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千禧时代-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些脱离咱们现在的这个科目了?”
  周正有些尴尬地看着教授,不至于吧?
  “当然不是了,咱们虽然学的是政治,但这些里面也包括经济行业的发展嘛,你说对吧?
  行,那我就话不多说了,请听题:你认为咱们国家层面,往后的经济发展将会一个怎么样的状态,或者有一个什么样的走向?”
  周正很意外,老教授能问这样的问题,毕竟对方不过是一个教政治的老师,说白了,他现在操心经济层面上的这些问题,说的不好听一点,那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因为这些事跟他没有一毛钱关系,他现在想的这一些,和他以后或者说是现在所要教导的这些东西,情况也不大。
  但如果是别的问题的话,周正或许会想着,就不回答了。
  又或者,草草的说几句,这事就算了。
  但其实涉及到这个问题吧。
  他是很高兴在大伙面前,继续多说的。
  熟知20年后的行业发展,周正知道,从实体经济反应程度比较高的大型连锁商务超市来说,他那个时候的连锁超市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房子,而且除了那些大型的超市之外,还有一些零售企业,那么他们到底为什么要关门呢?
  其实这东西,就跟热膨冷缩是一个原理,现在这种层次所要发展的是那种大型的连锁超市,而往后20年后的态势将会有一个很大程度的转变。
  人们对于事物的需求从刚开始的供给充足之后慢慢的就转,变成了他们渴望自己能够在一个地方买到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因此大型连锁超市应运而生,但往后发展趋势其实是小业态,所谓的小业态就是未来经济实体化的一个很明显的标志。
  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从大而全到小而精,因为在过去……也就是他周正现在所存在的两千年。
  这个时候,人们渴望的是有一个大而全的连锁超市,能够供给他们买卖任何东西。
  因此这个时候,一些比较有名气的大卖场,比如说古都那边的赛各,亦或是国外的一些品牌,什么沃尔马啊之类的商场。
  但往后发展越强。
  越有竞争优势的那些大卖场,终将会成为一个竞争压力十分大的一个修罗场,说白了往后随着人们对于网购的一个认识,并且觉得会越来越方便,消费者的很多商品都可以直接在网上购买的,所以对于市场大而全的业态需求就在不断下降,而且说实话去大卖场购买一些服装啊,化妆品啊或者是什么别的东西之类的,人们会觉得很麻烦,而且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比如说他们原本可以买到的一件东西,现在明显变得极其昂贵了,这就不是一个比较好的信号了。
  同一方面,拥有所谓的返祖现象的,是一些生鲜类的东西,或者说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呀。
  这些东西,消费者还是习惯在线下去买,所以在这种层面下,那些价格便宜,离消费者比较近的社区商业小业态,由此应运而生。
  很多人在20年后的购物想法,其实就是一些必须的商品消费,他们会进入一些社区商店进行购买,而其他的像什么衣服啊,比较昂贵的物品啊。
  或者说,在外面很难买到。
  或者需要长时间挑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东西他们就在网购上解决。
  再加上,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
  往后像什么B2B、B2C,C2C、O2O、C2G ,这些较为专业的一些电子商务方面的一些概念,现在完全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呢。
  因此,在回答教授的问题之前,周正已经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想的差不多了。
  周正开始缓慢的向教授阐述自己的想法,他陈述的想法很明确,就是从现在开始,人们的需求会跟着社会时代的影响开始不断变化但终将会随着人们消费心理和服务态度的一个转变。
  从而转变成由小到大,再从大到小。
  因为这个场面是周正亲眼见证,亲身经历的,所以他说起来的时候,完全不虚。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像现在外面的那些大卖场,什么科技商城,往后还是有可能转变成那些微小产业的?”
  老教授原本不是搞政治的,也不是教什么马哲毛概的。
  他本人对于经济方面的一些东西的了解,也确实让周正觉得大开眼界。
  有些尴尬于自己上一世,为什么没有发现大二的这位教授,竟然这么优秀。
  “教授其实可以这么理解,就比如说吧,嗯,现在的一些小卖场啊,或者一些小的商店,他们会推出组合式的服务,就比如说他们在店里增加了咖啡厅,在入口处加一个洗剪吹的理发店或者是什么花店啊,书店,增加多样性的服务的同时,也能够让人们对于他们的品牌多一些认同感。
  这就是我刚才跟您说过的,小业态的一个发展方式,主打的就是便捷灵活,离消费者更近,因为这是那些大卖场所不具备的优势。”
  现在的大卖场的一些格局模式才刚刚形成,而周正提出的小业态,和整个时代根本就是一种格格不入的状态,但尽管是这样。
  周正还是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表露了出来。
  他倒是不怕别人说他什么歪门邪道啊之类的话,学术圈子嘛,交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自己可以不认同别人的想法,别人也可以不认同自己的想法。
  但不管怎么说,在学术交流上面。
  如果一旦引入什么别的思想念头的话,就会是一件受大家唾弃的事儿。
  再加上,这个时候只要是智商一旦超过5的人,都应该清楚,周正现在的热度这么高,想要和他翻脸的人就要想好。
  如果再对付了周正之后,他后面的那些强大的压力,会不会把他们这帮人,全都压得吐血,喘不过气来!
