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媒崔姑姑-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是怕晒坏了姑娘。”阿杏揉着被戳红的地方,她说道:“姑娘等着,我去找找看有没有伞。”
  说着,阿杏跑出去借伞,没过多久,阿杏抱着借来的伞回来,崔世君和阿杏主仆二人锁了门,自出了衙门不提。
  烈日炎炎,即便打着伞,走到半路上崔世君仍出了一身汗,路经北门大街时,身后传来一阵车马声,还不待她回神,一阵旋风吹过,就听有人喊道:“前面的是崔姑姑么?”
  崔世君听见喊声,停下脚步,她回头一望,先是见到崔福打马走在前头,后面跟着一乘马车,一眨间的工夫,那马车已经停在崔世君的身旁,随际,马车的帘子被人撩起,从里面露出老侯爷霍云的脸。
  霍云的手肘搁在车窗上,他随意的托着下巴,望着马车外面的崔世君,只见她穿着一袭浅绿色的罗裙,头上挽着发髻,斜插着一支嵌珠碧玉簪,想来是日头太晒人,她脸上挂着几颗汗珠,打湿了她额前的几缕碎发。
  霍云望着崔世君时,崔世君回望着他,冲他一笑,说道:“给老侯爷请安。”
  上次清华观一别,算来已有半个月,霍云两眼注视她,启声问道:“这是要往哪里去?”
  “我去东郡侯府探望莫姑娘。”崔世君答了一句,她心知霍云不喜莫家,转而岔开话题,问道:“这几日越来越热,山里更爽快一些,老侯爷怎会这个时候下山?”
  霍云说道:“我在山上待的烦闷,索性便下山回来了。”
  听了他这话,崔世君抿嘴一笑,故意说道:“想来是山上清修太苦,老侯爷也惦记起红尘俗世了。”
  她这话一出,一旁的崔长松心里倒抽一口冷气,他连忙朝着他家老侯爷看去,谁知老侯爷只是轻轻哼了一声,扬起嘴角说道:“你这小妇人,惯会胡说八道。”
  说罢,霍云放下帘子,马车缓缓往前行进,崔世君目送马车远去,直到看不见了,阿杏轻轻拍着胸口,说道:“姑娘,也就你敢这么跟老侯爷说话。”
  崔世君笑了笑,对她说道:“走吧。”
  主仆二人撑着伞,往东郡侯府去了。
  东郡侯府一如往日的静谧,崔世君和阿杏进府时,莫婉正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看书,她听到丫鬟传话,放下手里的书,看着进门的崔世君,笑道:“姑姑来了。”
  崔世君走到她的面前,先问了一声好,又细细的打量她片刻,说道:“脸颊总算是长了一些肉。”
  莫婉起身拉着她坐下,说道:“这些日子我身子好了许多,太医过来看脉,还把药的剂量也减少了。”
  看到莫婉的身子一日日变好,崔世君打心底里替她高兴,她道:“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虽说姑娘的身子正在好转,也需用心保养,切不可以为病好了,就又操劳起府里的庶务。”
  莫婉笑着说道:“我都省得,如今我想通了,东郡侯府拢共就几个人呢?我劳心劳力的,说不得还落不到别人一句好话呢。”
  “快别这样想,姑娘在外面找人打听一下,谁不称赞你一声好。”崔世君顿了一顿,又道:“说句不怕东郡侯多心的话,莫家要不是有姑娘苦苦撑着,东郡侯的爵位还不知会落到谁手里呢。”
  莫婉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便低头不语,崔世君握着她的手,说道:“我来的路上,还遇到宁国老侯爷,上回在清华观,我跟他说姑娘担忧身子不好,有心想要退婚,老侯爷只叫姑娘专心养病,老侯爷尚且这般体谅你,你若是再胡思乱想,岂不是对不起老侯爷和侯爷的一片心意。”
  莫婉眼眶一红,低声说道:“姑姑,自从我家老爷和太太走后,这世上只有你全心全意为我好了。”
  崔世君对她说道:“我和姑娘的投缘,看着你过得好,我心里也就欢喜。”
