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5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称的光华。她一字一顿地说:

“我,岛津家的最后一人,复仇之路,从今日始。”

“小姐,林逸青这一次哪怕通过了武举考试,得到的官职也未必会很大,您这么急着去北京见他,会有用吗?”北川京子看着岛津洋子,小心翼翼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作为岛津洋子最亲密的助手和侍女,在她看来,岛津洋子这一次未免有些心急了。

“京子,你过来。”岛津洋子微微一笑,向北川京子招了招手。

北川京子来到她的面前,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不解的望着北川京子。

海风吹起了北川京子一头秀美的乌发,岛津洋子轻轻的伸出双手,将她的秀发收拢起来。

“瞧你,京子,你的头发多美……乌黑油亮,一丝白发都没有……”

“小姐……”

岛津洋子轻抚了一会儿北川京子的长发,缓缓缩回了手,捻起了自己肩头的一绺秀发。

“你瞧,京子,我的头发,都有白的了……”

北川京子仔细看去,果然,在岛津洋子漆黑的秀发中,夹有一两根白色的头发。

“小姐……你是想……”北川京子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也知道林逸青的情况,他身边有多少年轻貌美的女人,你清楚吧?”岛津洋子苦笑了起来,说道,“我担心,我要是再不去找他,他也许就看不上我的容貌了……我们女人,得和时间赛跑才行啊……”

“小姐千万别这么说,只不过是几根白头发而已,小姐的美丽和智慧,他身边的女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见了小姐,一定会被迷住的!”北川京子急道,“小姐的大业,一定会成功的!”

“但愿吧!”岛津洋子转过身,望着碧蓝的大海,深深的吸了一口海风,面色重新由顾影自怜转为坚毅。

北京,紫禁城,紫光阁。

大乾帝国光旭九年武科癸未春闱殿试的考场,就设在这里。

紫光阁位于中海西侧,始建于眀代真德年间。初为眀武宗跑马射箭之地,名曰平台。“台高数丈中作团顶小殿,用黄瓦,左右各四楹。接栋稍下,瓦皆碧。南北垂接斜廊,悬级而降,面若城壁”。后来废台建阁,到眀末崇正皇帝时面貌已大不一样。“阁甚高敞,树阴池影,葱翠万状,一佳景也。”到了大乾朝,紫光阁便作为皇帝殿试武进士和检阅侍卫大臣较射之所。从宁熙二十九年(西历7090年)后,每年三月十八日左右,皇帝在紫光阁前考试武进士马步箭、弓、刀等科目。并由皇帝钦定一甲三人,二甲五人,三甲前列十人的人选。入选者,择其优秀授予军职。或充当御前侍卫。

到了大乾高宗全隆皇帝时期,西征南讨,国运达到巅峰。紫光阁的地位就更为重要,达到了它的显赫时期。全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便与紫光阁有着密切的关系。“十全武功”,即是两次平定准噶尔,一次平定西疆回部,两次征服大小金川,一次平定台湾林氏叛乱,一次征伐缅甸,一次征伐安南以及廓尔喀两次受降等。大乾帝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疆域。就奠定于全隆时期。

在全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中,尤其是平定准噶尔和平定回部之乱,是他最为重视的。为了宣扬他的西征武功,表彰成功诸将士。全隆皇帝于全隆二十五年(7060年)命令重新修葺紫光阁。并于翌年完工,举行了落成典礼。

“诘戎求世德,宝训揭鸿文。”全隆皇帝还把他在全隆十七年和全隆二十四年下的两道谕旨,勒石立碑置于紫光阁内正中。全隆皇帝这两道谕旨,是鉴于渤人入关以后,八部子弟日益崇尚浮华。喜文厌武,弃渤海语习中原语者日众。为了继承发扬渤人的骑射传统,全隆在谕旨中告诫子孙不要忘本。他在谕旨中先推出先世圣训,“我祖宗躬亲劳瘁,勤求治理,榘护相传,罔敢逾越。以立万世之丕基。至今感受无疆之福者,皆仰遵明训所致也。我朝渤海先正遗风,自当永远遵循,守而罔替。”立碑正是要“我后世子孙,庶咸知渤海旧制,敬谨遵循,学习骑射,娴熟国语,敦崇淳朴,屏去浮华,毋或稍有怠情。”这两道谕旨碑均立于紫禁城箭亭、紫光阁及八部教坊等处。

