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跟我讲大道理-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绪咆哮着,用力的砸着御书房的物什,一边的太监们噤若寒蝉。
    皇帝小时候还不觉得,最近几年,这脾气真是越来越刚烈了。
    内阁侍读杨锐暗暗摇头叹息,皇帝还是太年轻了,完全没有看懂这件事的重点。
    “皇上,这旨意,是西宫出的,这宣旨的太监,是西宫派的,胡贼残害朝廷命官的时候,西宫的人在场。”杨锐提醒着。
    光绪一怔。
    慈禧越过皇帝假传圣旨,一点都不稀奇,光绪当皇帝前就如此,光绪当皇帝后也如此,光绪既不觉得屈辱,也不觉得愤怒,早已经麻木了,大清朝把持在慈禧的手上,谁不知道?
    但是,从几年前开始,朝廷出了重大的变化。一直跟着慈禧,立主和谈,与光绪的主战唱反调的李鸿章,忽然开始与慈禧疏远了。
    原本已经等不及,要冒险发动维新的光绪,被杨锐等人劝住,朝廷内部不谐,大权旁落,激进维新是迫不得已,维新失败的可能高达9999%,现在慈禧的得力干将李鸿章忽然开始背叛慈禧,极力推广西学了,何不吸收李鸿章为皇帝所用,逐步瓦解慈禧的势力呢?治大国如烹小鲜,既然慈禧有了内讧自毙的趋势,何必着急冒险呢?
    郑观应、王韬、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一齐建议不妨暂缓维新。
    光绪火大,说要大清不维新就要完蛋的是你们,说不要维新的又是你们,这是耍这朕玩是吧?差点砍死了这群维新派。
    但光绪终究还是忍了,忍了这么多年,不差这么几天了,一忍,就是数年。
    “你的意思,这是西宫的阴谋。”光绪回味着杨锐的话,越想越是如此,莫名其妙给一个小商人授官,莫名其妙的赏赐黄马褂,莫名其妙的对砍死朝廷命官视而不见,一切的一切,汇总成两个大大的黑字,“阴谋”!
    康有为梁启超脑子灵活,大惊失色:“难道,这是要对我们下手了?”
    大肆攻击新文化的胡博超,俨然是守旧腐朽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慈禧大肆提拔胡博超,难道不是在向天下暗示,任何新文化,任何维新,任何要推翻旧有体制的人,哪怕他是皇帝,朝廷也不会轻易罢休吗?
    梁启超打了个寒颤,颤声道:“会来逼……捉拿我们吗?”
    梁启超改口再快,光绪也听了出来,梁启超想说的,是逼宫,是兵谏,是换皇帝。
    光绪脸色陡然白了。
    “何以至此?”光绪颤声问道,心中追悔莫及,这几年慈禧似乎把精力集中在了李鸿章身上,对他睁只眼闭只眼了不少,他借机夺回了很多的权利,这些曾经让他得意洋洋的动作,是不是太过激烈了?他真该好好和慈禧沟通的,都是爱新觉罗家的,何必自相残杀呢,呼吸新鲜空气,吃点上好茶叶,慢慢沟通,不好吗?
    康有为定了定神,道:“应该只是警告,毕竟,杭州太远了些。”
    光绪大喜,连声道:“正是,应该是警告,杭州太远了,胡博超太微不足道了。”
    那么,之后该怎么办?是停止一切维新,停止一切夺回皇帝的大权,还是继续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维新,重掌帝权?