  两人说话时,张嬷嬷走进来,她瞄了莫婉一眼,低声回道:“姑娘,侯爷来了。”
  莫婉的脸色倏然冷了下来,崔世君一旁听着,自然也就想起那日在清华观,听霍云说到莫婉久病不愈,是因中毒的缘故,她会中毒,也与东郡府莫少均有干系,这么一想,崔世君便一言不发。
  莫婉看着张嬷嬷,她冷淡的说道:“我这里正在见客,你让他回去吧。”
  张嬷嬷不敢有异议,转身出去,待她走后,崔世君和莫婉二人都闭口不提莫少均,两人闲话说到别处,莫婉问道:“姑姑说在清华观遇到宁国老侯爷,我又听闻上回姑姑在提牢厅遇事,也是老侯爷出手相救,这么看来,姑姑和老侯爷似是交情匪浅呢。”
  崔世君险遭牢狱之灾时,正赶上莫婉身子病重,过后崔世君来看她,也并未主动跟她说起此事,过了许久,莫婉还是从府里的丫鬟口中得知的,好在有惊无险,莫婉也便放了心。
  崔世君见她提到老侯爷,笑着说道:“说来也是因为姑娘和宁国侯的婚事,我和老侯爷这才相识,老侯爷这人虽说略微有些不通人情世故,心地却是极善的。”
  说时,崔世君想起一件正事,她道:“不日,宁国侯就要返京,姑娘和侯爷的婚事也需尽早商议,姑娘和宁国侯的庚帖可曾送人合了没有?”
  “不曾。”先前莫婉顾虑自己身子不好,有意想与霍家退婚,庚帖也就放到一旁,此次听说宁国侯并不介意,莫婉自然就不再提退婚的事。
  崔世君说道:“姑娘寻个空,叫人去合一合八字。”
  莫婉点头答应,眼见已来了大半日,崔世君她三妹崔世柔今日回娘家,她不再东郡府侯多留,她与莫婉闲话几句便要告辞,莫婉本来要送她,被崔世君劝住,莫婉只得叫珍珠送她出门。
  且说崔世君刚走出院门,就见东郡侯莫少均站在日头底下,身后有两个半大的小厮陪他一起挨晒,那两个小厮手里提着篮子,一个里面盛满了娇艳的荷花,另一个装满碧嫩的莲蓬,莫少均见到她,只看了一眼,目光又定定的望着莫婉的院门。
  崔世君收回目光,她经过莫少均身旁,只屈膝行了一礼,一句话也不说,便扶着阿杏的手走了。


第43章 
  崔世君和阿杏出了东郡侯府; 走到无人的地方,阿杏不解的问道:“姑娘; 莫姑娘为了莫家的爵位,一直没有嫁人,东郡侯似乎对她颇为敬重; 他看起来也不像是那起毒辣凶狠之人; 为何却要下手毒害莫姑娘呢。”
  听了阿杏的话,崔世君不禁站定脚步; 她回想起莫少均看着莫婉的目光; 似是饱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想到这里; 崔世君忽然打了一个冷颤,心口也突突跳个不停。
  阿杏看见她家姑娘好端端的脸色发白; 连忙扶住她的手臂; 忧心的说道:“姑娘,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崔世君捂着胸口; 她暗自舒了一口气; 轻声说道:“无事。”
  阿杏木讷的点着头; 崔世君深深的看了一眼身旁的红墙高院; 她板着脸对阿杏说道:“再一则,东郡侯毕竟是有爵位在身的侯爵; 岂容他人说三道四; 需知祸从口出; 你要是惹出祸端,我也救不了你。”
  阿杏神情一变,忙不跌的点头,崔世君眼见唬到阿杏,语气随际放软,她又道:“咱们都是小人物,京里的富贵人家多如牛毛,哪一家我们也惹不起,日后不光是你,便是我,还有家里的人,都更要小心谨慎。”
  阿杏想起前些日子姑娘被拘提牢厅之事,她正色说道:“姑娘,我省得了。”
  说教两句,崔世君便带着阿杏离开,今日没有崔福赶车来接,她们主仆二人只得走路回家,经过街市时,崔世君想起明日要拜访宁国老侯爷霍云,先前欠他的人情至今没还,她找了一家专卖文房四宝的店铺,买了一条上好的墨锭,又着店家包好,便和阿杏一起回家。
  她们到家时,崔福正赶着马车要出门,他见崔世君和阿杏到家,说道:“我刚要去接姑娘,姑娘就回来了,今日落衙门倒早。”
  崔世君看着他问道:“三姑娘接来了么?”
