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帝他姐-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颐犹豫了一番,决定开口提醒一二。她还以为阿父大器晚成,终于熬得云开月明,找见希望了,谁知不遇事儿倒还好,这一遇上事情,却就显得手忙脚乱,做事毫无条理了……
    就如刚才,孟将军再三请他尽快回宫处理事务,他却只顾着刘徐氏这般的细枝末节,不明白吴川王为何谋反,却觉得宫人欺侮她人生地不熟……这固然是因为没有经验,却也反映了他自个儿的心态——觉得自己人生地不熟,仿佛人人都能欺侮他、拿捏他一般,浑然忘了自己如今是皇帝,眼界应该放高些……
    毕竟是相依为命的阿父,刘颐左右为难,又是哭笑不得,又是觉得该给他留些做皇帝的面子,有些话便不能说了。然而此刻情势危急,刘颐便是再没文化,也是听说过成王败寇的。她心思灵巧,念头电转,很快便摸清了其中关窍,出言劝道:“阿父向来与吴川王关系亲密,怎么就不知他如何反了?”
    刘盼道:“吴川王兄向来与我十分亲密,他怎么就会反了!”
    刘颐微微叹气,道:“我便是没见过他,也能从阿父口中得知他的一二性格。吴川王愿意拿出堂兄的架势,礼待阿父,又经常送阿父些礼物,如绸缎、贵荼之类,显然是对阿父极好。阿父便是因此,以为他反得很不寻常,许是身边就有小人挑唆,是也不是?”
    “必是有小人挑唆的!”
    “可是阿父也应该想想,以吴川王叔的地位家事,要什么没有?莫说是送些贵荼绸缎之类的,便是送个清闲又有钱的官儿给阿父当当,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是阿父与他相交十余年,可曾见过他在这种事上伸出过援手?莫说是阿父这两次成婚时的贺礼了,便是之前送的礼物,也都是阿父求上门来,才随手打发的。”刘颐劝着,看到刘盼面上不以为然,便违心道:“阿父能被朝中百官一直认为有做皇帝的品德,怎么在他吴川王眼里竟是连个小官都做不得的?而且那些礼物,先前在南乡时,阿母尚觉得有些看不上,拿那贵荼随意招待自己的兄弟,放在吴川王手里,恐怕也就是打赏下人的玩意儿——阿父为何还要以为,他对自己是极好的?”
    她说这一番话,意思便是要劝刘盼莫要留情。自家阿父哪点都好,就是耳根子太软。吴川王造反,必定是要打仗的,而如今还没打起来呢,刘盼就先软了气势,觉得自己深受恩惠,是欠了吴川王的,莫说是打胜仗了,这连仗都打不起来!
    刘颐不通兵法,却是有一套自己的俗理的。先前一家人守在冷冰冰的灶下险些饿死,便是她抓|住了三老郭氏的小豚偷吃自家菜地里刚发芽的嫩菜、还将他们最后一点米面打翻到了土里,刘盼也说是什么“仁德之心”,认为饿死事小,以还未长到人能吃的蔬菜来定小豚的罪却是不当的。刘颐却觉得,这些菜再长几日便也就勉强能填肚子了,如今却被小豚吃了踩了,又算什么呢?都快饿死了,还讲什么仁德之心!便壮起胆子来,骑在小豚背上,一把菜刀抹了它的喉咙;又放在木板上,费力拖到郭氏家门口,一边放着猪血,一边放声大骂,谴责郭氏家人无耻,竟然坏他父女口粮、生生要逼死这一家人……郭老无法,只好在她的胡搅蛮缠下把小豚白送出去。便是她这般不要脸面,才有了一家人如今安安康康地活着的状况。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上|位者只有更不要脸的,哪儿又会比乡野小民差呢?只是会披上层遮羞的面纱罢了。刘徐氏敢不要脸地声称自己有先见之明,“打发”刘盼过来截胡,吴川王就敢不要脸地声称自己才是真命天子,过来讨|伐刘盼这名不正言不顺的人……刘盼若是还守着脸面,心怀仁慈,这仗便根本就不用打,他们一家人都吊死在朱雀门外算了!
