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强嫁:摄政王上位记-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绪至此,她低沉而道:“摄政王如此不可一世,本宫倒是必得一见了。此等蛀虫不除,大旭何安。”
  刘太傅缓缓点头,低道:“摄政王的确得除,但此际却并非大肆除他之时。”
  说着,待姑苏凤瑶深眸凝他,他嗓音稍稍一挑,语气也蓦地增了几分急促,“今日下朝后,老臣与镇国将军等人在军机处批阅奏折,奈何却收到一封百里加急的信,信上言明,边关早已失守,大盛敌军一路疯狂斩杀而来,不日之后,便会抵达这京都城了。老臣今日来,也是特意想请长公主让新皇请出兵符,将临近江南一带的兵力调回,以救急火。”
  他尾音未落,姑苏凤瑶神色骤变,手指蓦然而动之间,瞬时捏碎了掌心杯盏。
  “长公主!”刘太傅惊了一跳,急促而呼。
  她分毫不顾满是鲜血而溢的掌心,怒沉而道:“大盛之军入关,且一路疯狂而前,如此急事,为何未有人及早禀报!”
  刘太傅浑身一颤,紧张无奈的道:“百里加急之信昨日正午才送入军机处,奈何昨日皇后娘娘殡天,各宫争夺皇位,纷争四起,再加之昨夜皇后下葬,老臣着实无暇批看军机处奏折,是以延误军情,望长公主降罪!”
  这话一落,他已是颤着身子跪了下来。
  姑苏凤瑶满面阴沉,瞳孔之色明灭不定。
  待强行按捺心神之后,她冷沉而道:“太傅且等候片刻,本宫这便去取皇上兵符。到时候,速差人带着兵符急去江南一带调兵救急,另外,速差人前去打探敌军位置,再于京都城内贴下皇榜,凡城内成年男子,皆服壮兵,不得推拒!”
  刘太傅眉头一蹙,“若强行抓壮兵,无疑会惹得百姓生怨……”
  她瞳孔一缩,阴沉无波的道:“国之兴亡,匹夫有责。若大盛之兵攻入皇城,城中百姓,一样活不成!”
  铿锵冷硬的嗓音一落,她已不再多呆,当即起身而行,速步朝新皇寝宫而去。


第9章 国难当头
  盛夏,下午的阳光极烈。
  天空之中,云彩密布,然而空气之中,却越发闷热。
  殿外,知了持续而叫,声音突兀尖锐,惹人烦躁。
  凤栖宫内,姑苏凤瑶一袭凤袍,头发微束,额头的宫花明艳逼人。
  她独坐窗边,身前矮桌摆放棋盘,而盘上棋子,早已下成死局,揣摩半晌,不曾解开。
  许久,她终于从棋盘上抬眸而起,微微凝向窗外,淡声而起,“王能,太傅可有传消息来?”
  嗓音刚落,窗外扬来一道沉毅恭敬的嗓音,“回长公主,太傅那边,不曾传来任何消息。”
  是吗?
  这么久了,她便只收到太傅一次消息,只道是兵符已差人加急送出,城中也张贴了皇榜,大肆抓兵。奈何最为要紧的,却是大盛敌军,竟已离京都城仅二十里,如此距离,若不出意外,定能在明日一早,攻至京都城门外。
  思绪至此,无端紧然。
  她脑心微微的发着刺痛。
  如今感觉,无疑如瓮中之鳖,所有急促而来的防备,无疑仅是自我安慰罢了,倘若是,江南救兵在明日一早还不曾抵达,如此,这京都城,便是守不住了,连带这大旭江山,定也是守不住了。
  越想,越觉深沉无底,无端紧然。
  待片刻,她才强行按捺心绪,朝窗外王能低沉而道:“再探。”
  嗓音落下,她目光一垂,再度凝在了棋盘上。
  殿内,一片幽谧沉寂,无声无息,压抑得令人头皮发麻。
  黄昏之际,幼弟过来寻她,大抵是预感有事发声,小小年纪的他,竟仅是一言不发的呆在她身边,直至夜色深沉,任由许嬷嬷如何相劝,他都抱着她的手,脑袋急急而摇,不愿离开。
  她神色微动,挥退了许嬷嬷,特意准他留下。
  沉寂的气氛里,她摸着幼弟脑袋,低低而问:“夜色深沉,皇弟怎不愿回寝宫休息?你如今已是皇上了,明日得早朝,若太晚不休,明日早朝之上,便该再被摄政王笑话了。”
  孩童不说话,仅是将她的手臂抱得极紧。待半晌后,他开始试探而问:“皇姐,我们会死吗?死了后,会见到父皇母后和太子哥哥吗?”
