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神话-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寒暄过后,杨子芬直接说明了来意:“下官是代表云南王前来议和的。南诏本属大唐,我主云南王为唐不侵不叛之臣。南诏百姓,也为唐人……”
  杨子芬侃侃而谈,详述事情的缘由和经过,表示南诏叛唐是出于不得已,是被逼无奈,希望能重新归附大唐,并献上已经写好的《南诏德化碑》的碑文。
  萧去病大致看完,表情淡然,扫视了一眼帐中众人,把碑文递给李晟:“良器。给大伙念念这个南诏王找人写的德化碑碑文。”
  李晟直接从南诏叛唐的缘由开始念起:“……吐蕃是汉积雠,遂与阴谋,拟共灭我。一也……诚节王之庶弟,以其不忠不孝。贬在长沙,而彼奏归,拟令间我……崇道蔑盟构逆,罪合诛夷,而却收录与宿,欲令雠我……
  ……筑城收质。缮甲练兵,密欲袭我……一信虔陀,共掩天听,恶奏我将叛……嗟我无事,上苍可鉴。九重天子,难承咫尺之颜,万里忠臣,岂受奸邪之害……”
  南诏之事萧去病清楚,李晟、马燧等人也清楚,无非就是大唐扶植了南诏王,结果南诏王却不听话,然后从章仇兼琼做剑南节度使开始,就开始打压南诏。
  之后张虔陀又做的太过,不但侮辱了阁逻凤的随行妇女,还索要贿赂,还“诬告”阁逻凤将叛,结果欺人太甚,被阁逻凤反杀;之后鲜于仲通大兵压境想一举灭亡南诏,阁逻凤几次求和鲜于仲通都不答应,骄傲轻敌,然后再次被阁逻凤反杀。
  这件事情,只有政~治和利益,哪有什么对错。对大唐来说,好比养了一条狗,想要这条狗去咬吐蕃,结果这条狗非但不去咬吐蕃,反倒咬死了大唐养的一只兔子,大唐要打压这条狗,有什么错?
  对南诏来讲,不管他们前面受了大唐多少好处,壮大之后,首先考虑的都是自己,追求的也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愿给大唐做炮灰,去咬吐蕃这只老虎,转而去欺负爨氏这只软柿子,其实也无可厚非。
  唯一有错的大概就是张虔陀和鲜于仲通这两个自以为是的脑残,想要装十三,结果没装成,反被阁逻凤日了。
  萧去病冷笑道:“好文采啊,万里忠臣,岂受奸邪之害,张虔陀是奸邪不假,他云南王阁逻凤就是万里忠臣了?合着你们南诏就没一点错?既然如此那你还来求什么和?
  要知道,若不是有大唐相助和支持,南诏还是六诏之一!”
  杨子芬脸涨得微红,争辩道:“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尚值得商榷……”
  “本王是奉旨剿灭南诏的,不是来和他商榷是非曲直的!”萧去病挥了挥手,打断杨子芬的话,让李晟继续念下去。
  “……叩头流血曰:‘我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今节度背好贪功,欲致无上无君之讨,敢昭告皇天后土。’史祝尽词,东北稽首。举国痛切,山川黯然。至诚感神,风雨震裘霈……
  ……诏日:‘生虽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岂顾前非,而亡大礼。’临遂收亡将等尸,祭而葬之,以存恩旧……”
  萧去病一下站了起来,脸上突然像是蒙了一层寒霜,声音冷森森的,让人不寒而栗:“杀了我们的人,还敢筑京观耀武扬威,还敢说什么举国痛切,山川黯然,还说什么叩头流血。老子敢打赌,他阁逻凤孙子要真向北叩头流血,老子把头输给他!
  还至诚感神,风雨震裘霈,我呸,这里本来雨水就多,碰巧下一场雨有什么稀奇的,非要说是被被你们的至诚所感动的?
  你们南诏以地形之利,瘴气之毒,杀我二十万将士,既然敢做,他阁逻凤就该敢当,老子还敬他是一个英雄豪杰。
  现在他阁逻凤却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不会说话的死人身上,一面高举屠刀,联合吐蕃背后捅刀子,一面还敢说自己是汉不侵不叛之臣。他既以唐臣自居,又说自己是大忠臣,可敢自缚请罪,随本王长安面圣?