“爰开高阁以图形,并弆灵斿为守器。”全隆皇帝还命令把西征将士的得胜灵纛收藏于紫光阁楼上,如西征军大将赵辉、福德等所用纛幅均有名书其上。还把俘获的军器也藏于紫光阁楼上,大多是甲胄、鞍辔、弓箭撒袋之类,军器上书有所获者姓名,以志永久。将紫光阁作为武科殿试的考场,全隆皇帝其中的用意不言自明。

林逸青立于较技场上,看着手执各种各样的冷兵器的武进士们,心里不由得暗暗叹息。

这个古老的国家真是一种奇妙的存在:蒸汽军舰和西式枪炮火器已经配备到了这个国家的相当一部分非正规部队当中,而正规部队的军官,却还要通过这样的冷兵器比武竞技来选拔,而且还要如此的隆而重之!

不远处的高台之上,黄罗伞盖之下,两位皇太后和小皇帝端坐在下面,正向这边遥望。他们的身边,则是一众文武重臣,议政王大臣敬亲王宜欣、纯亲王宜瑄,各郡王贝勒,军机处各位大臣和各部尚书等分立于两旁。

林逸青注意到坐在宝座之上的小皇帝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眼中满是热切之色,不由得心中一动。

他虽然来京陛见多次,但见的都是两位皇太后,并未和这位少年天子有过直接触,但从今天的情形来看,这位小皇帝似乎和他原来想象的有所不同……

“咚!咚!咚!”一名壮汉挥动着一双巨大的鼓槌,奋力的击打着一面龙纹大鼓,宣布今天的殿试开始。

预备拔头筹的八位武进士一齐出场,向皇太后和皇帝的方向行三跪九叩之礼,山呼万岁。

一名太监将一个蒙着锦绣龙绸的珐琅托盘捧到了小皇帝的面前,小皇帝好奇的看着托盘,又转头看了看两位母亲。

仁曦皇太后微微一笑,向太监点了点头,太监伸出手将龙绸揭开,露出了里面排列整齐的八张象牙小牌。

“这些牙牌的背面,是会试八位武进士的名字,他们是数百人当中的前八名,最为优秀之人。”仁曦太后微笑着对小皇帝说道,“他们将要两两对决,最后胜出者为武状元,皇帝给他们分分组吧。”

小皇帝小心的伸出手,将八个牙牌两两分成四组,然后回头又看了看仁曦太后。

“皇帝把牙牌翻过来吧。”仁曦太后说道。

小皇帝信手翻开了一张牙牌,看到上面“林逸青”三个篆字时,眼睛不由得一亮。(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七百六十章各显神通

当考场武官将写有武进士们各自对战的对手名字的木牌悬挂起来之后,吕明允不由得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他最为担心的两个人,林逸青和费扬塔珲,在第一轮的比试中,都没有成为他的对手。

这样的话,他铁定是能够拿到探花的了……

比武开始,吕明允看到了自己的对手一位使用青龙大刀的名叫关信忠的武进士,对手看到他用的“亢龙”重剑,似乎有些不屑,吕明允并没有感到生气,相反他竟然还感到有些庆幸,对手的轻敌会给他很好的克敌制胜的机会。

而林逸青和费扬塔珲两个他眼中最强的人的对阵,多少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而且今天这两个人的兵器,竟然全都换了。

林逸青手中拿着的,竟然是一杆上了刺刀的洋枪,而费扬塔珲手中拿着的,则是一杆青缨长槊!

原本二人一个使车轮巨斧,一个使六棱铁棒,兵器全都是重家伙,今天殿试上,竟然不约而同的都走起了轻灵路线!

