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司徒山空传-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沾满了灰尘,大概是他自己刚才钻洞的时候和我扑到他的时候弄上的。姜学柔满脸惊恐,似乎刚才快速发生的一切还没能让他消化,还没回过神来一样。

倒是他看见我的时候,也是一脸错愕的表情。似乎也没想到我也这么年轻,比他大不了几岁一样。

秦不空问姜学柔说,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姜学柔说道,师门前阵子,得到了一本古人的手抄卷。其中记录了大量关于玄学的一些奇闻异事,这本手抄卷的年代,应该是清代中期写下。当时清兵入关,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而因为当权者知道既然入住中元,以往满洲的那些蛮子习俗就应该更大程度和汉人同化,所以一方面不断攻城拔寨,一方面还四处搜寻所有遗失在民间的一些宝藏。

姜学柔说,那本手抄卷自己也看过,其中就提到了北宋年间,苗族巫王“鬼穆当”被一名叫做“佘修平”的高人斗法大战一月有余,最后杀死巫王并封印魂魄的故事。姜学柔说,自己当时权当做是一个传说故事看了,毕竟在历史上,几乎是查不到这两个人的相关讯息的。然而在这则故事的末尾。则提到了“遥遥之封印,大隐之于市,三千尺内煞尽聚集。存入地宫百尺,七煞关之相守,恐为后人误”的字句,并强调直到这本手抄卷成书的时候,这个封印也依旧没有被找到。

而关于这个故事,这位写下书卷的古人还曾提到,早年张献忠入川,清军借剿杀张献忠为名义,派出大军自如今南京一代顺江而上,一路边杀边寻,地毯式搜索遗留在民间的宝藏,这当中自然也包括了这个巫王魂魄。可是清军当时杀死的人,却全都栽赃到了张献忠的头上。

至于这段历史的真假,现在也没人说得清。只是姜学柔提到一件事,却让整个事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他说那位古人曾写过,清军当时为了扬威,用试图煽动百姓反抗张献忠,就曾在七个不同的地方,写下了七块完全一致的碑文。碑文当中有一句正为七字律,这七个字,就是“杀杀杀杀杀杀杀”!

这我到是知道,七杀碑嘛。据说现存于世的没有一块是真的,都是后来的复制品。而姜学柔却说,眼下我们所在的这个位置,我查了本地图书馆里的老县志,在清代初期的时候,这里曾经是用来教化蛮子和少数民族的“蕃司巡抚衙门”。而根据手抄卷中所述,其中的一块七杀碑,就立在衙门的院子角落里。

我和秦不空在一边听着姜学柔这个瘦弱男人说的这番话,觉得有些吃惊。尽管我们确切地知道这里有巫王魂魄,可是从未了解过这个地方的前世今生,甚至从未去想过,当年的那个高人为什么要选择此地来进行封印。而眼下听姜学柔的意思,似乎是说当初的清朝政府,正是知道了此处的封印,才刻意选址在这里修建衙门,教化藩人,还专程立碑镇压的意思。

秦不空问道。那你说的那个七杀碑,和这里的巫王魂魄,究竟有什么关联。姜学柔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说这其实是他推测出来的。因为古人写过“七煞关之相守”,于是他就大胆地推测,那七杀碑的“七杀”其实是和“七煞”是谐音的,在这样的巧合之下,他就觉得此地开始有了探查的必要。

姜学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的师父之后,师父也觉得这件事大有文章。清朝覆灭之后,中国就陷入了几十年的战乱当中,一些老旧且埋在地下的东西,因为大家都躲避战乱去了。反而得以幸存,于是怀着侥幸心理,师父也推测这巫王魂魄,尚未被人找到取出。当然前提是这本手抄卷的内容属实,而并非一味瞎扯。

于是姜学柔就请禀师门,说自己去到此地,详细勘察,如果情况属实,这里的确有巫王魂魄的话,那就在拿到证据之后回禀师门,让大家一起出力找出这个魂魄,一面他日开发建设,破坏了这里的封印,百姓也会因此遭殃。

