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异史-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什么军务?”林清华有些诧异的问道。
    洪熙官压低了声音,说道:“罗横派人前来送信,正好给我碰见了,好象事情很紧急,那送信之人只说要亲自将信交给你。”
    林清华立刻转身回自己的大帐,命洪熙官将那送信之人带来。
    那送信之人林清华是认识的,因为那人不是别人,却正是那献上刘泽清人头的小兵“屁眼”。
    “屁眼”一见林清华,就立刻跪道,将一封信交给一名卫兵,口中低声喊道:“侯爷,不好了,清兵由多尔衮亲率大举南下,号称百万之众,一举攻克济南,并沿着运河继续推进,现已抵达兖州一带!黄得功、李成栋二位将军留守山东的八万人马全部溃退到淮河南岸,罗横将军已将他们安置于南岸列营。如今山东已失,淮安危急!还望侯爷速速发兵北援!”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七十二节


    “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
    剑气如霜……”
    慷慨激昂的合唱响彻整个长江南岸,五万人排列成整齐的队列,沿着长江边形成一道长长的“人墙”,从他们口中所发出的粗犷的嗓音震撼天地,远远望去,就象是一道会唱歌的长城立在江边。在这堵人墙的前面,则是一支人数更多的部队,他们正伴随着嘹亮的战歌声向着东方快速移动。
    林清华与黄得功、李成栋站在长江的堤岸上,望着从眼前快速移动过去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听着回荡在耳边的那激昂的战歌,心中各自升起一股豪情,黄得功问身边的林清华:“三弟,你的镇虏军所唱的这个曲子怪好听的,不知叫什么名字?”
    林清华道:“此曲名曰《精忠报国》。”
    黄得功点头道:“不错,好名字!好歌!好曲儿!以前我就听说你会编歌,莫非这曲子也是你编的?果然是慷慨激昂!”他口中随着旋律轻轻的哼了起来,全然没有注意到林清华的脸有些微微发红。
    李成栋道:“确实好听,不如写个曲谱给我,我也让军中的师爷教手下兵丁唱唱。”
    林清华道:“这个好办,我马上命通音律的师爷去写,随后就交给二哥。”
    黄得功有些诧异,问道:“难道三弟你不通音律吗?那怎么你编得曲子这么好?唉,看来三弟真是有天分啊!”
    林清华怕黄得功再追问下去,遂立即转移话题,说道:“二位哥哥此次前往淮南抵御清兵,还需多加小心才是,因为清兵此次兵势甚强,虽然肯定没有百万之众,但我猜三十万人是少不了的,所以还需谨慎从事,切不可急于进攻,等朝廷的事安定下来,再一举北伐。”
    黄得功道:“这个我晓得,如今只要把淮河给守住就行了,以后的事从长计议。”
    李成栋有些不甘心,他说道:“我早就说过,那清兵若想南下,第一个就打我,你们看,现在我的话应验了吧?老子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啊,没想到我堂堂的鲁国公居然把地盘都给丢了,那我还是个屁的‘鲁国公’啊?”
    黄得功拍了拍李成栋的肩膀,说道:“二弟不必伤感,有我们帮你,你吃不了太大的亏。我已经跟三弟商量好了,我把庐州和安庆以西的地盘让给你,三弟把汉水以东的地盘让给你,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暂时在那里安身了。虽然那些地方不是什么富的流油的地方,但足以养二十兵了。”
    李成栋向二人抱拳道:“两位兄弟对我的大恩,我李成栋没齿难忘!”
    林清华道:“二哥不必太把这事放在心上,我们三人谁跟谁啊?前些天不是说好了吗?一方有难,八方援手,现在二哥有难,我这个做弟弟的怎能不出手相助?”
    “是啊!”黄得功接口道:“为了帮你,三弟把湖广的三成都给你了。你的鲁国公名不副实。但依我看呐,三弟的‘楚国公’的帽子恐怕也瘪了一半喽!”
