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媒崔姑姑-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世君刚到不久,从厅里传来一声唱名,接着,走出两个捕快,这两人揪住一个身材矮胖的妇人,不由分说,先剥了她的衣裳,拖进刑厅打了十板,板子打在肉上,发出一阵闷响,挨打的妇人吃痛不住,嘴里鬼哭狼嚎的叫着。
  这是提牢厅的规矩,受审的犯人,不拘男女,审问之前先打十板,往常崔世君只听说过,今日还是头一回亲眼所见,她定了定心神,朝着外头看了几眼,默默等在人群里。
  另一边,阿杏出了河阳侯府,就急忙赶回衙门,等她找到吴书办,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时,吴书办也十分吃惊,他道:“这提牢厅里的人怎会无凭无据,就把你家姑娘带走了?”
  阿杏急得落下眼泪,她道:“吴书办,你快想个办法吧,提牢厅里的捕快们凶着呢,说不得会怎样刁难我们姑娘呢!”
  “你稍安勿躁,我这就去找何大人。”吴书办皱着眉头,起身出了屋子,来到统筹司司长大人何俊平的屋里。
  统筹司司长何俊平,三四十岁的年龄,邢部尚书何荣乃是他的族叔,他虽只是何家的旁系,靠着何尚书的提携,几年前谋了统筹司司长之位,他听说提牢厅来人,拘走了崔世君,脸上倒是平静,他道:“这事提劳厅的张大人已和我打过招呼,京里出了这么大的案子,就连邢部尚书何大人也被圣上责问,提牢厅找崔大姑娘问几句话,也没甚么稀奇的。”
  孙寡妇与孙二暗地里拐卖人口之事,因着背后的靠山是通政判司张海青,他们司里的几个人早就心照不宣,这会儿赵公府参了通政判司张海青,案件虽说还未审到张海青头上,底下只怕要先死几个替死鬼。
  何俊平看着吴书办,他心里叹了一口气,这个崔世君不知得罪了哪一路神仙,有人存了心想要整治她,他虽是她上司,这回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都是人精,吴书办听完何俊平这番话,他沉默片刻,半晌后,开口说道:“犯案的是孙二和孙寡妇,经她手上买卖的人口,都是白纸黑字的卖身契,无端叫崔大姑娘背了这黑锅,实在冤枉呢。”
  何俊平看着吴书办,慢腾腾的说道:“哪里就是背黑锅,不过是叫过去问几句话罢了,过几日还叫崔大姑娘回来呢。”
  吴书办心底一沉,他见何俊平铁了心不管崔世君,只得先出去了。
  心急如焚的阿杏看到吴书办,三步并做两步迎上前,她道:“吴书办,何大人这是甚么意思呢?”
  她在窗外已听到何俊平的话,这何俊平还说她家姑娘要过几日才能回来,须知提牢厅跟永巷不一样,等到姑娘从里面出来,说不得就要褪一层皮了。
  吴书办暗自想了半日,说道:“眼下第一要紧的是先送些银子进去打点,免得崔大姑娘在提牢厅里平白受罪,毕竟都是给朝廷当差,看在同僚的份儿上,他们也不至于太为难崔大姑娘。”
  阿杏急得大哭起来,她道:“孙寡妇干下那等丧尽天良的坏事,与我们姑娘有何相干呢,我们姑娘又没收她一个银子的好处。”
  吴书办说道:“你有哭的工夫,还不快些回去告诉崔老爷。”
  阿杏跺着脚,转身哭着跑出衙门,还没走多远,她就遇见找过来的崔福,原来,崔福驾着马车到河阳侯府去接崔世君和阿杏,等到了侯府,方知得知他家姑娘被提牢厅的捕快带走了,又听说阿杏被姑娘派回衙门来搬救兵,崔福急急忙忙的赶到衙门,谁知不等他到衙门里,便在半路看到哭得满脸是泪的阿杏。
  阿杏一边哭一边说道:“何大人不管姑娘,说是等过几日姑娘就会回来,吴书办还叫咱们送银子去打点,福叔,这该怎么办呀?”
