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见林文襄公,真是高兴得紧。林爵爷,还有诸位夫人。快请上车,两位皇太后正在园子里候着呢。”

当下林逸青和三位夫人以及随从人员上了御用小火车,小火车便直驶清绮园而去。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如梦似幻的仙境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那里便是清绮园。

“林爵爷请看。这里便是清绮园,两宫皇太后清修之地。”看到林逸青吃惊的样子,王德环微笑道。

“当真是‘万园之园’啊!”林逸青感叹道。

清绮园占地面积八倍于紫禁城,它继承了中土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清绮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

建立乾朝的渤族世代繁衍生息在东北黑龙江流域。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冬季那里是林海雪原,夏季则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盛夏干燥炎热的气候很不适应。紫禁城虽金碧辉煌、宏伟壮丽,但乾朝皇帝感到那里呆板憋闷,特别是在建国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也为了防止暴乱,砌了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了死水,当时人们对皇城曾有“红墙,绿瓦,黑阴沟”之称。这使得乾朝皇帝们有些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便开始修建园林,这项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

北京的西郊,有连绵不断的西山秀峰:玉泉山、万寿山、万泉庄、北海淀等多种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东顺山势注入昆明湖,成为西郊最大的水面。这里开垦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风景区。很早以前帝王们就选中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宫,到了眀代,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游人,于是一些达官贵人就占据田园营建别墅,大片土地被一块块占去。到了眀万苈年间,皇亲武清侯李伟在这里大兴土木,首先建造了规模宏伟,号称“京国第一名园”的清华园。嗣后米万钟又在清华园东墙外导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丽的“勺园”。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旷郊野,出现了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成为京郊名噪一时的园林荟集之地。到了乾朝,皇帝也同样看中了西郊这块绝好的造园之地。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园林。初期的清绮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水面,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当清绮园还是一座藩赐园的时候,规模是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的,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远远比不上畅春园。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大乾王朝的太平盛世到来,在其60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建成了中土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虽然昨天刚刚下过雪,园内多处都有积雪,但却反增其湖光山色之美。

清绮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林逸青知道,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清绮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洲”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象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水纹倒影,晃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清绮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清绮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朝历代皇帝最喜欢在此消暑。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寿山福海”之中的“蓬莱瑶台”,取材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工匠们在清绮园的东湖之中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上建有殿阁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这里水面开阔,景色极是秀丽。

此时不光林逸青为这里的秀美景色所吸引,他的三位夫人,也都深深的迷醉于其间,不能自己。

林逸青忽然感觉到小火车在这时放慢了速度,似乎是有意让他们这些人好好欣赏这“万园之园”的景色,他意识到现在不是沉迷于这难得一见的仙境胜景的时候,定了定心神,问道。

“敢问王公公,皇太后现在何处胜境召见我等?”林逸青问道。

“两位皇太后今儿个是在‘绮春园’接见林爵爷,那里离这边儿还有一段儿路程,皇太后吩咐了,林爵爷携家人远来,鞍马劳顿的,可让这小火车开得慢一些,林爵爷和家人正好可观赏下这园子里的风光,以养身心。”王德环微笑道,“这是皇太后特意的恩典,林爵爷便放心观赏便是。”

“臣谢皇太后恩典!”林逸青举手向车窗外遥拜道,王德环看到他的举动,心中不由得暗暗点头。

“这园子的好多地方,当年是给洋人毁了,还未修复,若是全修起来,那才叫一个美呢。”王德环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这园子修到现在这个样子,多亏了林文襄公,现在林文襄公不在了,外间便又有人穷嚼舌头,说修园子劳民伤财,要求停工,今儿个听说火车站又聚了一帮人,是来堵林爵爷的,我估摸着,他们是怕林爵爷回来后,和林文襄公一样接着修园子,所以才如此这般的和林爵爷你过不去。”

“怪不得呢。”林逸青立刻便明白了王德环话中的提醒之意,不由得很是感激。

“说到劳民伤财,真是睁着眼说瞎话!这修园子的银子,全是海外殷商报效而来,没有花国库一分,而且这工程所需的人手,都是从京郊招募而来,不但无业贫民都有了生计,而且农民农闲时也有了赚钱的活儿,本来是件大家都高兴的事儿,可到了那帮人的嘴里,却是另一个样子,真不明白他们的心是怎么长的!”王德环叹了口气,说道。

“士林之痼疾,非寻常手段所能救也。”林逸青平静的说道,“若不大刀阔斧,去陈斫腐,士林危矣,我大乾危矣。”

