道上,空白的国史碑竟出现了一篇文字,斗大的刻字让所有经过的商旅百姓,都看得清清楚处。原来魏国先祖的起源竟是如此,每个人看了,都惊愕得难以置信,而议论纷纷。

消息传至宫中,拓跋焘愤怒得不能自己,下令逮捕崔浩,夷其九族,当崔浩被拉出司徒府时,还不明白发生了何事,他被军士拖出司徒府,衣冠凌乱,赤足散发,这是向来重视仪态的他,绝没想到的局面。

崔浩惊恐愤怒地问道:「万岁不可能灭浩,这必是伪称圣旨,让我面圣!让我入宫面圣!」

坐在马匹上的拓跋齐冷眼看着崔浩,道:「你这个贰心之臣,万岁此生绝不会再见你一面!」

崔浩震惊地看着他,道:「王爷为何说浩乃贰臣?崔浩忠心可比日月,从未有过异心!」

拓跋齐道:「你和陆寄风暗中勾结,妄想颠覆法统,还敢自称忠心!」

崔浩更是莫名其妙,叫道:「冤枉啊,王爷,让浩面圣,否则浩死亦不甘!」

拓跋齐跃下马,一把握住崔浩的下颚,让崔浩的脸仰望着他。

拓跋齐道:「你心中还有不甘吗?」

话声未绝,拓跋齐竟已一刀挥去,割破了崔浩的颈子!崔浩的声带被割破,但气管未断,血流遍身,却只能发出痛苦的喘气声,无法再说任何言语。原来拓跋齐领了命令,要让崔浩在万众之前受刑,又不能说出半个字。

拓跋齐跃上马,喝道:「万岁有旨,罪臣浩游街示众,夷其宗族!清河崔氏与崔浩同宗者,无有远近,皆夷灭!」

崔浩被装在槛车之中,送往城南行刑,一路之上不少痛恨他的人朝他泼洒屎尿,而咽喉被划破的他,只能发出嗷嗷悲呼,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城南之处,便立着那国史碑,但是国史碑已然化作一片碎石废墟,上面的文字也不留于世,只剩下看过的人私下口耳相传,但这些口语所传的真史,并没有存留在世上,后世修史者也没有记下片言只语。

崔浩的刑车所经,陆寄风站在人群中冷眼看着他的下场。他在夜访司徒府时,就将那篇译出的狼文重写一份,偷放在崔浩的文稿之下。他知道自己突然来去,又未伤崔浩性命,必会令拓跋焘起疑,拓跋焘自从知道身世之后,疑心就更盛,当他发现那篇狼文,必然会以为崔浩和陆寄风暗中往来勾结,崔浩会把魏国出身写在国史中,令他蒙羞千古。

但是他毕竟只把疑问放在心里,表面上不动声色,观察着崔浩的所做所为,直到平城南郊的国史碑上,竟然重现了那篇狼文!国史碑是由崔浩全权撰写,他竟把这极大的宗室秘密给宣扬了出去,令天下皆知,怎不教拓跋焘大怒若狂,完全失去理智,非要把崔浩全族杀至一人不留不可。

那方碑文自然也是冷袖一夜之间以内力刻就,根本就让崔浩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切的发展,在陆寄风潜入司徒府,弱水便想通了。但是崔浩根本没想到自己被栽了什么赃,犯了什么罪,为何触怒天威而全族夷灭。

陆寄风看着囚车上悲惨的崔浩,神情冷静。

权势倾天,若心魔难制,皆是空虚。陆寄风淡淡一笑,拓跋焘的帝王之威,又会如何,也全不在他心中萦挂了。此地已无他可恋之处,他一路轻装便马,往南而行。

他登上大船,东流向海,在河口登岸后,便信步往云府而去。

司空无临走前告诉他,已将迦逻和他刚出世的孩子,都送往建康云府了。在迦逻生下孩子之后,夺走婴孩之人,除了司空无,还会有谁?

此时的江南,正是春光明媚,杨柳依依。阵阵东风送来花香,令人心醉。

陆寄风叩路寻来,街道上风光旖旎,处处闻得软侬悦耳的话语声,前方便是那高门巨户,榆叶逸出围墙外,阵阵笑语声也随着轻风,送入陆寄风耳中。

他没有了功力,只能站在墙外,听着里面那清脆的孩童笑声,那会是他的孩子吗?

陆寄风伫立良久,才走上前敲了敲门。

门扉竟未闭锁,他推门而入,走进那深院中,但见两行夹道榆柳间,迦逻正牵着一岁多的幼童玩耍着,转头看见了陆寄风,对他微微一笑。

榆叶纷飞,陆寄风放开脚步,奔向迦逻,抱起了他们的稚子。高天蔚蓝,似乎也在俯瞰着尘世渺小的他,渺小的芸芸众生。

(《太平裂碑记》全卷终)

后记 《太平裂碑记》的历史背景

〔楚国〕

作品一出,作者就已死亡。这似乎是不易的真理。作品被呈现在大众面前,一百个读者可能会有两百种看法,作者自己能说的意义,其实很有限。这就跟生小孩一样,孩子落地那一刻,那个生命已非父母所能左右。

因此对于作品,我也没什么好说,里面的角色有什么想法、他们的观念是对是错,都再也与我无关了。在此只能就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略作一些解说,算是替《太平裂碑记》的内容(还有书页)增加一点厚度。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做编剧,而且还是最常受人嘲笑和不屑的长寿剧编剧。一做十几年,除了实质上的动机,为了谋生以外,喜欢写作也是主因。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