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媒崔姑姑-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世君看她笑得欢快,缓缓说道:“后来考学,他连考了几次不中,我家老爷和太太着急,便是他自己也急,我劝他,年少时受些挫折不算坏事,但凡用心做学问,不怕没有回报,如此劝了几回,他这才渐渐放开了,今年童试中了秀才,家人替他欢喜,他反倒变得沉稳踏实,直说考中秀才不算甚么。”
  陈雪莹说道:“大姐姐这话说得是,便是我爹爹,也是考了几回,才得了这举人的功名呢。”
  崔世君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依我来看,功不功名的倒是其次,只要心思端正,这才是正道。”
  陈雪莹点着头,很是赞同崔世君的话,又深觉这人目光长远,不愧是崔家的当家人。
  两人说了半日闲话,陈小妹来请她们出去用饭,那陈举人在学馆里授课,中午回不来,屋里只剩下这几个女眷,也不必分席,众人团团围坐,陈太太甚至还叫烫了一壶热酒,她身子不好,饮不得酒,便由陈雪莹陪着崔世君和徐氏用了几杯。
  在陈家用了中饭,因着冬日天短,崔世君和徐氏二人不肯久留,便要家去,陈太太和陈雪莹挽留不成,只得亲身送出门。
  马车离了陈家,崔世君看到徐氏眉眼始终带着笑意,问道:“我看太太的样子,只怕是说成了罢。”
  徐氏笑道:“虽说没有一口定下,也差不多了。”
  眼见就要做婆婆,徐氏心里了了一桩大事,再者陈雪莹勤俭持家,温柔贤淑,很合徐氏的心意,崔世君笑道:“等她过门,太太就能享清福了。”
  徐氏听了这话,心里十分熨帖,她笑道:“要是能再生个三男两女,我这辈子也就别无他求了。”
  崔世君笑着说道:“媳妇儿还没过门,太太就想孙儿了。”
  徐氏回道:“女人这辈子盼得可不就是这几件事么。”
  崔世君一时怔住,徐氏犹自不知,嘴里絮叨着养育儿女的事情,崔世君听在耳里,思绪却已经飞出很远。


第81章 
  一眨眼; 就到了小年,衙门里早早放了年假; 小到家里除尘扫旧,大到亲戚年节走礼,徐氏早已提前安置; 这几日; 老姑姑的身子也有好转,崔世君每日只在老姑姑屋里陪她说话; 竟比平日还要清闲自在。
  这日; 崔世君去看望河阳侯夫人,无意听闻老侯爷霍云前几日带着小厮回清华观了; 说起这事,河阳侯夫人还摇头叹息; 说这个宁国老侯爷乖张的脾气只怕改不了。
  崔世君暗自疑惑; 先时老侯爷就说过要回观里,她还为此劝他,后来他不再提及此事; 崔世君只当他会留在京里过年; 谁知赶在年底; 这人竟又回到山上; 也不知又是哪里没如他的心意。
  她心里默默了一回,到底也不能亲自去问问他。
  腊月二十七日; 无论是皇室侯府; 还是平头百姓; 家家都会煎炸炖煮,以备过年的吃食,这历来是家家户户的大事,往年,炸肉都是崔世君动手,今年她索□□给徐氏。
  到了这日,四处弥漫着炸肉的香味,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炮竹声,崔世君陪着老姑姑,在屋里听她讲古论今,没过半日,就见徐氏端着炸好的酥肉送来给崔老姑姑过目,崔老姑姑看了,赞道:“很好,供过祖宗不曾?”