我心里有点佩服,姜学柔的师父,如果真的不是为了将其占为己有的话,那么他的确是个心怀慈悲之人。姜学柔接着说道,于是自己就提前来了本地采风。在观察了很长时间之后,发现眼下我们所在的位置,也就是秦不空租的房子的那条小巷子周围,都几乎是以平房和破旧的老房子为主,而奇怪的是,附近也曾有过较大规模的建设,可是却显得冷冷清清。与之相反的是,以这个地方为圆心,辐射出去大约一公里的地方,就是整个汉口非常繁华的地段。偏偏这一小块地方,在四周围的繁华之下,却始终看上去破破烂烂的。

姜学柔说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公里,差不多就恰好是三千尺的距离,这一点,也正好印证了手抄卷内,那一句“三千尺内煞尽聚集”。我和秦不空虽然没有说话,但都暗暗点了点头。姜学柔有些得意地继续说道,所以他当时就判断,这个圆形范围的中央位置,底下百尺,也就是差不多三十三米深的地底,应该就是封印巫王魂魄的位置。

我有点目瞪口呆,甚至有些佩服。眼前这个精瘦的男人,没想到他那小小的脑袋里,竟然这么聪明。我们找到这里很大一部分是源于秦不空早年听来的传闻,加上曾经被人挖到过,所以多少都有些运气的成分在里头,可姜学柔竟然纯粹靠着自己的观察,前人的笔记,以及周密的计算,就能够准确找到这个位置。

可我还是有些不服,于是问他道,那你从地面上挖怎么反而挖到我们脚底下去了。姜学柔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那是因为自己之前雇了一些工人来挖,挖过了头,自己觉得不靠谱,于是就打发了工人,剩下的路,就自己挖了。秦不空也问道,你挖了多长时间,为什么我们之前都没有听到过你挖石头的声音?姜学柔耸耸肩说,可能是因为当时还隔得远,或者是你们没注意吧。

我们又不说话了,除此之外,也的确没有更好的解释。于是愣了片刻之后,秦不空又问姜学柔道。你跟我说说,那个七煞关是什么意思,不瞒你说,在你钻到这里之前,我和眼前这个小哥,已经连续破了镇守阵心的八门之阵。我们正想着怎么才能打开阵心的封印,你看到地上的那些圆孔了吗?

说完他朝着地上一指说,这八个圆孔,就是用来插放我们先前获取的八根金刚橛的。姜学柔顺势就低头一看,然后说道,对我刚才注意到了。咳咳,在你们钻出来之前。如果是七煞关的话,那这里不该有八个孔才对,我还以为是我理解错了,还没想明白呢,你们就制住了我。

我对秦不空说。你还记得这阵心石柱子上,有七个长条形的砖块吗?会不会就是他说的那个七煞关?我没等秦不空回答,转头又问姜学柔说,七煞关到底是什么?

姜学柔说,所谓七煞,是指魑、魅、魍、魉、魈、魃、魁,这些都是极其凶猛的妖魔鬼怪。各自分守一关,共同保护巫王魂魄。这魂魄本是聚怨的东西,这七煞,都是因此而产生。

果然没错,看样子我和秦不空费尽心机才破掉的八门阵,还只是进入了外围而已。就好像是剥开了一个煮熟的鸡蛋,我们所突破的,还仅仅是蛋壳的部分而已。而真正的蛋黄,才是阵心之所在,想要去找到蛋黄,我们还得再把蛋清的部分清理掉才行。

想到这里,顿时沮丧了。看样子千年前古人设下的大局。也不是我和秦不空说破就能破的。而这个时候,姜学柔竟然哪壶不开提哪壶地问,你们刚才说的八门之阵又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我和秦不空对望一眼,显然我们俩想到了一起,然后我对姜学柔说,呃…这个…不提也罢,不提也罢啊…