  而对于老教授来说,原本他以为周正是一个心浮气躁但却很优秀的孩子,但自从和这小子畅谈了。
  接下来往后经济模式的发展的同时,周正没有提网络上的一些信息连提都没提。
  他只是针对实体经济的一个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个分析,虽然他很清楚的是,往后经济结构的发展和模式的一个变迁。
  人们肯定会因为神奇的互联网,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乃至于以后的社会生活服务之类的东西,全部都改变得一干二净。
  人们不知道的是,再过个十几年,他们的支付方式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们更不清楚。
  在他们现在看来,或许会觉得很神奇的互联网,会在后世变得十分的简明扼要,而且简单神奇到,他们忘乎所以的一个地步。
  但其实在这种状态下,很多人对于互联网最本质的想法会觉得他们是个魔鬼,像是魔鬼产物一样,所生出来的东西。
  “至于说实体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这一点我就不用给您细说了吧,现在京都这边的房价虽然看起来上涨的趋势还是比较低的。
  但我觉得,只要今后京都这边的发展能够达到一个不错的层次,房价的上涨,就绝对会是一个时间性质的问题。
  甚至我怀疑,往后房价会上涨到一个很多人望而生畏的地步。”
  往后的房价发展确实会有一个恐怖的节点发生,以至于很多人把京都的房子卖去创业,就算最后侥幸成功了,他们也会神奇的发现,自己当年创业好不容易累死累活挣的几个亿。
  竟然连他们当时买的那套四合院也买不回来了,而当年那些只知道在京都那边囤房子的那帮人,却赚的是盆满钵满的,是不是有些讽刺啊,但现实情况确实如此,这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态势!
  “周正同学,你能确定吗?老头子我那边可是有个老房子准备卖了,要是真有你说的那么准,那房子我就不卖了……”老教授调侃似的看着周正,他现在已经完全能够确定周正到底有多么优秀了。
  这是一个思想意识极为明确,而且说话特别有层次的年轻人,虽然现在看起来特别年轻,但本事就绝对不小。
  对于这种优秀的年轻人,老教授没有什么话好说的。
  “当然能够确定了教授,如果您的房子在三环以内的话,我敢确定不出五年时间房价起码能上涨到这个数!”
  说这话的功夫,周正把自己的手掌伸了出来,上下转了两下。
  “你是说……50万?”
  “我说教授您格局可以放大一点吗?我是说,至少200万!”


第四百一十四章 2000年的秋(第三更)
  开玩笑嘛,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房地产生意如果能这么优秀的话,现在京都房价一平米才2000多块钱。
  虽然这年头房价已经开始上涨了,但趋势还不是很明显,也就是比其他地方的房价,能稍微上涨多那么一点点。
  所以,就因为这么一点点,他就敢确定往后的房价是飞速发展的?