  她瞳孔骤然而缩,低沉而问:“征儿为何这般问?你如今是皇上了,日后定锦衣玉食,富贵荣华,岂会亡?”
  他浑身抑制不住的颤了颤,半晌后,才低低而道:“征儿听说,大盛的敌军快攻来了,京都城快灭了,征儿与阿姐,也会跑不掉的。”
  话刚到这儿,他突然开始无声抽泣。
  她神色起伏不定,面露阴沉,待强行按捺心绪后,她开始低沉而道:“外人之言,不过是随口胡说罢了。而今我们大旭,一片安好,定不会亡了。”
  说着,嗓音一挑,继续道:“征儿莫要胡想,有阿姐在,定护征儿周全。只是此际夜色尚深,征儿的确该休息了,皇姐送你回寝宫可好?”
  他并不言话,仅是扬着脑袋紧张的望着她,似是不愿与她分开,又似是全然不曾将她的话听入耳里。
  她心下一沉,未待他回答,已是起身抱起了他,缓步出了殿门。
  一路上,她行得极慢,而怀中的孩童,也是一言不发。
  直至行入他的寝宫,并将他安置在他的龙榻上后,他才满眼含泪,低低而道:“天下虽大,皇位虽好,但却不及皇姐好。征儿年幼,不能为皇姐分担,但求皇姐一定要好好的,好好的。”
  稚嫩的嗓音,言道而出的话,却已超出了他稚嫩年纪的成熟。
  或许是,突然之间经历得太多,自家这仅有六岁的幼弟,竟也性情大变,满心敏感,从而,无知无觉的突然变得成熟开来。
  她心底一颤,眼睛之中,突然有些酸涩。
  刹那之间,她急忙转身,直挺着脊背,强忍心绪的宽慰而道:“征儿放心,皇姐说了要护征儿周全,便一定会做到。”
  这话,不算是回答他的话,只因如今危难当头,她已无法做到让自己安好无虞。
  亦如国师当日所言,宫中纷乱,尚且可由权杖而平,但国之危亡,却需她姑苏凤瑶这条命来救。
  心思至此,满身冰凉。
  待回到凤栖宫,她独坐在矮桌,开始执笔而起,为自家皇弟留信。
  整夜,她不曾入眠,整个人静坐在软榻,思绪翻转,层层思量。
  翌日一早,天色刚刚微明,王能急唤,“长公主,刘太傅有信传来。”
  坐了整夜的身子骨,僵硬得没了知觉。
  待片刻后,她才唇瓣一启,低沉而道:“拿进来。”
  王能不敢耽搁,当即推门入殿。
  她信笺入手,垂眸观望之间,死沉的瞳孔,终归还是增了几分起伏。
  大盛敌军攻至城门外,而今两军对峙,敌方大肆威胁我军投降。另,江南救兵,中途莫名被袭,损伤惨重,无法及时抵京救援。
  短短两行字,字迹潦草,无疑是仓促之间颤抖而写。
  她双眸合了合,各般心思于麻木的心底流转。
  片刻之际,她唇瓣微微而动,淡漠无温的朝王能道:“唤宫奴进来,本宫,要好生梳妆。”


第10章 故人成仇
  天色,逐渐发明。
  待她梳妆完毕,天色已大明,连带空中阳光都微微有些发热开来。
  她一身凤袍,发鬓高耸,鬓上的凤钗流光溢彩,奢华万分,她面容之上,略施薄妆,整个人打扮隆重,但却不失倾城风华。
  未由任何宫奴搀扶,她开始大步出殿,凤袍的后摆长长的拖曳在地,虽是满身的精贵壮观,但那挺得笔直的脊背,却无端显得孤寂,萧条。
  在马厩中牵了烈马,她身形一动,极为干脆的登坐在了马背。
  侍卫统领王能似是猜出了什么,当即跪地,焦急而呼,“望长公主三思!城门之边,有镇国将军与三万兵力对峙,大盛之兵不易攻破城门。”
  她稳立在马背,居高临下的朝王能望来,神色,阴沉深邃,却并无半分的担忧与畏惧之色。
  “敌军十万,我军仓促而组的三万兵力,岂是敌军对手。本宫今日,势拿敌军首领的人头,护我大旭周全。若失败了,还望王能总管看在先皇先后的份上,携我幼弟速逃京都,护他周全。”
  王能面色一白,焦急而道:“先后对长公主临危托孤,长公主岂能一走了之。便是要让属下护皇上,长公主也得随属下一道逃离。”
  她麻木而笑,“敌军杀本宫父兄,灭大旭城池,此等不共戴天之仇,本宫,自得好生算账,岂能弃我大旭万千子民与深仇不顾不顾,独自逃亡,苟且活命!”