    刘颐越想越急,也只好继续挑拨离间,让刘盼坚定讨逆之心了:“……阿父如今万不可心慈手软。且想想吴川王为何要反?正是因为他以为这皇帝本是自己的囊中之物,阿父做了皇帝,便是辜负了他……可是论血统、论才德,阿父都才是那个百官推举在先帝灵前即位的人,若是他吴川王真有做皇帝的能耐,为何百官不推选他?如今扯上这张虎皮,也只是为自己的谋逆之举蒙羞罢了!”
    刘盼只觉得女儿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心坎上,连连点头:“正是如此!天命与我,我便是这皇帝;天命并未与他,吴川王兄却以为自己才是天子人选,当真笑话!此前我是太心慈了,如今做了皇帝,手段却该硬|起来才是。”
    刘颐趁热打铁:“无论怎样,谋逆便是大罪,阿父若是放任了这一遭,恐怕全天下十六个王可都要乱起来了!”
    这么一说,刘盼又觉得自己的帝位岌岌可危起来,之前隐存的懦弱霎时消失不见。做了皇帝,便再难想象从前落魄的生活,享受过权力的滋味,刘盼又怎么舍得轻易放手?他便坚定地道:“阿颐不必多说,阿父省得了!”
    刘颉只是懵懂,似乎听懂了阿父与阿姐在说什么,又好像没有听懂。
    马车减慢速度,在太极殿前停了下来。

  ☆、第三十二章

大汉官制沿袭了三公九卿,却比三公九卿更加完善。□□不惮重禄养官,官职设立尽管往繁琐了走,虽则未免显得冗杂,却是为了危急时有人可用。如今吴川王谋反的消息便是督查司发觉消息后,快马加鞭传来的。在外朝值班的中常侍张大人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往太极宫,将此事通知了刘盼。不料刘盼刚好不在,便只好由着青杳吩咐人一边去请天子近臣瑶川夫人与拂煦,一面叫人去通知百官重臣。
    大臣们有离皇城家近的,便急急忙忙换上朝服赶来了。待他们来了一半时,刘盼却刚好赶到。父女三人进了殿中,大臣们便纷纷见礼。还未山呼万岁完毕,殿外便传来一声颤颤巍巍、仿佛要断气般的声音:“陛下……老臣等赶过来了……”
    却正是孟将军与一亲卫,扶着马、田二位丞相进来了。孟将军额上滴汗未出,马、田二位老人家看上去却像是要断气了一样,想来是他截住人以后,直接将人拖上马背快马加鞭赶过来的。行礼过后,孟将军便排站在了百官之中,等着听刘盼号令。
    能住的离皇城近的,大多都是些高官重臣。眼下人也差不多来齐了,瑶川夫人与拂煦也站在了旁边,刘盼便坐上龙椅,道:“张常侍,你来将事情念一念。”
    被叫做张常侍的人是个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他手里执着一封奏报,闻声便出列念了起来。他念的都是些华丽词藻,咬文嚼字的,刘颐听不太懂,便将目光转向了殿内。
    太极宫是座极大的宫殿,被几座院子分开,几座大殿便分别被称为外朝、中朝和内朝。皇帝办公在内朝,便是刘颐去过的地方;近臣、重臣之一应办公事宜是在中朝处置;而如今日般的大事,便要召集百官在外朝议事了。
    内朝的宫殿修饰便已极为华美,外朝宫殿却比之更加富丽堂皇、且有种庄重肃穆的韵味。白玉阶上置着镶金嵌玉的宝座,殿内装饰却大多为黑、红,与这金、白搭配在一起,便去了浮夸之气,显得威严端庄起来。刘盼坐在上面,身边有一二执扇宫女,倒是也显得威风凛凛、很有做皇帝的气势。
    却忽然见青杳一袭低位宫女裙衫上前,替了其中一人,立在刘盼身后,刘颐便知道她也生怕刘盼出错,所以才特地上去提醒。她目光又落到瑶川夫人身上,这名华服丽裳的女子虽然犹带病容、衣衫也是近乎全白的淡色,然而容色不减,美貌依旧,听见中常侍所宣布的消息后,不但没有露出焦急之色,反倒显得智珠在握、成竹在胸。
    刘颐目光逡巡一周,倒是也遇到许多打量眼光,她深知自己已经没了气质美貌,万不可在这种场面露怯,便也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打量回去。看了半天,她却没有找到那位传说中阿父十分倚重的拂煦,正诧异间,刘颉忽然“啊”了一声,惊吓般地拽住了她的手。
    刘颐连忙回头:“怎么了?”