第四十三章 。七块石砖

秦不空指着阵心柱子上的那七块长条形的石砖说道,这里的砖数量就是七,你看看是不是就是你说的七煞关?听秦不空的意思,他虽然也和我一样觉得沮丧,但还是想要继续闯下去。

姜学柔走到柱子跟前,因为身高有限,他只能够摸到靠近地面的三块长砖。他伸手在砖上摩挲了一阵,因为常年在地底,已经沾上了厚厚的一层灰尘和泥土,姜学柔这么一摸,竟然哗啦啦掉落了不少下来。

他伸手摸了几下之后,竟然转头对我和秦不空说。你们快来看,这砖上有字!于是我和秦不空都凑了上去,秦不空更是直接把煤油灯放到了砖的边上。姜学柔在自己的手心吐了一泡口水,然后开始用力地在砖面上搓着,很快那些尘土都因为口水的关系变成了泥巴块,纷纷掉落在地上。就这么搓了几十下之后,砖面上赫然写着一个“魍”字。

这是从地面往上数,第三块石砖,如果若真是按照姜学柔说的那样的话,那么前面的两块,应该分别写着“魑、魅”二字,其风格应该爆出一直。我和秦不空都有些后悔,当初找到阵心的时候,竟然没有仔细检查一下这些造型不同的石砖,以至于错过了这么重要的线索。

于是我跟秦不空就开始学着姜学柔的样子,在手上吐口水,擦掉了前面两块砖上的尘土。我擦出来的那一块,上面果然写着“魅”字,字迹模糊,但还是区分得出。毕竟时隔千年,幸好是一直在地底,否则破损还会更加严重。而奇怪的是,我擦出来的那块砖,在用拳头敲击之下,竟然有些松动,就好像一个抽屉一样,似乎是可以取出来的。

于是我伸手想要去讲砖块拔出来,但却遭到了秦不空的阻止,他说现在咱们完全没有任何准备,今天找到的这一切都是新的发现。你这么贸然地打开,万一有什么危险怎么办?我心想也是,于是就没有继续动手。

砖面上的字迹,是用了魏碑字体镌刻,除了风化严重,字迹也算钢筋有力。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证实姜学柔的说法了,这七块石砖,分别刻上了七个鬼字旁的字,这时候秦不空突然说道,你们快来看,我这“魑”字之下,还有一排小字!我们赶紧凑过去一看,发现字迹竟然比那个大字还要更模糊,仔细辨认之下,才认出刻着“颖有所悟”。

我和姜学柔都觉得有些惊奇,于是又回到自己先前擦拭的石砖跟前,按照秦不空擦出小字的位置,又开始用力擦了起来,而我的“魅”字之下,也写着四个小字“大禹治水”,我转头去看姜学柔擦在“魍”字位下擦出来的,依旧是四个小字“六十甲子”。

这下子,我们三人就彻底懵逼了,甚至还包括我们刚刚才认识的姜学柔。他大概猜到了这里有七煞关。可是并不明白这七煞关究竟所指何意。于是我们先暗暗记下了这些线索,然后开始擦剩下的四块石砖,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一个多小时,因为辨认字迹的确非常耗时。

然而到最后我们发现,在“魉”字位下,写着“楞严宝经”;“魈”字位下写着“难觅知音”;“魃”字位下写着“仙翁画鹄”;而最后一个“魁”字位下。则写着“关公惜驹”。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脑子里一团浆糊,丝毫头绪都没有。只能囫囵吞枣地将这些字句记下,我知道它们必有巨大的用处,但却不知作何而用。秦不空也在一边皱着眉毛,不断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

长时间深处地底,完全没有时间概念。直到已经过去了很久,煤油灯都快灭了,我才提议要不然先回家去再慢慢研究吧。姜学柔一听说,怎么,难道你们一直都住在地底下?我没理他,反倒是秦不空说道。臭小子,走吧,跟我们去家里边坐坐?

