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今萍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柏讽刺一笑,说道:“娘,我们是看着今竹长大的,别人不清楚,你我难道也不明白吗,今竹永远不可能和朱氏舅母这种古板的人过到一块去,还是各过各的清净日子吧。”
    沈佩兰白了儿子一眼,“你懂什么?有些事情是要做给外人看的。你别扯人家的家事,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还不肯成家,现在媒人都懒得上门说亲了,你在外头的闲言碎语还少?我怎么养了你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下个月你就过了孝期,去一趟鸡鸣寺,相看一下城北大营陆指挥使的女儿。”徐柏是沈家外孙,服五个月的小功孝期,沈佩兰是出嫁女,服九个月的大功孝期。
    徐柏叫道:“娘!咱们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吗,等我做出一番事业来再谈婚事,您看徐枫都封了千户了,我这个当堂哥还是个百户。”曾经沧海难为水,徐柏暗恋的意中人李贤君成了堂嫂,每当母亲或者媒人说起一个闺秀,他都会在心里和李贤君对比一下,都觉得不如她,骄傲如斯的他不愿意将就,也不愿耽误人家好姑娘,干脆一直谎称事业无成,无心成家为借口。
    “知子莫如母,你骗不了我。”沈佩兰使了一个“你懂的”眼神,“都三年了,差不多得了啊,娘想抱孙子,可没有耐心再陪你矫情下去了。”沈佩兰情商比较高,对儿子的那些小心思心知肚明,从来不捅破,她给了儿子足够缓和的时间,该出手时也绝不手软。
    徐柏为了逃避母亲,故意玩笑说道:“您以前不是说今竹表妹若嫁不出去,就要我娶了她吗?怎么现在改变主意了?”
    沈佩兰气笑了,说道:“你少拿今竹当挡箭牌。你表妹很像我母亲当年的样子,你想娶,我还嫌你配不上她呢!说好了下个月去相亲,你少耍花样。”徐柏故作轻松的笑了笑,心中却暗暗着急。
    金陵城遗贵井街坊里,朱氏正指挥着丫鬟婆子收拾行李,沈文竹犯了愁,总共只能装两个箱笼,可是她想要带的物品五个箱笼都装不了,她想把物品匀到弟弟沈义言的箱笼里装着,可是跑到弟弟院里一瞧——他也在为同样的事情犯愁呢!
    跑去沈义诺的院子,隔着窗户就听见哥哥埋怨道:“哎呀,你们用点力气,怎么连个箱笼都合不上!”
    丫鬟怯生生说道:“少爷,东西实在太多了,奴婢都坐上去压着了,都合不上盖子。”
    哥哥说道:“你起开,我来坐着压。”
    然后趴的一声,连接盖子的铜环崩断了,哥哥大叫:“来人,找个大点的箱笼!”
    听到这种动静,沈文竹暗道,算了吧,都没有空地方,我还是学着哥哥找两个大箱笼,多装点东西。
    沈文竹回到自己院落的路上,撞见了沈今竹“做坏事”——但见姐姐趴在一个长梯上偷窥隔壁邻居!
    沈今竹捂住自己的嘴,避免尖叫出声,沈今竹听到了脚步声,转头对着沈文竹做了一个嘘声的动作,然后举起一个西洋望远镜对着邻居的院子使劲瞅着!
    大约过了一盏茶时间,沈今竹才慢慢扶着梯子爬下来,不等沈文竹开口,她先问道:“妹妹,你知不知道邻居是什么来历?”
    沈文竹一愣,而后说道:“邻居姓余,是富商人家,当家的是余夫人。我们刚搬到遗贵井时,余家夫人带着几个女儿还上门拜访过,余家女儿们都生的好看,知书达理,谈吐雅致,能吟诗作赋,倒像是官宦人家的小姐。”
    沈今竹松了一口气,“就来过一次?”
    沈文竹点头道:“就一次,是作为邻居来认门的,母亲也说余夫人和气,是个好人,姑娘们也都有教养,只是我们在孝期,不好出去串门的,等以后两家慢慢走动来往。姐姐,你觉得余家不对劲吗?”姐姐好奇怪啊,爬到墙上拿着望远镜偷看人家。
    沈今竹叹道:“你回去收拾行李吧,这事我要先和父亲母亲说一下。”暗道父母真是一对神人啊,和私娼为邻都不自知!