  崔福慌了,提牢厅不比永巷,那里是专门关押戴罪之身的犯人,若是女眷,更是会肆意遭人羞辱,往年还有女眷被关提牢厅,出狱后就含愤自尽,他们家姑娘,一向体体面面,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他惊声问道:“这是甚么话,难不成让姑娘一个妇道人家去顶罪?”
  阿杏哭着说道:“福叔,我们还是先回家告诉老爷吧。”
  崔福也急得老泪纵横,他道:“老爷不管事,老姑姑年事已高,这冷不丁的告诉他们姑娘叫人抓走了,岂不越发叫他们也跟着一起着急。”
  阿杏方寸大乱,她说道:“那该如何是好呢?”
  忽然,崔福灵机一动,他道:“去找宁国老侯爷,兴许他能救咱们家姑娘呢。”
  想到宁国老侯爷,阿杏像是吃了定心丸,她道:“福叔说得对,老侯爷是个大好人,肯定能帮到姑娘。”
  她二话不说,爬上马车就催着崔福去宁国府,这一路,崔福把马车赶得飞快,等到了宁国侯府,看门的小幺儿听说阿杏要求见老侯爷,先去回禀崔长松,不一时,崔长松来了,他见到阿杏,问道:“阿杏姑娘,你这会儿怎么来了?”
  阿杏强忍着眼泪,把今日的事又说了一遍,崔长松听完后很是惊讶,他不敢耽误,说道:“你先等着,我这就去回老侯爷。”
  崔长松转身进屋找霍云回话,只剩阿杏和崔福忐忑不安的在外等侯,没过多久,有个小厮来请阿杏进屋,说是老侯爷有话要问她,阿杏心头一喜,她跟着小厮进了屋里,刚跨进门,便看到宁国老侯爷霍云坐在主位,阿杏落下泪来,她扑通一声跪在霍云面前,说道:“老侯爷,求你救救我们姑娘吧。”
  霍云的神情看不出喜怒,他望着跪在地上的阿杏,不紧不慢的问道:“是谁要审问你们姑娘?”


第34章 
  提牢厅的院子里; 众人一个个被拉下去先打板子后受审,临到崔世君时; 前面还有十来个人,此时日头渐渐西沉,崔世君抬头朝着门外看去; 吴书办没来; 阿杏也没来,不知到底发生了甚么事; 也不知这会儿的崔家怎么样了。
  就在她沉思之际; 提牢厅里出来一个书办模样儿的人,他对左右把守的捕快说道:“已到了落衙的时辰; 大人说余下的人押到牢里,明日接着再审。”
  这人语音刚落; 院子里叽叽喳喳吵个不停; 今日受审的人,有的当庭判了无罪,也有的审问之后; 直接下到监牢; 这会儿听说要被关到牢; 众人自是恐慌起来; 有几个捕快见此,用手里未出鞘的补刀狠狠的抽了带头挑事的人几下; 原本吵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提牢厅的书办看着他们; 冷声说道:“我劝你们不要胡闹; 进了提牢厅的大门,就给我规规矩矩的,要不然最后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己。”
  崔世君一语不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况且提牢厅的捕快们,各样儿整人的手段层出不穷,犯不着在这里与他们起冲突。
  那书办吩咐完之后,转身进到厅里,这时,来了一个小个子捕快,带着崔世君和另外两个妇人往女监里走,两个妇人唬得啼哭不止,惹得小个子捕快心烦不已,他骂道:“再哭一声儿,就把你们衣裳剥光,让你们跪在大门口给人看热闹。”
  这两人又惊又惧,吓得连腿都软了,崔世君看不过眼,她摸遍全身,只有早晨去陈府接亲时收到的一个喜钱红封,崔世君把红封递给小个子捕快,轻声说道:“大人别动怒,莫与我们妇道人家一般见识,劳烦你费神了,这几个小钱请拿去喝茶吧。”
  小个子捕快拿手摸了一下红封,看着崔世君说道:“是个上道儿的。”
  收了好处,这捕快不再像先前那样骂骂咧咧的,女监离着提牢厅的院子只有几步路,没过多久,他带着崔世君等人到了女监,女监门口有几个粗壮的婆子正在抹叶子牌,小个子捕快不耐烦的说道:“还不快把这几个人收监,磨磨唧唧的,耽误我落衙回家。”
  看守女监的婆子嘴里嘟囔一句:“这一整日进进出出的,就没个消停的时候,连打个牌都不安生。”
  她丢下手里的叶子牌,与小个子捕快交接后,冲着崔世君她们几人凶巴巴的说道:“女监有上等房,中等房,下等房,你们打算住哪儿?”