  徐氏回道:“供了,余下的端给老姑姑和姑娘尝尝。”
  那崔老姑姑正在服药,吃不得大荤,不过她闻着肉香,实在忍不住吃了一小块,崔世君也吃了一些,说道:“分给屋里的人都尝尝,今年炸肉的滋味着实不错。”
  徐氏笑道:“多亏了小清,好肉都留给了咱们自家。”
  厨房里还有活计需得徐氏料理,徐氏送来炸肉,自去忙了,不久,就见崔世柔摇摇晃晃的进来了,崔世君见她也带来许多炸肉,说道:“家里炸肉尽够,你又巴巴的送来做甚么。”
  崔世柔没好气的说道:“还不是夏小清,家里只有我们两个,炸得酥肉狠不得能吃到明年开春。”
  前些年,夏小清独自过活,又没个家人,过年时都跟那些酒肉朋友混在一处,今日这家一顿,明日那家一顿。好容易把媳妇娶到手,眼看孩子就要落地,他再不愿将就应付,刚进腊月就大操大办,还邀了兄弟家来吃酒,只为让他那班兄弟知道,他如今也是有家室的人。
  “肉是他炸的,屋里烟熏火燎的,他打发我回来顽半日,等家里收拾好了再来接我。”崔世柔说道。
  崔老姑姑听说夏小清在操办厨房里的家事,嗔道:“不像话,就算你身子重,指挥烧饭的婆子动手就是,哪有叫男人围着灶台打转的道理。”
  她嘴里虽是在责怪崔世柔不懂事,眼里却带着浓浓的笑意,分明是对这个侄孙女婿很满意。
  崔世柔有夏小清宠爱,难免有恃无恐,她道:“我闻不得炸肉的味儿,横竖我又没公婆管束,不怕叫人挑理。”
  崔世君摇着头,说道:“这个夏小清,越发把你宠得无法无天了。”
  姊妹们闲聊几句,崔老姑姑忽然掰起指头算了算日子,问道:“世雅这几日就快生了罢?”
  崔世君回道:“是呢,前日安哥儿和福叔去送年礼,一并送了催生礼,安哥儿特地问过亲家太太,说是快了,稳婆早就找好了,老姑姑就放心吧。”
  崔老姑姑点了点头,她又转头问崔世柔,叮嘱道:“你虽还有两三个月,也需把稳婆先找好,别要生了才慌慌张张的找人,世雅还有她婆婆嫂子照顾,可怜夏家单蹦一个,你们太太又要顾着自家的事,到时叫你指望谁呢?”
  崔世柔还没说话,崔世君已先开口安慰老姑姑,她道:“不打紧,我们两家隔得近,也就抬抬脚的工夫,等世柔生了,我叫妹夫请个稳妥的婆子,太太时不时去看看,必定叫她坐好月子。”
  崔世君素来有成算,早把所有的事情都盘算好了,崔老姑姑握着她的手,说道:“世柔她们有你这个妹妹,是她们的福气,我只放心不下你,怕你受了委屈只会往肚子里咽。”
  自从她那日见到宁国老侯爷,就一眼看出,老侯爷对侄孙女自有情意,可惜她受崔家所累,半点不由自己,再者她那个侄儿一向有些左性儿,她在世时,尚且还能劝劝他,万一她去了,侄孙女虽不至于受他压制,保不准他又会生出许多事来,真要如此,哪怕离开崔家,跟了老侯爷也罢。
  只是,这话她却说不出口。
  崔世君笑了笑,把崔老姑姑膝上的毛毯往上拢好,说道:“老姑姑,崔家没人会让我受委屈。”
  崔老姑姑看着她尚且青春的脸庞,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君儿,老姑姑有一日走了,你就辞了衙门的差事吧,安哥儿要是舍不得,就叫他去接手,安哥儿要是不稀罕,舍了这芝麻大小的官儿又何妨呢。”
  “我看老姑姑这话很是。”崔世柔点头称是,她说道:“且不说安哥儿日后会不会走仕途,我只问你,就算你给咱家干一辈子,到了下一辈儿,若是安哥儿的儿子不肯接管官媒的职务,是不是又要安哥儿的姑娘来接你的手呢。”
  说着,她脸上带着一丝不忿,说道:“崔家两代的姑娘养着全家老小,世上再没这样的规矩了,没得叫小辈儿还走你们的老路。”
  她本意是为姐姐抱屈,崔世君却冷冷看了她一眼,说道:“住嘴,你是出嫁的女儿,不许插手娘家的家务。”
  崔世柔红了眼眶,赌气说道:“我是为了谁?要不是亲姊妹,谁爱管你呢。”
  说着,崔世柔气得落下泪来,崔老姑姑拉着她的手,说道:“你姐姐是好意,怕你讨娘家人的嫌。”
  这俩姊妹拌嘴儿,崔老姑姑是从来不骂崔世君的,这回她拉着崔世君的手,说道:“你别怪世柔,她看着你为了崔家日夜操劳,这也是心疼你。”
  崔世君瞅了崔世柔一眼,说道:“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只是你说话很该有些分寸,这家里不光有我,还有太太和安哥儿,你说的话叫太太和安哥儿听到了,他们又该如何自处?”