  “来了,姑娘和姑爷并哥儿都来了。”崔福将崔世君让进屋里,接着又道:“夏屠夫也来了。”
  “哦?”崔世君眉头一挑,她笑着问道:“二姑娘请来的?”
  说起这个夏屠夫,崔福笑了起来,他回道:“哪儿呀,三姑娘今日回家,徐姨娘早上到他铺子去送肉,他亲自把肉送到家里来,恰好他来的时候,老姑姑在外间,于是留他一道用饭,夏屠夫也没有推辞,便留了下来。”
  上回崔世君出事,夏小清出钱出力,崔家人十分感激他帮忙,崔世柔亦不像以前那样不待见他,不过她却始终不肯松口,这二人一个追,一个躲,急坏了其旁的人,家人总归是盼望崔世柔能有个好归宿,恰好夏小清各处都合适,只是崔世柔一向主意正,谁也逼迫不得她。
  说话时,崔世君已走进二门,还不待她走进正厅,已听到屋里传来一阵欢笑,崔世君站在门口,只见家人聚在一起说话,堂屋正中垫着一块草席,小元宵坐在草席上,手里抓着一支波浪鼓,娇憨可爱的模样儿逼得众人哄堂大笑。
  “大姐。”崔世雅最先看到她,她起身走到崔世君的身旁,挽着她的手臂进屋,说道:“我刚说要福叔早些去接你,你就到家了。”
  崔世君进屋后,抱起小元宵颠了一颠,笑道:“几个月不见,重了不少。”
  说起儿子,崔世雅眉眼间满是慈爱,她道:“自打换上单衣,这小家伙越发爱动,每日吃得也多,我抱久了还会觉着称手呢。”
  崔世君把小元宵放回到草席上,她转头望着夏小清,说道:“夏小哥儿来了。”
  夏小清站起来,憨笑了两声,说道:“崔大姑娘,你回来了。”
  这夏屠夫不知得到谁的指教,他听说崔世柔喜欢文静体面的人,每回来见他,必定要穿得干干净净,看见崔家的人,也要出声问好,虽说尚且还没有学会读书人文绉绉的那一套,但如此一来,崔世柔果然看他顺眼多了。
  崔世雅的相公毕远文也起身跟崔世君问好,崔世君笑着对他二人说道:“都坐下吧,一家人难得见一回面,还那么客套做甚么。”
  夏小清和毕远文这才坐下,说笑几句,崔世君姊妹三人挪到后院说贴已话,闲聊之间,崔世君得知崔世雅又怀了身孕,她惊喜的说道:“这可是真的?”
  崔世雅摸着小腹,说道:“刚刚两个多月,公婆本来想让我过些日子再来,不过我心里委实太惦记你们了,就跟着福叔一起回来,相公不放心,便特地送我和元宵过来。”
  看到他们小夫妻日子过得和睦,崔世君心里也欢喜,她看着坐在草席上玩耍的小元宵,说道:“有了身孕是好事,只是等到小元宵长大一些就更好了,他这会儿正是缠人的时候,你怀着身子,又要照看他,精力怕是顾不过来呢。”
  “我也是这话呢,这孩子来得太不是时候了。”崔世雅说道。
  崔世柔正在逗小元宵,她听到姐姐和妹妹的话,说道:“这有甚么好担忧的,你家公婆健在,几个妯娌也都是本份人,这么大一家子人,不愁小元宵没人照顾。”
  说时,她瞅了崔世雅一眼,酸溜溜的说道:“咱们家就数你福气最好,在家做姑娘,老姑姑和大姐都偏疼你,出嫁了婆家也没拿你当外人,真是要甚么有甚么。”
  崔世雅抿嘴一笑,她看着二姐说道:“是你不惜福,夏屠夫还有甚么好挑剔的?要是他等得灰心了,看你再往哪里去找他这样的好人家。”
  崔世柔眉眼低垂,她轻声说道:“你懂甚么,他家只他一个,连个亲生兄弟都没有,我又不能生养,若是日后没人养老送终,岂不可怜?”