  我……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兰陵王……”杨子芬也站了起来,张嘴想要说话,却看到萧去病仿佛变了一个也似,怒目而视,像要吃人一般,他一下有些哆嗦:“若……若兰陵王答应休兵,我王愿意自缚请罪,随兰陵王前往长安面圣!”
  “那行啊,你回去告诉阁逻凤,就说本王等着他来自缚请罪,你走吧。”
  杨子芬讪讪走了,中军大帐里气氛有些肃穆,毕竟有二十万大军唐军就战死在这块土地上,还被南诏人筑成了京观,这是大唐的奇耻大辱。
  同时,大伙同为军人,也心有戚戚焉,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大唐好男儿,就连兵败投水而死的李宓也是,张虔陀死了活该,罪魁祸首鲜于仲通和杨国忠却活得好好的,让人恨得牙根痒痒的。
  再有,众人又相当庆幸,庆幸跟着能跟兰陵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战损极小。
  过了半饷,马燧首先打破了气氛,笑道:“大帅啊,你说过要请那个杨子芬吃弓鱼的,现在却让他走了,当场说过的话就不算数,我真是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未完待续。)


第十章 尔虞我诈是三国

  另一边,面色肃然的杨子芬骑马出了唐军大营,在跑出去三四里之后,他脸上的表情就一下从肃然,变成了一抹不易察觉的诡笑。
  没过多久,杨子芬回到了龙尾城,阁逻凤问道:“怎么样?有希望吗?”
  杨子芬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下臣觉得,这个兰陵王心思澄澈,思想有些激愤,这样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的。”
  阁逻凤笑着道:“不可掉以轻心,不过若真是如此,倒是好事,这样,你明日再去一趟,就说孤王愿意自缚请罪,但要请兰陵王表明诚意,保证不会抓了孤王以后,却继续攻打南诏。一定要让他相信我们的诚意。”
  杨子芬微笑道:“下臣明白!”
  于是第二日,杨子芬带来大量牛羊果品和美酒,第二次来到唐军大营,再次表达了南诏求和的诚意,并告诉萧去病大唐云南王阁逻凤愿意自缚前来唐营请罪,请兰陵王表达相应的诚意,就是停止建造战舰。
  然后就被萧去病严词拒绝了,随后杨子芬再次被萧去病送客,骑马回到了龙尾城。
  “情况怎么样?”阁逻凤问。
  “兰陵王很失态,大概是没想到大王真的会同意自缚请罪。下臣要求他停止建造战船,被拒绝了。
  他除了要求大王自缚请罪之外,还要求派遣王子,大臣到他军中为质,并解除一万罗苴子的武装,到唐军大营为质。”
  阁逻凤和几名南诏大臣对视一眼,笑道:“这些都是应有之意,他兰陵王手里握着一支装备和战斗力都如此强悍的精兵,前来南诏是获取战功的。
  现在莫名其妙答应了议和,自然心中不爽,他提的这些条件也是正常的。”
  众人会心一笑,唯有段铭艺有些不明白,捅捅他叔叔段全葛。小声道:“阿叔啊,这兰陵王不可相信,万一他等我们大王,王子。大臣这些人质,还有一万罗苴子解除武装后,他突然不认账,继续攻打我们办?”
  “傻瓜,你还没明白大王和杨先生定下的计策吗?我们确实是要与大唐议和。却不是求和,而是以战逼和。”
  对这个脑子不太好使的侄子,段全葛也只好耐心解释道:“所以我们这次是假和,就是用这个办法,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寻着机会四面出击,烧毁他们的战船和造船厂,最好能生擒那个兰陵王,然后再逼他与我们休战和盟誓。”
  段铭艺若有所悟地点点头,那边阁逻凤继续问道:“天策军营中士气如何。防卫如何?”