  如果真的只用这样的一个想法,就敢在这里盖棺而定的话,那真的就是一件很过分的事情了。
  难道他忘了前一段时间发生的房价暴跌的那个事件啊,虽然说上面可能有一些上层建筑之间的争斗,但如果不把这一方面的事情考虑进去的话,那就不是一个优秀的房地产工作者。
  虽然这小子确实不是干房地产的。
  但现在居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如果没有一点评级的话,他凭什么这么敢说,要不然就是他胡说八道。
  “哼,滑天下之大稽,房价上涨怎么可能那么迅速?”千年老二很不爽了,她老爹就是在建设局那边工作的。
  “不过朱正同学前一段时间我听说他写的那些项目,现在一个一个的全都开始发展起来了呀而且现在的情况都是发展的不错。”
  “说的对呀,你们看到那个流云广告了吗?还有现在娱乐板块卖的特别好的那个京都娱乐周刊,那个周刊我几乎是每一周省吃俭用都要买起来看一看的,上面的那些明星绯闻呀,丑闻什么之类的出轨,真的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些消息,而且看着看着特别减压,我推荐你们也去看一看,这本书,好像就是咱们学院的一个学生编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算有一帮小小之辈敢在那里把周正的名声不断败坏坏。
  但总有聪明人,能够从中抓住他们的漏洞,然后狠狠的反击出去。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周正现在说的这些话,其实就是在从自己嘴里把金子掏出来砸在他们身上。
  事实上,这帮人里面有个别的听从了周正的话,或者说他们不算是全都听了。
  但是周正的话,对他们有影响,在往后的行业发展中,他们有几个是听了周正的一部分的话,活的特别滋润,这也算是成就了周正送财童子的名声。
  周正当然不知道,自己的名声竟然会在这种程度下引发一个巨大的高潮。
  他要是知道的话,说不定,心里还会很爽快。
  很大程度上,能够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这些人脱贫致富奔小康,他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只可惜的是原本过来学毛概的这些学生是比较无功而返了,整整两节课。


第一节 课是周正和老教授的针锋相对。


第2节 课就转变成了周正和老教授两个人坐而论道,其他学生则是一脸懵逼的听着他们两个人说话。
  但是,很多学生心中对于周正和老教授畅谈国内经济局势发展的这些思维模式,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见识和认识,更多的人清楚的认知的是。
  眼下这种层面,如果能够对行业发展有一个特别的论述的话说,不定会得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事实上很多学生对于眼下的经济局势,根本就没有一个扩展性的思维,他们比较死板性的认为经济发展模式就应该是出去了之后随便找个公司,哪怕他们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也很少有人有创业性质的思维,因为眼下的这种大趋势环境下想要自主创业的话,首先政府方面并没有一个相应的赢的环节,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办法得到政府方面的资助,更不用说什么优惠政策了,和20年后的全民创业的那种口号不同,这个时候的很多环境大层次下就已经制约了他们不能去进行思想观念上面的创新,而且就算是互联网经济扩展发展的当今局势,也能够有一个更特殊的展示。
  就和周正当年去芬兰那边参加诺基亚广告比赛的一个演讲上来论的话。
  国际局势实上,对于互联网发展形成的是一个比较歪曲的观念。
  很多人很难理解互联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就算眼下这种局势。
  他们能够将互联网思维理解成能够进行利益链条区换的一个方式,但他们没有办法对于互联网以后发展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认知。
  当然这也不怪他们互联网发展,就和以前的那些理论创新一样,他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只是周正很巧妙地将这样的过程全部都躲避了出去。
  而其他人,却只能苦哈哈的去学习这些。
  所以周正在得到这些思想观念和理论的同时,当然不想让这些东西就随着自己而转变了。
  他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别人的手段,将脑子里的这些东西能够扩展出去。
  “臭小子,看来不用我这个老东西多说了,你脑子里面,早就有一盘棋在下了吧?”
  老教授临走之前,目光灼灼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他英俊帅气高大挺拔,一双明眸闪闪发光,熠熠生辉,整个人有一股超脱于尘世的气质。
  老教授似乎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华国的希望,看到了国家发展,民族富强的一个希望。
  “您这话说的。”周正并不否定老教授说的那些话,相反对于这位老教授周正的内心深处,也有了一个别样的解答。通过和这位大佬的一个了解,他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老教授虽然是叫马哲的,但他脑子里的一些思想观念正好能够和他的曙光计划相吻合,而且必须要提的是曙光计划,作为周正在人大内部的一个人才选拔系统,就和当年的黄埔差不多。
  他现在所要打造出来的,虽然需要是自己的班底,但从某一方面上来讲,他希望能够打造出一个学院中的学院这个概念,所谓的学院中的学院概念,无异于就是在思想观念发展中。
  引入一个特殊的渠道。
  能够更好的将自己的思想观念扩展出去,当然这些观念并不局限于互联网,但却以互联网为为准,因为2000年之后,世界局势下发展的趋势。
  就是互联网!
  当国际局势动荡,很多人不知道互联网应不应该投,还是应该转卖?
  是眼看着股份继续崩盘,握在手里死扛着。
  还是打算现在忍一把,自断双臂,说不定还能让自己的损失少受一点?
  很多人的观望,其实就和华国境内这些人民一样,但更愚昧的人,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互联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哪怕是清北那种顶级学府的学生们,他们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可以算是最快,但很多学生其实也是一知半解。
  毕竟,接触于新鲜事物最多的肯定是年轻人但年轻人对于新鲜事物的扩展和发展。
  如果没有一个思想观念上的正确认识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自从九六年开始,很多人在互联网的应用上就没有一个准确的思想观念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了。
  试着想想是不是很可怕,哪怕是整个国家最聪明的,最能够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于互联网这种东西的接受度尚且不高,那么试想一下往后推算的那些人,他们对于互联网的接触又能高到哪个层次去呢?
  但周正不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