  崔世柔一边流泪,一边暗道,坏就坏在她爹喜爱儿子,亲生的女儿却得不到他半点怜惜,偏生她这个大姐,倔强又执拗,看得她又气又心疼。
  好端端,平白生了一场闲气,那崔世柔怪没趣儿的,坐了半日,带着小丫头招娣走了。
  夜里,崔世君灯下看书,只是她心里存了事,看了半晚上,一卷书才翻了几页,阿杏进屋来给她换了几遍茶,说道:“姑娘,若是不想看,就早些安歇吧。”
  崔世君放下书,她盯着书架上的那卷画轴,怔怔的呆了半日,过了许久,崔世君对阿杏说道:“你去把福叔叫来。”
  此时夜色已深,阿杏说道:“姑娘有话要吩咐,我去传话就是,福叔怕是已经歇下呢。”
  崔世君却不说是甚么事,只道:“快去吧。”
  阿杏见自家姑娘定要崔福过来,只得打着灯笼去请人,不时,崔福来了,他只当崔世君是有要紧事,急急忙忙就赶过来了。
  崔世君见了崔福,说道:“明日你放下家里的事,替我到清华观里给宁国老侯爷送些东西。”
  崔世君交待的事,崔福从来不过问缘由,只会办得妥妥当当,他问:“姑娘要送甚么东西?”
  “明早我炸些素菜丸子,你送去给老侯爷尝尝。”崔世君说道。
  崔福点头记下,崔世君停顿片刻,又道:“这事不必声张,免得老爷知道了又要多想。”
  “知道了。”崔福说道。
  次日,天还未亮,崔世君起了个大早,叫醒阿杏一起打下手,这时的崔宅静谧无声,厨房的钥匙在崔福手里,一应的东西都是现成的,阿杏一边捏着丸子,一边打着呵欠,她道:“昨日翠娘炸了许多丸子呢,姑娘何苦还要亲手下厨。”
  崔世君笑了笑,没有理会阿杏的话,道观里忌荤腥,炸肉不能送,素菜丸子吃新鲜的才好,她想着老侯爷大过年的待在观里,要是连一口年菜都吃不上,岂不是太委屈了。
  很快,主仆二人捏好丸子,一样儿豆腐丸子,一样儿绿豆丸子,一样儿莲藕丸子,崔福帮着生火,炸丸子使用的油是清油,因着手生,第一锅丸子炸的略老,之后再起一锅,这才炸得金黄酥脆。
  那崔世君忙活了一场,炸了几碗丸子包好,不知不觉,天色蒙蒙微亮,再过片刻翠姨就要过来准备家里的早饭,为免和她撞上,崔世君催促崔福趁早出门,待他走后,她和阿杏将厨房归置干净,复又回到自己的院里。


第82章 
  霍云收到崔世君送来的年菜时; 脸上既不惊又不喜,显得十分平淡,崔福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又连忙低下头。
  山中清冷寂寥,崔福赶到观里; 宁国老侯爷早就用完早饭; 老侯爷住的屋子,炭火烧得很旺,崔福在地上站得久了; 竟觉得双腿有些发麻; 他等着老侯爷问话,可老侯爷盯着这份素菜丸子已看了大半日,一句话也不说,不知他到底在寻思甚么。
  良久,霍云不紧不慢的开口; 他问:“你们姑娘可曾带了甚么话。”
  这位老侯爷的心思琢磨不定,崔福斟酌半响,回道:“姑娘说了,年菜家家户户都要吃; 老侯爷在山上; 想必并不缺,这些是崔家的一点心意; 还请老侯爷不要嫌弃。”
  霍云不语; 只招手叫火华取筷子来; 火华取来筷子,他看老侯爷要用菜,说道:“老侯爷,这丸子冷了,我拿下去热一热罢。”
  京城离清华观距离不近,崔福送来时,素菜丸子早就冷了。
  霍云不理火华,直接夹了一颗豆腐丸子送进嘴里,崔福看在眼里,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这份年菜,谁知合不合老侯爷的口味呢。
  冷了的素菜丸子,稍微有些油腻,霍云咽下去后,喝了一口热茶,又指着其中一碗卖相不太好的丸子,问道:“这是甚儿馅儿的,怎么颜色黑漆漆的?”