    “哈哈哈……”林清华笑道:“难道大哥的‘皖国公’的帽子就是圆的吗?”
    黄得功与李成栋对望一眼,也相视而笑,黄得功正色道:“朝廷既然许诺不撤军镇,那这山东打下来就还是二弟的,到了那时,二弟再回他的山东,那我们的帽子不就又变圆了吗?”他停下话音,向着远处的军队望了望,转身说道:“三弟,我与你二哥先走一步,等你筹集齐了火药粮草再跟上来,待将淮河一带稳定下来,咱们再谈北伐的事儿。”
    林清华骑着马将黄李二人送出十余里,方才带着卫兵返回自己的大营。
    自从得知清兵大举南下的消息后,刚刚恢复正常的明朝廷又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有不少大臣建议将北方的军队尽数撤往南边,放弃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将兵力收缩于淮河一线,以便拱卫南京。但这一提议遭到了以黄得功、李成栋、林清华为首的武将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与其收缩防线,不如主动出击,派军北上淮河一线,将清军阻挡在淮河之北,并适时渡河北击清军,将清军的兵力牵制于山东、直隶一带,不使其西窥中原腹地,同时,另遣一军由河南出击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与山西的姜骧军合兵一处,待时机成熟,再由山西俯攻直隶,与守卫淮河之明军形成夹击之势,一举克复中原。
    由于朝廷的实权掌握在武将手中,因而庭议很快就决定派军北上,但在派谁去的问题上,武将派又分成了两种意见,以黄得功、李成栋、林清华为首的一派认为应两路齐出,一路由南京过长江,直扑淮河,以便尽快稳定淮河防线,而另一路则从南京过江,北上河南,然后进入山西,前往联络姜骧的人马;而以黔国公沐天波为首的另一派则认为应派黄得功、李成栋、林清华北上,而左梦庚、与沐天波的人马则留守南京,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本来两派观点就分歧甚大,后来又从山西传来消息,姜骧的山西也被清军攻打,而且姜骧的军队已经龟缩于大同和太原两城,已无力有效控制山西的局面。这样一来,沐天波等人就更不敢派兵北上山西了,所以他任凭黄得功等人怎样劝说就是不肯两军齐出,连称兵力不足,无法北上。无奈之下,黄得功等人只好决定先行北上,待稳定了淮河一线的防御之后,再商议以后的进攻方略。
    由于镇虏军在长江边休整了一段时间,整编了刘良佐的部队,并补充了些新兵,所以林清华也准备派兵北上,但是让他感到不放心的是,镇虏军中的火药数量严重不足,虽然赵奉曾随军带来一部分兵器火药,但那是他根据三万人的数量带来的,所以眼下确实无法满足全军所需。
    正因为这样,所以林清华决定先派马满原率领三万人随黄得功、李成栋一起北上淮安,而他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五万人留在驻扎地筹备火药粮草,准备随后押送辎重前往淮安。
    ******************************************************************************
    “哈哈哈……”一阵嚣张的狂笑声从一间帐篷里传出来,接着一阵怪叫也从帐篷中传了出来,似乎帐篷里的那个人正在唱歌,而且听起来似乎是一首军歌。
    这几天来,向井一直沉浸在难以自抑的狂喜之中,自从他从左梦庚那里得知了清军大举南下的消息,就整天用日语反复唱着那首《军舰进行曲》,由于别人听不懂,所以他就由开始的低声演唱变成了男高音独唱,故而,在左梦庚的军营之中经常能在半夜听见一种怪叫。
    今天的向井更高兴了,因为他已经知道了黄得功和李成栋军队开拔的消息,一旦他们的军队离开,那么整个南京城里就只剩下了沐天波和左梦庚的人马,虽然何腾蛟奉令正在重新组建禁军,但那不知是何年何月才能完成的事情了,所以,实际上现在的南京已完全操纵在了沐天波和左梦庚的手中,让向井感到满意的是,左梦庚已经很得沐天波的信任了,而且左梦庚对于他也更信任了,只要日本军队能尽快赶到南京,那么左梦庚防守的北门将向日本军队大开,届时,攻取南京城将易如反掌,而一旦南京这个中国实际上的首都落入日本手中,那么对于还完全没有民族国家观念的中国百姓来说,无疑只是换了个新主子,那样一来,日本就极有可能象满清入主中原一样控制住中国。