    刘颉拉着她的手,怯生生地道:“阿姐,你看……那边那个太监,好生吓人!”
    刘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便看到了立在配殿通正殿的门楣里,穿着黄门服饰的一名老人。他相貌的确十分骇人,半边脸都被火烧得扭曲了,余下半边虽还正常,却也显得面目丑陋。他本身就头发稀疏,身材矮小,又长着这样一张脸,立在阴暗处时,真如鬼魅般骇人。
    刘颐略带思索,便拉着阿弟的手向那边走去,恭敬问道:“可是拂煦公公?”
    拂煦深施一礼:“当不起殿下这公公的称呼。”
    刘颐因笑道:“早听说公公大名,这几日若无公公襄助,想必我阿父是会颇为头疼的。”
    拂煦面上也带了浅笑,恐怖的面容也多了几分慈祥:“方才是我无状,吓到了小殿下。只是若非如此,恐怕殿下是注意不到身后的。”
    他果然是故意引自己过来的?刘颐心中诧异,不禁问道:“公公着意引我来此,却是为了什么?”
    刘颉也好奇地从阿姐身后探出头来,看着拂煦。
    “我听瑶川夫人说过,殿下是个心中有沟壑的。”拂煦道,态度和蔼,“殿下既是个聪明人,我说话便也不遮遮掩掩了——殿下是陛下的女儿,自然清楚陛下的秉性。我与瑶川是先帝留下来襄助新帝的,起的是个引导作用,却不是要事事都要为陛下插手的。而今陛下却万事不懂,总没有个主意,我与瑶川不好坐视不管,却也不能事事都为陛下做了,否则,这朝中大臣便第一个不会同意。奴婢只是一介阉人,瑶川夫人与当今非亲非故、又是一介女流,这些事情又怎么好做呢?然而方才听见陛下开口,我便晓得了有些不同,等看见殿下|身影,才知道是殿下规劝的。”
    他话里意思已然点得十分明显,刘颐默然半晌,才道:“做女儿的瞧见阿父不对,自然是要规劝一二的。”
    “此时确是有些不同的。”拂煦温声道,“阿父不但是阿父,还是皇帝;女儿不但是女儿,还是长公主。殿下可知,我朝的公主是可以议政的?若是情势危急,暂代帝王摄政也是有的。镇国太平大长公主、辅国孟川长公主皆如是,殿下虽不用似她们一般亲手处理朝政,可是陛下于庶务上一窍不通,有时还要公主多担待才是。”
    他话说得古怪,又太过露骨,反倒听得刘颐有些不好意思:“阿父要依仗的,毕竟还是您与瑶川夫人……”
    拂煦摇摇头:“可是我与瑶川夫人毕竟只能站在陛下|身后,却上不了朝堂。别看瑶川夫人站在朝臣之中,可是与站在这里却没有分别。陛下便是再需要主意,瑶川也只能假作不知,低头默然。她与陛下非亲非故,又不是皇室血脉,便是皇后在朝上妄言,朝臣也只会群起而攻之,更何况她只是一介郡夫人呢?”
    刘颐回头,果然见瑶川夫人低头站在朝臣之中,任凭刘盼在上面如何焦急,屡屡投以目光,她也无动于衷。倒是青杳借着打扇,悄声提醒了几句,刘盼才不至于失仪。
    刘颐看得心中不忍,拂煦又道:“此时便正是殿下上场的时候了。殿下是陛下嫡长女,说话论事,旁人定是要敬上三分的,还不快去为陛下解围?”