精通武学的吕明允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林逸青的洋枪份量可比普通长矛,自不必说,费扬塔珲手中的长槊,槊杆是以南方粗藤浸以桐油数月,晾干后制成,坚韧无比,刀不能伤,又轻便灵巧,是一件难得的利器,横扫起来的威力并不比铁棒小,林逸青手中的洋枪枪身只是普通的木料,很难抗住这样的打击,单从兵器上讲,林逸青已经失了先手。

难道林逸青是不打算和身为渤人的费扬塔珲争武状元了?

不可能!

此时的林逸青已然注意到了吕明允投来的异样目光,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好笑。

他知道,自己的计谋现在已然得逞。

比武开始,采用循环赛制,先是后两组争夺后三名(二甲),其实基本也就是定下名次而已,所以打斗起来虽然看着激烈无比。不时险招迭出,引得掌声和叫好声阵阵,但明眼人都知道,他们的比试更多的是表演。吸引皇室的眼球,以求能够给皇室留下深刻印象,在授予官职的时候占些便宜。

不多时,二甲的比试结束,参赛的武进士们分别确定了名次。剩下的按成绩好坏排入三甲,接着便开始了最为重要的一甲比试。

首先是吕明允和关信忠之间的比试。

吕明允看到对方轻松的挥动着近百斤重的青龙大刀,用斜睨的眼神看着自己,心中并没有象平时一样的怒气升腾,而是平端手中重剑,摆好了战斗姿势。

“承让了!”看到吕明允竟然采取了守势,似有畏缩之意,关信忠感到有些得意,他吼了一声,快奔上前。挥动青龙大刀,直向吕明允扑去。

吕明允看到那柄青龙大刀空中翻飞着,沉风阵阵,锐气袭人,他胳膊猛地一沉,也是快步向前杀了上去,手上青光轮转,直向关信忠的方向卷去。

刀剑相撞,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双方的第一击看似威猛。其实都是在试探对方,所以未用全力。

对手的青龙大刀份量虽沉,但吕明允手中的“亢龙”剑也有八十斤重,是以双方硬碰硬的一击之下。饶是都没有使全力,撞击产生的震动也都让二人虎口剧震,肩膀发麻。

关信忠又是一声大喝,刀光漫卷而来,下手竟是毫不容情,吕明允知道他这一次用了全力。一不小心便会丢了性命,是以在这一刻,他将想好的原本用来对付林逸青和费扬塔珲的杀招拿了出来。

就在关信忠挥刀横卷吕明允下盘之际,吕明允腾身而起,双手挥剑,向关信忠全力猛斩。

这是看起来极为普通的招式之一:“力劈华山”。

关信忠见吕明允跃起挥剑下斩,立刻变招,青龙大刀横举,以刀杆向上迎去,是为“举手擎天”。

他知道吕明允的重剑很是锋利,但他手中的青龙刀也是名家之作,刀杆为精铁打造,扛住吕明允的剑是没有问题的,弄不好还能将剑击断。

“当!”随着一声脆响,火花迸射了出来。

正如关信忠所料,吕明允的一击不但没有能够斩断他的青龙刀的刀杆,反而给弹了出去,但吕明允的这一斩力道奇大,震得他双臂双肩全都麻木了起来。

吕明允的膂力之强,手中重剑的结实,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吕明允给弹开之后,双脚一落地,便立刻重新跃起,再次双手抡剑,又是一招“力劈华山”向关信忠斩了过来。

刚才的硬碰硬,似乎对他的运招一点也没有影响。

关信忠暗暗心惊,此时他双臂仍然酥麻不已,吕明允动作奇快,他想要在这时变招已经来不及了,情急之下,只能再次举起青龙大刀,以刀杆迎击吕明允的劈斩。

“当!”火花四溅,吕明允再次被弹开了。

但这一次,关信忠有些吃不消了。

刚刚吕明允的这一剑,力道比前面的一剑,要大上许多!

关信忠“噔噔噔”向后连退了数步,好容易一个弓步刚刚站稳,吕明允再次冲了上来,飞身跃起,又是一剑猛斩了过来。

关信忠此时半边身子都酸麻不已,眼见对手又是同一招“力劈华山”,他拼尽全力,大吼一声,再次横举青龙刀,迎向吕明允的重剑。

“当!”