    众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御书房的灯一直点着,一夜未熄。
    ……
    “想不到,胡家倒是有几分果决。”李鸿章笑道。
    遇到官兵逮捕,能毫不犹豫的放弃侥幸心理,坚决的反击,这已经淘汰了大多数普通人。
    很多人总以为跪地求饶,表现的温顺点,就会幸免于难,甚至还有人会拼命的阻止同伴反抗,幻想着老老实实的跪着,就会得到幸福的未来。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有无数的汉人听从区区几个清兵的指挥,温顺的跪着,温顺的劝阻试图反抗的同伴,温顺的看着妇女被(强)奸,温顺的伸长脖子,等待被砍死。
    胡家能在看似还有余地的情况系啊,不存丝毫侥幸,立即反抗,可谓果决的很。
    这也罢了,积年悍匪彪悍的多了去了,胡家若是仅有如此表现,李鸿章并不看在眼里。
    但是,在钦差赶到后,明明胡家已经可以与杭州知府相逢一笑泯恩仇,太太平平的走上锦绣前程,胡家一刀砍死了杭州知府。
    这就让李鸿章刮目相看了。
    在李鸿章看来,胡家当众砍死杭州知府,简直是神来之笔。
    朝廷究竟为什么要下圣旨给胡博超,究竟有何用意,是祸是福?在砍死了杭州知府后,局面立即明朗了。
    能在大起大伏之下,迅速判断真正的形势,毫不犹豫的做出试探,获得真正的信息,胡家还真了不起。
    “想必这都是胡博明的谋划,不愧是宣怀的高徒啊。”李鸿章赞叹道。
    砍死杭州知府的是胡灵珊?李鸿章鄙视,一个只有蛮力的女子,有个毛用?自古以文为贵,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武力值高有个毛用,当然是居中策划的胡博明的功劳了。
    还有个胡博超,就是赏赐黄马褂的那个。
    一个卖假药的商人算什么东西?除了铜臭还是铜臭,怎么能和读书人相比。
    “为了中堂大人的大计,区区一个胡博明,何足道哉?为了国泰民安,胡博明能以身相殉,必当名留青史。”盛宣怀随口笑道。
    李鸿章点头,为了国家,有什么舍不得的?
    “这次慈禧老妖婆是摆明了车马了,那么,我们就摆明车马打回去!”
    ……
    杭州楼外楼餐馆。
    老胡家大摆筵席,宴请杭州官员和富商。
    “胡兄,你可是大清第二个红顶商人,以后小弟的生意,还要多多关照了。”商人们恭维着。
    二十年前,杭州城出了整个大清朝最了不起的商人,红顶商人胡雪岩,资金一度达到吓死人的2000w两银子,简直是跺跺脚,整个江南都要都抖上一抖的绝代英才。
    “胡公雪岩有胡兄继承遗志,泉下有知,定然欣慰已。”有官员也祝贺道。
    酒楼中颂词不断,谁都知道,老胡家这是要大大的兴亡了。
    大清第一个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后人,大清第二个红顶商人,胡家还能不兴旺发达吗?
    胡家的风水真是好啊,祖坟都在冒青烟了!
    酒楼外,有个衣着干净却略显褴褛的英俊少年,迈步走向大堂。
    店小二拦住:“客官,今日又贵人包了酒楼,还请见谅。”
    少年怒视:“我是胡公雪岩的嫡系子孙,为何不能进去?胡博超假冒胡公雪岩后人,卑鄙无耻!我要向朝廷揭发,胡博超有欺君之罪!”
    店小二很无奈,他就客客气气的问问,若是有请柬,只管拿出来,若是没有,他也没有歧视的意思。不过是有人包酒楼请亲朋好友吃饭,有没有请柬,有什么好得意好歧视的?这个少年激动个毛。
    店小二也不生气,常有这样的少年,跑到贵人的包场中捣乱。又劝道:“客官若是有冤情,不妨到府衙去告状,小店只是个吃食酒楼,还请客官莫要为难。”
    “怎么?这是看不起我了!”少年怒吼,音量有多大放多大。
    评书上写了,只要在达官贵人的酒席中大肆吵闹,必然会有贵人出面询问缘由,他就或泪流满面,或意气勃发,或坚强不屈,或才气纵横,由此获得贵人的赏识,一举掀开胡博超假冒胡家后人,谋夺胡家产业的真相,然后,三省巡抚出面公堂会审,明辨是非,胡博超狗头落地,胡家财产全部被公正的交还给了他这个胡雪岩的真正后人,从此,他就将作为红顶商人,将一展才华,纵横官场商场,踏上人生巅峰。
    楼外楼内,果然走出一个人,看衣着,非富即贵,少年精神大振,嗓音又大了几分:“……我才是胡雪岩的真正后人,胡博超是假冒的!”