经过之前的这几个小时时间,我和秦不空对姜学柔的敌意也减弱了许多,如果他并不是存心欺骗的话,短短时间内,是绝不可能对我们撒出这么大一个谎的。所以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比较相信他今日所说的一切。但是姜学柔似乎对跟着我们一起回去有些抗拒,他支支吾吾地说,你们这么凶,会不会伤害我呀,我可不想去。

秦不空望了姜学柔一眼。然后又转头望了甘木一眼,然后又转头看着姜学柔,然后问道,你确定你不去?

于是姜学柔就乖乖地跟着我们走了。

回到秦不空家里,天已经完全亮了。我看了看时间,我们竟然前前后后在地洞里呆了五个小时。姜学柔害怕秦不空指挥甘木伤害他,从到了屋子里落座的一刻开始,就正襟危坐,规规矩矩的,那样子看上去特别滑稽。隔了好久,才对秦不空说道,前辈,我口渴,可不可以让我喝口水?

秦不空一副老流氓的样子对姜学柔说,喝口水?你怎么不喝鼻涕呢?说完哈哈大笑起来,但是吓唬归吓唬,他还是给姜学柔倒上了一杯水。喝完水后,姜学柔就问道。不知道两位想要把我留在这里多长时间,我已经出来很长一段日子了,既然找到了这个地方,我也该回去报告师门了,但是看两位的样子,似乎是没打算让我回去,对吗?

他的最后一句话,竟然说的战战兢兢的,那样子很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小孩子,想要耍点小聪明逃脱惩罚一样。于是我只是笑笑没有说话,秦不空却说,那可不行,你和你师门要找的东西,正好也是我要找的东西,那你说,找到了归谁的?

姜学柔问秦不空道,那请问前辈,您找那东西来,是有何用处啊?秦不空说,还不知道,也许就只是想要见识见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东西必然不会重现江湖,否则肯定会引发祸事的。姜学柔说,我师门的意思,其实是想要将这东西换个地方封存,以免将来这里破坏了封印,为祸百姓,我的师门是在山上,平日里人迹罕至,也是一方宝地,甚有灵气,且我们都并不是专门学术法的,要了这东西去除了封印之外,也没有其他用处,不然的话,请问前辈是否愿意找到之后,交给我们处理?

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然后对他说,小老弟啊,你恐怕是不了解眼前这位老前辈的为人,他要找的东西,就一定会不择手段去找到,哪里会有找到之后再转赠给你的道理?我越想越觉得好笑,这个人看上去岁数虽然年轻,但是比我也小不了几岁,为什么说话还一副天真无害,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迂腐感。

姜学柔一听到我这么说。开始有点着急了。然后问秦不空说,前辈,如果你不愿意给我也没关系,但是你一定要好好封存此物,否则的话,害了他人。这个因果就算是天大本事的人也是背不起的啊!

秦不空显然在很早之前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于是听了姜学柔这几句话之后,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今天我们虽然抓了你,但也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的提醒,我们压根就不会知道有七煞关这样的事情。搞不好莫名其妙地迎头撞上去,反而把自己给害死了。所以就冲着这一点,我秦不空可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你虽然是无意当中帮助了我,但终究是帮了,我是不会难为你的。

秦不空接着说。请你到家里来坐坐,一方面是希望你也能够坦率地跟我们交底,这东西既然贵派并不是非要不可,我老秦就不客气地收下了,如果贵派愿意与我们一同协作,我本人当然是欢迎得很。

我心里暗暗点头,虽然秦不空依旧做事没个章法,我行我素,专横霸道,但不得不说的是,自打和我建立了师徒关系之后,他很明显地,性子也算是收敛了许多,起码不像以前那样,完全油盐不进了。

秦不空指着我对姜学柔说道,这位是你们道门中人,岁数比你大了一些,既然你的师门派你来到此地探访。我也让这位小哥随你一起返回师门,算是礼尚往来,互相打个照面。也顺便问问你师门的意思,看看是要跟我一起合作呢,还是明里暗里地来抢了。

最末一句话,秦不空又说得嚣张跋扈了起来,就好像压根就没把对方及师门放在眼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