    此时隔壁邻居余家里,余夫人悠闲的喝着茶,说道:“哟,你来了,这次想找我那个女儿啊?害死了一个还不够,你还有脸来见我。”
    孙秀说道:“我是去赴任的,顺道来金陵城看看您,无论如何,您都是我亡妻的生母,她在九泉之下也是希望我能关照一下您的吧。”
    哼,中了进士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娘连状元郎都睡过呢,余夫人讽刺一笑,问道:“进士老爷是要去何方做父母官呐?”
    孙秀说道:“漳州,海澄县。”

☆、第122章 河蚌相争孙秀得利,得师爷如虎添双翼

作为大明开海禁的第一个港口,月港成为了整个大明,甚至全世界商人们人尽皆知的地方,可谓是万众瞩目,在此地新设立的海澄县也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而谁是第一任海澄县县令更是焦点中的焦点。
    海澄县现在只是一张图纸而已,县城包括县衙门都在建设之中,一切都是崭新的,无论是商人还是官员,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县城都会热血沸腾,想在这里做一番大事。
    对于一个地方官员而言,在这种新县城是最容易做出成绩来的,为以后奠定雄厚的政治资本,若干年后,可能没有人知道历届的状元郎是谁,但是人们会记住第一任海澄县县令是谁。但同时也存在着风险——海澄县就是一个聚宝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没有金刚钻,强行揽下瓷器活的下场是一败涂地,从此没有翻身之日。
    但是人在仕途,那里没有风险呢,都明白富贵险中求的道理,各位势力为了自己人争夺第一任海澄县的宝座使出了浑身解数,互相撕咬、攻击对方的人选。
    一般而言,县令的任命由吏部或者由地方布政司甚至有时候各个府任命就行了,只有任命高官时才通过廷推(就是在皇上上朝时在奉先殿上讨论),列举出几个候选人进行激烈的辩论来确定人选,应天府尹刘大人就是通过吏部提名候选,通过廷推议论,内阁票拟通过了才走马上任的。
    由于海澄县的特殊性,这个从七品的县令人选居然也成为了廷推上争论的焦点,足足争论了快一个月了都没定下来,内阁也是如此,五位阁老,四个县令人选,中间那位阁老专门和稀泥,任凭别人怎么问,他都说好,四个都合适,谁也不得罪,局面顿时陷入了僵持状态。
    总所周知庆丰帝各种不着调、不靠谱,初始他就觉得很好玩,文武百官们为了一个县令之争互相攀咬,将所有的县令人选全部大起底,连某人在孝期偷纳小妾、或者踹寡妇门都挖出来了,尺度之广、之深连后世的狗仔队都自愧不如。群臣狗咬狗一嘴毛,真太有趣了,每天廷推都争的很激烈热闹,各种八卦爆料层出不穷,奉先殿就像明朝版本的德云社,庆丰帝悠闲的在里头嗑瓜子喝茶听笑话。
    不过时间长了也会腻的,各位看官,如果不信的话,您去听一天相声试试?庆丰帝被日复一日的廷推整烦了,干脆从新科进士里扒拉扒拉,闭着眼睛指着一个人的名字说道:“就他吧。”这个人就是孙秀。
    掌印太监怀安替皇上拟了中旨,直接下到了内阁,阁老们沸腾了,他们最讨厌中旨了,所有的决定都要经过内阁才算得上是“朕和士大夫同治天下”嘛,所有不经过内阁的旨意都是耍流氓。
    王阁老说道:“皇上,这个孙秀是新科进士,才二十来岁,翰林院庶吉士考试选拔中落榜,现在只是京城吏部的一个观政(类似现在实习生),没有任何治理州县的经验,要此人当海澄县县令大大不妥啊。”