“皇太后看重林爵爷,大概也是为此吧。”王德环又说道,“林爵爷今儿个没有和那班人冲撞着,是那班人的运气,否则,以林爵爷的本事,不打他们个满地找牙才怪。李总管就是为此,才安排给林爵爷换了车,林爵爷想是能明白李总管的苦心吧。”

“小不忍则乱大谋,今日之事,也算是给林某提了一个醒。”林逸青会心的一笑,“让王公公和李总管费心了。”(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五百三十四章两宫召见

“皇太后最喜欢识大体的人,林爵爷能如此,自然能得皇太后的眷顾。”王德环把李锦泰要他交待给林逸青的话都说完了,在心里也是如释重负。

小火车缓缓的在铁轨上行驶着,看着窗外的美丽景致,桐野千穗原本因为清流辱骂而生出的悲愤心绪渐渐的消解,又恢复了平日里的沉静从容。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小火车到了觐见地绮春园。

绮春园早先原是怡亲王云祥的赐邸,约于宁煦末年始建,后曾改赐大学士富永,至全隆三十五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佳庆四年和十六年,该园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荣星的西爽村,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经大规模修缮和改建、增建之后,始具千亩规模,成为大乾皇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其中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自韶光初年起,绮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后的地方;绮春园西路诸景则是韶光、显凤皇帝的居所。该园于显凤十年被英法联军侵入,多处景观建筑被毁损,因英法联军缺乏火具,损失不算严重,因而在彤郅年间率先得到重新修整,并很快完工,成为两宫皇太后休养的重要去处。

林逸青一行人到达绮春园后,内廷大总管李锦泰前来迎接,带领他们前往敷春堂,觐见两位皇太后。

当林逸青第一次见到两位皇太后时,不由得很是惊讶,作为这个庞大帝国的真正统治者,她们二人完全没有他想象中的那种老气横秋的样子。而是显得非常年轻。

林逸青此前已经知道,被称为“圣母皇太后”的彤郅皇帝的亲生母亲仁曦皇太后现年四十六岁,而地位还在她之上,被称为“母后皇太后”的仁泰皇太后比她还要小两岁。按照他原来时代的标准,她们已经是中年妇女了。可能是因为地位尊贵,养尊处优加上会保养的关系,她们看上去至少比实际年龄要小十多岁。

仁曦皇太后的相貌很是端庄秀美,她个子不高。脸形略圆,皮肤白嫩,不见有一丝皱纹,嘴角总是带着微笑,显得很是亲和,只是那一双凤目看人的时候熠熠生威,令人一望之下,心中便生出敬畏之感。

仁泰皇太后则是典型的瓜子脸,柳叶眉,明眸樱唇。虽然也是四十多岁的女人,但容貌之美不输于青春女子,可见其年轻时一定是一位绝色美人,据说显凤皇帝和她的感情极好,林逸青猜想,就凭这等绝世姿容,皇帝想不爱她都不可能。

相比之下,仁曦皇太后年轻时的容貌,应该是比仁泰皇太后差上许多的,可能是因为她的性格开郎活泼。加上她比较有才能,所以才得到了显凤皇帝的宠爱吧。林逸青在心里暗暗的想着。

想到自己这是第一次见到两位皇太后的真容,林逸青感慨不已。

同为东方古国,比较起来。日本的风气其实是比乾国要开放许多的,林逸青在日本的时候,就曾注意收集过有关两位皇太后的情报,但对于两位皇太后的相貌,却一直是一无所知,不但报纸上没有照片。连画像也见不到,后来才知道乾国风气保守,皇室成员的女子画像是不得外传的,是以他一直是凭借着收集到的文字资料想象着两位皇太后的容貌,但今天的觐见,却着实让他跌了一回眼镜。

另外和他想象的不同的是,这两位皇太后的穿着很是简朴,也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的如同古代的后妃般那样奢华。

面前的两位皇太后穿的几乎是一样的明黄锦绣宽袍,袍身绣有青龙,她们的头上戴的不是林逸青想象中的传统凤冠,盘起的头发上也没有插着满头的珠翠,而是束着一条金镂嵌宝的束发金带,为一龙一凤环绕,龙凤之首向着一颗硕大的宝石,仁曦皇太后的宝石为红色,仁泰皇太后的宝石为黄色,二人颈间各带有一串用五色珠玉宝石缀成的项链,手上无名指带有一枚青玉指环,此外再无别样的佩饰了。