    步出酒楼的那贵人皱眉道:“还愣着干嘛,先打了出去。”
    “是。”店小二应着,招呼来几人,乱棍打下。
    少年大怒:“我才是胡雪岩的后人!我才是真正的红顶商人!你敢打我,朝廷诛你九族!”
    “动作利索点!”那贵人不耐烦的道。
    几棍落在少年头上,少年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几人熟练的将少年拖走,远远地扔在角落里。
    那贵人警告道:“看着点,遇到这种打秋风的少年,莫要理会,直接打了出去。”今天可不是寻常酒会,楼上非富即贵,万万不可出了差错。
    店小二认真点头:“是,掌柜。”
    那少年以为的达官贵人,只是楼外楼的掌柜。
    从来没有见过大世面的少年,简单的认为,在就楼下喊几声,就能整个楼都听见,他不知道,这种接待贵人的名家酒楼,从来都是有良好的隔音帘子的,即使楼下喊得再大声,楼上赴宴的众人,在劝酒声,歌舞声之下,完全听不见。
    早已见多了诸如此类的痞子捣乱的楼外楼掌柜,早已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器宇轩昂的少年,其实就是一个毫不相干的、把评书戏文当真的路人甲。
    掌柜的就不怕少年说得其实是真的,然后少年咸鱼翻身,鱼跃龙门,成为人上人,一转身就灭了他的小小酒楼?
    一点都不怕。
    这种乞丐翻身干掉权贵的戏码,最近连评书戏文中都少了不少,太不现实了。
    少年要干翻胡博超,需要面对多大的困难?
    除了胡家,还有胡家有钱有势的朋友,还有官场官官相护,还有朝廷愿不愿意自打嘴巴,承认失误,还有管杀不管埋的胡大师姐。
    武林门的运河中,可是被鲜血染红了一片,杭州人有谁没有去亲眼见过?
    胡大师姐的凶名,已经是小儿止啼了,楼外楼掌柜丝毫不认为,小小乞丐少年能挑战胡家。
    ……
    曲终席散。
    武林门胡家。
    胡博超笑容敛去,情况非常的不妙。
    请了杭州所有的官员,结果只有来了不到一成,还都是些小官,那些商人们或者会认为,这不过是因为胡博超刚刚当官,没有人脉,大官不给面子,有待时日交往,完全无需在意。
    别说官场了,就说是商场,随便一个新商人入行,想宴请几个巨商,基本做梦。
    但老胡家不这么看。
    “天上掉馅饼,小心砸破头。”在接到圣旨的当天,胡灵珊就冷笑着说着。
    砍死朝廷命官,都没人管,这个馅饼已经大到让人完全不敢吃的程度。
    “到底有什么阴谋?”胡博超不耻下问。
    “我哪知道?最好做最坏打算,立刻把人和钱都转移出去。”胡灵珊翻白眼。
    遇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事情,就要学嵩山派左掌门,轻飘飘一手棋,效果好得出奇。
    胡老爷立刻拍板,就这么定了:“明面上的铺子和生意不能动,所有的现银立刻都送了出去,老二媳妇立刻带远志和灵嘉去乡下,就说回娘家了。”
    老胡家三个男人点头赞同。
    这种杞人忧天的思路,放在其他地方,一定会被鄙视到死。朝廷挑你当官,挑你发财,你忒么的居然还不敢?胆小鬼!废物!
    但是,这种思路在杭州,却非常的流行。
    二十年前,红极一时的胡雪岩就是因为没有留后手,偌大的家产,偌大的家族,呼啦一下子,全完蛋了。
    几乎杭州本地的所有商人,都会听到类似的训斥:“别以为了不起,看看胡雪岩,红顶商人!2000万两银子!说没就没了!全家讨饭!”
    胡雪岩后人讨饭,自然是夸张了,但确实是倒霉到了极点。
    不知道有多少杭州的商人,一直在不动声色的向外地转移和匿藏财产,不需要很多,只需要保证遭逢大难后,家人能安安稳稳的吃饱饭过日子。
    ……
    胡灵珊砍死杭州知府的消息,终于姗姗来迟,全中国的官员都知道了。
    官场震动。
    这简直是天大的消息!