    庆丰帝也不是吃素的,说道,“海澄县都等米下锅一个月了,你们都没给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来,朕只好选了孙秀,没有经验又怎么样?朕以前没当皇上,现在不也坐在龙椅上嘛,你们生下来就是阁老?朕就看好他是一张白纸,无门无派,最适合海澄县了,你们推荐的那些人全都不干净,朕瞧不上。”
    见皇上如此坚定,四个阁老们面面相觑,都有退让之意,反正我得不到,你们几个老东西也休想得到,这孙秀果真是个没有任何背景的隐形人,就让他去海澄县试试深浅。
    孙秀就这样被天上的馅饼砸中了,当旨意下到吏部时,正在吏部观政打杂的孙秀也惊呆了,周围同仁纷纷带着醋意恭喜,暗想这小子平时默默无闻,背后居然有如此深厚的背景,连阁老们中意的人选都没混上去,这最鲜的桃子却被他摘下了,真是人不可貌相。
    孙秀随着宣旨的太监进宫谢恩,庆丰帝定睛一看,哟,小伙子长的还挺帅啊!朕真是好眼光——这昏君还以为是在选妃呢。
    庆丰帝赐了新刻的官印、新做的七品县官官袍,还额外赐了一件四爪蟒袍,并赐了宴,要孙秀陪他吃中饭。庆丰帝喝多了酒,居然又赐给他一柄尚方宝剑,醉醺醺说道:“孙秀啊,月港——不,是海澄县,这是朕的命根子啊,朕一生的荣辱都在这个县城上,海澄县繁华,人民安居乐业,都能赚到钱,四海升平,朕就陆续开放其他的海港,倘若失败,朕恐怕要迫于压力宣布海禁了。你是海澄县的第一任父母官,朕将这个重任托付给你。你拿着可以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赴任,那些权贵就不敢轻视于你,好好干,朕一生的荣辱都在你身上。”
    孙秀感激涕零,抱着尚方宝剑跪地说道:“臣尊旨,臣定不辱使命,豁出去身家性命也要给皇上一个海晏河清的太平富庶的县城!”
    庆丰帝大笑道:“朕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你的能力,三年以后,朕就下江南亲自去看看这个大明最年轻、最有钱的县城!”
    孙秀热血上头,踌躇满志大声说道:“一言为定,臣就在新县城里等候御驾。”
    庆丰帝晃着脑袋说道,“来来来,我们击掌为誓!”
    啪!孙秀的手拍在“龙爪”之上,犹如被武林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下子提升了功力,信心百增。这位大明一代名臣从此走向了他仕途中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站。孙秀后来入阁封相,打破了非翰林院庶吉士不能入内阁的潜规则,这位铁骨铮铮的孙阁老人生跌宕起伏,是唯一年青时蹲过诏狱的内阁大臣。
    新官赴任,身上都有吏部开的勘合,凭借勘合在沿路的驿站里免费吃住,并免费坐船换马,孙秀风尘仆仆到了金陵,看望了“丈母娘”余夫人,他知道海澄县当官不容易,可能会有去无回,所以他这次是“道别”的,这样即使死了,也对亡妻有个交代。
    余夫人没有想到“女婿”居然是海澄县第一任县令,她和女儿们的裙下之臣大多是官员,经常听到“姑爷们”议论猜测这个馅饼会落在谁头上。
    余夫人问道:“你好歹是个官了,可曾为了我苦命的女儿挣个诰命夫人的头衔来?”