    向井心中的狂喜已使他变得有些疯狂了,此时的他正坐在一张桌子边,一边品尝着绍兴老酒,一边得意的等候上朝的左梦庚回营。他将酒杯中的酒一口灌下去,接着重重的吐出一口酒气。绍兴老酒的味道虽然好,但他还是觉得还是日本的清酒更对他的胃口,他端起酒杯,仔细的观赏着酒杯外的花纹,口中用日语喃喃道:“工艺品,绝佳的工艺品!不过,以后你就是大日本帝国的工艺了!哈哈哈……”他又将酒壶拿了起来,看了看那壶上的青釉,将那壶底的一行字念了出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他歪着头想了半天,但最终还是没有理解那句话的意思,当下他抛下酒壶,又唱起了《军舰进行曲》。
    “嘿嘿嘿……”一阵阴阳怪气的笑声将向井的歌唱打断,帐篷的门帘被掀开了,一个瘦瘦的人走了进来,向井抬头一看,来人却是那小高太监。
    小高太监挪到向井身边,看着向井面前的酒菜,面带微笑,说道:“怎么?向井先生又一个人自斟自饮了?这几天向井先生好象很快活呀!咱家可不可以陪向井先生喝几酒呢?”
    向井强压下心中的厌恶,说道:“原来是高公公,请坐。我正愁没人一同饮酒呢,既然你来了,那我们就一醉方休!”
    小高太监与向井喝了几杯酒,便忙不迭的问道:“不知向井先生什么时候带咱家回日本,也好尽快让咱家恢复男儿本色。”他急切的望着向井的眼睛,似乎想从向井的眼里看出他的诚意。
    向井自然做出一副很有诚意的样子,说道:“快了,快了!公公只要在忍耐几天,等日本军队一到,就把你带回日本,让你好好的做个男人。”
    小高太监急切的追问道:“什么时候他们才能到啊?好象南京围城的时候你就说他们要到了,可到现在他们还没到,莫非真象你说的那样,他们遇上风暴了?或者干脆沉了?”
    向井心中一惊,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只不过他一向尽量往好的地方想,比如船队遇到风暴到港口躲避风暴去了,或者说是船只数量不够了什么的,但他却怎么也不敢往沉船上面想,他看着小高太监的那副尖嘴猴腮的样子,心中的厌恶感更甚,想道:“天照大神保佑,愿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安全抵达长江口,只要到了长江,就不怕风暴了。”
    ******************************************************************************
    夜空繁星点点,一轮弯月冷冷的挂在天边,远处,还有几朵浮云在飘荡,渐渐接近了那轮弯月。
    一望无际的大海,波涛起伏的海面,与那海面上倒映着的冷的有些冰凉的月光交织在一起,将夜色中的东海渲染的有些诡异。
    五艘帆船一字排开,出现在了月光下,借着朦胧的月光,可以分辨出船的轮廓,依稀是三艘双桅船,两艘三桅船,其中那三艘三桅船的船头尖削,似乎是西洋帆船的式样。
    借着不算太强的东风,五艘船缓慢的在月光下向西行驶,船头劈开波浪时所发出的“哗哗”声与海浪击打船身的“啪啪”声搀和在一起,打破了夜色下的寂静。
    行驶在最前面的是一艘三桅船,与其它的船明显不同的是,这艘船的主桅上挂着一盏红色的灯笼,指引着其它的船,在夜色中,红灯笼移动到哪里,其它的船就跟到那里,丝毫也不会错。在红灯笼的下面,还挂着一面大旗,借着灯笼的光亮可以看清那旗子上的一个大大的“郑”字。郑芝龙就站在这艘船的船头上,他向着远处那黑沉沉的海面望了望,随即转过身去,向着身边的一名亲兵说道:“你去把刘国轩喊来,我有话跟他说。”
    那亲兵去而复返,身后已跟了一名年轻人。
    年轻人走到郑芝龙身前,抱拳道:“属下刘国轩参见将军。”
    郑芝龙点头道:“你干得不错,看来我这么多年没有白费工夫。”
    刘国轩道:“属下只是按照常例行事,并无特别之处,将军谬赞了!”