  她这话一时让崔世雅沉默下来,要不是因着不能生养,崔世柔何至于跟陈盛容好端端的夫妻,闹得要和离的落场呢。
  这时,半晌没有说话的崔世君开口了,她看着崔世柔说道:“你莫要自以为是,你只当你是为了夏小清着想,夏小清的心思,你又可曾问过他?他既是为了你等侯这些年,必定是真心实意看中你,你却一再的蹉跎他,这才是对不起他。”
  崔世柔满脸委屈的说道:“我几时蹉跎他了,难不成他欢喜我,我就一定要依他?”
  崔世君见她面带愠色,叹了一口气,对崔世柔说道:“你若是对他有意,就对他表明你的心意,若是对他无心,趁早回绝了人家,好叫他死了心,再去寻别的姻缘,这样一味吊着他,又算甚么呢?”
  院子里静了下来,崔世柔咬着嘴唇不语,崔世君看了她一眼,轻轻摇着手里的扇子,不再开口。
  晚上,夏小清在崔宅用过夜饭,乐悠悠的归家不提,崔世君姐妹三人在崔老姑姑的屋里说了半日话,直等夜深了,才各自回屋歇息,那崔世君洗漱一番,便躺下就寝,只是不知为何,崔世君翻来覆去没有半分睡意,她索性披衣起身,走到窗边对夜沉思。
  屋外清风朗月,夏虫鸣鸣,从窗子里抬头往外看,只能看到巴掌大小的一小块夜空,这方天地显得有些逼仄,无端使人心中升起一股烦闷,崔世君在窗边立了半日,转身从书架上取出霍云送给她的那幅云海日出图,摊在书桌上,照着灯火细细的观赏。
  这幅画她平日不常拿出来赏玩,此时深夜人静,屋里只有崔世君一个人,她看着画上的活灵活现的山景,心里渐渐变得平和,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崔世君蓦然被惊了一下,她碰到了手边的烛台,蜡油溅出来,落在画卷上,崔世君心头一紧,连忙拿起手帕擦拭。
  “姑娘,你还没睡么?”门外响起阿杏的声音,她走进来,看到桌上摊开的画卷沾了一块痕迹,吃惊的说道:“姑娘,画脏了?”
  她几步走上前,借着手里的灯火一照,只见画上已经落下一块油污,崔世君抿着嘴唇,一声不吭的用手帕沾着弄脏的地方,然而那块油污已然浸到纸上,任凭她如何擦试,都擦不干净了。
  “姑娘。”阿杏望着崔世君,轻轻的喊了她一声。
  画无论如何也不能擦干净了,崔世君呆怔片刻,她丢下手帕,望着画上的油污,低声说道:“可惜了。”
  阿杏深知崔世君很爱惜这幅画,如今画被毁了,她一时也呆住,许久之后,阿杏说道:“姑娘,明日我把画送到字画店,请人修补吧。”
  崔世君默默卷起画轴,她说道:“不必了。”
  她将画放回书架上,转头对阿杏说道:“你去歇着吧,明日还要早起呢。”
  “是。”阿杏看了崔世君一起,静静的退出屋里。


第44章 
  一早; 崔世君到衙门点了卯,便和阿杏一道前往宁国侯府; 如今她到侯府来得多了,侯府的下人都已认得她,她到时; 老侯爷霍云刚用完早饭; 火华正在里间伺候他洗漱。
  崔世君进到侯府的偏厅,不一时; 丫鬟们送来茶点; 崔长松家的亲手给她递上了一盏茶,说道:“崔姑姑有好些日子没过来了。”
  崔长松家的是宁国侯有脸面的管家媳妇; 上回还是她陪着一同去东郡侯府,是以崔世君对她很尊重; 她道:“多谢婶子惦记; 先前老侯爷一直在山上,昨日我得知他下了山,这一早就过来请安了。”
  那崔长松家的笑了笑; 两人说了几句话; 就见霍云踱着步子走出来; 崔长松家的看到老侯爷来了; 便退出屋外。
  崔世君朝着霍云看去,只见他身上穿着一袭松青色素面长衫; 脚踏家常布鞋; 手里拿着一把乌木折扇; 他见了崔世君,说道:“你今日来得倒早。”
  崔世君起身,朝着老侯爷霍云屈膝行了一礼,霍云扬手一抬,示意她坐,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