    孙秀说道:“我已经向礼部为娘子申请追封的七品诰命了,就是申请的官员太多,要排队,通常要等一两年才能下来。”
    这又是一个意外,余夫人心情复杂,当初女儿惨死八府塘,孙秀将余氏的棺材运到了老家松江府华亭县,按照妻子的礼节安葬在祖坟里,并为妻子守孝一年。余夫人以为孙秀是少年性情,一时的热情罢了,等他将来飞黄腾达了,以前这段和半开门暗【娼相亲相爱,甚至写婚书许诺婚嫁的荒唐往事才不会承认呢,况且那婚书根本没有去应天府衙门登记过,等于是无效的婚姻,若真追究起来,这段婚姻是可以作废的。将来孙秀反悔改口,易如反掌。
    没想到孙秀当了官还给余氏申请诰命夫人,看来是将这段婚姻坐实了,这世上果然还有痴情人,余夫人沉默了很久,说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从的是贱业,论理没资格说什么,不过接触的官员多了,也能晓得一些做官的道道来,这做官和做人一样,鱼有鱼道,虾有虾道,图财的就去谋财、图名的就去追名、图造福百姓的——呵呵,不瞒你说,我还真的遇到过这种好官,一心想做一些事情为老百姓谋福祉。”
    “我知道你也瞧不起我们这种半开门,我也没资格教训你什么,不过我真心希望你能做一个好官,造福一方百姓,我这一生历经坎坷,基本没有遇到什么好人,呵呵,不管你信不信,我是始终相信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好人有好报,即使这辈子不报,下辈子也能投个好胎,不用大富大贵,只需一生衣食无忧、爹娘疼爱,夫妻恩爱,子女孝顺。你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比做一个寻常的好人更积累福报,我女儿是你的妻子,你积福,她在地下就有阴德,将来投胎转世到好人家,别像这辈
    子似的投到我肚子里做女儿,苦了一辈子。”
    “你走吧。”余夫人别过脸去,不再看孙秀,她摆了摆手,说道:“你以后不要来看我了,让人知道你岳母是个娼【妓,这样不光彩,会影响你的仕途,你好好做官,做个好官,我会经常在菩萨面前烧香念佛,给你求平安的。”
    孙秀愕然,他也没有想到视财如命、拿亲女儿换银子的余夫人能有如此见识、说出这番话来,他本想再说几句,却被余夫人撵苍蝇似的强行赶走了。
    孙秀回到龙江驿站,已经快到傍晚了,老远就看见驿站前面停了好多辆车马,他赶紧躲进了树林子,从驿站的后门回房间,书童抱着一大摞名帖进来说道:“老爷,这是前来拜见的人投的帖子。从一清早就有人找,我说您出门访友去了,不知道何时回来,大部分人等到中午或者下午就走了,有些人一直没走,还在外头等。”
    孙秀累得坐在躺椅上微阖着眼睛闭目养神,说道:“你照着名帖念一念,看都是谁要找我。”
    书童拿着名帖一个个的念着,大部分都是生意人,还有些是以前国子监的同学,当书童念道:“乌衣巷沈家二少沈义然”时,孙秀一个鲤鱼打挺,猛地从躺椅上跳起来,说道:“是沈兄来了?你怎么不早说!”
    书童委委屈屈说道:“是老爷说任何人都不见的。”
    孙秀教训道:“沈兄于我是恩人,是兄长,你怎么能把和其他人相提并论?他在那?我去找他。”
    书童看着名帖下的标记,说道:“沈公子久等您不回来,又担心关城门回不去了,就在驿站寻了间房间住下,是天字第十号房。”
    孙秀洗了把脸,换了件衣裳,寻到沈义然住的房间,敲敲门,沈义然亲自来开门,一见孙秀,便笑开颜了,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恭喜恭喜,海澄县第一任县令花落你头上,真是可喜可贺啊。”
    沈义然和孙秀都参加了今天的春闱,义然落榜,孙秀高中两榜进士。发榜后不到一月,沈老太太去世,孙秀还去了沈家吊唁,安慰哭成泪人的落榜考生沈义然,后来沈家举家扶棺回金陵,孙秀也是穿着素服,一路送到了通州港码头,两人情谊深厚。
    两人见面互相嘘寒问暖了一阵,孙秀看见房间里还有一个穿着半旧玄色道袍的中年人,器宇不凡,表情严肃的看着自己,“这位是——”
    “哦。”沈义然一拍脑袋,说道:“我太激动了,差点忘了正事,这是我大哥沈义斐。”
    啊!孙秀这才发现两人的轮廓确实有些相似,原来此人是沈兄经常提起的大哥啊!孙秀赶紧拱手行礼说道:“原来是沈大哥,失敬失敬。”他经常听见沈义然用骄傲自豪的语气说起这个同父异母的大哥,知道沈义斐是荆州付推官,平生破案无数,外号沈青天。
    沈义斐还了一礼,说道:“孙大人,久仰大名。”孙秀羞愧的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连忙叠声说道:“不敢当,不敢当!沈大哥是大名鼎鼎的推官,我这个无名小卒得空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