  崔福看了一眼,说道:“回老侯爷的话,这是莲藕丸子,面粉和的馅儿,没加一点荤腥。”
  霍云见此,夹了一个吃下,随后每样又用了几口,这才搁下筷子。
  他刚放筷子,火华重新换上热茶,收到桌上的剩菜,霍云问崔福:“你们姑娘还会厨艺呢?”
  他没尝过崔世君的手艺,却断定这些年菜一定是她亲手所做。
  果然,就见崔福毕恭毕敬的回道:“姑娘不常下厨,每年只有祭祀时要用的年菜,她才会亲自动手。”
  霍云嘴唇微微上翘,说道:“难怪呢,这丸子的滋味实在寻常。”
  崔福心道,嫌不好,你老人家还用得这么心满意足?
  霍云心情舒畅,待人也难得和颜悦色,他叫火华给崔福搬了一张凳子坐下,问道:“衙门里放了假,你家姑娘整日在家里做甚么呢?”
  崔福虽是崔宅的管家,也曾见过霍云多次,但在他面前仍旧显得很拘谨,他回道:“姑娘除去几家亲戚家走动,每日就留在屋里陪同老姑姑说话。”
  霍云见此,招手叫来门外守着的火华,他道:“你姑姑送了我年菜,我是不是也该给她回礼才是?”
  崔福慌忙站起身,他道:“我家姑娘给老侯爷送自家做的年菜,全因这一年以来多得侯府关照,并不为了得老侯爷的回礼。”
  火华见老侯爷心情好,大着胆子说道:“观外的梅花开得十分热闹,不如折几支梅花,带回去给姑姑插瓶正好。”
  他自以为这主意很好,去年冬日,他还奉老侯爷的差遣,给崔姑姑送过几支腊梅呢。
  不想,霍云朝着火华横了几眼,他本就邀了崔世君年后来清华山赏梅,漫山遍野的梅林,岂是折下枝头的梅花能比拟的。
  火华见这主意不合老侯爷的心意,于是说道:“要不老侯爷到库房里去瞧瞧?”
  那满库房的东西,霍云还是不中意,他静坐思忖半日,忽然看见三五只麻雀扑棱着翅膀,从窗台向半空冲过,霍云禁不住一笑,走到书案前,火华踮起脚尖抬头望去,只见老侯爷拿着裁纸刀,正在裁一张宣纸。
  火华原以为老侯爷是要给崔姑姑送一副书画,哪知他裁好后,一个字也不写,随手叠成一个方胜,递给崔福,说道:“交给你们姑娘。”
  崔福收下方胜,他见老侯爷只说把方胜给姑娘,不留只言片语,便行了礼,出了老侯爷的院子。
  崔福要下山,火华送他出门,一路往外走,崔福好奇的问道:“火华小哥儿,再过几日就是除夕,我瞧老侯爷的意思,竟是准备在山上过年呢。”
  火华瞅了崔福一眼,欲言又止,老侯爷和侯爷置气,他做下人的先吃了一顿挂落,前日侯爷带人来接老侯爷下山,老侯爷连他的面也不见,说来说去,他父子二人闹别扭,还不是为了老侯爷去给崔老姑姑贺寿的缘故。
  崔福越发不解,他问道:“清华观离京城又不远,好好儿的怎么不回府过节呢?”
  侯府的私事,给火华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在外面胡言乱语,只得支支吾吾的说道:“老侯爷的决定,哪是我这个下人能插嘴的。”
  崔福见此,不再多问,出了山门,径直下山。
  且说崔福匆匆下了清华观,回到崔宅时刚到晌午,正当他赶着马车要进院子里时,就见翠娘提着篮子要出门,那翠娘看到他,忙不跌的跑到他跟前,压低声音说道:“福叔,家里怕是遭了内贼。”
  崔福起先没听懂,听说有内贼,脸色都变了,惊道:“突然是怎么回事,哪里来的内贼?”
  翠娘说道:“我早上起来烧饭,发觉厨房里的东西少了,疑心是新来的几个孩子不懂规矩,馋嘴偷吃,私底下挨个儿问了一遍,都说没进厨房,厨房里的柴米油盐我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