飞溅的火花崩上了关信忠的脸,但他已经不在意了,此时他只感觉到全身如同遭到雷劈一般,一瞬间失去了知觉,手中青龙大刀几乎要把持不住,他的身子猛地向后仰倒,眼看就要摔在地上,他不知哪里来的力量,青龙大刀一竖,用刀钻拄地,这才支撑住了身体,没有摔倒。

但就在他以刀拄地之时,被又一次弹开的吕明允疾步冲了上来,挥剑向他横斩过来。

关信忠想都没想,双手竖着拿起青龙大刀,再次用刀杆迎上了吕明允的重剑。

此时的他感到双臂已然不属于自己了。吕明允这一击定然会将他手中的青龙刀击飞他一向自负于膂力,这一次没想到遇上了更强的人。

“铮!”

和关信忠预想的完全不同,伴随着一声怪异的金属声响,他手中的青龙大刀竟然一分为二。被吕明允一剑生生的斩断!

吕明允的剑斩断青龙刀的刀杆后,剑尖瞬间划开了关信忠胸前的青铜护心镜,并割开了里面的锁子软甲,差一点便将下面的皮肉切开。

吕明允一剑得手之后,收势后退数步站立。定定的看着关信忠,再未上前攻击。

关信忠呆呆的看着手中已然折断的青龙大刀,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对方竟然用重剑斩断了他的青龙刀!

这怎么可能?

但此时在场外观战的林逸青,却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不由得对这位武成公家的吕公子刮目相看。

这位吕公子应该是连续四剑全都砍在青龙刀刀杆的一个位置,所以才会将青龙刀斩断!

此人不但武艺出众,膂力奇大,而且头脑十分聪明,善于把握机会,有临机应变之才!

这场比武的结果。显然是关信忠输掉了。

他这一次输得心服口服,在向吕明允深施一礼之后,便下了比武场。虽然他已经无望三甲,但关信忠却并不气馁,尽管一甲不成,二甲他却仍然是排在前面的。

林逸青知道,接下来,将是他或是费扬塔珲对阵吕明允了。

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远处旗牌的变换,变成了他和费扬塔珲的对阵!

林逸青微微一愣。不由得望向费扬塔珲,但费扬塔珲似乎对这样的变换并不吃惊,而是神色坦然的下了场。

林逸青转头看了看立在那里胸口起伏不定的吕明允,心里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看来武成公还是在大乾帝国官场有一定的影响力。刚才吕明允和关信忠比了一场,体力有很大的消耗,如果现在立刻让他和自己或费扬塔珲当中的一人比武,无疑要吃亏,而自己和费扬塔珲交手是必然的,是以换成现在比试。让吕明允能够休息一场。

而比赛是循环制,自己和费扬塔珲交手,无论谁胜谁负,都要再和吕明允交手,体力上肯定是要吃亏的,这样一来,吕明允的胜算便大大的增加了。

对于“武圣”吕望后裔武成公吕家,自己看样子有必要重新评估一番,不能和“文圣”孔子后裔的延圣公等同看待了……

主持武官高声唱报林逸青和费扬塔珲的名字,宣布比赛开始,林逸青定了定神,拎着手中的“刃枪”便下了场。

看到林逸青拎着一杆“洋枪”下了场,费扬塔珲的嘴角现出了一丝微笑。

林逸青原本以为费扬塔珲会询问自己的这枝“枪”里是否装了子弹,但费扬塔珲什么也没有问,只是依照礼节说了一句“承让”之后,便摆开了架势。

林逸青则双手端起了刃枪,摆出了一个后世十分标准的“刺杀”预备动作。

他今天决心让这个时代的武士,见识一下现代军人的战技!

看到林逸青摆出的动作,费扬塔珲冷笑了一声。

对于林逸青的武器,他其实并不陌生。

林逸青不会知道,他的父亲,当年便曾奉朝廷调令,由盛京远赴天津大沽口,同英国人接仗,进行过激烈的白刃战。在九死一生回到故里之后,将洋人的战术给他做了演示,希望能有一天朝廷再同洋人开战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