  随着崔世君一起来的两个妇人不明就里,心道,女监的牢房还能任人挑选?一旁的崔世君却想也不想,她拨下头上的金簪,说道:“婶子,我手上没带银子,要是不嫌弃就收下这个簪子,不拘哪里,随意给我安置一间屋子。”
  女监的婆子接过她手里的簪子,细细的看了一遍,等到认定是真金,便从腰上解下钥匙,对身后的另一个婆子说道:“送她去西侧的上等房。”
  这婆子的话一出,同行的两个妇人自然也就明白了,她俩纷纷掏出银子打点,一个跟崔世君一样,分到上等房,另一个银子没给足,被分到中等房去了。
  都是头一回进到女监,崔世君进去后,还有闲心左顾右盼,另外两个妇人却早已哭得泪水涟涟,女监里老鼠和蟑螂到处都是,不时还传来一阵阵凄厉的哭喊声,等她们到了所谓的上等房,那个妇人吃惊的问道:“就住这里?”
  牢房里面黑漆漆的,连张床也没有,地上只铺着几张草席,出恭的马桶也不知多久没有清洗,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带着她们进来的婆子冷笑一声,说道:“你要嫌弃这屋子不好,我再带你去别的屋子看看。”
  抱怨的妇人连忙噤声,她花了银钱尚且住在这样的地方,可想而知那不花钱的,更会差到何种地步。
  婆子将崔世君她们二人送进监牢后,落钥走人,这间上等房只有她俩,进去后,那妇人哭哭啼啼的,说道:“一个个都是杀千刀的,出了事儿就不管我,要是逼急了我,把你们干下的坏事都抖出来。”
  崔世君听了半日,她问道:“嫂子,我看您长得慈眉善目,不像个恶人,为何会被拘到提牢厅里来?”
  那妇人经过这一日,吓得身心疲惫,她哭着说道:“还不是那孙二,说甚么叫我帮他家相看几个丫鬟,我就当真了,我哪晓得他干得是这等丧尽天良的坏事呢。”
  说着,她哭得越发可怜,崔世君安慰了她几句,说道:“来了这半日,请问嫂子如何称呼?”
  这妇人哭了半晌,总算止住眼泪,她说道:“我夫家姓王,就住在城西柳林巷,姑娘又是怎么卷进孙二这宗案子里的?”
  “原来是王嫂子。”崔世君对她说道:“我姓崔,是城里的官媒,提牢厅为甚么把我拘来,我也正纳闷呢。”
  说着,她停顿一下,又问道:“不过,我听说孙二手里的姑娘都是从外地拐来的,王嫂子住在城里,又只是帮她相看丫鬟,怎会受到他的牵连呢?”
  这姓王的妇人脸色微讪,她道:“我娘家在雷河县,据京里也就几十里的路程,前两年,孙二说他府里要买丫鬟,还要相貌身段是上等的,叫我回娘家替他问问有没有合适的。”
  崔世君轻轻点着头,王家的又说道:“我问了之后,的确有几家过不下去的要卖儿卖女,只是都嫌他家出的银子少,不肯卖,后来这事也就作罢,谁知过后我隐约听娘家的人说起,县里有好几家的女儿被拐子拐走了,报了官也没个音讯。”
  说完,王家的赶紧补了一句:“是不是孙二拐走的我就没仔细打听了,这些传言我也是听别人说的呢。”
  崔世君说道:“我信嫂子的话,可是有件事我实在想不通,孙二手里来历不明的姑娘若是拐来的,卖身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王家的嗤笑一声,她看着崔世君,说道:“亏你还是官媒,连这个都不知道?孙二让她们随便认个干爹干娘,有当地地保担保,卖身契不就有了么,只要不出事,谁还认真去查不成?”