    当着钦差大人的面,砍死杭州知府,优哉游哉的继续领圣旨当官当红顶商人赐穿黄马褂,这中间的信息,坚持让人揣测到爆。
    原本对胡家的消息看过便算的官员们,细细的翻出邸报,认真研究。
    为了奖励胡家抵抗西学抵抗新文化,所以授红顶商人?绝对不可能!
    通过对抗新文化,叫板一心推行维新的光绪皇帝?很有可能!但是,也有些不对。
    哪里不对?时间!该死的时间不对!大清朝的消息太忒么的严重滞后了!
    慈禧太后发出圣旨奖赏胡家的时候,胡家恐怕还没有写文章大骂新文化呢!
    有心的官员继续深究,立刻发现了红顶商人,胡雪岩,等等字眼。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是慈禧要开始“倒李”了。
    哪个“李”?李鸿章的李。
    线索非常的明确。二十年前,李鸿章“倒左必先倒胡”,通过手下心腹盛宣怀,暗算了胡雪岩,将胡雪岩偌大的商业帝国一举掀翻,从而成功“倒左”,成为大清朝的肱骨大臣封疆大吏。
    二十年后,慈禧又拎出被李鸿章干翻的胡家作红顶商人,这简直是明喻了:朝廷要让李鸿章动动位置,甚至,是动动脖子上的脑袋。
    执掌朝廷的重臣李鸿章要倒了,这能不震动官场?
    更何况,说不定慈禧太后干掉李鸿章之后,借着大胜之威,再干翻光绪。
    已经被西洋蛮夷打得奄奄一息的大清朝,又要开始更激烈的内讧了?
    大清官员上下乱成一团。
    最恨这种翻天覆地的政治大变了,每个人都要表态,站错队伍,就是人头落地。
    是站队慈禧,还是站队李鸿章,或者站队光绪,这根本是个要命的问题。
    不久前为了是否赴胡家的宴席而白了几根头发的问题,蔓延到了整个满清官场。
    至于胡家到底是不是真的胡雪岩后人,没人在乎。
    大清朝七拐八拐的政治思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不是物质形态,胡家是不是胡雪岩后人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姓胡,是商人,是红顶商人赐穿皇马官授候补道,是与胡雪岩一模一样的官职,这个就足够了。
    大清朝聪明智慧的官员们长叹,怪不得砍死了杭州知府没人管,怪不得钦差视若无睹。
    与向天下示意,慈禧要干翻李鸿章相比,区区一个杭州知府算老几?
    从这个角度思考,在杭州知府向胡家派兵的那刹那,杭州知府的下场就注定了。
    敢于向慈禧要示威天下的胡家动手,这简直就是帮着李鸿章对抗圣母皇太后!
    杭州知府必死。
    胡大师姐作为在明教和少林以及大明朝几番角力的经历者,见多了深深的后手,见多了看似轻描淡写莫名其妙,其实用意深远,完全不以眼前为意的布局,在钦差到来的一刹那,就发现了蹊跷。
    要被宣旨的胡家,正在和杭州知府激战,作为钦差,为什么不调查明白是非,再决定进退?反而匆匆忙忙的宣布旨意,唯恐旨意无法下达似的,根本不在乎胡家和杭州知府的血战起因,究竟是胡家犯了杀人大罪,还是胡家起兵造反。
    胡大师姐意识到,在钦差的眼中,胡家比杭州知府重要。
    然后,一刀之下,验证成立。
    胡家居然重要到了比杭州知府的人命都重要。
    尽管不明所以,但是,这已经足以让惯犯胡大师姐毛骨悚然,下定决心全家准备逃命了。  
     
        
正文 第15章 伪大儒
     “快看,那个王八回来了!”有人大声笑着,立即有人附和着大笑。
    穷苦人家的娱乐太少,家长里短几乎是唯一的乐趣。何况,这个被街坊们叫做“王八”的家伙,确实逗乐。
    被叫做“王八”的人,就是那个在酒楼被痛扁的少年。
    少年的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