  杨子芬道:“士气依然高涨,不过听说要和谈了,明显比上次降低了不少,大营的守卫也没上次那么严密了,路上的哨骑也没那么精神了。”
  阁逻凤大喜:“烦劳爱卿再跑一趟,重申我们和谈的诚意,并向兰陵王透露吐蕃援军就要到的信息。
  然后再表示,兰陵王的条件合情合理,我南诏十分害怕有诈,所以暂时不敢答应解除一万罗苴子武装。就说孤王愿意想派遣孤王的长子和十名大臣到唐营为质,以表诚意。
  但请兰陵王也派十名军将和校尉到龙尾城为质,之后孤王便自缚请罪。”
  杨子芬保证一番,表忠心一番。就又骑着马王唐军大营赶,双方离得也不远,就三十里路,骑马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
  结果不出他们所料,萧去病自然不肯同意阁逻凤的这些要求,坚持一定要按自己全部要求来。不同意就打。
  于是杨子芬放出了重磅消息:“……吐蕃援军还有大约十日就能赶到,如果兰陵王丝毫不肯让步,云南王为了南诏上百万百姓的性命着想,也只能暂时和吐蕃合作了。”
  萧去病皱紧了眉头没有说话,一旁的马燧却跳了起来,大骂道:“大帅,我就说阁逻凤这孙子没安什么好心,他派人来求和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减缓我们的造船进度,让我杀了这个老小子!”
  说完马燧拔出横刀就想动手,杨子芬梗着脖子引颈受戮,马燧看了看萧去病没点头,于是悻悻地又把横刀收回去了。
  李晟站出来道:“请大帅下令日夜赶工建造战船,我们可以在八日之内建造五十艘战舰,这就足够消灭南诏水师了,剩下的可以坐竹筏,只要登陆到洱海西岸,末将敢立军令状,一日之内攻破太和城!”
  杨子芬吓得心脏都漏跳了半拍,心说别弄巧成拙了才好啊,他强作镇静道:“兰陵王执意要两败俱伤吗?
  天策军虽然战力非凡,但毕竟人数有限,我南诏有善战之兵八万有余,乡兵又八万有余,水师战船五百余艘,若兰陵王逼迫太甚,我等只能和天策军鱼死网破了。
  我们等背水一战,又有人数和地利优势,孰胜孰负还有未可知!即便天策军能胜,也是惨胜,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到时只会让吐蕃军渔翁得利。
  反之,若兰陵王答应我们的请和,我们南诏可以与唐军一起,里应外合,吃掉这八万吐蕃军,然后还可为大唐攻上吐蕃高原。”
  “住口,休得巧言令色!”马燧怒目圆睁道:“大帅,南诏不可信,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在此挖壕筑寨,凭借工事防守,只要舰船造好,击败南诏水师后,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也不用担心粮草和水源。”
  “大帅,做决定吧,我们与这这些南诏蛮子血战到底,为战死的袍泽报仇雪恨!”
  “报仇雪恨……”
  众将一下群情激愤起来,杨子芬吓得连冷汗直流,他大声道:“还请兰陵王三思,南诏是真心求和,吐蕃现在已经一分为三,灭亡只在早晚间!
  兰陵王,我们南诏归唐的诚意千真万确,天日可鉴,我们愿意归还所有土地,永不发一兵过姚州以东,我们还愿意为大唐灭吐蕃之先锋,替大唐攻灭吐蕃!
  兰陵王,吐蕃才是大唐的累世寇仇,心腹大患啊!我王愿意自缚到长安,是杀是剐都由圣天子一言而决啊!”
  萧去病看了杨子芬一眼,明显有些意动,这时候马燧又大声道:“大帅……”
  萧去病挥了挥手,帐中一下安静下来,随后萧去病盯着杨子芬的眼睛道:“既如此,你去回禀那阁逻凤,就说本王同意了,让他即刻派他的长子风伽异和十名大臣将军前来唐营为质。
  明日,本王要与阁逻凤会面与龙尾城东南十五里处,请阁逻凤当众对天和对你们的神灵盟誓,我便遣十名军将和校尉到龙尾城为质,之后阁逻凤自缚前来唐营请罪。”
  李晟大急道:“大帅,不可啊,南诏王不可信啊!”