    郑芝龙道:“你不必过谦。我也是多年在海上打拼过来的,知道夜间行船的难处,若是在远海还好办,只需掌握好风向,不使船偏航就行了,但一旦到了近海,那么就要特别当心了,尤其是这长江口一带,浅滩暗礁甚多,一不小心就会船毁人亡。今夜你表现的不错,第一次带队就能让大家一起顺利通过那‘鬼见愁’,这确实是真本领。”
    刘国轩见郑芝龙这么夸奖他,心中甚喜,但口中却说道:“多亏将军平日教导有方,属下方能过此险地,只是属下仍很生疏,刚才差一点儿就撞到了一处礁石。”
    郑芝龙道:“这已经不错了,想当年大木第一次过这‘鬼见愁’的时候,也是处处惊心,而且还有一艘大船在浅滩上搁浅了,可见你还是比他要强一点儿。”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过了这‘鬼见愁’,再向北走一段路就入长江口了,只要风向不变的话,最多两天就能到南京了!”
    刘国轩附和道:“是啊。只是不知道南京打下来没有,若是没有打下来,恐怕史可法会令我军出击。”
    郑芝龙道:“这个嘛……,我估计南京城即使没有攻破,那也差不多了,就算我军出击,也不会损失太大。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明日我们靠岸,派人去打听一下,也免得蒙在鼓里。而且我还想看看鸿逵他们行到哪里了,是否已经抵达杭州、苏州?”
    刘国轩道:“以属下推测,现在郑将军他们最多抵达杭州,不过杭州基本上没有什么守军,相信他们一定会尽快通过杭州向苏州进军。”
    郑芝龙点头不语。为了实现他的计划,他狠下心来,放弃了经营多年的老巢台湾岛,将全部兵力和财力撤到福建,并迅速命他的弟弟郑鸿逵率领八万人挺进杭州、苏州,以便占领这两个最富裕的地区,为壮大郑家势力做准备。此次他是由福建泉州南安老家出发的,顺便将他的儿子们都带上,以便让他们早点从四书五经中解脱出来,跟着自己闯荡四海,就象他的大儿子郑森那样,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从而将郑家的大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除了他的儿子之外,他的船上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第一个妻子,日本女田川氏,也就是郑森的亲生母亲。
    正当郑芝龙与刘国轩仍在商议进军苏州之事时,田川氏却从船舱里走了出来,她拿着一件斗篷,用并不太熟练的汉语向郑芝龙喊道:“夜里风大,请夫君穿上斗篷吧!”
    郑芝龙对刘国轩说道:“你下去继续指挥船队,这里没你的事了。”
    待刘国轩向郑芝龙和田川氏行礼退下后,田川氏才走近郑芝龙身边,替他将斗篷披在肩上。
    郑芝龙看着田川氏,心中不觉升起些许愧意。其实田川氏长得并不算好看,早年郑芝龙之所以会娶她,只是为了在日本找个当地人做靠山,所以,当郑芝龙发达以后,他就将田川氏完全放到了一边,又一口气娶了数位美女,将田川氏和郑森丢在日本。后来,当郑森七岁时,郑芝龙将他召回南安老家,聘请老师,开始了对郑森的培养,而田川氏也随后离开日本,来到中国,以便就近照顾郑森的生活起居。
    虽然郑芝龙对于田川氏并不算满意,但对于田川氏所生的儿子郑森却很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