    青杳发现刘颐动作,急得连连对她打眼色,刘盼却看见长女,双眼顿时亮了起来,殷殷期盼地望着她。刘颐低下头,上了白玉阶,在右侧站住:“诸位大人,我有一言。”
    果然如同拂煦所说,众人皆猜到她是陛下长女,虽然对她的出现有些惊讶,却也默许了她的说话。刘颐便继续道:“我父心中已有成算,却苦于口舌,有些话便说不出来。我为陛下嫡长女,自当为阿父分担效力。诸位大臣所言之事,便由我来一一回答。”
    刘盼松了口气,投以赞赏目光。刘颐面上无悲无喜,只是淡淡道:“如今议论的事情,却是吴川王谋逆一事。我长于乡野,年幼无知,不知道这藩王谋反,都需要哪些流程?”
    大臣们没有料到她竟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来,顿时面面相觑。还是田、马两位丞相方才领教过刘颐的口舌利害,相看一眼,马丞相上前答道:“老臣曾在史书上读过,但凡谋逆藩王,必然要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手里握着精兵秣马、将相良材,并有所谓两军交战、粮草先行,这粮草军械也必是要有的……”
    “那便请问诸位大臣,”刘颐环顾四周,扬声道,“你们此前说甚吴川王只是被小人迷了心窍、必不是有意谋反,派一二说客前去请他进京,吴川王无有不允的……难道吴川王竟是这样的蠢货,不知道招兵买马、广纳良材?不知道积蓄粮草、打造军械?吴川虽地域广博、又十分富饶,可是没有历年的积累,他又岂能有本钱造反?”
    刘盼豁然一惊,连忙问道:“他竟然早有反意?”
    “此前阿颐一直不解,缘何吴川王竟有胆子谋逆,以一己之力对抗天子之威,如今却是明白了。”刘颐微微摇头,叹息道。她原本只是想问问马丞相造反都是怎么来的,好针对法子一一击破,谁想到竟然还发现了这等意外……倒是恰好能坚定阿父与朝臣们的心了。
    下面却是有大臣道:“这,也不一定就是真的……就算早有反意,吴川王准备这么许多年,又为何没有被督查司发现过?仅凭他一名王爷,又怎能真的撼动天子权威?”
    “先帝积弱,吴川王自然生出反心。他多年来广为传播的贤良名声,想必诸位都是听说过的,甚至因此而提议过要他成为皇太弟。”刘颐摇头道,“可是最终,却是我阿父承了天命,做了皇帝,他心中自然不服,便拿出了积蓄多年的力量,一朝而反。只是这行为,却也的确显得有些鲁莽,仅他一人,又怎能撼动朝廷权威呢?”
    她目光缓缓逡巡,又道:“我是个无知的人,诸位大人却都饱读诗书。我听说先前秦朝便是个诸侯谋反成功的例子,且请问上诸位大人一句,那秦朝皇帝又是如何成功的?”
    田丞相答:“自然是继续多年,一朝而动,合纵连横,最终不但去了周天子,还一步步灭掉了其余六国……”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骇然道:“难道有反心的人并不止吴川王一个?”
    “要不然,他又怎么能有底气谋逆呢?只是不知道,这些藩王之中,被他说动的究竟能有几个。”刘颐硬着头皮接着说了下去,手心背后却全是冷汗。头一次经历便是这种阵仗,她又是真的无甚见识,此前最多也就是同继母吵吵架、同乡里邻居争些小|便宜……如今来这一遭,无非是赶鸭子上架。以前她嘴皮子一动,最多不过是抢些青菜白菜,如今却是在朝堂上与那些从未想过的亲贵臣子讨论着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头脑有些眩晕起来,刘颐掐了掐掌心,又看了眼阿弟,才觉得自己又有了力气。
    无论如何此时也不能退缩,她不懂军国大事,吴川王却是的确反了的……打仗行兵她不懂,然而鼓舞士气,此刻却必是要做了的。
    无人看出她紧绷面皮下的紧张,底下大臣已有人发问起来:“督查司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发现过端倪,没准也已经被吴川王收买了。吴川王肯大大方方地把这种事情透露出来,没准就已经十拿九稳了这次谋逆能成功了。他做好了全部准备,我们却手忙脚乱,这若是真的打起来了,可如何是好?也许……也许也就只是吃败仗的结局!”
    那人说这,神色惶急起来:“吃了败仗不打紧,百姓可怎么办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