  萧去病厉喝道:“够了!我相信你们能打赢,但你们要知道两点,我们只有两万精兵,死一个我都心疼。本王不是杨国忠和鲜于仲通,不惜人命换取战功!
  再有,他说的没错,我们最大的敌人的吐蕃,吐蕃才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看到几名将军欲言又止的样子,萧去病大喝道:“我意已决,诸位无须多言!”
  ……
  不久之后,杨子芬再次回到龙尾城,将情况完整的介绍了一遍。
  “……当时真是好险,十几名唐军军将都要求血战到底,报仇雪恨,事情差一点弄巧成拙,还好兰陵王有大局观。”
  阁逻凤点头赞许道:“现在知道此人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能成为大唐的异姓王了吧,孤王倒是有些佩服他的心胸了,这才是做大事的人啊。”
  南诏将军赵眉丘道:“大王,既然如此,不若我们真的乘机就归降了大唐?反正之后还是要逼和兰陵王的。”
  南诏大臣杨傍佺像看白痴一样看了一眼赵眉丘,心说你傻啊,这样归降,大王自缚前往唐营,押赴长安,八成以上会被斩首,即使不死也一辈子在长安坐牢了。
  你竟然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大王,等这事了了,有你的好看。
  杨傍佺诡笑道:“大王妙计无双,下臣佩服之至,只是下面要如何行事,还请大王示下。”
  发觉到众人诡异的眼神,赵眉丘也一下反应过来,脸涨得通红,好在阁逻凤也算是一代英主,知道他是个武夫,无心之失,摆了摆手示意他要太紧张。然后道:“杨卿,还要再请你多跑一趟,往来辛苦,这次你就坐船前往吧。
  你去告诉那兰陵王,就说本王长子,要先去向他母亲告别,并到宗庙祭拜,明日才能前往,今日先送十名大臣前往为质,明日清晨风伽异再往。”
  杨子芬点头表示知道了,然阁逻凤环视了一眼众位大臣,道:“此次前往唐营为质,有哪位爱卿愿意主动前往的?回来之后加官三级,赏赐大金告身赏锦袍金带,黄金五百两!”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赏赐虽高,但此去风险实在太大,沉默了半饷,竟然没一个主动站出来,而是都把目光看向了赵眉丘和段铭艺,两人反应过来,万般无奈地主动站出来。
  人选选定,另外再找几位不入流的小臣小军官就可以了,然后阁逻凤就和这些大臣商量起怎么调兵遣将,怎么见机行事,怎么查探情况,怎么传递情报等。
  而在另一边,洱海东岸,在几座用幕布遮挡起来的营寨,一千多名工匠正在紧张有序地组装投石车,以及安放,固定鹿砦。营寨的外面,名叫李晟的将军带着三千天策士兵,严密守卫着这里。(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 爱在洱海

  洱海的夜景是很美的,尤其是在今天晚上,大唐南诏终于同意何谈,笼罩在这片美丽地区的战争阴云一下烟消云散。
  双方在洱海东岸的沙地上,点燃了几堆大大的篝火,前来做人质的两名南诏使者,十名将军大臣,以及他们的仆从,和天策军的将士,随军前来的商贾,工匠,不分你我,不分男女,手拉着手,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欢声笑语,亲如一家。
  云南王阁逻凤贴心啊,这次随船而来的,还有五十名年轻美丽的少女,一个个都十四五岁的年纪,据说都是未经人事的处子,有了她们的加入,篝火庆典上的气氛就越发变得狂热和欢畅了。
  据南诏使者杨子芬说,按他们这里的风俗,在这样的篝火庆典上,无论男方看中哪位少女,都可以上去求爱,只要女方点头,两人就可以找个地方,春风一度。
  两名南诏壮汉光着上身,用力敲起了他们带来的铜鼓,鼓声热烈奔放,围着篝火跳舞的人,就跳得越发欢畅兴奋。
  所有的人都被这这种欢乐的气氛所感染,快活得大喊大叫,很多人开始放声高歌,两种语调的歌声交缠在一起,竟是说不出的和谐。
  不时有唐军士兵,商贾和工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