  崔世君笑了一下,说道:“受教了。”
  闲聊几句,崔世君和王家的就不再说话,她心里默默盘算,这姓王的妇人,说得话半真半假,照她这么说,刘二先是假意托人要买丫鬟,买卖不成就下手拐走,此次若非赵公府和孙二背后的通政判司张海青有嫌隙,恐怕还有更多的妇人要一辈子身陷苦海。
  崔世君胡思乱想了半日,忍不住自嘲一笑,她如今自顾不暇,倒有闲心替别人叹惜,女监里和外界不通,想起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崔世君不禁皱起眉头,她爹腿脚不好,安哥儿年龄小,家里连个主事的人也没有,最怕的就是吓到老姑姑。
  正当她发愁时,女监的牢门打开,开门的婆子冲着里面喊道:“开饭了。”
  说着,她放下手里的碗筷,牢门重新落锁,王家的端起碗筷,她借着微弱的灯火一看,只见碗里是两个拳头大小的馒头,再加半碗没有油星的青菜,王家的愤然说道:“我花了好几两银子呢,难不成就是这些猪食。”
  崔世君端起她的那碗饭菜,她闻了一下,胸口一阵反胃,想来是放久了,青菜有些发馊,只不过她一整日没用饭,腹中烧得生疼,是以崔世君逼着自己吃了几口馒头,坐在她对面的王家的实在吃不下,饭菜一口也没动。
  谁知,崔世君还没吃到半个馒头,牢门又开了,外面传来声音:“崔世君出来,老爷要夜审你!”
  崔世君一楞,夜审她?她何曾这么要紧过?
  女监的婆子不由分说,进来两个人,一把将崔世君拽出来,推推搡搡出了女监,女监外面自有几个捕快等着,他们看到崔世君,还算客气,有人替她打着灯笼,送她往提牢厅去了。
  这一路,崔世君心中七上八下,等到了提牢厅门口,里外灯火通明,站了不少人,她正在四处张望时,便听到阿杏的哭声:“姑娘!”
  崔世君一看,阿杏和福叔,还有崔世柔都站在提牢厅的院子里,她妹妹崔世柔看到她,想迎上前,被福叔一把拉住了,福叔冲她摇摇头,崔世柔只得暂且忍耐住,目送着崔世君进了提牢厅里。
  崔世君进到正厅,屋里点着几盏大灯,将四下照得亮堂堂,提牢厅的大人站在案前,脸上微微带着局促,她目光移到旁边,不觉怔住了,宁国府老侯爷霍云也来了。
  霍云坐在一张大圈椅里,他的手臂随意的搭在扶手上面,看到进屋的崔世君,先朝她看了一眼,随后扭头望着提牢厅的大人,屈起手指轻轻扣着扶手,催促道:“人带来了,审吧。”


第35章 
  崔世君看到赶来的宁国老侯爷霍云; 心中有些意外,同时又松了一口气; 她对着老侯爷和提牢厅的张大人行了一个万福,温声说道:“老侯爷有礼,张大人有礼。”
  站在公案前的张大人眼角先扫了霍云一下; 随后和颜悦色的对崔世君说道:“崔大姑娘; 失礼失礼,底下的捕快当差不仔细; 分明叫他们请你到提牢厅协助查案; 谁知却怠慢了你,还望崔大姑娘不要介意。”
  何止是怠慢; 来一趟提牢厅,连监牢都住了一回; 若非老侯爷出手相助; 只怕崔世君此刻还在监牢与虫鼠相伴。
  不过面对张大人,崔世君脸色不变,她抿唇轻笑一声; 淡淡的说道:“张大人客气了。”
  崔世君和张大人寒暄时; 霍云一语不发; 他眼皮微垂; 轻轻侧着身子,似是在专心听他们说话。
  张大人朝着霍云又看了一眼; 今日审完案; 他原已落衙回府; 忽然接到书办传话,说是宁国老侯爷霍云亲自到提牢厅来了,这位传闻里的老侯爷,他向来只闻其名,从未曾得见真人,就在他惊诧之时,书办说宁国老侯爷是为了崔世君而来,他不禁越发头大如斗,近日这桩案件,明着审的是孙二,背后实则是赵公府与通政判司张海青在斗法,另有东郡侯府的莫少均掺和其中,想要借此时机整治崔世君,如今再添一个宁国老侯爷,这案子他都不知从何审起了。
  张大人暗自叹了几口气,他看着崔世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