渤人尚节俭,从她们的穿戴上,林逸青可以说深有体会了。

林逸青按照事先王德环交待过他的朝仪,率妻妾上前觐见,两位皇太后命免礼并赐座,林逸青注意到两位皇太后的目光扫过自己的妻妾时,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不由得暗自奇怪。

仁曦太后先是温言慰问了林逸青一番,接着便将话题转到了他的身世上来。

“林瀚鹏,今日我看到你,方才确信,你确是林文襄的双生兄弟。”仁曦太后笑着对仁泰太后说道,“他这模样,和他的兄长,简直生得一模一样。”

“妹妹说的是。若非事先知道,我还真以为这就是林文襄了呢。”仁泰太后微笑着打量着林逸青,“不过细瞅着,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呵呵。”

“是呀,他身上比林文襄更多了些英武之气,不愧为百战勇将。”仁曦太后看了看林逸青布满伤痕的手,叹息起来,“看他这双手便知道了。”

“他的兄长是海战的能手,而他长于陆战,兄弟二人都是难得的能将,为列国所称颂,只可惜林文襄现在已不在了,海军乏人统帅,实是可惜……”仁泰太后也叹道。

“姐姐,其实这林瀚鹏,海战也当是一把好手。须知萨人亦有海军,其主力为两条从日本海军处劫夺的铁甲船,为东亚第一,我天朝尚无此等战船呢。”仁曦太后笑着说道,“现下萨人来归,也将这两条船一并带了来,愿供我大乾驱使呢。”

“噢?竟然是这样儿?”仁泰太后眉毛一扬。

仁曦太后看了林逸青一眼,“我听说,这两条船便是瀚鹏你设计劫夺而来,可是实情?”

“回皇太后的话,确是如此。”林逸青听到仁曦太后竟然知道这件事。不由得暗暗心惊,立刻答道,“此二船可谓远东第一之铁甲船,其战力极强。日本海军本来还有一条铁甲船。名为‘扶桑’,火力更胜,后为此二船合力毁之。此次渡海至琉球,也全赖此二船护航,得保军民平安脱险。”

“想不到你与兄长一般。海战也甚是精通。”仁泰太后闻言,微笑颔首道。

此时的林逸青心中暗暗惊奇,他根本没想到,面前的两个女人,竟然对海军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

他细细一想,便也理解了为什么她们会对海军和海战这么感兴趣,大乾帝国虽然是一个大陆国家,但却有着漫长的海岸线,首都北京又靠近海岸,随时面对着来自海上的威胁。而现在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重视海防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瞧瞧,咱们姐妹这一回竟也和皇帝一样,一提起海上的事儿,便收不住嘴了。”仁曦太后笑着对仁泰太后说道,“这些事儿,其实应该让六爷和七爷来问他的。”

“是呀。”仁泰太后又对林逸青问道,“林瀚鹏,你到了京城,去见过六爷和七爷没有?”

听到仁泰皇太后这象是不经意的随口一问。侍立于一旁的李锦泰向林逸青看了一眼,目光中闪过一丝担忧之色。

“回皇太后的话,臣今日方才到京,不敢作丝毫停留。欲要进宫面圣,不想却在火车站给人堵住了,不得下车,臣恐误了觐见,只得在偏站换车进园。”林逸青立刻便感觉到了李锦泰的目光,他明白李锦泰在担心什么。立刻答道,“六爷和七爷那里,若皇太后皇上允准,臣愿往一见,以献美芹之论。”

听到林逸青的巧妙回答,李锦泰在心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但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丝毫的变化。

“什么人如此大胆?”仁曦太后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她转头向李锦泰问道,“李锦泰,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回皇太后的话,是科道官员阻住车站,不许林大人下车,林大人担心误了觐见,不愿和他们起冲突,是以乘车继续前驶,在小站换车进园。”李锦泰恭敬的答道,“皇太后也知道,自打这园子通了铁路,科道官员们就没消停过……”

“又是这班书生惹事生非,真得好好管管了。”仁泰太后也皱眉道。

“是该管管了!不然的话,他们又好拿什么张元吴昊之类的话来给咱们添堵了!”仁曦太后似乎想起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怒色。

“林瀚鹏,你重大义,识大体,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仁泰太后注意到了坐在林逸青身后的那个一身素白色衣裙的日本女子眼中闪过悲愤之色,象是明白了什么,温言安慰他道。

“臣遵旨。”林逸青起身拜道,他身后的何韵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