  尾音一落,他已不待王能反应,两腿骤然朝马腹一拍,瞬时,烈马嘶鸣,如箭而去。
  “长公主!”王能惊呼一声,嗓音嘶哑。
  奈何话语一落,那一人一马,早已消失在道路尽头。
  许是知晓敌军压城,此际的京都主道上,处处皆是惊慌四窜的妇孺百姓。
  她烈马而过,啼声四起,惊得道上百姓纷纷让道,而后迅然而前,直逼京都城门。
  “长公主来了!”
  城门边,有武将认出她来,不可置信的惊呼。
  待她刚跳下马来,镇国老将军与刘太傅已是跪倒在她身前,焦急而道:“两军对峙,此处危险,望长公主速速回宫,等待消息便可!”
  她阴沉而道:“太傅与镇国将军不惜年事已高,亲身犯险,你们都来得,本宫,自是来得。”
  嗓音一落,已不顾他们反应,抬步稳然迅速的绕过他们,随即直往那通往城门之上的石阶而去。
  突然间,本是闷热的天气,突然渐起风声。
  她稳步而上,全然不顾刘太傅在后焦急跟来与呼唤的嗓音,片刻之际,便已踏上了城墙之上。
  肃风烈烈,一时,将头顶珠花与金步摇吹得肆意摇摆。
  她干脆的从一名侍卫手中夺了弓箭,随后踏步而前,最后终于站定在了城墙之边。
  抬眸观望之间,只见城门之下,黑压压一片人马,密集交织之中,无边无际,给人一种窒息般的压抑。
  果然是人马众多,如此看来,这大盛对她这大旭,无疑是志在必得。
  “我家太子殿下,本无意大开杀戒,方才已与尔方商议许久,只要尔等不战而降,我家太子殿下,定也不会伤你们一分一毫。我们大盛,要的仅是你大旭江山罢了,并非有意屠杀你大旭满城。如此,我殿下仁慈,尔等还犹豫什么?如今,天色也已不早,尔等考虑得如何,便直说。”
  正这时,下方有道刚毅戏谑的嗓音扬来。
  她瞳孔骤然而缩,循声一观,凝向了那言话之人。只见那人,满脸的络腮胡,容貌粗犷,眼睛嗪着讽笑,正嚣张挑。衅般的朝城楼方向望着。
  她面色一冷,懒散把玩着手中的弓箭,开始淡漠出声,“乱咬人的野狗,何来仁慈一说?”
  这话一落,手中箭羽蓦地而出,竟是浑然不借箭弓就直接弹射而远。
  刹那,那方要转眸朝她望来的粗犷男子瞬时闷。哼,箭羽精准的穿胸而过,他浑身抑制不住的颤了颤,口角喷血,最后抑制不住的从马背上跌落而下。
  一切的一切,来得太过突然,瞬时之中,在场之人皆是一惊。
  待片刻后,城下之人似是有人回神过来,当即怒然而呼,“那娘们竟是杀了威武将军!弓箭手,射,杀了这娘们!”
  汹汹而怒的嗓音,杀意尽显。
  姑苏凤瑶瞳孔微缩,迅然之中当即要飞身而下,擒贼之王,不料还未动作,那城下纷繁兵马之中,竟有一道浑厚有力的嗓音响起,“慢着!”
  这话一落,城下弓箭手纷纷顿住。
  她心底却莫名陡跳,当即循声而望,边间那繁杂密集的兵马之中,竟缓缓策马出来一人,最后,那人立马当前,微微扬头,瞬时之中,一双刚毅的双眼迎上了她的。
  刹那,似有什么东西猛然撞击了心口,疼痛入骨,似是鲜血淋漓。
  她浑身抑制不住的颤了颤,方才还满是阴沉冷冽的脸,此际骤然惨白。
  “长公主!”刘太傅与镇国将军焦急呼唤,双双上前一左一右的将她搀扶住。
  她堪堪稳住身形,极缓的推开刘太傅与镇国将军,起伏不定的双眼,再度朝那城下之人望去。
  熟悉的眼睛,熟悉的眉宇,熟悉的面庞,甚至,连他面容上常日蔓延着的清冷与傲然都全然的熟悉。
  只奈何,当年他的不告而别,她本不曾想过还会与他再见,然而,鲜血深仇的事实不住的让她相信,让她看清,她与他再见了,以这种血海深仇的身份与姿态,再见了。
  心口,蓦然刺痛,疼痛入髓。
  正这时,那城楼下方立马当前的人,低沉沉的出了声,“大旭倾城绝丽,但却脾性暴躁,叛逆不已的嫡长公主,竟是你?”
  刚毅的嗓音,纵是略显疏离,然而却不难察觉其中的几分压抑,甚至震惊。
  她蓦地勾唇而笑,苍白的面容,被冷笑与嘲讽全数覆盖。
  是了,脾性暴躁,叛逆不已,甚至打皇子,恼太后,威宫奴,无恶不作,这便是她往些年给这天下之人不可一世的不堪形象。自打十五之际,国师才带着她入住在道行山上,避世清修,以涤满身的叛逆与暴躁,不料山间清苦,加之国师时常教她医术,日日与她说道,倒将她满身带刺的棱角磨得干干净净。
  一年之后,在国师闭关之际,她在深山采药时救了一名少年。
  那少年,肩膀腿脚全是刀口,鲜血淋漓,她并未惊动国师,仅是心生恻隐,将他拖至山间洞中为他疗伤。
  多日的朝夕相对,这最初一言不发且满身疏离的刚毅之人,终归是打开了心,与她言道他是邻国大盛的世家公子,游玩途中偶遇山贼,惊慌之下逃入这深山之中,以求避命。
  一切的一切,听着真实,她不曾有半分怀疑,仅是日日为他伤口换药疗伤,诚然已对。
  然而,整整半月的互陪互伴,两人互相情义,待她心生摇曳,本打算告知他她大旭公主的身份,不料那刚毅俊雅的少年,竟突然不告而别,任她焦急的寻遍大半个道行山,都不曾得他半分踪迹。
  这人,便这么突然凭空消失了,不留半分痕迹,许是她失魂落魄的模样惹得刚闭关而出的国师讶异,国师开口而问,她才如实以告,奈何国师掐指一算,唇瓣一动,仅幽似叹的说了两字:“孽缘。”
  孽缘。
  是了,当初不知这二字是为何意,甚至以为国师故意吓唬于她,奈何此时此际,竟用入骨入髓般的震撼与痛意,让她彻底明白了国师口中这二字究竟何意。
  这曾经心系的男子,竟是沾染了父兄的鲜血,如此血仇,何能逾越半许!


第11章 心痛对峙
  这般相遇,无疑是她从未想过的重逢。
  思绪翻转,震撼不平之中,浑身上下都开始莫名的紧绷。
  她独立在城楼,目光森冷微颤的凝着他,似要将他一眼一眼的剜下肉来。
  万军之前,他一骑独立,微微仰头,目光就这么静静的朝她落着。
  待半晌,他眉头稍稍一蹙,终归是再度出声,“凤瑶。”
  短短两字,语气却是极其幽远,然而她乃大旭长公主,如此亲昵之名,岂配他唤。
  她瞳孔骤然而缩,阴沉而问:“阁下便是大盛太子?”
  他静静凝她,眉头皱得更甚,却是片刻之后,稍稍点了头。
  她冷笑一声,修长的手指肆意把玩儿着手中的箭羽,唇瓣一动,嗤然冷冽的继续问:“便是那杀我父兄,毁我千军万马的大盛太子?”
  冷冽的嗓音,嗤然十足,甚至语气之中,还夹杂着几分不曾掩饰的杀气。
  “你放肆……”刹那,城下有兵当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